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丸宮識海既無邊廣大,又小如米粒。
對於神識意念而言,識海的大小可比宇宙,而對於肉身實體而言,泥丸宮不過是眉心印堂穴往裏三寸米粒大小的地方,且是實心血肉。
小鼉龍本是神識形態,就是他變成幾百丈的巨龍,也能容得下,但是這水晶珠雖小,怎麽能進去?
林子寧立刻內視身體,進入識海,就看小鼉龍變大了幾分,嘴裏還叼著水晶珠,吸進去吐出來,卻是在遊龍戲珠。
看到林子寧進來,小鼉龍將水晶珠從嘴裏吐出來,對他說道:“想不到你年紀不大,卻有這種異寶,你這珠子著實是好東西,放在外麵總歸是不安全,不若由我替你保管,就讓它留在你的識海之內吧。”
林子寧說道:“我倒不是來要回水晶珠的,隻是想問一下,你是如何將水晶珠代入識海的?”
小鼉龍理所當然地說道:“不就是抱住水晶珠,往你眉心泥丸宮一鑽就可以了嗎?還要如何帶入?”
林子寧想不到會如此簡單,這幾日他已經將百納隱形袋祭煉到了第二層禁製,對它的操控越發隨心所欲,一念調動,一塊玉片就從附著在後背的狸貓圖案裏瞬間移動到了識海中林子寧的手上。
想不到事情竟真的如此簡單,隻要他一年調動,便可以將東西攝取到識海中來,明白此節,林子寧則是舉一反三,又將神識從識海移動到中丹田膻中穴。
凡人皆有三處丹田,上田叫泥丸,從眉心印堂穴往裏三寸即為泥丸宮,亦可說頭頂百會穴往下三寸處。亦有稱此處為升陽府、昆侖頂、靈台者,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乃藏神之所。
中田為膻中穴,在心之下,方圓一寸二,外與臍門相對,約有三寸六分,是藏氣之所,。
下丹田,即正丹田,一般所言之丹田,即是此處。在臍後腎前關元、氣海,神闕、命門四穴匯合處,方園一寸二,古人稱為下田,是藏精之所,采藥之處。
上丹田藏神、中丹田藏氣、下丹田藏精,乃有元神、元氣和元精之說,合稱“三元”,三元都有先天後天之分,此處所言乃是人體的後天“三元”。
後天三元中,元神乃是神識,主思想意識;元氣乃呼吸、水穀、營衛、髒腑、經脈之氣等,主人體運轉,因此有氣散人亡之說;元精乃父母精氣所合而成,生於腎水,主生殖繁衍,故又稱生殖之精。
林子寧的意念神識移到中丹田之後,便看到此地亦有四五畝大小,雖然不必識海廣大,卻亦可貯藏器物,意念調動,林子寧手中就多了水晶珠,而小鼉龍也不請自來,緊跟著水晶珠就出現了。
隨即林子寧又從膻中穴移到湧泉穴,此處亦有三四畝大小,此情此景,林子寧終於明白了所謂衝穴可不僅僅是將真氣衝開穴竅貫穿周身,更是開發穴竅,使之與周天寰宇相對應,等到自身的穴竅練到極致,怕是可以容納時間萬物了吧。
此便是道家與佛家都講的小大之辯吧。大道飄渺玄奧,非是前人故意刁難後人,才有這種看似情理不通的“小可容大、大可藏小”之論,實乃是大道本就是如此啊。
林子寧心有所悟,對太乙先天功中“大道之行,玄之又玄,,渺兮忽兮,忽兮渺兮。小大無別,真假無異,大象無形,大聲希音”有了更深的理解。
修道修道,非是常人理解的那般修煉上乘的功法、積攢極高的修為、獲得無盡的壽元,而是悟道修仙練術增壽的意思。
大道虛無縹緲,無處不在又無處藏身,如何能修煉?
