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一個人幾天沒回家,回家以後發現自己死了更讓他吃驚了吧。
這個人就是寧王。
他回到家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死了,家中正在辦喪事。
皇上還親自上門祭奠。宮中也宣布休朝一日,全國舉國喪三日,禁宴飲婚嫁。足見皇上對寧王的重視和深情。
寧王雖然不是絕頂聰明,也明白了一切。
他死了,就該接受自己已經死了的事實。
不然他就可能變成一個真正的死人。
他的家人會不會接受他不知道。眼下他要做的是等他們將喪事辦完,不能給他們添亂。
哪怕他們是接受他,他也隻能永遠作為一個死人的身份活著。
他的王位沒有世襲,他的世子成了侯爺。
王府的大部分封地被收回。
他用於藏軍隊的山林和別苑被收回。
而他的侍衛和府兵們也最終紛紛離去。
不得不說,這是皇上最高的計謀。
也可以說是最深的仁慈。他讓他消失,卻不殺他。
他還活在世上,可已經是個人見人怕的死人了。
好在他還有一個不離不棄的侍衛。這個侍衛單憑一人之力就可以為他博取半個平京。
現在博取平京明顯還不是時候。他的軍隊,他的左膀右臂悉數被收編。
但是事情也不是完全不可為,他要再找一個穩妥的幫手。
這個幫手就是秣曆大人。任何其他人都不行,不管他是不是富貴,是不是功力過人,在整個平京和大曆,隻有秣曆大人最合適。
因為他始終都知道秣曆的身份不一般。
“王爺決定了?”青衣男子坐在茶桌邊上。他的皮膚白皙,手修長幹淨。眉眼如畫,神情端方。
“以後別再叫我王爺了,不小心讓外人聽了要惹事端。”寧王道,“叫我名字,褀瑞。”
“是,祺爺。”聲音沒有波瀾,低沉溫和不卑不亢。
“雁沉,孤,我沒有你不知道接下來怎麽做。”寧王祺瑞道。
“我以為王爺可以就此蟄伏,韜光養晦,也可從此江湖散淡,了卻,餘生。”叫雁沉的人輕輕遞上一杯茶。
“你讓我如何心安?”寧王輕輕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人生境遇倏忽如白駒過隙,瞬息可變,不必介懷。”雁沉看上去是個長者,在輕聲寬慰自己的友人。
“我想再試試,不試的話,我對不起大曆江山,對不起一直等我的將士們。我為了他們也要試一試。”
雁沉不再說話。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寧王不止一次和他講過當年,當年老皇上尚在人世,太子也就是他的長兄,突然因病離世。
他的父皇也知道他有經世之才,一度想要改立他為太子。最終在一念之間立了皇長孫,也就是現在的皇上。
那時,他還是個戍守邊疆的十皇子。他心中有父兄,他胸懷大曆百姓。他手下有七員大將,個個驍勇善戰,個個有安邦定國的功勳。
最終在陰差陽錯之下他錯過了太子之位,那時他並沒有多介意。
可有誰能知道那個皇長孫,與他最為親密的侄子,現在的皇上繼位之後能將他手下的七員大將在十餘年的時間裏,一一收繳,有三人解甲歸田,有兩人回京做了閑差,還有一人客死他鄉,有一人正在獄中。
新皇繼位後,他就從邊關被召回京,做了寧王。世人隻道新皇與他叔侄情深,隻有他自己知道,新皇對他防備忌憚,將他放在眼皮底下才能安心。
多年的戎馬生涯他本可以放下安心享受榮華富貴。世子雪霽聰慧過人,郡主素好嫁的好人家。奈何女婿猝然離世,女兒深受打擊。這些家事本也是尋常。
