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哎呀。”
“老師,對不起,我又睡著了。”被通天懲戒的龜靈,看著自己的老師委屈的認錯道。
“看你這樣子?”
“還是為師的不對了,打擾到你睡覺了。”望著一臉委屈的龜靈,通天被氣樂了,板著臉質問起來。
如今的洪荒。
能夠遇到一個願意傳道解惑的老師,那個不是歡天喜地,鄭重的對待。可是自己的這個弟子,每次講道不僅是是最後一個到,講道的時候還不認真聽講。
“老師,弟子再也不敢了。”
“不敢?”
“為師記得,上次的時候,你也是這般說的吧。”
“老師,弟子……。”
見龜靈便要起身跪拜,通天揮手製止,道:“為師且問你,你為何不願認真聽道,是為師講的道的太過深奧,還是過於無趣啊。”
“弟子,弟子……”
“心裏如何想的便如何說,無須遮遮掩掩的。”看著龜靈,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樣子,通天板著臉道。
“老師恕罪。”
“弟子隻是覺得聽道太無聊,心中困乏,所以忍不住就想睡覺。”
“無聊?”
“大道玄妙,你居然告訴為師無聊。”聽著龜靈的回答,通天真的怒了,堪比聖人的威壓,立時覆蓋了怎麽金鼇島,也將龜靈三人死死的按在了地上,動彈不得。
金鼇島上空,頓時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不斷,恍若天怒一般。
數個呼吸後。
心情平複的通天,才將自己的威壓收回,神色無常的看著跟前,瑟瑟發抖的金靈三人。
“你繼續說。”
“為師看你,還能說出什麽來。”
見識過通天發怒後的樣子後,龜靈再也不敢如之前那邊隨意,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而通天也不催促,就這樣看著龜靈,等候龜靈的回答。
對了。
腦中不斷思索,該如何回答才不會讓老師生氣的龜靈。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心中便有了答案。
起身朝著通天恭敬一禮後,道:“稟告老師,弟子並非覺得大道無趣,隻是覺得大道無涯,弟子即便窮盡一生,也恐難以盡數參悟大道。”
“既然如此,弟子追尋大道的意義何在?”
“知與不知,又有何區別,知之為不知,不如不知也。”
聽著自己好無破綻的回答,龜靈心中為自己的機智默默的點了個讚,然後膽怯的看向上方的通天。
知之為不知,不如不知也?
聽著龜靈的回答,通天沉默了,腦海中不斷念叨著龜靈說的那句,知之為不知,不如不知也。
“醒來。”
看著已經因為龜靈那句話,而陷入沉思不能醒悟的金靈與無當兩人,通天運用道音將兩人喚醒。
“謝老師。”
無當與金靈醒來後,齊齊行禮道。
“嗯。”
“龜靈,你能有此問,為師很欣慰。”
隨即通天看了眼金靈與無當兩人,道:“大道無涯,故,全不可取,知不可盡。明己,求己,行己,證己,抱一守中,乃吾輩之求。”
“明己者,領悟本心,了心中所念。”
“求己者,了本心,求其道。”
“行己者,既得道,踐行之,糾其錯,補不足。”
“證己者,知行合一,超脫其外。”
……
闡述完道理後,通天沒有繼續講,而是靜靜的等候著,期待著三人能夠從此次講道中,有所領悟。
通天雖然希望弟子們能夠有所領悟,但是通天也明白明悟本心的困難。
就多寶為例。
跟隨自己的時間最久,但依舊遲遲沒有找到自己的道,反而棄本逐末,一味的模仿自己,照著自己的道路前進。
卻不知,似我者生,學我者死。
等回到昆侖山後,自己有必要對多寶磨礪一番。
“嗯!”