定然在日常修行中體悟天道,所以對於大道而言,便在於一個“悟”字,除去此字,別無他法。
仙則可修,“仙”字何義?“山中人爾”。所謂修仙,就是去除身上的凡俗之氣,返璞歸真,漸漸從市井之人修煉為山野之人,等到身上的濁氣都損棄的差不多,隻留下清氣的時候,便是到了仙人的境界。
所以脫胎境界就有“半仙”的說話,而元神高人則是地仙一流的人物。
練術增壽自然好理解,即是修煉法術增長壽元的意思。一般的練氣士對修道的理解便是這兩層。
而所謂正道修士與旁門左道的根本區別,就在對修道的理解上大相徑庭。
正道修士並非一定是名門大派出身,旁門左道之士也有出身高門的俊才。
正道修士看中的是征和緩,旁門左道看中的是奇和速,這四個字就道盡天下修道之人的區別,而從這四個字衍生出去的東西便沒有了盡頭,大道之別,便如極淵之海一般,深不可測了。
林子寧在修煉了一月有餘之後,已然將任督二脈與小周天全部貫通,自此他大小周天全部貫通,對這方世界的領悟又多了幾分,越發覺得大道的玄妙、太乙先天功的上乘清妙。
他的境界便穩固在築基期,在凡人眼中,林子寧亦可算是得道的高人了。對比一般的修士,在此境界或許有比他修為更精進、法術更高超的,但是對於大道的理解可以說是無人可及了。
就算是五禽散人,雖然名門出身,五禽真法也是上乘的道法,但是他對於大道的理解已經走偏了,反倒不如林子寧這般精純清明。
不僅修為境界有了提升,林子寧的五禽真法也是練得精熟,現如今已經掌握紫雲鷹和大鵬兩種真禽的變化,飛遁之術遠超同階修士,便是遇到比他高一兩個境界的一般修士,也是能夠輕鬆脫身。
唯有玄清混元劍法雖然亦是練得用心,對操劍之術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玄清混元劍法威猛銳利,沒有上好的寶劍,根本不敢使盡全力,如今倒是看不出劍法的真正威力。
五禽散人等了一個多月,雖然看到林子寧整日出入鬥福宮,像是忙得很,但既然沒有看到鉤淵的身影,自然以為林子寧還沒有拿到噬血大法,心中雖是焦急,也隻能是跑到林子寧或鯰十七麵前問問鉤淵何時回來,他也好當麵道謝告辭。
林子寧與鯰十七雖是異口,說法卻是一致,便隻是回他兩個字:“快了。”
等“快了”將近一月,鉤淵終於從東海回來,
鉤淵離開鬥湖時聲勢浩大,如今回到鬥湖亦是氣勢非常,參與迎接的鬥湖水族都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畢竟那可是東海龍宮三太子的八千歲壽誕,非是看重的人員,如何能被請去參加宴席呢?
故鉤淵回到鬥湖後,林子寧立刻將水壁機關陣法的操縱方法交於與他。
鉤淵接過信紙放到一旁,對林子寧說道:“樂成辦事我自然是信任的,我知道你已經等了許久,隻是三太子的壽誕不僅僅是為了給他祝壽,更是四海水族難得相聚的機會。故而遷延許久,如今我既然已經回鬥湖,明日你就操演一番,若是方法可行,此事便可了結了。”
次日一早,鉤淵讓鯰十七和錢水燮分別守在兩處暗河入口處,他則和林子寧下到了鬥福宮大殿之下的地宮內。
鉤淵先是關掉了光罩,接著依照林子寧寫的方法一次操控青銅器上的許多杆子,沒動一根杆子就可以聽到轟隆或者嘎嘎的聲音,沒過多久,就看到鯰十七時錢水燮一臉興奮地跑到地宮,異口同聲道:“成了,成了。”
林子寧聞言,先是鬆了一口氣,繼而又有些期待與忐忑。
林子寧到最後還是沒有在操作方法上做手腳,如今他的命運就交給鉤淵了。
聽到二人的回話,鉤淵亦是很滿意,他看了看林子寧,笑道:“樂成大才,幫鬥湖解決了大問題。你放心,我可不是言而無信之人。”
鉤淵的話算是給林子寧吃了定心丸,如今林子寧就想早日離開鬥湖回到鎮海縣,先向劉君寶等人報個平安,之後便可以回到西都清虛宮向白一先生報喜。
林子寧去意已決,但是鉤淵仍留了他好幾日,說是要讓他看好好看看東海潮水的壯觀,這可是千年才能一見的奇觀,若是錯過此次機會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
過了兩日,鉤淵便讓鯰十七來找林子寧,卻是要兌現他當初的承諾了。
同樣是四人,再次來到秘庫,林子寧沒有多猶豫便挑好了上次看到的丹爐和《無相般若經》,而在選第三件寶物時卻猶豫了好久,選了來選去,也沒有看到自己中意的東西。
鉤淵見他選前兩件很是爽快,到了第三件時卻這般躊躇,不禁疑惑道:“怎麽,樂成是看不上我這裏的寶物和秘籍嗎?”
林子寧解釋道:“非是如此,上次鉤淵已經將天魔大法贈予我,如今我又挑了《無相般若經》,再有好的功法秘籍也是貪多嚼不爛,故而也沒有什麽可挑的。至於寶物本就是身外之物,況且我法力低微,越是得了難得的寶物越是容易引來殺身之禍。”
聽到這裏,鯰十七不禁讚歎道:“鬥湖中常有人與我說樂成年少多才,又得君候信任,他日不管在何處都能大放光彩。我卻要說,樂成最難能可貴的便是不貪不占這兩點。不說鬥湖之中,天地間有多少英雄豪傑就是毀在貪心二字上。”
對於神識意念而言,識海的大小可比宇宙,而對於肉身實體而言,泥丸宮不過是眉心印堂穴往裏三寸米粒大小的地方,且是實心血肉。
小鼉龍本是神識形態,就是他變成幾百丈的巨龍,也能容得下,但是這水晶珠雖小,怎麽能進去?
