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燈火通明,歌舞升平,四周盡是雕梁畫棟,盡工本之美,窮豪奢之欲,人間殿堂無有能出其右者。
大殿之巔,龍椅之上,坐著一位身穿明黃龍袍的中年男子,雖是身材稍有臃腫,但卻有英武之氣,臉上雖然帶笑,但旁人卻不覺著親近,隻是敬畏。
“陛下。”
殿上有一白發蒼蒼的老人,身穿紅袍官服,足以見其品階不低。
而他口中稱呼陛下之人,正是那坐在龍椅之上欣賞歌舞的大唐聖人。
聖人臉上帶笑,一道美髯也跟著顫了顫,說道:“姚愛卿快快請起。”
他又接著有些責備地說道:“與您老人家說過多少次了,不必拜朕。您乃帝國肱骨,又是高壽老人,是福星。”
被聖人喚作姚愛卿的紅袍老人佝僂著背,身子有些顫抖著站了起來,拱手說道:“謝過陛下。陛下改律法,年逾古稀見君不拜,此乃仁義之舉,是陛下對天下子民之厚愛。老臣食君之祿,已是承蒙君恩,怎敢在厚顏受此恩?”
姚愛卿接著說道:“老臣跪拜陛下,不是因律法,因陛下身份而拜,是拜陛下今日施行的仁政。”
聖人哈哈大笑,說道:“好一個姚孝洪,平日裏看著大公無私,從不溜須拍馬,今日才發現你這奉承的功力,不輸忠賢啊。”
一旁的老太監忠賢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一邊給聖人添酒,一邊笑著應道:“陛下說的是。姚大人書香世家,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年少便名動大唐,怎麽是奴婢能比得了的?”
聽見聖人拿自己和一個閹人比較,姚孝洪倒是沒什麽,可他一旁的兒子卻是有些心裏憋屈,有些忍不住,卻被姚孝洪悄悄拉住了。
姚孝洪掃了他一眼,姚二郎便坐了回去。
姚孝洪拱手說道:“陛下明鑒,老臣非是阿諛奉承之言,句句出自肺腑。實是今日陛下所頒布的仁政,造福天下百姓,老臣為天下百姓謝陛下,為天下百姓敬陛下。”
“哈哈哈。”聖人撫須大笑,對著姚孝洪說道,“大唐子民皆是朕之子女,善待自己子女,這又有什麽呢?”
“陛下仁德。”
姚孝洪再拜,聖人卻揮揮手,說道:“好了,姚愛卿,入座吧,專心欣賞今日之歌舞。這是樂府新譜的曲兒。”
“喏。”
“愛卿們與朕共賞此曲。”
“謝陛下!”
群臣高談闊論,歡聲笑語,待到殘陽不再,天色盡黑,宮裏點起了燭火,忠賢接過小太監傳來的信,小碎步走到聖人身邊,悄悄耳語一番。
這一切都被姚孝洪看在眼裏,卻裝作沒有看見,依舊飲酒賞樂。
聖人站起身來,群臣皆不敢再坐著,皆跪拜在地,就連正在舞蹈的舞女、奏樂的樂師也停了下來,跪向聖人。
聖人笑著說道:“朕有些乏了,先走一步,眾愛卿可繼續在此,可別叫朕掃了諸位愛卿的雅興。”
群臣哪敢多說什麽,齊聲喊道:“恭送陛下。”
聖人笑笑,負手離開了大殿。
待到聖人走後許久,眾人才起身重新坐下。
隻不過臉上沒有剛才那麽多的笑容,歡笑聲也少了不少,顯然剛才那副其樂融融,一團和氣的景象都是做給聖人看的。
“父親?”姚四郎(注1)問道。
姚孝洪點點頭,說道:“走吧,回府。”
聖人走後,姚孝洪就是此地最大的官了,見他也打道回府了,關係好些的,或是同一派係的,又或是他的門生故吏都紛紛湊上來相送。
姚孝洪微微帶笑,謝絕了眾人,說道:“陛下讓諸位好好玩樂,吾等自當遵從,老夫年事已高,身體有恙,就先行告退了,諸位不必相送。”
