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一夢後,早間醒來,周言渾身舒坦。
前提是忽略幾乎黏在身上的床單。
昨夜入眠前,他實在連打理下的力氣都沒有,隻能枕著一床汗水酣然而睡,今早自然會這樣。
偏偏他還沒辦法解釋,所以夥計來換床單時,故意磨蹭了許久,想在屋內找出女人待過的痕跡。
雖最後一無所獲後,但他眼神中的輕蔑還是沒消去。
周言並不在意他的想法,問他要了些熱水,仔仔細細將身子擦洗了一番。
從芥子袋中取出套幹淨衣裳穿好後,他準備抓緊時間,再行突破。
有一說一,李縣所贈的芥子袋,確實讓他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否則這會兒他連更換的衣物都沒有,隻能天體主義修行。
捏一片竹篾在手,周言正欲輸入靈氣。
但隨即想到昨晚的陣仗,不免遲疑。
他並非受虐狂,麵對那般疼痛,可一卻不欲再二。
可鬆動的關卡又無時無刻不在誘惑他。
人說長痛不如短痛,可短痛到生不如死,那就未必都敢去嚐試。
細想來,他真不信,每個突破到越凡的,都要經曆那樣的痛苦。
極度懷疑,是否自己是個特殊的存在。
沉吟良久,他還是收起了這條竹篾,換上那塊載有六劍神訣的水藍色玉佩。
經曆過一遭後,他真不敢肯定,自己能扛得住接連領悟感悟的痛楚。
不如先將劍訣領悟了,再找杜雲河問問情況。
之所以不問阿綺,則是因為破境感悟乃是前者所贈。
要是領悟六劍神訣時也出現類似的狀況,那就有必要與阿綺說道說道了。
玉佩入手,還沒輸入靈力,便已寒徹骨髓。
他步入修行後,體質已遠邁常人,稱得上不懼炎熱。可僅僅是握著這塊玉佩,就已有些受不住。
他甚至覺得,與人對戰時,若將這玉佩出其不意拋出,敵手下意識接過,或許就能改變戰局。
如此看來,說它是曠世劍訣,絕非空穴來風。
心懷未知的忐忑,他試探著輸入靈力。
當然忐忑,要是跟昨晚一樣的狀況,或是猶有過之,他哪有命消受。
但這次不一樣了,靈力入佩一瞬間,他眼前一黑,旋即又複歸清明。
可眼前所見,卻讓他大驚失色。
隻因映入眼簾的,不再是客棧內的陳列。
柳絮似的白雪紛紛而下,入目所見,亦是滿目銀白,隻一瞬間,他已置身於霜雪的世界中!
短暫失神後,他馬上反應過來,自言自語道:“這就是玉佩中的世界嗎?”
不由慶幸,看來不必再承受昨晚的痛楚了。
隻是這樣一來,劍訣該如何領悟。
周言想了想,似乎了悟了什麽。
這種情況,像極了上輩子某些小說裏的橋段。
於幻境中經曆前人所經曆過的事情,進而領悟他的絕學。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吧?”他調侃一笑後,姑且這樣認為。
再沒想出其他原因的之前,他隻能賭一把。
收拾心緒,他極目遠眺,試圖在銀白一色裏,覓出些許異彩。
佇立良久後,他體內的靈氣自行流轉,來抵抗身體的嚴寒。
這個幻境竟與現實一般無二,飛雪天裏,冷意凜然。
又或許是他現實中正捏著玉佩的原因。
默立許久,他隻確定了一件事,自己身處一座廣袤無垠的雪山內。
這雪山該大得超乎他的想象,以致他雖站在山腰,卻絲毫不覺腳下有坡度。
若非瞧見自山頂滾落下的如房屋般大小的雪球,他尚還蒙在鼓裏。
此點一經確定,馬上就有個問題擺在他的麵前:上山還是下山?
隱於山腳或是高居雪山之巔,對世外高人來講,似乎都能說得通。
他不知道自己能在這玉佩世界中逗留多久,同樣不知上山下山的腳程,又或許,途中艱難險阻數不勝數……
所以眼下的抉擇至關重要。
經曆一番思想鬥爭後,周言咬牙決定:上去!
