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盧陽廟所在小山,說是小山,不過是相較於那些名山大澤罷了,待到行至山腳,自下而上望之,也有幾分巍峨。
雖也有幾分奇,但卻不如恒山遠矣。
王肅在心中想道。
說來也怪,這五嶽之中,北嶽恒山以奇著稱,而這北方的山,雖然不如恒山,但多多少少也有幾分奇。大抵是山川草木也似人一樣,有那所謂的“血緣”吧......
王肅本還想著走這石階會不會太過顯眼,引起宋善一行人的注意。但看到石階上與他同行的零零散散的香客,也就打消了走那林間野路的打算。
走了一陣,快到山頂時,便來到了山上的一個大平台,一間寺廟坐落於此,赫然便是那盧陽廟。
盧陽廟香火不錯,裝潢得卻也有幾分佛門大寺廟的氣象。
“施主可是來上香、禮佛的?”
王肅剛一進了盧陽廟院子的大門,立刻便由小沙彌迎了上來。
王肅今日假扮的是書生,自然也就沒有帶著算盤。
他微微一笑,向那小沙彌行了個例,說道:“正是。我乃讀書人,過段時間便要科考,雖然平日也用了功,算得上刻苦。但心裏總是覺得還差點什麽,便想著來拜拜,佑我功成。不知小師傅能否引薦一下,我該拜哪位佛祖、菩薩?”
小沙彌露出了然之色,想來那西羅城裏大多不太用功的讀書人都來此拜過,他見的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小沙彌雙手合十,低聲念了句佛號,便說道:“施主若想考取功名,就該拜拜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也就是世人常說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乃是佛祖的左脅侍,專司智慧。施主拜祂,若是心誠,祂定然會有所庇佑。”
王肅並沒有怎麽認真聽,畢竟他也不是什麽書生,他也不需要考取功名,所謂的拜佛科舉,不過是一套掩人耳目的說辭罷了。
他雙手合十,感謝道:“多謝小師傅。”
“施主可需要我帶您過去?”
“不用了。”王肅擺了擺手,說道,“就不麻煩小師傅了。佛門之地,我一個人多看看也是好的,若是我自己能尋見文殊菩薩,那便說明我與菩薩有緣不是嗎?”
小沙彌略感驚訝,說道:“想不到施主也有幾分佛性。那小衲也就不打擾了,施主請自便吧。”
小沙彌誦了聲佛號便走了,去迎其他香客。
支開了小沙彌,王肅抬頭看去。
這盧陽廟並不在這山的山頂,而是背靠一座山峰,在這山峰底下的大平台上。
說是山峰,實際上卻像是一個巨大的石製圓柱,屹立在盧陽廟後。
山峰上坡度較小,沒有修建台階,也難以攀登。
王肅看了兩眼便不再去看,繞過盧陽廟院裏的巨大香爐,進了盧陽廟的正堂。
穿過來來往往、時而跪拜默誦、時而與人交談的香客以及僧人,王肅一麵尋找著小沙彌所言的文殊菩薩,一麵則是想在人群中尋找宋善一行人的身影。
按理來說,宋善一行人人數不少,而且特征十分明顯,應該很容易便可尋得才是,但王肅卻找了兩圈,依舊沒有找到他們,倒是找到了小沙彌所說的文殊菩薩。
隻見那文殊菩薩象,頂結五髻以為大日五智,手中持劍以為以智為劍,駕獅子以為智慧之威猛。
寶相莊嚴,慈威並濟。
王肅購來兩柱香,跪在文殊菩薩麵前,拜上一拜。
盡管並沒有找到宋善一行人的蹤跡,但王肅並沒有感到失望或是奇怪。
畢竟,剛才在山腳下時他便覺得有些不對勁了,甚至猜測盧陽廟和天武閣,或者說和宋善之間有著什麽不可謂外人道也的瓜葛。
若是真想尋見宋善他們,恐怕在這正堂是行不通的,得繞道去內室,僧人們的廂房或者就躲在廟外林間,守株待兔,等那宋善自己出來。
第二種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王肅來這盧陽廟便是為了打探關於宋善更多的情報,若是在外等著,豈不是白來一趟。再者,若那宋善再一次獸性大發,害了哪家姑娘,自己藏在廟外沒能阻止,豈不是要抱憾終身?
