“郭映,郭映……”
李適喃喃念叨著郭映的名字,心裏越想越惱火,臉色也漸漸陰沉下來,沉聲說道:“這小子文不成武不就,你怎麽就看上了他了呢?
阿蕙呀阿蕙,你怎麽就那麽膚淺?
為父承認,這小子是生了一副好皮囊,身材魁梧,相貌秀傑,但他就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其行事風格與漢末的路中悍鬼袁長水簡直如出一轍,也就是先帝當他是小兒輩玩鬧,不與他計較,不然他生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聽出李適話中隱含怒氣,李蕙頓時有些急了,忙辯解道:“八郎才不是父皇你說的文不成武不就,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是郭老令公一般的人物,隻不過行事如青蓮居士那般放蕩不羈,為世人誤解罷了。”
聽到女兒這麽說,李適原本壓抑下去的怒意瞬間再次翻騰起來:“也不知他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竟然把你迷得神魂顛倒。
旁人不知道他的底細我還不知道麽,朕做太子的時候就聽人說這小子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整日流連煙花之地,他這個樣子哪裏像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更遑論什麽文武雙絕、才華橫溢了。
依朕看,兩年前宮廷詩會上他那首?秋夕?也多半是剽竊他人的,隻是對方礙於老令公的麵子不敢聲張罷了。”
“才不是呢?”李蕙瞪圓了眸子,死死咬著粉嫩柔軟的紅唇,倔強的說道:“不信,你看他的新作。”
說罷,她從衣袖中取出了一張沾滿筆墨的宣紙。
李適狐疑地接過,隻掃了一眼,臉色便瞬間黑如鍋底。
原來那紙上所寫的詩句不是別的,正是昨日郭映有感所作……啊不,有感所抄的?夏日絕句?,隻是不知道怎麽突然就到了李蕙手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適默念完這幾句,臉龐瞬間抽搐不休,額角青筋暴漲,幾欲爆裂開來。
此詩看似是洗淨兒女氣的慷慨之音,但在他看來,卻無疑是借古諷今、借詠史而諷世,表達對自己和蕃之策的不滿。
“豎子狂妄,不知所謂!”
目光掃過落款處的私印、日期以及作者署名,李適的語調已是冰冷一片,透著森寒殺機。
李蕙的俏麗容顏之上也跟著浮現出一抹煞白,她身形踉蹌地往後退了兩步,跪倒在地。
她雖然不諳政事,可並非是傻瓜,很明顯,郭映的這首抒發胸中豪情的抒懷詩詞,觸碰到了皇帝的逆鱗。
此刻,她有些後悔了,或者說,她沒料到事態會朝著這個結果發展。
她本意隻是想向父皇坦陳心跡,同時也希冀父皇免了對郭映的懲處,可誰知卻弄巧成拙了……
另一邊,見女兒嚇得花容失色,李適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
他深吸口氣,竭力平息內心翻湧激蕩的怒氣,勉強擠出一絲難看的笑容,衝著在一旁候著的竇文場吩咐一聲:“傳汾陽王八子郭映入宮覲見。”
“啊?”竇文場聞言當場愣住,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在他記憶裏,今上即位以來除了主動召見過門下侍郎崔祐甫、中書令郭子儀、同平章事朱泚(ci)這三位宰相之外,還沒召見過其他臣子呢。
可現在,他居然要單獨召郭映一介白身覲見?