倒不是說他已確定,山巔有自己想要的。
隻是覺得,萬一山上山下都能去得,他現在身處半山腰,顯然上去再下來要輕鬆些。
有時候,人生的抉擇就該如此幹脆。
打定主意,他徑直邁開步子。
可行不過三五裏,他就必須停下。
體內的靈力已難以為繼,頂著風雪爬山,竟遠比單純地抗衡寒意消耗得多得多。
本來站立不動,勉強能達到“收支平衡”,可一動起來,靈力竟很快就要見底。
悵然望向目光盡頭,與天相接的銀白,他生出了股無力感。
人類的渺小,於焉體現得淋漓盡致。
難怪說是曠古絕今的劍法,僅僅隻是爬山,就已讓人看不到希望。
他不由想到了前世最喜歡的動漫《七龍珠》,小悟空上加林塔時,是否也是有如自己一樣的絕望。
如是想著,心裏有了個寄托,倒是輕鬆了許多。
就當修身養性了吧,他這樣寬慰自己。
確實如此,再無雜色的世界裏,能保持清醒不瘋掉,已經算得上精神強大。
隻是不知,山頂是否也有個貓樣的“加林仙人”,能傳自己六劍神訣?
就這樣走走停停,忘了時間,忘了腳程,甚至忘了自己。
周言已記不起來,為何自己會身在此處,又為了什麽,要爬上雪山之巔。
鞋子早不知陷在哪出深雪裏,衣衫也被鋼刀似的寒風割裂,將裏麵的皮肉暴露出來。
身上同樣沒有處完好的,渾身上下,都是觸目驚心尺許長的傷口!
傷口卻沒流血,或者說根本流不出血,火熱的鮮血自傷口湧出的一瞬,便凝結成了冰。
要換個普通人,一百條命都交代在這了。
但周言仍在奮力攀登,眉毛與未經修理的胡子上,落了層雪,也就結了層冰,日複一日,越積越深,已很難分辨他的外貌。
可也並非一無所獲,苦行僧一樣的攀登,竟使他在不知不覺中,破境越凡!
當然,他本人一點兒知覺都沒有,心底隻存著一個執念:上山頂。
或許是三天五天,或許是三月五月,又或許是三年五年。
在萬丈銀白侵襲下,已近盲眼的他,終於瞧見了一抹異色:一座木製的小屋!
前提是忽略幾乎黏在身上的床單。
昨夜入眠前,他實在連打理下的力氣都沒有,隻能枕著一床汗水酣然而睡,今早自然會這樣。
偏偏他還沒辦法解釋,所以夥計來換床單時,故意磨蹭了許久,想在屋內找出女人待過的痕跡。
雖最後一無所獲後,但他眼神中的輕蔑還是沒消去。
周言並不在意他的想法,問他要了些熱水,仔仔細細將身子擦洗了一番。
從芥子袋中取出套幹淨衣裳穿好後,他準備抓緊時間,再行突破。
有一說一,李縣所贈的芥子袋,確實讓他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否則這會兒他連更換的衣物都沒有,隻能天體主義修行。
捏一片竹篾在手,周言正欲輸入靈氣。
但隨即想到昨晚的陣仗,不免遲疑。
他並非受虐狂,麵對那般疼痛,可一卻不欲再二。
可鬆動的關卡又無時無刻不在誘惑他。
人說長痛不如短痛,可短痛到生不如死,那就未必都敢去嚐試。
細想來,他真不信,每個突破到越凡的,都要經曆那樣的痛苦。
極度懷疑,是否自己是個特殊的存在。
沉吟良久,他還是收起了這條竹篾,換上那塊載有六劍神訣的水藍色玉佩。
經曆過一遭後,他真不敢肯定,自己能扛得住接連領悟感悟的痛楚。
不如先將劍訣領悟了,再找杜雲河問問情況。
之所以不問阿綺,則是因為破境感悟乃是前者所贈。
要是領悟六劍神訣時也出現類似的狀況,那就有必要與阿綺說道說道了。
玉佩入手,還沒輸入靈力,便已寒徹骨髓。
他步入修行後,體質已遠邁常人,稱得上不懼炎熱。可僅僅是握著這塊玉佩,就已有些受不住。
他甚至覺得,與人對戰時,若將這玉佩出其不意拋出,敵手下意識接過,或許就能改變戰局。
如此看來,說它是曠世劍訣,絕非空穴來風。
心懷未知的忐忑,他試探著輸入靈力。
當然忐忑,要是跟昨晚一樣的狀況,或是猶有過之,他哪有命消受。
但這次不一樣了,靈力入佩一瞬間,他眼前一黑,旋即又複歸清明。
可眼前所見,卻讓他大驚失色。
隻因映入眼簾的,不再是客棧內的陳列。
柳絮似的白雪紛紛而下,入目所見,亦是滿目銀白,隻一瞬間,他已置身於霜雪的世界中!