拜完了文殊菩薩,王肅一抬頭,發現這盧陽廟裏的佛像、菩薩像,都是新鍍的金、上的漆。
這讓王肅更加肯定了盧陽廟和天武閣之間一定有什麽。
要知道,盧陽廟雖不是什麽大寺廟,可這廟裏佛像、菩薩像卻也不少,而且都鑄造的十分高大。若要將這些全部翻新,靡費可不少。
雖說盧陽廟的香火不錯,但這般花費開銷對於他們來說可不小。而且在這麽一個時間點來說,未免有些太過巧合了。
王肅走出正堂,找了個無人的角落,趁廟中看門的僧人不注意,便翻了出去,從廟外偷偷溜到了內院。
過了一陣,王肅又重新回到了外院,眯著眼睛、摸著下巴低頭沉思。
怎麽會?
內院也沒有宋善一行人的蹤跡,外院也沒有,他們究竟去了哪裏?
我剛才也丈量了一遍,內院的那些廂房牆壁厚度都沒有問題,沒有存在密室的可能性。
難道說密室是在地下?
不,也不太可能。此處地質很差,地下全是巨大碎石,難以開辟地下密室。
就算真的要開,那便得動用火藥來炸山。若是如此,聲勢必然浩大,繡衣司的記錄裏一定會有所記載。
但這幾年的記錄裏麵絲毫沒有提起相關的情報。
王肅記憶力很好,看過的檔案基本上可以算是過目不忘。
他抬頭看了看天空,自嘲地想著:這宋善,跑哪去了?入地不能,難不成還能上天了不成?
王肅自嘲地搖搖頭,忽然,他的目光掃過了那座山峰。
等等!
上天?
還真有可能!
雖然那座山峰乃是絕壁,尋常人難以攀登。
但是,天武閣的鎮派武功神機千法乃是上乘的身法,若是輔以鉤索一類的工具,這絕壁,也未嚐不能攀上去。
王肅嘴角微微上勾,露出一分笑意,終於算是找見了宋善的一點破綻。
雖也有幾分奇,但卻不如恒山遠矣。
王肅在心中想道。
說來也怪,這五嶽之中,北嶽恒山以奇著稱,而這北方的山,雖然不如恒山,但多多少少也有幾分奇。大抵是山川草木也似人一樣,有那所謂的“血緣”吧......
王肅本還想著走這石階會不會太過顯眼,引起宋善一行人的注意。但看到石階上與他同行的零零散散的香客,也就打消了走那林間野路的打算。
走了一陣,快到山頂時,便來到了山上的一個大平台,一間寺廟坐落於此,赫然便是那盧陽廟。
盧陽廟香火不錯,裝潢得卻也有幾分佛門大寺廟的氣象。
“施主可是來上香、禮佛的?”
王肅剛一進了盧陽廟院子的大門,立刻便由小沙彌迎了上來。
王肅今日假扮的是書生,自然也就沒有帶著算盤。
他微微一笑,向那小沙彌行了個例,說道:“正是。我乃讀書人,過段時間便要科考,雖然平日也用了功,算得上刻苦。但心裏總是覺得還差點什麽,便想著來拜拜,佑我功成。不知小師傅能否引薦一下,我該拜哪位佛祖、菩薩?”
小沙彌露出了然之色,想來那西羅城裏大多不太用功的讀書人都來此拜過,他見的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小沙彌雙手合十,低聲念了句佛號,便說道:“施主若想考取功名,就該拜拜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也就是世人常說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乃是佛祖的左脅侍,專司智慧。施主拜祂,若是心誠,祂定然會有所庇佑。”
王肅並沒有怎麽認真聽,畢竟他也不是什麽書生,他也不需要考取功名,所謂的拜佛科舉,不過是一套掩人耳目的說辭罷了。
他雙手合十,感謝道:“多謝小師傅。”
“施主可需要我帶您過去?”
“不用了。”王肅擺了擺手,說道,“就不麻煩小師傅了。佛門之地,我一個人多看看也是好的,若是我自己能尋見文殊菩薩,那便說明我與菩薩有緣不是嗎?”