不僅竇文場震驚到無以複加,就連跪倒在李適身前瑟縮成鵪鶉狀的李蕙也驚愕萬分。
雖然她也搞不清楚此刻李適心中在想什麽,但她知道她的父皇是真的怒了。
“還不快去”見竇文場久久不肯應聲,李適眉梢猛然一挑,聲音驟然加高了三分。
竇文場被驚醒,連忙躬身應命而去。
……
此刻,郭映正在府中的涼亭納涼。
他原本是計劃去通化坊辭別一下恩師顏真卿,然後去善福寺跟韋應物這個忘年交討一首送別詩,再去勝業坊古寺巷聽霍娘小玉彈唱一曲,然後瀟灑離開長安的。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實與理想也往往是相悖的,大哥郭曜怕他出去又惹什麽事端,一直沒解除他的禁足令。
郭映無奈隻好待在府裏閑庭信步,觀荷賞花聽曲了。
郭府在朱雀門街東毗鄰皇城的親仁坊,這是長安城的核心地帶,距國子監僅一坊之隔,緊鄰京兆府萬年縣廨,是典型的“黃金地段”,附近住著不少公卿大臣、名門望族。
有意思的是,給郭子儀送了不少功勞的大叛賊安祿山也住這兒,玄宗皇帝賜給他的豪宅就在郭府的東南角。
而在親仁坊,郭府的宅邸是最大的,約摸占了整個坊的四分之一,亭榭樓台,假山池塘一應俱全。
唯一與別家不同的是,郭府並沒有院牆,平日裏不論是朝廷官吏還是販夫走卒、商賈百姓都能隨意出入。
而且郭子儀也從不避諱有外人來郭府參觀宅邸,更是經常不顧外人在場與眾多姬妾縱情聲色,花天酒地,甚至於有時候麾下將官來稟報事情,他還會把女兒、妻妾當成仆人,讓她們打水或是遞個毛巾。
偶爾,他還會入宮請皇帝賜幾個美姬。
當然了,這其實就是最基本的自汙手段,跟王翦出征之前不斷向始皇帝討要封賞一樣。
畢竟沒有哪個喜歡沒有缺點、無欲無求的臣子。
以郭子儀所立的功勞,其實早就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地步了,因為天子早就對他封無可封了。
但是郭子儀這人人老成精,深諳賈詡的謀身之道,他頻頻自毀清譽,皇帝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時間長了也就放下了戒備之心。
而且他一生與人為善,哪怕是魚朝恩派人挖了郭氏的祖墳他也沒有作出過激舉措,與他打交道之人,無論忠奸,還是宦官、叛臣都對他十分尊重。
於是這麽些年下來,郭家非但沒有遭禍,反而是枝繁葉茂。
對於不修築院牆一事,郭子儀自是有一番計較的。
在他看來,郭家吃官糧的馬有五百匹,吃官飯的有一千人,家族承蒙皇恩太多,享受的待遇太過豐厚,假如築起高牆閉門謝客,說不準就會有人覺得他傲如韓信,自恃功高。
一眾臣僚也會與他漸行漸遠,一旦有人心懷怨恨,誣告他圖謀不軌,再有貪天之功和嫉賢妒能的人出來做證,到時候郭家就九族盡滅了。
而如果郭府四門大開,坦坦蕩蕩,使天下人都能看到裏麵的情形,就算有讒言和誹謗興起,又有何懼哉?
雖然郭映達不到老爹郭子儀這種“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的境界,但對他的處事方式還是十分佩服的。
當然了,也僅僅是佩服而已,若是真讓他學著老爹不得罪閹宦小人、處處忍讓,他可做不到。
此時正是日上中天之際,郭映召來了十多個舞姬樂師演奏舞樂,一邊享受著貼身美婢投喂的果蔬,愜意極了。
沒辦法,大唐郡王家的生活就是這麽樸實無華。
光是郭子儀一年的俸祿就有二十四萬貫之多,再加上四代君王前前後後賜的良田美器、名園大館、珍貴玩物和歌伎舞姬,說是富甲一方也不為過。
但財富這東西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郭映估摸著等郭子儀一死,郭家也保不住這些,於是揮霍起來毫無負擔。
就在他沉浸在美妙的歌舞節奏中時,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郭映轉頭向後望去,就見府裏的管事郭阿大滿臉焦灼之色匆匆奔來。
“郎君,聖人有召。”
“聖人召喚你去稟報我阿翁就是了,找我作甚,沒看見我正在為令公八十三歲壽辰編排舞樂嗎?”
郭映很是不悅地蹙起眉頭嗬斥一聲,旋即轉過身對著身前的幾位舞姬柔聲笑道:“接著奏樂接著舞。”
郭阿大苦笑一聲,他是府裏的老人了,自是清楚自家八郎好色的性子。
見狀隻好硬著頭皮提醒:“郎君,聖人要召見的是您,不是令公。”
聞言,郭映登時愣住了。
“胡說八道,聖人如何會召我一介白身,一準是你弄錯了。”
雖然郭映自忖自己闖的禍事不小,但他估計此事最多也就發到大理寺走一走流程,怎麽會引得皇帝召見呢?