他回到京中,因為生性溫和謙忍,很快有了新朋友。他和朋友們無非下棋圍獵,踏春飲酒。奇怪的是他身邊的好友漸漸離京而去,直至他的好友相全因喝酒錯言被打入大牢,他才明白,原來他一直被監視,一直被提防。
看上去他深受皇恩,可是他成了最孤獨的人,朋友,部將個個都疏遠無定。他不過是個孤獨的浮萍一般在大曆的京城苟活。
最讓他吃驚的是,他的府中時刻有人暗暗監視他的王妃。
王妃身份複雜,母親是大曆人,父親是大昊國人,她有大昊國貴族血統,這更讓他舉步維艱。府中一個簡單的走卒出門都會有官府的人暗中盯梢跟蹤。
這樣的生活讓他憤懣。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雁沉。他將奄奄一息的雁沉帶回別苑悉心照看。不曾想雁沉竟有著絕世武功。
他一直視雁沉為好友,兄弟。因為雁沉不卑不亢,氣質華貴。他知道他身份一定非富即貴。可雁沉無法記起自己的身份往事。
並不是他要歧視出生低賤之人,他曾經的七個部將有三人都出生布衣,他從未輕視過他們。隻不過雁沉的富貴之氣和他暗合,讓他心神更寧靜歡喜。
他不敢將雁沉帶到平京的眾人麵前,他怕皇上將雁沉也調離京城。
雁沉傷愈後,他發現他頗有將帥之材。雁沉為了報答他的搭救之恩,閑暇為他訓練幾名弟子,為他操練為數不多的府兵。
寧王也曾經是邊疆的三軍統帥,看到雁沉之才,他感佩不已。
這樣的人在大曆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可隻要是他舉薦的人,在皇上那裏大抵不會得到重用。
最終他心動了。為何不取而代之?
他步步為營,在府中給雁沉建了別院,讓他親自教導七名弟子,皆為當年他七位部將的後人。期待他們日後能重新走上將帥之路。
王爺府本就有五百人的府兵編製,他將他們擴展到了一千人。
慢慢擴展到了兩千人。
他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無論是雁沉和他的府兵,還是他院裏的七名武士,都極為保密。
對他來說,梅花閣的那幾個豎子不足為懼。他在梅花閣的人對他關注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置。
是他將秣曆大人的身份透露給了大昊國。借著大昊國之手讓整個梅花閣陷入了滅頂之災。右統領茶雅多智近乎妖,可他一個人不能阻止大昊找到秣曆的決心。
其他人根本不是大曆高手的對手。這一招確實讓梅花閣損失了不少高手。也牽製了茶雅。
本想借著大昊國之手逼秣曆就範。不曾想最後一著並未如意,大昊國的高手竟折翼在大曆。據說是因為梅花閣裏的一個劈柴人。
這些做的天衣無縫。隻怕梅花閣也沒有想到一切都是他在背後推動。
這次失敗對他來說有些遺憾,但並不能讓他一蹶不振。
正在他準備下一步的動作的時候,鎮北將軍回來了。他前往將軍府赴約,然後他稀裏糊塗被宣告死亡。
那絕對是個局,哪裏有什麽龍泉寶劍失竊,哪裏有什麽調兵的虎符。不過是將他們軟禁,然後散布他薨歿的消息。
將軍府請的幾個人,還真是大曆少有的幾個明白人,六扇門總捕頭方興,若將他放在外麵,什麽事情能瞞得住他?
梅花閣統領秣曆,若他不被困在將軍府,他能不知道他薨歿的消息有假?
哪怕是南侯府的小世子南豐,他精通奇門術數,與寧王府世子雪霽最為交好,他能不查寧王薨歿的消息來源?