見姚孝洪語氣柔和,但說得堅決,眾人也就不再堅持,說道:“恭送姚相。”
至於另一些沒有湊上來的臣子,則是以另外一人為首,坐在另一邊巋然不動,冷笑著看著這邊姚孝洪的離去。
那人留著山羊胡,比姚孝洪年輕多了,也就四五十歲的樣子,一杯一杯喝著酒,看著渾身精力充沛。
麵對姚孝洪的離去,他不喜不悲,就這麽坐在那兒喝酒。
姚孝洪臨走時看了他一眼,眼裏也沒有什麽多餘的感情,看完就走了。
姚家父子二人沿著長長的路,順著高高的宮牆,走出了皇宮,出了宮後才坐上了自家的馬車。
上了馬車之後,姚孝洪臉上再沒有笑意,癱坐在車廂裏,麵上盡顯疲態。
“父親。”
看見父親疲態盡顯,姚四郎剛想慰問一番,便被姚孝洪製止了。
姚孝洪揉了揉眉心,舒緩了一陣後,說道:“你也是有快四十的人了。都說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你怎的還是這般毛毛躁躁?你看看那安文瀚,與一般歲數,已經是老夫的心頭大患了。”
姚四郎說道:“父親您這不是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嗎?”
姚孝洪皺眉說道:“什麽叫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大家都是為了大唐昌盛,哪有什麽他人自己人?不過是政見不同罷了,何至於拚個你死我活?”
姚四郎嘀咕道:“他不過就是有個好爹罷了。”
姚孝洪眉毛一挑,直接照著姚四郎的腦袋拍了一巴掌,打得他痛呼出聲。
“怎麽說話的?他有個好爹,你就沒有個好爹嗎?你爹我都做到當朝宰輔了,你還想怎樣?”
合著人安文瀚有個好爹,你爹我就不好?
姚孝洪還想再罵,但手揚在空中,還是沒有打下去,他歎了口氣,坐了回去,說道:“罷了罷了,朽木不可雕也。”
姚四郎被打了也就受著,說道:“父親打得是,是孩兒最笨,說錯了話。”
姚孝洪擺了擺手,說道:“不怪你。最近城裏可有發生什麽事情?北邊那些蠻子的什麽國師要來的消息他們也該聽到一些風聲了,有什麽動作嗎?”
“沒什麽事情。”
“唉。”姚孝洪掀開馬車的簾子,看著晚上依舊繁華的天京街道,歎了口氣,眼中滿是擔憂之色。
“哦,對了。”姚四郎忽然開口,說道,“聽說繡衣司遇到了麻煩。”
“什麽麻煩?”
姚孝洪將簾子放下,看向自己的四兒子。
“北黨的鄭康,和我們這邊的劉上青家的兒子都死了。”
姚孝洪再一次皺眉,問道:“都死了?凶手抓到了嗎?”
此事涉及兩位朝廷高官,影響頗大,能不能抓到凶手,什麽時候能抓到凶手都關係到很多事情。
說完他自己也笑了,隻不過是苦笑罷了。
“既然你說遇上麻煩了,看來是還沒抓到呢吧?”
“對,還沒抓到。”
“繡衣司那邊是誰在負責這件事兒?”
“是關漸慈,關指揮使。”姚四郎回答道。
“他啊。”姚孝洪笑道,“那沒事兒了。”
“但是......”
“但是什麽?”
“但是並不是關指揮使親自負責,而是將此事交給了手下一個叫鄧青的僉事。”
“鄧青?”姚孝洪在腦海中思索了一番這個名字未果,說道,“罷了,既是他安排的,想必他自有打算吧。”
姚孝洪撫須思考一番後,說道:“如果明天還沒有結果,你就差人去問問,看看需不需要幫忙吧。現在是非常時期,京城不容有失。知道了嗎?”