他是百思不得騎姐。
郭阿大歎口氣,繼續說道:“仆都問前來傳旨的內給事三遍了,怎麽可能弄錯呢?”
見郭阿大言之鑿鑿,郭映心頭一懸。
內給事,侍從禁闈,掌承旨勞問,分判省事,說通俗點就是傳旨太監,按說是不會犯傳錯旨意這種低級錯誤的。
他回頭望了眼身前的鶯鶯燕燕,卻發現原本熱鬧歡騰的涼亭已然是一片寂靜。
這些舞姬大多都是天子賜的宮人,最是會察言觀色,剛才那番話她們已隱約聽明白了些。
於是乎,原本還圍繞著郭映嬉戲取樂的眾多舞姬,便悄無聲息地退散開來,站成兩排恭敬垂立在涼亭周圍,默然不語,宛若雕像。
顯然,她們也清楚天子召見不是什麽好事兒,不願意在此時觸了主人的黴頭。
見此一幕,郭映的臉上不由泛起一抹苦澀,他心知這一劫是躲不過了。
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氣魄。
回過神來,郭映拍了拍額頭,神情哀戚,一副的生無可戀。
“阿大,去尋根上好的金絲繩來,我要吊死在後院的歪脖子樹上。”
郭阿大聞言嘴角一抽,他自然知道郭映說的是玩笑話,但見他如此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禁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郎君說笑了,府裏的樹月月都有人修理,一顆比一顆直,哪來的歪脖子樹。”
“那金絲繩呢?”
“仆見過有富貴人家將金絲編成金縷玉衣的,見過金絲編的翼善冠,還真沒見過金絲繩是什麽樣子。”
“白綾總有的吧?”
“沒有,府裏隻有紅綾,郎君若是要的話,我這就讓下人取來。”
“嗯?紅綾?”郭映神情古怪的看了眼頗不懂事的管事郭阿大,隨即搖了搖頭,歎息一聲。
“紅綾不祥……”
“罷了罷了,我還是入宮好了,隻希望聖人不要真讓我入宮,人間歡好、水乳交融的滋味兒,我還沒嚐夠呢。”
李適喃喃念叨著郭映的名字,心裏越想越惱火,臉色也漸漸陰沉下來,沉聲說道:“這小子文不成武不就,你怎麽就看上了他了呢?
阿蕙呀阿蕙,你怎麽就那麽膚淺?
為父承認,這小子是生了一副好皮囊,身材魁梧,相貌秀傑,但他就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其行事風格與漢末的路中悍鬼袁長水簡直如出一轍,也就是先帝當他是小兒輩玩鬧,不與他計較,不然他生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聽出李適話中隱含怒氣,李蕙頓時有些急了,忙辯解道:“八郎才不是父皇你說的文不成武不就,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是郭老令公一般的人物,隻不過行事如青蓮居士那般放蕩不羈,為世人誤解罷了。”
聽到女兒這麽說,李適原本壓抑下去的怒意瞬間再次翻騰起來:“也不知他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竟然把你迷得神魂顛倒。
旁人不知道他的底細我還不知道麽,朕做太子的時候就聽人說這小子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整日流連煙花之地,他這個樣子哪裏像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更遑論什麽文武雙絕、才華橫溢了。
依朕看,兩年前宮廷詩會上他那首?秋夕?也多半是剽竊他人的,隻是對方礙於老令公的麵子不敢聲張罷了。”
“才不是呢?”李蕙瞪圓了眸子,死死咬著粉嫩柔軟的紅唇,倔強的說道:“不信,你看他的新作。”
說罷,她從衣袖中取出了一張沾滿筆墨的宣紙。
李適狐疑地接過,隻掃了一眼,臉色便瞬間黑如鍋底。
原來那紙上所寫的詩句不是別的,正是昨日郭映有感所作……啊不,有感所抄的?夏日絕句?,隻是不知道怎麽突然就到了李蕙手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適默念完這幾句,臉龐瞬間抽搐不休,額角青筋暴漲,幾欲爆裂開來。
此詩看似是洗淨兒女氣的慷慨之音,但在他看來,卻無疑是借古諷今、借詠史而諷世,表達對自己和蕃之策的不滿。
“豎子狂妄,不知所謂!”