可是他們都被困在了將軍府。無論是中郎將還是中書令大人們都被困在將軍府。所以他的死訊和死因沒有人查證,各家包括六扇門都在為自己家大人被困費心勞神。
他終於明白了,為何他身邊的部將們被調離和解甲。為何他的友人們被調離京城。一切都是為了他今天之死。
若是他們還在,定會追查他的死因,一定會為他抱不平。
可現在一切都成定局,他已經死了。
也好,沒有人會關注一個死人。也許死人更好做事,更無顧慮。
這個人就是寧王。
他回到家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死了,家中正在辦喪事。
皇上還親自上門祭奠。宮中也宣布休朝一日,全國舉國喪三日,禁宴飲婚嫁。足見皇上對寧王的重視和深情。
寧王雖然不是絕頂聰明,也明白了一切。
他死了,就該接受自己已經死了的事實。
不然他就可能變成一個真正的死人。
他的家人會不會接受他不知道。眼下他要做的是等他們將喪事辦完,不能給他們添亂。
哪怕他們是接受他,他也隻能永遠作為一個死人的身份活著。
他的王位沒有世襲,他的世子成了侯爺。
王府的大部分封地被收回。
他用於藏軍隊的山林和別苑被收回。
而他的侍衛和府兵們也最終紛紛離去。
不得不說,這是皇上最高的計謀。
也可以說是最深的仁慈。他讓他消失,卻不殺他。
他還活在世上,可已經是個人見人怕的死人了。
好在他還有一個不離不棄的侍衛。這個侍衛單憑一人之力就可以為他博取半個平京。
現在博取平京明顯還不是時候。他的軍隊,他的左膀右臂悉數被收編。
但是事情也不是完全不可為,他要再找一個穩妥的幫手。
這個幫手就是秣曆大人。任何其他人都不行,不管他是不是富貴,是不是功力過人,在整個平京和大曆,隻有秣曆大人最合適。
因為他始終都知道秣曆的身份不一般。
“王爺決定了?”青衣男子坐在茶桌邊上。他的皮膚白皙,手修長幹淨。眉眼如畫,神情端方。
“以後別再叫我王爺了,不小心讓外人聽了要惹事端。”寧王道,“叫我名字,褀瑞。”
“是,祺爺。”聲音沒有波瀾,低沉溫和不卑不亢。
“雁沉,孤,我沒有你不知道接下來怎麽做。”寧王祺瑞道。
“我以為王爺可以就此蟄伏,韜光養晦,也可從此江湖散淡,了卻,餘生。”叫雁沉的人輕輕遞上一杯茶。
“你讓我如何心安?”寧王輕輕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人生境遇倏忽如白駒過隙,瞬息可變,不必介懷。”雁沉看上去是個長者,在輕聲寬慰自己的友人。
“我想再試試,不試的話,我對不起大曆江山,對不起一直等我的將士們。我為了他們也要試一試。”
雁沉不再說話。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寧王不止一次和他講過當年,當年老皇上尚在人世,太子也就是他的長兄,突然因病離世。
他的父皇也知道他有經世之才,一度想要改立他為太子。最終在一念之間立了皇長孫,也就是現在的皇上。
那時,他還是個戍守邊疆的十皇子。他心中有父兄,他胸懷大曆百姓。他手下有七員大將,個個驍勇善戰,個個有安邦定國的功勳。
最終在陰差陽錯之下他錯過了太子之位,那時他並沒有多介意。
可有誰能知道那個皇長孫,與他最為親密的侄子,現在的皇上繼位之後能將他手下的七員大將在十餘年的時間裏,一一收繳,有三人解甲歸田,有兩人回京做了閑差,還有一人客死他鄉,有一人正在獄中。
新皇繼位後,他就從邊關被召回京,做了寧王。世人隻道新皇與他叔侄情深,隻有他自己知道,新皇對他防備忌憚,將他放在眼皮底下才能安心。
多年的戎馬生涯他本可以放下安心享受榮華富貴。世子雪霽聰慧過人,郡主素好嫁的好人家。奈何女婿猝然離世,女兒深受打擊。這些家事本也是尋常。