就通天思索著,該怎麽磨礪多寶時,三人之中,龜靈已經醒了。這讓通天大為吃驚,按照通天對三人的了解,三人中最先醒來的應該是無當才對,但結果卻是龜靈。
“龜靈,可曾明悟了。”
“回稟老師,弟子也不清楚,隻是想清楚了,弟子想要的就是一直安安穩穩,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遠離一切煩惱紛爭。”見通天詢問自己,龜靈不知道該如何說,隻得忐忑的按照心中所想,將自己所求的生活告知通天。
“哦!”
“如此的話,龜靈所求之道,乃靜之道。”
“老師,何為靜之道?”見自己的話,得到了通天認可,龜靈忍不住好奇,詢問其通天口中的靜之道。
雖不確定龜靈的道是否為靜之道,但通天還是講自己所了解的靜之道,好無保留的告訴了龜靈。
“所謂靜之道,即為不爭、知足、包容。一切不假求與外,自內而求。洞徹外物,不為紅塵牽繞,處世外而觀之,不為所動。”
“弟子明白了,謝師尊。”
“空閑之時,你可多去看看這金鼇島方天地,看看山間的水流。所謂上善若水,便有不爭、包容之德,對你明悟靜之道大有裨益。”
“是,師尊。”
而這時。
無當與金靈,也先後醒了過來。
與龜靈一樣,通天分別詢問了一番兩人的感悟,隻是可惜,與龜靈一樣,兩人都沒有領取自身之道。
但是通天還是根據兩人領悟所得,給出了自己建議,希望他們能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同時。
通天也從三人領悟的道中,發現三人的道與記憶中三人最後的結局,冥冥之中有著的些許聯係。
龜靈,生性安靜,不爭不搶,所以領悟了靜之道,而且結果則是因為主動參與量劫而身死道消。
金靈,活潑中帶著強勢,喜歡別人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所以領悟的道中,以殺伐和霸道為主,最後結果則是封神鬥姆元君,諸天星鬥之母。
無當,不喜熱鬧,常常將自己隱藏起來,讓人忽略掉自身的存在,領悟的道偏向虛無之道,結果成功從量劫中脫身,此後無人再聞無當聖母之名。
“哎呀。”
“老師,對不起,我又睡著了。”被通天懲戒的龜靈,看著自己的老師委屈的認錯道。
“看你這樣子?”
“還是為師的不對了,打擾到你睡覺了。”望著一臉委屈的龜靈,通天被氣樂了,板著臉質問起來。
如今的洪荒。
能夠遇到一個願意傳道解惑的老師,那個不是歡天喜地,鄭重的對待。可是自己的這個弟子,每次講道不僅是是最後一個到,講道的時候還不認真聽講。
“老師,弟子再也不敢了。”
“不敢?”
“為師記得,上次的時候,你也是這般說的吧。”
“老師,弟子……。”
見龜靈便要起身跪拜,通天揮手製止,道:“為師且問你,你為何不願認真聽道,是為師講的道的太過深奧,還是過於無趣啊。”
“弟子,弟子……”
“心裏如何想的便如何說,無須遮遮掩掩的。”看著龜靈,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樣子,通天板著臉道。
“老師恕罪。”
“弟子隻是覺得聽道太無聊,心中困乏,所以忍不住就想睡覺。”
“無聊?”
“大道玄妙,你居然告訴為師無聊。”聽著龜靈的回答,通天真的怒了,堪比聖人的威壓,立時覆蓋了怎麽金鼇島,也將龜靈三人死死的按在了地上,動彈不得。
金鼇島上空,頓時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不斷,恍若天怒一般。
數個呼吸後。
心情平複的通天,才將自己的威壓收回,神色無常的看著跟前,瑟瑟發抖的金靈三人。
“你繼續說。”
“為師看你,還能說出什麽來。”
見識過通天發怒後的樣子後,龜靈再也不敢如之前那邊隨意,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而通天也不催促,就這樣看著龜靈,等候龜靈的回答。
對了。
腦中不斷思索,該如何回答才不會讓老師生氣的龜靈。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心中便有了答案。
起身朝著通天恭敬一禮後,道:“稟告老師,弟子並非覺得大道無趣,隻是覺得大道無涯,弟子即便窮盡一生,也恐難以盡數參悟大道。”
“既然如此,弟子追尋大道的意義何在?”