林子寧立刻內視身體,進入識海,就看小鼉龍變大了幾分,嘴裏還叼著水晶珠,吸進去吐出來,卻是在遊龍戲珠。
看到林子寧進來,小鼉龍將水晶珠從嘴裏吐出來,對他說道:“想不到你年紀不大,卻有這種異寶,你這珠子著實是好東西,放在外麵總歸是不安全,不若由我替你保管,就讓它留在你的識海之內吧。”
林子寧說道:“我倒不是來要回水晶珠的,隻是想問一下,你是如何將水晶珠代入識海的?”
小鼉龍理所當然地說道:“不就是抱住水晶珠,往你眉心泥丸宮一鑽就可以了嗎?還要如何帶入?”
林子寧想不到會如此簡單,這幾日他已經將百納隱形袋祭煉到了第二層禁製,對它的操控越發隨心所欲,一念調動,一塊玉片就從附著在後背的狸貓圖案裏瞬間移動到了識海中林子寧的手上。
想不到事情竟真的如此簡單,隻要他一年調動,便可以將東西攝取到識海中來,明白此節,林子寧則是舉一反三,又將神識從識海移動到中丹田膻中穴。
凡人皆有三處丹田,上田叫泥丸,從眉心印堂穴往裏三寸即為泥丸宮,亦可說頭頂百會穴往下三寸處。亦有稱此處為升陽府、昆侖頂、靈台者,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乃藏神之所。
中田為膻中穴,在心之下,方圓一寸二,外與臍門相對,約有三寸六分,是藏氣之所,。
下丹田,即正丹田,一般所言之丹田,即是此處。在臍後腎前關元、氣海,神闕、命門四穴匯合處,方園一寸二,古人稱為下田,是藏精之所,采藥之處。
上丹田藏神、中丹田藏氣、下丹田藏精,乃有元神、元氣和元精之說,合稱“三元”,三元都有先天後天之分,此處所言乃是人體的後天“三元”。
後天三元中,元神乃是神識,主思想意識;元氣乃呼吸、水穀、營衛、髒腑、經脈之氣等,主人體運轉,因此有氣散人亡之說;元精乃父母精氣所合而成,生於腎水,主生殖繁衍,故又稱生殖之精。
林子寧的意念神識移到中丹田之後,便看到此地亦有四五畝大小,雖然不必識海廣大,卻亦可貯藏器物,意念調動,林子寧手中就多了水晶珠,而小鼉龍也不請自來,緊跟著水晶珠就出現了。
隨即林子寧又從膻中穴移到湧泉穴,此處亦有三四畝大小,此情此景,林子寧終於明白了所謂衝穴可不僅僅是將真氣衝開穴竅貫穿周身,更是開發穴竅,使之與周天寰宇相對應,等到自身的穴竅練到極致,怕是可以容納時間萬物了吧。
此便是道家與佛家都講的小大之辯吧。大道飄渺玄奧,非是前人故意刁難後人,才有這種看似情理不通的“小可容大、大可藏小”之論,實乃是大道本就是如此啊。
林子寧心有所悟,對太乙先天功中“大道之行,玄之又玄,,渺兮忽兮,忽兮渺兮。小大無別,真假無異,大象無形,大聲希音”有了更深的理解。
修道修道,非是常人理解的那般修煉上乘的功法、積攢極高的修為、獲得無盡的壽元,而是悟道修仙練術增壽的意思。
大道虛無縹緲,無處不在又無處藏身,如何能修煉?