“知道了。”姚四郎應下了。
“你覺得鄭康和劉上青那邊應該怎麽處理?”
姚孝洪向姚四郎問道,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見。
但姚四郎卻知道,父親這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見,而是在考校他。
姚四郎腦子轉了轉,拱手說道:“可能得麻煩父親給兩位各寫一封書信慰問一番了。倒是兩家辦葬禮的時候,都送去一份慰問。”
姚孝洪不置可否,問道:“劉上青那邊,是不是薄了?”
姚四郎又說道:“那到時兒子親自前去吊唁一番,也算是給足了劉家麵子了,他們想必會感恩戴德的。”
“鄭家那邊呢?”
“鄭家與我們立場不同,也甚少往來,不去也沒有什麽關係。”
“胡鬧!”
聽完姚四郎的話,姚孝洪生氣地說道:“榆木疙瘩。”
姚四郎不解其意,問道:“還請父親指教。”
姚孝洪說道:“繡衣司乃是陛下私兵,天京城裏發生了什麽事情,陛下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眼下北邊的蠻子就要來了,外敵當前,京城不能亂。”
“等到真凶伏誅,陛下必會太子,再不濟也是皇子前往吊唁,以安民心。到時皇子去了,我們卻不派人去,你叫他們怎麽想?平日裏我怎麽教你的?別一天到晚都想著你那些黨爭黨爭。再怎麽想爭利,那也是等天下太平了再爭。群狼環伺,如何爭得?”
姚四郎恍然大悟,拱手說道:“多謝父親指點。”
姚孝洪呼出一口氣,看著自己四兒子,神情有些複雜。
也就是自己親兒子了,喚作旁人,他都懶得多廢口舌解釋一番。
話說完了,能聽懂,能領會多少,那都是自己的本事兒,能成自然皆大歡喜,成不了,那也怪不了他了,機會已經給過了,自己不珍惜,旁人又能幫得了你什麽呢?
大殿之巔,龍椅之上,坐著一位身穿明黃龍袍的中年男子,雖是身材稍有臃腫,但卻有英武之氣,臉上雖然帶笑,但旁人卻不覺著親近,隻是敬畏。
“陛下。”
殿上有一白發蒼蒼的老人,身穿紅袍官服,足以見其品階不低。
而他口中稱呼陛下之人,正是那坐在龍椅之上欣賞歌舞的大唐聖人。
聖人臉上帶笑,一道美髯也跟著顫了顫,說道:“姚愛卿快快請起。”
他又接著有些責備地說道:“與您老人家說過多少次了,不必拜朕。您乃帝國肱骨,又是高壽老人,是福星。”
被聖人喚作姚愛卿的紅袍老人佝僂著背,身子有些顫抖著站了起來,拱手說道:“謝過陛下。陛下改律法,年逾古稀見君不拜,此乃仁義之舉,是陛下對天下子民之厚愛。老臣食君之祿,已是承蒙君恩,怎敢在厚顏受此恩?”
姚愛卿接著說道:“老臣跪拜陛下,不是因律法,因陛下身份而拜,是拜陛下今日施行的仁政。”
聖人哈哈大笑,說道:“好一個姚孝洪,平日裏看著大公無私,從不溜須拍馬,今日才發現你這奉承的功力,不輸忠賢啊。”
一旁的老太監忠賢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一邊給聖人添酒,一邊笑著應道:“陛下說的是。姚大人書香世家,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年少便名動大唐,怎麽是奴婢能比得了的?”