目光掃過落款處的私印、日期以及作者署名,李適的語調已是冰冷一片,透著森寒殺機。
李蕙的俏麗容顏之上也跟著浮現出一抹煞白,她身形踉蹌地往後退了兩步,跪倒在地。
她雖然不諳政事,可並非是傻瓜,很明顯,郭映的這首抒發胸中豪情的抒懷詩詞,觸碰到了皇帝的逆鱗。
此刻,她有些後悔了,或者說,她沒料到事態會朝著這個結果發展。
她本意隻是想向父皇坦陳心跡,同時也希冀父皇免了對郭映的懲處,可誰知卻弄巧成拙了……
另一邊,見女兒嚇得花容失色,李適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
他深吸口氣,竭力平息內心翻湧激蕩的怒氣,勉強擠出一絲難看的笑容,衝著在一旁候著的竇文場吩咐一聲:“傳汾陽王八子郭映入宮覲見。”
“啊?”竇文場聞言當場愣住,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在他記憶裏,今上即位以來除了主動召見過門下侍郎崔祐甫、中書令郭子儀、同平章事朱泚(ci)這三位宰相之外,還沒召見過其他臣子呢。
可現在,他居然要單獨召郭映一介白身覲見?
不僅竇文場震驚到無以複加,就連跪倒在李適身前瑟縮成鵪鶉狀的李蕙也驚愕萬分。
雖然她也搞不清楚此刻李適心中在想什麽,但她知道她的父皇是真的怒了。
“還不快去”見竇文場久久不肯應聲,李適眉梢猛然一挑,聲音驟然加高了三分。
竇文場被驚醒,連忙躬身應命而去。
……
此刻,郭映正在府中的涼亭納涼。
他原本是計劃去通化坊辭別一下恩師顏真卿,然後去善福寺跟韋應物這個忘年交討一首送別詩,再去勝業坊古寺巷聽霍娘小玉彈唱一曲,然後瀟灑離開長安的。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實與理想也往往是相悖的,大哥郭曜怕他出去又惹什麽事端,一直沒解除他的禁足令。
郭映無奈隻好待在府裏閑庭信步,觀荷賞花聽曲了。
郭府在朱雀門街東毗鄰皇城的親仁坊,這是長安城的核心地帶,距國子監僅一坊之隔,緊鄰京兆府萬年縣廨,是典型的“黃金地段”,附近住著不少公卿大臣、名門望族。
有意思的是,給郭子儀送了不少功勞的大叛賊安祿山也住這兒,玄宗皇帝賜給他的豪宅就在郭府的東南角。
而在親仁坊,郭府的宅邸是最大的,約摸占了整個坊的四分之一,亭榭樓台,假山池塘一應俱全。
唯一與別家不同的是,郭府並沒有院牆,平日裏不論是朝廷官吏還是販夫走卒、商賈百姓都能隨意出入。
而且郭子儀也從不避諱有外人來郭府參觀宅邸,更是經常不顧外人在場與眾多姬妾縱情聲色,花天酒地,甚至於有時候麾下將官來稟報事情,他還會把女兒、妻妾當成仆人,讓她們打水或是遞個毛巾。
偶爾,他還會入宮請皇帝賜幾個美姬。
當然了,這其實就是最基本的自汙手段,跟王翦出征之前不斷向始皇帝討要封賞一樣。
畢竟沒有哪個喜歡沒有缺點、無欲無求的臣子。
以郭子儀所立的功勞,其實早就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地步了,因為天子早就對他封無可封了。
但是郭子儀這人人老成精,深諳賈詡的謀身之道,他頻頻自毀清譽,皇帝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時間長了也就放下了戒備之心。
而且他一生與人為善,哪怕是魚朝恩派人挖了郭氏的祖墳他也沒有作出過激舉措,與他打交道之人,無論忠奸,還是宦官、叛臣都對他十分尊重。
於是這麽些年下來,郭家非但沒有遭禍,反而是枝繁葉茂。
對於不修築院牆一事,郭子儀自是有一番計較的。
在他看來,郭家吃官糧的馬有五百匹,吃官飯的有一千人,家族承蒙皇恩太多,享受的待遇太過豐厚,假如築起高牆閉門謝客,說不準就會有人覺得他傲如韓信,自恃功高。
一眾臣僚也會與他漸行漸遠,一旦有人心懷怨恨,誣告他圖謀不軌,再有貪天之功和嫉賢妒能的人出來做證,到時候郭家就九族盡滅了。
而如果郭府四門大開,坦坦蕩蕩,使天下人都能看到裏麵的情形,就算有讒言和誹謗興起,又有何懼哉?