小沙彌略感驚訝,說道:“想不到施主也有幾分佛性。那小衲也就不打擾了,施主請自便吧。”
小沙彌誦了聲佛號便走了,去迎其他香客。
支開了小沙彌,王肅抬頭看去。
這盧陽廟並不在這山的山頂,而是背靠一座山峰,在這山峰底下的大平台上。
說是山峰,實際上卻像是一個巨大的石製圓柱,屹立在盧陽廟後。
山峰上坡度較小,沒有修建台階,也難以攀登。
王肅看了兩眼便不再去看,繞過盧陽廟院裏的巨大香爐,進了盧陽廟的正堂。
穿過來來往往、時而跪拜默誦、時而與人交談的香客以及僧人,王肅一麵尋找著小沙彌所言的文殊菩薩,一麵則是想在人群中尋找宋善一行人的身影。
按理來說,宋善一行人人數不少,而且特征十分明顯,應該很容易便可尋得才是,但王肅卻找了兩圈,依舊沒有找到他們,倒是找到了小沙彌所說的文殊菩薩。
隻見那文殊菩薩象,頂結五髻以為大日五智,手中持劍以為以智為劍,駕獅子以為智慧之威猛。
寶相莊嚴,慈威並濟。
王肅購來兩柱香,跪在文殊菩薩麵前,拜上一拜。
盡管並沒有找到宋善一行人的蹤跡,但王肅並沒有感到失望或是奇怪。
畢竟,剛才在山腳下時他便覺得有些不對勁了,甚至猜測盧陽廟和天武閣,或者說和宋善之間有著什麽不可謂外人道也的瓜葛。
若是真想尋見宋善他們,恐怕在這正堂是行不通的,得繞道去內室,僧人們的廂房或者就躲在廟外林間,守株待兔,等那宋善自己出來。
第二種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王肅來這盧陽廟便是為了打探關於宋善更多的情報,若是在外等著,豈不是白來一趟。再者,若那宋善再一次獸性大發,害了哪家姑娘,自己藏在廟外沒能阻止,豈不是要抱憾終身?
拜完了文殊菩薩,王肅一抬頭,發現這盧陽廟裏的佛像、菩薩像,都是新鍍的金、上的漆。
這讓王肅更加肯定了盧陽廟和天武閣之間一定有什麽。
要知道,盧陽廟雖不是什麽大寺廟,可這廟裏佛像、菩薩像卻也不少,而且都鑄造的十分高大。若要將這些全部翻新,靡費可不少。
雖說盧陽廟的香火不錯,但這般花費開銷對於他們來說可不小。而且在這麽一個時間點來說,未免有些太過巧合了。
王肅走出正堂,找了個無人的角落,趁廟中看門的僧人不注意,便翻了出去,從廟外偷偷溜到了內院。
過了一陣,王肅又重新回到了外院,眯著眼睛、摸著下巴低頭沉思。
怎麽會?
內院也沒有宋善一行人的蹤跡,外院也沒有,他們究竟去了哪裏?
我剛才也丈量了一遍,內院的那些廂房牆壁厚度都沒有問題,沒有存在密室的可能性。
難道說密室是在地下?
不,也不太可能。此處地質很差,地下全是巨大碎石,難以開辟地下密室。
就算真的要開,那便得動用火藥來炸山。若是如此,聲勢必然浩大,繡衣司的記錄裏一定會有所記載。
但這幾年的記錄裏麵絲毫沒有提起相關的情報。
王肅記憶力很好,看過的檔案基本上可以算是過目不忘。
他抬頭看了看天空,自嘲地想著:這宋善,跑哪去了?入地不能,難不成還能上天了不成?
王肅自嘲地搖搖頭,忽然,他的目光掃過了那座山峰。
等等!
上天?
還真有可能!
雖然那座山峰乃是絕壁,尋常人難以攀登。
但是,天武閣的鎮派武功神機千法乃是上乘的身法,若是輔以鉤索一類的工具,這絕壁,也未嚐不能攀上去。
王肅嘴角微微上勾,露出一分笑意,終於算是找見了宋善的一點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