聽見聖人拿自己和一個閹人比較,姚孝洪倒是沒什麽,可他一旁的兒子卻是有些心裏憋屈,有些忍不住,卻被姚孝洪悄悄拉住了。
姚孝洪掃了他一眼,姚二郎便坐了回去。
姚孝洪拱手說道:“陛下明鑒,老臣非是阿諛奉承之言,句句出自肺腑。實是今日陛下所頒布的仁政,造福天下百姓,老臣為天下百姓謝陛下,為天下百姓敬陛下。”
“哈哈哈。”聖人撫須大笑,對著姚孝洪說道,“大唐子民皆是朕之子女,善待自己子女,這又有什麽呢?”
“陛下仁德。”
姚孝洪再拜,聖人卻揮揮手,說道:“好了,姚愛卿,入座吧,專心欣賞今日之歌舞。這是樂府新譜的曲兒。”
“喏。”
“愛卿們與朕共賞此曲。”
“謝陛下!”
群臣高談闊論,歡聲笑語,待到殘陽不再,天色盡黑,宮裏點起了燭火,忠賢接過小太監傳來的信,小碎步走到聖人身邊,悄悄耳語一番。
這一切都被姚孝洪看在眼裏,卻裝作沒有看見,依舊飲酒賞樂。
聖人站起身來,群臣皆不敢再坐著,皆跪拜在地,就連正在舞蹈的舞女、奏樂的樂師也停了下來,跪向聖人。
聖人笑著說道:“朕有些乏了,先走一步,眾愛卿可繼續在此,可別叫朕掃了諸位愛卿的雅興。”
群臣哪敢多說什麽,齊聲喊道:“恭送陛下。”
聖人笑笑,負手離開了大殿。
待到聖人走後許久,眾人才起身重新坐下。
隻不過臉上沒有剛才那麽多的笑容,歡笑聲也少了不少,顯然剛才那副其樂融融,一團和氣的景象都是做給聖人看的。
“父親?”姚四郎(注1)問道。
姚孝洪點點頭,說道:“走吧,回府。”
聖人走後,姚孝洪就是此地最大的官了,見他也打道回府了,關係好些的,或是同一派係的,又或是他的門生故吏都紛紛湊上來相送。
姚孝洪微微帶笑,謝絕了眾人,說道:“陛下讓諸位好好玩樂,吾等自當遵從,老夫年事已高,身體有恙,就先行告退了,諸位不必相送。”
見姚孝洪語氣柔和,但說得堅決,眾人也就不再堅持,說道:“恭送姚相。”
至於另一些沒有湊上來的臣子,則是以另外一人為首,坐在另一邊巋然不動,冷笑著看著這邊姚孝洪的離去。
那人留著山羊胡,比姚孝洪年輕多了,也就四五十歲的樣子,一杯一杯喝著酒,看著渾身精力充沛。
麵對姚孝洪的離去,他不喜不悲,就這麽坐在那兒喝酒。
姚孝洪臨走時看了他一眼,眼裏也沒有什麽多餘的感情,看完就走了。
姚家父子二人沿著長長的路,順著高高的宮牆,走出了皇宮,出了宮後才坐上了自家的馬車。
上了馬車之後,姚孝洪臉上再沒有笑意,癱坐在車廂裏,麵上盡顯疲態。
“父親。”
看見父親疲態盡顯,姚四郎剛想慰問一番,便被姚孝洪製止了。
姚孝洪揉了揉眉心,舒緩了一陣後,說道:“你也是有快四十的人了。都說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你怎的還是這般毛毛躁躁?你看看那安文瀚,與一般歲數,已經是老夫的心頭大患了。”
姚四郎說道:“父親您這不是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嗎?”
姚孝洪皺眉說道:“什麽叫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大家都是為了大唐昌盛,哪有什麽他人自己人?不過是政見不同罷了,何至於拚個你死我活?”
姚四郎嘀咕道:“他不過就是有個好爹罷了。”
姚孝洪眉毛一挑,直接照著姚四郎的腦袋拍了一巴掌,打得他痛呼出聲。
“怎麽說話的?他有個好爹,你就沒有個好爹嗎?你爹我都做到當朝宰輔了,你還想怎樣?”
合著人安文瀚有個好爹,你爹我就不好?