短暫失神後,他馬上反應過來,自言自語道:“這就是玉佩中的世界嗎?”
不由慶幸,看來不必再承受昨晚的痛楚了。
隻是這樣一來,劍訣該如何領悟。
周言想了想,似乎了悟了什麽。
這種情況,像極了上輩子某些小說裏的橋段。
於幻境中經曆前人所經曆過的事情,進而領悟他的絕學。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吧?”他調侃一笑後,姑且這樣認為。
再沒想出其他原因的之前,他隻能賭一把。
收拾心緒,他極目遠眺,試圖在銀白一色裏,覓出些許異彩。
佇立良久後,他體內的靈氣自行流轉,來抵抗身體的嚴寒。
這個幻境竟與現實一般無二,飛雪天裏,冷意凜然。
又或許是他現實中正捏著玉佩的原因。
默立許久,他隻確定了一件事,自己身處一座廣袤無垠的雪山內。
這雪山該大得超乎他的想象,以致他雖站在山腰,卻絲毫不覺腳下有坡度。
若非瞧見自山頂滾落下的如房屋般大小的雪球,他尚還蒙在鼓裏。
此點一經確定,馬上就有個問題擺在他的麵前:上山還是下山?
隱於山腳或是高居雪山之巔,對世外高人來講,似乎都能說得通。
他不知道自己能在這玉佩世界中逗留多久,同樣不知上山下山的腳程,又或許,途中艱難險阻數不勝數……
所以眼下的抉擇至關重要。
經曆一番思想鬥爭後,周言咬牙決定:上去!
倒不是說他已確定,山巔有自己想要的。
隻是覺得,萬一山上山下都能去得,他現在身處半山腰,顯然上去再下來要輕鬆些。
有時候,人生的抉擇就該如此幹脆。
打定主意,他徑直邁開步子。
可行不過三五裏,他就必須停下。
體內的靈力已難以為繼,頂著風雪爬山,竟遠比單純地抗衡寒意消耗得多得多。
本來站立不動,勉強能達到“收支平衡”,可一動起來,靈力竟很快就要見底。
悵然望向目光盡頭,與天相接的銀白,他生出了股無力感。
人類的渺小,於焉體現得淋漓盡致。
難怪說是曠古絕今的劍法,僅僅隻是爬山,就已讓人看不到希望。
他不由想到了前世最喜歡的動漫《七龍珠》,小悟空上加林塔時,是否也是有如自己一樣的絕望。
如是想著,心裏有了個寄托,倒是輕鬆了許多。
就當修身養性了吧,他這樣寬慰自己。
確實如此,再無雜色的世界裏,能保持清醒不瘋掉,已經算得上精神強大。
隻是不知,山頂是否也有個貓樣的“加林仙人”,能傳自己六劍神訣?
就這樣走走停停,忘了時間,忘了腳程,甚至忘了自己。
周言已記不起來,為何自己會身在此處,又為了什麽,要爬上雪山之巔。
鞋子早不知陷在哪出深雪裏,衣衫也被鋼刀似的寒風割裂,將裏麵的皮肉暴露出來。
身上同樣沒有處完好的,渾身上下,都是觸目驚心尺許長的傷口!
傷口卻沒流血,或者說根本流不出血,火熱的鮮血自傷口湧出的一瞬,便凝結成了冰。
要換個普通人,一百條命都交代在這了。
但周言仍在奮力攀登,眉毛與未經修理的胡子上,落了層雪,也就結了層冰,日複一日,越積越深,已很難分辨他的外貌。
可也並非一無所獲,苦行僧一樣的攀登,竟使他在不知不覺中,破境越凡!
當然,他本人一點兒知覺都沒有,心底隻存著一個執念:上山頂。
或許是三天五天,或許是三月五月,又或許是三年五年。
在萬丈銀白侵襲下,已近盲眼的他,終於瞧見了一抹異色:一座木製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