定然在日常修行中體悟天道,所以對於大道而言,便在於一個“悟”字,除去此字,別無他法。
仙則可修,“仙”字何義?“山中人爾”。所謂修仙,就是去除身上的凡俗之氣,返璞歸真,漸漸從市井之人修煉為山野之人,等到身上的濁氣都損棄的差不多,隻留下清氣的時候,便是到了仙人的境界。
所以脫胎境界就有“半仙”的說話,而元神高人則是地仙一流的人物。
練術增壽自然好理解,即是修煉法術增長壽元的意思。一般的練氣士對修道的理解便是這兩層。
而所謂正道修士與旁門左道的根本區別,就在對修道的理解上大相徑庭。
正道修士並非一定是名門大派出身,旁門左道之士也有出身高門的俊才。
正道修士看中的是征和緩,旁門左道看中的是奇和速,這四個字就道盡天下修道之人的區別,而從這四個字衍生出去的東西便沒有了盡頭,大道之別,便如極淵之海一般,深不可測了。
林子寧在修煉了一月有餘之後,已然將任督二脈與小周天全部貫通,自此他大小周天全部貫通,對這方世界的領悟又多了幾分,越發覺得大道的玄妙、太乙先天功的上乘清妙。
他的境界便穩固在築基期,在凡人眼中,林子寧亦可算是得道的高人了。對比一般的修士,在此境界或許有比他修為更精進、法術更高超的,但是對於大道的理解可以說是無人可及了。
就算是五禽散人,雖然名門出身,五禽真法也是上乘的道法,但是他對於大道的理解已經走偏了,反倒不如林子寧這般精純清明。
不僅修為境界有了提升,林子寧的五禽真法也是練得精熟,現如今已經掌握紫雲鷹和大鵬兩種真禽的變化,飛遁之術遠超同階修士,便是遇到比他高一兩個境界的一般修士,也是能夠輕鬆脫身。
唯有玄清混元劍法雖然亦是練得用心,對操劍之術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玄清混元劍法威猛銳利,沒有上好的寶劍,根本不敢使盡全力,如今倒是看不出劍法的真正威力。
五禽散人等了一個多月,雖然看到林子寧整日出入鬥福宮,像是忙得很,但既然沒有看到鉤淵的身影,自然以為林子寧還沒有拿到噬血大法,心中雖是焦急,也隻能是跑到林子寧或鯰十七麵前問問鉤淵何時回來,他也好當麵道謝告辭。
林子寧與鯰十七雖是異口,說法卻是一致,便隻是回他兩個字:“快了。”
等“快了”將近一月,鉤淵終於從東海回來,
鉤淵離開鬥湖時聲勢浩大,如今回到鬥湖亦是氣勢非常,參與迎接的鬥湖水族都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畢竟那可是東海龍宮三太子的八千歲壽誕,非是看重的人員,如何能被請去參加宴席呢?
故鉤淵回到鬥湖後,林子寧立刻將水壁機關陣法的操縱方法交於與他。
鉤淵接過信紙放到一旁,對林子寧說道:“樂成辦事我自然是信任的,我知道你已經等了許久,隻是三太子的壽誕不僅僅是為了給他祝壽,更是四海水族難得相聚的機會。故而遷延許久,如今我既然已經回鬥湖,明日你就操演一番,若是方法可行,此事便可了結了。”
次日一早,鉤淵讓鯰十七和錢水燮分別守在兩處暗河入口處,他則和林子寧下到了鬥福宮大殿之下的地宮內。
鉤淵先是關掉了光罩,接著依照林子寧寫的方法一次操控青銅器上的許多杆子,沒動一根杆子就可以聽到轟隆或者嘎嘎的聲音,沒過多久,就看到鯰十七時錢水燮一臉興奮地跑到地宮,異口同聲道:“成了,成了。”
林子寧聞言,先是鬆了一口氣,繼而又有些期待與忐忑。
林子寧到最後還是沒有在操作方法上做手腳,如今他的命運就交給鉤淵了。
聽到二人的回話,鉤淵亦是很滿意,他看了看林子寧,笑道:“樂成大才,幫鬥湖解決了大問題。你放心,我可不是言而無信之人。”
鉤淵的話算是給林子寧吃了定心丸,如今林子寧就想早日離開鬥湖回到鎮海縣,先向劉君寶等人報個平安,之後便可以回到西都清虛宮向白一先生報喜。
林子寧去意已決,但是鉤淵仍留了他好幾日,說是要讓他看好好看看東海潮水的壯觀,這可是千年才能一見的奇觀,若是錯過此次機會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
過了兩日,鉤淵便讓鯰十七來找林子寧,卻是要兌現他當初的承諾了。
同樣是四人,再次來到秘庫,林子寧沒有多猶豫便挑好了上次看到的丹爐和《無相般若經》,而在選第三件寶物時卻猶豫了好久,選了來選去,也沒有看到自己中意的東西。
鉤淵見他選前兩件很是爽快,到了第三件時卻這般躊躇,不禁疑惑道:“怎麽,樂成是看不上我這裏的寶物和秘籍嗎?”
林子寧解釋道:“非是如此,上次鉤淵已經將天魔大法贈予我,如今我又挑了《無相般若經》,再有好的功法秘籍也是貪多嚼不爛,故而也沒有什麽可挑的。至於寶物本就是身外之物,況且我法力低微,越是得了難得的寶物越是容易引來殺身之禍。”
聽到這裏,鯰十七不禁讚歎道:“鬥湖中常有人與我說樂成年少多才,又得君候信任,他日不管在何處都能大放光彩。我卻要說,樂成最難能可貴的便是不貪不占這兩點。不說鬥湖之中,天地間有多少英雄豪傑就是毀在貪心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