姚孝洪還想再罵,但手揚在空中,還是沒有打下去,他歎了口氣,坐了回去,說道:“罷了罷了,朽木不可雕也。”
姚四郎被打了也就受著,說道:“父親打得是,是孩兒最笨,說錯了話。”
姚孝洪擺了擺手,說道:“不怪你。最近城裏可有發生什麽事情?北邊那些蠻子的什麽國師要來的消息他們也該聽到一些風聲了,有什麽動作嗎?”
“沒什麽事情。”
“唉。”姚孝洪掀開馬車的簾子,看著晚上依舊繁華的天京街道,歎了口氣,眼中滿是擔憂之色。
“哦,對了。”姚四郎忽然開口,說道,“聽說繡衣司遇到了麻煩。”
“什麽麻煩?”
姚孝洪將簾子放下,看向自己的四兒子。
“北黨的鄭康,和我們這邊的劉上青家的兒子都死了。”
姚孝洪再一次皺眉,問道:“都死了?凶手抓到了嗎?”
此事涉及兩位朝廷高官,影響頗大,能不能抓到凶手,什麽時候能抓到凶手都關係到很多事情。
說完他自己也笑了,隻不過是苦笑罷了。
“既然你說遇上麻煩了,看來是還沒抓到呢吧?”
“對,還沒抓到。”
“繡衣司那邊是誰在負責這件事兒?”
“是關漸慈,關指揮使。”姚四郎回答道。
“他啊。”姚孝洪笑道,“那沒事兒了。”
“但是......”
“但是什麽?”
“但是並不是關指揮使親自負責,而是將此事交給了手下一個叫鄧青的僉事。”
“鄧青?”姚孝洪在腦海中思索了一番這個名字未果,說道,“罷了,既是他安排的,想必他自有打算吧。”
姚孝洪撫須思考一番後,說道:“如果明天還沒有結果,你就差人去問問,看看需不需要幫忙吧。現在是非常時期,京城不容有失。知道了嗎?”
“知道了。”姚四郎應下了。
“你覺得鄭康和劉上青那邊應該怎麽處理?”
姚孝洪向姚四郎問道,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見。
但姚四郎卻知道,父親這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見,而是在考校他。
姚四郎腦子轉了轉,拱手說道:“可能得麻煩父親給兩位各寫一封書信慰問一番了。倒是兩家辦葬禮的時候,都送去一份慰問。”
姚孝洪不置可否,問道:“劉上青那邊,是不是薄了?”
姚四郎又說道:“那到時兒子親自前去吊唁一番,也算是給足了劉家麵子了,他們想必會感恩戴德的。”
“鄭家那邊呢?”
“鄭家與我們立場不同,也甚少往來,不去也沒有什麽關係。”
“胡鬧!”
聽完姚四郎的話,姚孝洪生氣地說道:“榆木疙瘩。”
姚四郎不解其意,問道:“還請父親指教。”
姚孝洪說道:“繡衣司乃是陛下私兵,天京城裏發生了什麽事情,陛下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眼下北邊的蠻子就要來了,外敵當前,京城不能亂。”
“等到真凶伏誅,陛下必會太子,再不濟也是皇子前往吊唁,以安民心。到時皇子去了,我們卻不派人去,你叫他們怎麽想?平日裏我怎麽教你的?別一天到晚都想著你那些黨爭黨爭。再怎麽想爭利,那也是等天下太平了再爭。群狼環伺,如何爭得?”
姚四郎恍然大悟,拱手說道:“多謝父親指點。”
姚孝洪呼出一口氣,看著自己四兒子,神情有些複雜。
也就是自己親兒子了,喚作旁人,他都懶得多廢口舌解釋一番。
話說完了,能聽懂,能領會多少,那都是自己的本事兒,能成自然皆大歡喜,成不了,那也怪不了他了,機會已經給過了,自己不珍惜,旁人又能幫得了你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