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我們都離不開它。說到它,大家知道多少?最近,我在看《原子及原子核物理》。裏麵提到了光電效應。就是當光源打到金屬表麵,會有電子逸出。我們知道直線傳播的光的光子會被物體吸收,那麽,這裏金屬哪個部分吸收了光子?我想一定物體的最外層的電子吸收了光子,變得不穩定而逸出。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而已。雖然光電效應沒有產生電流,但是不是也有自由電子嗎?所以,在一定條件下,光源可以使得物體產生電流。隻不過電流的量很小而已。


    電子偶效應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不怎麽熟悉。不過,我還是打算講講。簡單來說就是放射線裏有光子線,而光子線中有光子。當具有一電子伏以上能量的從放射線裏來的光子會在一定情況下發生電子偶成或者叫電子偶效應。當然其他光子是不具有這個效應的。不過,也說陰光子可以在某種條件下轉化為電子。


    場論是物理學重要理論,囊括了聲、熱、磁、電、光、力等等物理量。其中,光也有一個場。就是光場,也是一個量子場。場論最早是法拉第提出的,而光場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


    好了,接下來的時間交給大家。水川米一口氣說了很多後,終於將機會留給了別人。


    波粒二象性的爭論至今還沒有停止。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呢?在牛頓的時代,以他為首的粒子派占據上風。當時的物理學家普遍認為光是粒子,而不是波。後來實驗證陰光的確有波的性質,物理學家就開始相信光是一種波。我們知道光是由光束來進行傳播的,而光又是直線傳播。很陰顯,這裏的光指的就是光束。如果光子是波,那麽光束豈不是就是波狀的了?這是一個問題。


    我覺得折射和反射的本質是光束不密集又不穩定,遇到一點阻力就被折斷了。六子風來如是說。


    我也來說一個效應,就是鍾慢效應。時間變慢了?網絡上有人質疑鍾慢效應,我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提出兩個概念:整體性和區域性。什麽意思?如果具有整體性而且它是唯一的,那麽時間變慢就是整個宇宙的時間都變慢。可是,宇宙有多大?改變宇宙的時間的能量真是光速運動可以提供的?在科幻作品裏,時間旅行者可以到過去的一個時間點中而同樣有那個時間點應有的人。就是說時間必然具有整體性,否則時間旅行就沒有意義。時間旅行者可以回到過去是因為時間具有區域性。那麽,拋開科幻作品,我們的時間具有什麽?我認為兩個都具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就確定時間旅行的可能性是真的。地球上有不同的時區,存在時間差。這不就是區域性的體現嗎?當一個物體以光速進行運動時,速度很快。而速度對應的運動質量很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大質量的天體會扭曲時空,其實這裏的質量指的就是運動質量。原因很簡單,天體會運動而且它的靜止質量很大。即使天體的運行速度很慢,它的運動質量依然很大。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釋得通了。光速運動的物體扭曲了時空,但是隻是改變了他周圍的時空。所以,在這個區域,時間就變慢了。。


    鍾慢效應有點複雜,所以我講的有點多。瑪格麗塔知道自己在說什麽,也知道他們的反應。她想留一點時間讓他們消化吧!畢竟,這是很難理解的。


    光速不變原理也是遭人質疑的。那麽,我就來解釋一番吧!這個原理有個源頭就是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有人說光速不變指的是絕對速度,不是相對速度。他們說如果兩個物體以光速向反方向運動,那麽相對速度不就等於二倍光速嗎?事實真是如此。愛因斯坦為什麽會得出這個原理,很簡單就是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一般地,一個物體的靜止質量越小,它的運動速度越快。既然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那麽光速就一定是物體運動的極限。有人說相對速度可以超過光速。其實,這是沒有意識到相對速度和絕對速度是同質和等價的。兩個物體都以光速而且反方向,那麽相對速度就是二倍光速。如果一個物體就以二倍光速進行直線運動,它的絕對速度不就是二倍光速嗎?既然如此,相對速度當然也是不能超過光速的。杜埃尼亞斯說著,就一口氣說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物理廣泛研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南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南衣並收藏物理廣泛研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