“知與不知,又有何區別,知之為不知,不如不知也。”
聽著自己好無破綻的回答,龜靈心中為自己的機智默默的點了個讚,然後膽怯的看向上方的通天。
知之為不知,不如不知也?
聽著龜靈的回答,通天沉默了,腦海中不斷念叨著龜靈說的那句,知之為不知,不如不知也。
“醒來。”
看著已經因為龜靈那句話,而陷入沉思不能醒悟的金靈與無當兩人,通天運用道音將兩人喚醒。
“謝老師。”
無當與金靈醒來後,齊齊行禮道。
“嗯。”
“龜靈,你能有此問,為師很欣慰。”
隨即通天看了眼金靈與無當兩人,道:“大道無涯,故,全不可取,知不可盡。明己,求己,行己,證己,抱一守中,乃吾輩之求。”
“明己者,領悟本心,了心中所念。”
“求己者,了本心,求其道。”
“行己者,既得道,踐行之,糾其錯,補不足。”
“證己者,知行合一,超脫其外。”
……
闡述完道理後,通天沒有繼續講,而是靜靜的等候著,期待著三人能夠從此次講道中,有所領悟。
通天雖然希望弟子們能夠有所領悟,但是通天也明白明悟本心的困難。
就多寶為例。
跟隨自己的時間最久,但依舊遲遲沒有找到自己的道,反而棄本逐末,一味的模仿自己,照著自己的道路前進。
卻不知,似我者生,學我者死。
等回到昆侖山後,自己有必要對多寶磨礪一番。
“嗯!”
就通天思索著,該怎麽磨礪多寶時,三人之中,龜靈已經醒了。這讓通天大為吃驚,按照通天對三人的了解,三人中最先醒來的應該是無當才對,但結果卻是龜靈。
“龜靈,可曾明悟了。”
“回稟老師,弟子也不清楚,隻是想清楚了,弟子想要的就是一直安安穩穩,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遠離一切煩惱紛爭。”見通天詢問自己,龜靈不知道該如何說,隻得忐忑的按照心中所想,將自己所求的生活告知通天。
“哦!”
“如此的話,龜靈所求之道,乃靜之道。”
“老師,何為靜之道?”見自己的話,得到了通天認可,龜靈忍不住好奇,詢問其通天口中的靜之道。
雖不確定龜靈的道是否為靜之道,但通天還是講自己所了解的靜之道,好無保留的告訴了龜靈。
“所謂靜之道,即為不爭、知足、包容。一切不假求與外,自內而求。洞徹外物,不為紅塵牽繞,處世外而觀之,不為所動。”
“弟子明白了,謝師尊。”
“空閑之時,你可多去看看這金鼇島方天地,看看山間的水流。所謂上善若水,便有不爭、包容之德,對你明悟靜之道大有裨益。”
“是,師尊。”
而這時。
無當與金靈,也先後醒了過來。
與龜靈一樣,通天分別詢問了一番兩人的感悟,隻是可惜,與龜靈一樣,兩人都沒有領取自身之道。
但是通天還是根據兩人領悟所得,給出了自己建議,希望他們能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同時。
通天也從三人領悟的道中,發現三人的道與記憶中三人最後的結局,冥冥之中有著的些許聯係。
龜靈,生性安靜,不爭不搶,所以領悟了靜之道,而且結果則是因為主動參與量劫而身死道消。
金靈,活潑中帶著強勢,喜歡別人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所以領悟的道中,以殺伐和霸道為主,最後結果則是封神鬥姆元君,諸天星鬥之母。
無當,不喜熱鬧,常常將自己隱藏起來,讓人忽略掉自身的存在,領悟的道偏向虛無之道,結果成功從量劫中脫身,此後無人再聞無當聖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