雖然郭映達不到老爹郭子儀這種“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的境界,但對他的處事方式還是十分佩服的。
當然了,也僅僅是佩服而已,若是真讓他學著老爹不得罪閹宦小人、處處忍讓,他可做不到。
此時正是日上中天之際,郭映召來了十多個舞姬樂師演奏舞樂,一邊享受著貼身美婢投喂的果蔬,愜意極了。
沒辦法,大唐郡王家的生活就是這麽樸實無華。
光是郭子儀一年的俸祿就有二十四萬貫之多,再加上四代君王前前後後賜的良田美器、名園大館、珍貴玩物和歌伎舞姬,說是富甲一方也不為過。
但財富這東西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郭映估摸著等郭子儀一死,郭家也保不住這些,於是揮霍起來毫無負擔。
就在他沉浸在美妙的歌舞節奏中時,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郭映轉頭向後望去,就見府裏的管事郭阿大滿臉焦灼之色匆匆奔來。
“郎君,聖人有召。”
“聖人召喚你去稟報我阿翁就是了,找我作甚,沒看見我正在為令公八十三歲壽辰編排舞樂嗎?”
郭映很是不悅地蹙起眉頭嗬斥一聲,旋即轉過身對著身前的幾位舞姬柔聲笑道:“接著奏樂接著舞。”
郭阿大苦笑一聲,他是府裏的老人了,自是清楚自家八郎好色的性子。
見狀隻好硬著頭皮提醒:“郎君,聖人要召見的是您,不是令公。”
聞言,郭映登時愣住了。
“胡說八道,聖人如何會召我一介白身,一準是你弄錯了。”
雖然郭映自忖自己闖的禍事不小,但他估計此事最多也就發到大理寺走一走流程,怎麽會引得皇帝召見呢?
他是百思不得騎姐。
郭阿大歎口氣,繼續說道:“仆都問前來傳旨的內給事三遍了,怎麽可能弄錯呢?”
見郭阿大言之鑿鑿,郭映心頭一懸。
內給事,侍從禁闈,掌承旨勞問,分判省事,說通俗點就是傳旨太監,按說是不會犯傳錯旨意這種低級錯誤的。
他回頭望了眼身前的鶯鶯燕燕,卻發現原本熱鬧歡騰的涼亭已然是一片寂靜。
這些舞姬大多都是天子賜的宮人,最是會察言觀色,剛才那番話她們已隱約聽明白了些。
於是乎,原本還圍繞著郭映嬉戲取樂的眾多舞姬,便悄無聲息地退散開來,站成兩排恭敬垂立在涼亭周圍,默然不語,宛若雕像。
顯然,她們也清楚天子召見不是什麽好事兒,不願意在此時觸了主人的黴頭。
見此一幕,郭映的臉上不由泛起一抹苦澀,他心知這一劫是躲不過了。
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氣魄。
回過神來,郭映拍了拍額頭,神情哀戚,一副的生無可戀。
“阿大,去尋根上好的金絲繩來,我要吊死在後院的歪脖子樹上。”
郭阿大聞言嘴角一抽,他自然知道郭映說的是玩笑話,但見他如此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禁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郎君說笑了,府裏的樹月月都有人修理,一顆比一顆直,哪來的歪脖子樹。”
“那金絲繩呢?”
“仆見過有富貴人家將金絲編成金縷玉衣的,見過金絲編的翼善冠,還真沒見過金絲繩是什麽樣子。”
“白綾總有的吧?”
“沒有,府裏隻有紅綾,郎君若是要的話,我這就讓下人取來。”
“嗯?紅綾?”郭映神情古怪的看了眼頗不懂事的管事郭阿大,隨即搖了搖頭,歎息一聲。
“紅綾不祥……”
“罷了罷了,我還是入宮好了,隻希望聖人不要真讓我入宮,人間歡好、水乳交融的滋味兒,我還沒嚐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