他回到京中,因為生性溫和謙忍,很快有了新朋友。他和朋友們無非下棋圍獵,踏春飲酒。奇怪的是他身邊的好友漸漸離京而去,直至他的好友相全因喝酒錯言被打入大牢,他才明白,原來他一直被監視,一直被提防。
看上去他深受皇恩,可是他成了最孤獨的人,朋友,部將個個都疏遠無定。他不過是個孤獨的浮萍一般在大曆的京城苟活。
最讓他吃驚的是,他的府中時刻有人暗暗監視他的王妃。
王妃身份複雜,母親是大曆人,父親是大昊國人,她有大昊國貴族血統,這更讓他舉步維艱。府中一個簡單的走卒出門都會有官府的人暗中盯梢跟蹤。
這樣的生活讓他憤懣。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雁沉。他將奄奄一息的雁沉帶回別苑悉心照看。不曾想雁沉竟有著絕世武功。
他一直視雁沉為好友,兄弟。因為雁沉不卑不亢,氣質華貴。他知道他身份一定非富即貴。可雁沉無法記起自己的身份往事。
並不是他要歧視出生低賤之人,他曾經的七個部將有三人都出生布衣,他從未輕視過他們。隻不過雁沉的富貴之氣和他暗合,讓他心神更寧靜歡喜。
他不敢將雁沉帶到平京的眾人麵前,他怕皇上將雁沉也調離京城。
雁沉傷愈後,他發現他頗有將帥之材。雁沉為了報答他的搭救之恩,閑暇為他訓練幾名弟子,為他操練為數不多的府兵。
寧王也曾經是邊疆的三軍統帥,看到雁沉之才,他感佩不已。
這樣的人在大曆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可隻要是他舉薦的人,在皇上那裏大抵不會得到重用。
最終他心動了。為何不取而代之?
他步步為營,在府中給雁沉建了別院,讓他親自教導七名弟子,皆為當年他七位部將的後人。期待他們日後能重新走上將帥之路。
王爺府本就有五百人的府兵編製,他將他們擴展到了一千人。
慢慢擴展到了兩千人。
他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無論是雁沉和他的府兵,還是他院裏的七名武士,都極為保密。
對他來說,梅花閣的那幾個豎子不足為懼。他在梅花閣的人對他關注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置。
是他將秣曆大人的身份透露給了大昊國。借著大昊國之手讓整個梅花閣陷入了滅頂之災。右統領茶雅多智近乎妖,可他一個人不能阻止大昊找到秣曆的決心。
其他人根本不是大曆高手的對手。這一招確實讓梅花閣損失了不少高手。也牽製了茶雅。
本想借著大昊國之手逼秣曆就範。不曾想最後一著並未如意,大昊國的高手竟折翼在大曆。據說是因為梅花閣裏的一個劈柴人。
這些做的天衣無縫。隻怕梅花閣也沒有想到一切都是他在背後推動。
這次失敗對他來說有些遺憾,但並不能讓他一蹶不振。
正在他準備下一步的動作的時候,鎮北將軍回來了。他前往將軍府赴約,然後他稀裏糊塗被宣告死亡。
那絕對是個局,哪裏有什麽龍泉寶劍失竊,哪裏有什麽調兵的虎符。不過是將他們軟禁,然後散布他薨歿的消息。
將軍府請的幾個人,還真是大曆少有的幾個明白人,六扇門總捕頭方興,若將他放在外麵,什麽事情能瞞得住他?
梅花閣統領秣曆,若他不被困在將軍府,他能不知道他薨歿的消息有假?
哪怕是南侯府的小世子南豐,他精通奇門術數,與寧王府世子雪霽最為交好,他能不查寧王薨歿的消息來源?
可是他們都被困在了將軍府。無論是中郎將還是中書令大人們都被困在將軍府。所以他的死訊和死因沒有人查證,各家包括六扇門都在為自己家大人被困費心勞神。
他終於明白了,為何他身邊的部將們被調離和解甲。為何他的友人們被調離京城。一切都是為了他今天之死。
若是他們還在,定會追查他的死因,一定會為他抱不平。
可現在一切都成定局,他已經死了。
也好,沒有人會關注一個死人。也許死人更好做事,更無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