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之劍?”周言重複一遍,馬上就咀嚼出其中的深意,猛然抬頭,不可置信道,“你也會不殺之劍!?”


    先前見杜雲河施展有道之劍,他已下意識將他視作道門弟子,此時聽他又說到儒門絕學,焉能不驚。


    不是說這劍法絕不外傳的嗎?他目光轉向李縣,倒不是質疑他的為人,隻是略微表達一下懷疑而已。


    李縣一瞬震驚後就釋然:若是別人,絕沒兼修儒道的可能,但杜雲河是杜五的侄子。


    以杜五的離經叛道,將本門絕學授予外人倒也並非不可能。


    從這點來看,這位多年未見的老友,似乎比當年要更“豁達”了。


    杜雲河點頭印證了他的猜想,“我從小跟五叔學藝,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不殺之劍。”


    周言聽了,多少有點忿忿不平,不知不覺?你這話說得未免太輕巧了些,有想過低天賦的人會怎麽想嗎?


    杜雲河當然沒想過,他頓了頓,接著道:“反倒是有道之劍,還是十四歲拜入道門後才習得的。”


    這算是一個他藏得很深的秘密,若非要圓謊,絕不會當著儒門之人的麵和盤托出。


    “那杜五為何不讓你幹脆拜入儒門?”李縣略有些不悅道。


    他對儒門相當有歸屬感,眼瞧著一根好苗子旁落道門,還是帶著自家的絕學去的,心裏自然不是滋味。


    “五叔覺得,儒門經典他皆能傳授,所以要我去見識見識其他家的學問。”麵對長輩舊識,杜雲河算是知無不言。


    “他還常說,固步自封是釋道儒法四家的弊病,我們年輕人須得身體力行,破除這些沉屙。”


    “我加入監察司,從神都到望江,也是遵從他的意見。”他簡略地將杜五的教育方法道出。


    周言聞言,不禁對這位素未謀麵的杜五生出幾分敬意。在這個時代下,能有這樣的眼界,非比尋常。


    而反觀李縣,說句不太尊敬的話,雖說是人家的老同學,一身修為不上不下且不說,好像連胸襟格局都要差上不少。


    不過這算是時代的局限性,也沒什麽好指摘的。


    李縣大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撫著長須歎道:“如此看來,倒是我漸漸流於世俗了,杜五畢竟是杜五啊。”


    其中推崇之意,溢於言表。


    “世叔莫要自謙,五叔說起你們幾位來,亦都是讚不絕口。”杜雲河冷峻的外表下,竟意外能說些暖心之語。


    “你莫要寬慰我,他當年便是我們六人中最為驚才絕豔的,一直是我們追趕的對象,但這些年來,不曾想竟越落越遠了。”李縣唏噓道。


    人事翻覆,當時舊友各奔東西後,已漸無音訊。


    如今偶然聽得,對方風姿依舊,如何能叫他不感慨。


    他自問天賦不遜於對方,家世同樣不差,可兜兜轉轉,曾經的抱負仍遙不可及。


    這些年來,更隻守著小小的一方縣令,無功無業,連意誌似乎都消沉了不少。


    縣令之尊,在雨施縣的百姓眼裏看來,可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可放眼天下,實在算不得什麽。


    “莫非我真的老了?”他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惑,否則怎會就此安於現狀多年。


    但年少時就是天之驕子的他,豈會輕易服輸,目光一轉,看向周言。


    你杜五郎雖已走在前麵,但我李成風未必不能後來者居上。他心下如是道。


    周言被他看得發毛,情不自禁轉移話題道:“所以杜執令方才,便是以有道、不殺二劍,斬殺人魚的?”


    按照李縣所說,人魚兄再不會出現了,那自然是已命喪黃泉。


    這問題甚是直白,杜雲河一萬個不想承認。


    這到底不是他的功勞,可要是不這麽說,一時間似乎也沒更好的理由。


    於是他隻好汗顏點頭。


    他這會兒腸子都已悔青。


    按理這趟細柳村之行是輪不到他的,壞就壞在雨施縣細柳村六字上。


    若非為了幫人找到那個叫“公瑾”的,他才不會主動請纓。


    結果來是來了,人沒找到不說,妖怪也沒幹得過,更被逼著說一連串違心的話,實在有違他做人的道理。


    周言豔羨不已,兩次與人魚兄的對決,他愈發認識到武學招式的重要性。


    眼前的杜雲河,年紀與自己相差無幾,修為高絕的同時,更已然掌握兩大宗門的不傳絕學,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不行,等回去後,一定要死纏爛打,問阿綺榨點存貨出來。他暗暗打定主意。


    既然她與杜雲河相識,想來家世同樣不差,指縫裏漏點東西出來,或許比不上有道之劍這樣的絕學,但一定比莊稼把式要厲害許多。


    李縣瞧出了他眼中的欣羨,出聲道:“周言,此間事了後,我想推薦你去有涯院求學,你可願意?”


    “有涯院?”周言惑然重複道。


    狹窄的知識麵限製下,他不明白對方這句話的意思。


    “釋道儒法雖隻四宗,但每宗門下又可細分出許多支脈來,有涯院是儒門九大書院之一,院址就在望江。”畢竟是過命的交情,這邊杜雲河耐心解釋道。


    “不錯。”李縣捋須點頭,“我做不到像杜五那樣,直接傳你君子之劍,但一封推薦信還是寫得的。”


    “至於你學成之後,當不當自己是儒門之人,取決於你自己。”他接著道。


    這番話頗有種掩耳盜鈴不負責任的意思,但考慮到李縣向來秉持自身,能這樣說,已是難得。


    其實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在他看來,周言必定不是薄情寡義之人,若真入了書院求學,多多少少還是會將自己視作儒門中人。


    正所謂瞌睡有人送枕頭,周言正為武學招式一事發愁,轉眼李縣就送來份大禮,他當然拜謝道:“多謝大人。”


    老實說,此世儒門學問與前世並無多少不同,上輩子病榻讀書時,他也看過不少儒家經典,雖說有些已被時代淘汰,但仍有可取的部分,因此他並不是很排斥拜入其門下。


    如果阿綺的門路走不通,這也算是一重保障吧。


    “既如此,那便去處理此間最後一件事吧。”李縣見他應得果斷,心下大悅,捋著長須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筆友是龍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箭隊小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箭隊小智並收藏我的筆友是龍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