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一番話,說得既有情、又有理,溫和之中透著機芒,平淡之下卻又殺機暗藏,聽得東廠眾人心態再不像剛才馮保領楊寧進來時。
楊寧所說的其“先前的手段”,堂下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搞情報的,自然有所了解,楊寧先後寧夏監軍平叛,陣前不經請旨斬了大將卜昌,後又孤身入草原與韃子議和,再後來主持京城募捐賑濟災民的賞罰分明,跟隨其辦事之人都得到了升遷,凡此種種讓堂下東廠諸人猛然意識到:堂上這位少年公公其實並不像他們想象中的那麽無能、軟弱、可欺,而是深具才能、恩威並蓄,更兼有當今貴妃娘娘與皇上的寵信,可以說從各方麵講,眼前這位新主人並不比舊主子馮保差到哪兒去!
不知不覺,這些人的心態都有了些悄然的變化。
接下來,還是按照老規矩,楊寧讓堂下眾人一一自我介紹,一圈下來,東廠太監管事、各部掌班、領班、檔頭等人,他也算是認識了個大概。
眾人自我介紹完畢,楊寧便讓他們都散了,各歸其職,各辦其事,而將刑鐵風單獨留下,叫到了一旁的密室中敘話。
“刑千戶,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了,本督知道你原先是跟著馮公公幹,不過既然自今日起本督接掌了這東廠,刑千戶以後該怎麽做,想必應該心裏有數吧?”楊寧開門見山地道,這刑鐵風乃是東廠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要想順利接管東廠,必須先搞定這刑鐵風。
刑鐵風微微一笑,施禮道:“公公的意思屬下明白!公公但請放心,屬下隻對娘娘和皇上效忠,屬下能做到今日這位子上,全屏了貴妃娘娘的安排,卻不是馮公公的恩典!”
刑鐵風這麽一說楊寧便明白了,他有些意外,更有些由衷的喜悅。
沒想到這刑鐵風竟然是李貴妃的人,怪不得剛才他帶頭支持自己,想必是出自於李貴妃的授意!這李貴妃可真是不得了,馮保盡管是她多年的親信,對其忠心不二,但這東廠的“大檔頭”,仍然是她安排的人,雖然關於這個之前李貴妃沒有對自己提及,不過不管怎麽說,有了這刑鐵風的幫助,自己接受這東廠便變得簡單了許多。
得知刑鐵風是李貴妃的人,楊寧心裏輕鬆了許多,欣然點頭道:“如此甚好,刑千戶,本督初來乍到,以後這東廠的諸般事務,還得刑千戶多多指教!”
“屬下不敢!娘娘先前早有吩咐,屬下當竭盡全力相助公公!”刑鐵風恭謹答道。
楊寧滿意地點點頭道:“那下麵就請刑千戶給本督講講這東廠的組織、職能、該注意的事項等情況吧,越詳細越好!”
楊寧打定主意要將東廠完全置於自己掌控之下,成為一股打探消息的喉舌、一個強有力的勢力支撐!
刑鐵風欣然領命,根據其多年掌管東廠刑偵緝捕的經驗,將東廠的組織機構、行事手段、運作訣竅都一一講給了楊寧聽,楊寧受益匪淺。
最後,刑鐵風又呈上一個其所列的東廠人員名單,上麵詳細列明了如今東廠之內所有主要頭目人員的詳細情況——出身、能力、主要事跡、效忠對象等等,楊寧如獲至寶,他心裏明白:有了這份名單,隻需要按性質將名單中的人員或清理、或貶謫、或升調、或外調人員代替,不費吹灰之力,整個東廠便會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
楊寧真有些意外的驚喜,本來他以為接受馮保多年經營的東廠是一項極其艱難、耗費心神的工作,可如今有了刑鐵風的配合,卻是變得簡單之極,這刑鐵風居功甚偉。
在東廠呆了一下午,與刑鐵風、以及刑鐵風後又招來的幾個心腹計議良久,楊寧才將全盤接受東廠的計劃擬定完畢,做到心中有數。之後他才重又去了乾清宮,李貴妃詢問了他接受東廠的情況,他也從李貴妃口中證實了刑鐵風所說的話,這才徹底放下心來,而更讓楊寧驚異的是,這對於這刑鐵風是李貴妃安排的人,馮保竟然毫不知情。
從刑鐵風這件事上,楊寧對李貴妃也不由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其深謀遠慮、掌控勢力的手段,都讓楊寧欽佩不已。
借著這個機會,楊寧向李貴妃說明了想抽調大內侍衛中張為年幾個到東廠任職、以及提拔福寧宮總管向忠的意思,李貴妃對他幾乎是百依百順,聞之立刻欣然答應。
從李貴妃口裏楊寧也得知,李貴妃在前一日已經去春禧宮去找過淑妃,雙方的“談判”進行的很順利,李貴妃承諾不傷害淑妃母女的姓名,而淑妃則答應不將李貴妃與楊寧的秘密泄露出去,也答應待隆慶下葬之後,她們母女也將搬離春禧宮、搬到內宮西北偏僻角落的“重華宮”居住。
聽到這個消息,楊寧更是放下心來,總算是解決了淑妃這一檔子事。
這一日楊寧回到自家宅子裏,天色已經擦黑,客廳中有客人正在等候他,卻是曾跟隨他募捐救災、如今已勝任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的魏學增。
楊寧有些意外,但見到魏學增帶來的錦盒禮物,楊寧頓時明白這是來給自己送“年禮”來了!
兩人經過募捐救災的共事,也算是相熟了的,寒暄幾句,便分賓主落座。魏學增先將禮物奉上道:“公公,年前學增也不曾過來,直到今日才過府拜會,還請公公恕罪,這是學增一點小小心意,還請公公笑納!學增慚愧,家無多少富餘,思來想去,也就這家傳的一個宋代汝窯青花瓷瓶還能拿得出手,就給公公送來了,希望公公不要嫌棄才好!”
聽魏雪增如此說,楊寧心裏不由一動,這出自於宋代官窯的瓷器可是價值不菲啊,如今正也是明朝達官顯貴之間爭相追逐的珍稀之物。而這魏學增說這瓷瓶是其祖傳之物,八成也是真的,這魏雪增性子冷僻孤傲、為官清貧如水,估計除了這祖傳之物,還真拿不出什麽像樣的貴重禮物!
楊寧皺眉不由皺了起來,望一眼魏學增道:“魏兄來看咱家,咱家很高興,但如此貴重的東西咱家卻不能收,魏兄待會還是帶回去吧!據咱家的了解,你魏兄不是向來最煩這官場的送禮歪風麽,怎麽自己倒也落了此俗套了?”
魏學增急忙拱手正色道:“卑職送這禮物,既不為營私、也不為討好公公,而隻是感激公公對學增的一片知遇、提攜之恩,也為了慶賀公公榮升東廠廠督之位,因此這瓷瓶公公一定要收下,若不然,學增……學增以後還如何追隨公公,為公公效命!”
魏學增這麽一說,楊寧倒不好拒絕了,說實話,對於這魏學增的辦事能力,楊寧是極其的賞識,此人雖說隻是戶部的一個中下層的小吏,但若用得好了、給其機會,他絕對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楊寧沉吟片刻,最終點頭道:“好吧,魏兄如此說,那這禮物咱家就收下了,不過隻此一次,以後可再不能如此,咱們兩個如今也算是不同一般的交情,沒必要弄這些身外之物來表示什麽!”
“公公所言極是,學增謹記在心!”魏學增麵露感激之色,楊寧話裏的意思等於是高看他一眼,也視他如心腹般,讓他心裏聽著暖烘烘的。
“對了,戶部開班以後,按照咱們先前商議的,多注意那些在山東水災賑災中手腳不幹淨的官員,這戶部掌控朝廷經濟財權機樞,早晚,會有一番整頓的!”楊寧叮囑魏學增道。
“卑職明白!不過——,此事牽涉到戶部不少官員,上至尚書張本直,更有可能牽扯到內閣首輔高拱,隻怕到時……會有些棘手!”魏學增猶豫著道。
“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咱家自會和娘娘及皇上商議!”楊寧苦笑一聲道,有句話他是沒對魏學增言明:高拱就要倒台了,剩下一個張本直,這事還有什麽棘手的?
其實當初募捐救災的時候,楊寧自魏學增口裏得知戶部官員貪墨的事,其中最終有可能牽扯到高拱,他便存了心思,甚至安排魏學增升任戶部山東道清吏司郎中,目的就是為了讓其暗中探查其中的貓膩,最終挖出高拱的不法之事,為日後將其扳倒做準備,可現在看來,卻是用不著了,因為高拱很快就要被李貴妃強自下旨迫其致仕了。至於其是不是在其中有所貪墨,目前想查明也根本來不及了。
不過,雖然此事不能用來對付高拱,但戶部的其他人員和問題卻是依舊要查下去的。近些年來朝廷國庫空虛、財政匱乏,與戶部有關官員的無能、貪墨、腐蛀也不無關係,要想中興大明,則首先要振興經濟,而要想經濟強盛,則首先需要一個廉潔、高效、有能力的戶部衙門。
朝廷政事,盡在六部,而六部之中,首推戶部,戶部掌管著全天下的戶籍、田地、賦稅、俸餉、開支等一切財政事務,將戶部搞好了,張居正的改革大業才能有了開展的基礎之一!
楊寧所說的其“先前的手段”,堂下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搞情報的,自然有所了解,楊寧先後寧夏監軍平叛,陣前不經請旨斬了大將卜昌,後又孤身入草原與韃子議和,再後來主持京城募捐賑濟災民的賞罰分明,跟隨其辦事之人都得到了升遷,凡此種種讓堂下東廠諸人猛然意識到:堂上這位少年公公其實並不像他們想象中的那麽無能、軟弱、可欺,而是深具才能、恩威並蓄,更兼有當今貴妃娘娘與皇上的寵信,可以說從各方麵講,眼前這位新主人並不比舊主子馮保差到哪兒去!
不知不覺,這些人的心態都有了些悄然的變化。
接下來,還是按照老規矩,楊寧讓堂下眾人一一自我介紹,一圈下來,東廠太監管事、各部掌班、領班、檔頭等人,他也算是認識了個大概。
眾人自我介紹完畢,楊寧便讓他們都散了,各歸其職,各辦其事,而將刑鐵風單獨留下,叫到了一旁的密室中敘話。
“刑千戶,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了,本督知道你原先是跟著馮公公幹,不過既然自今日起本督接掌了這東廠,刑千戶以後該怎麽做,想必應該心裏有數吧?”楊寧開門見山地道,這刑鐵風乃是東廠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要想順利接管東廠,必須先搞定這刑鐵風。
刑鐵風微微一笑,施禮道:“公公的意思屬下明白!公公但請放心,屬下隻對娘娘和皇上效忠,屬下能做到今日這位子上,全屏了貴妃娘娘的安排,卻不是馮公公的恩典!”
刑鐵風這麽一說楊寧便明白了,他有些意外,更有些由衷的喜悅。
沒想到這刑鐵風竟然是李貴妃的人,怪不得剛才他帶頭支持自己,想必是出自於李貴妃的授意!這李貴妃可真是不得了,馮保盡管是她多年的親信,對其忠心不二,但這東廠的“大檔頭”,仍然是她安排的人,雖然關於這個之前李貴妃沒有對自己提及,不過不管怎麽說,有了這刑鐵風的幫助,自己接受這東廠便變得簡單了許多。
得知刑鐵風是李貴妃的人,楊寧心裏輕鬆了許多,欣然點頭道:“如此甚好,刑千戶,本督初來乍到,以後這東廠的諸般事務,還得刑千戶多多指教!”
“屬下不敢!娘娘先前早有吩咐,屬下當竭盡全力相助公公!”刑鐵風恭謹答道。
楊寧滿意地點點頭道:“那下麵就請刑千戶給本督講講這東廠的組織、職能、該注意的事項等情況吧,越詳細越好!”
楊寧打定主意要將東廠完全置於自己掌控之下,成為一股打探消息的喉舌、一個強有力的勢力支撐!
刑鐵風欣然領命,根據其多年掌管東廠刑偵緝捕的經驗,將東廠的組織機構、行事手段、運作訣竅都一一講給了楊寧聽,楊寧受益匪淺。
最後,刑鐵風又呈上一個其所列的東廠人員名單,上麵詳細列明了如今東廠之內所有主要頭目人員的詳細情況——出身、能力、主要事跡、效忠對象等等,楊寧如獲至寶,他心裏明白:有了這份名單,隻需要按性質將名單中的人員或清理、或貶謫、或升調、或外調人員代替,不費吹灰之力,整個東廠便會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
楊寧真有些意外的驚喜,本來他以為接受馮保多年經營的東廠是一項極其艱難、耗費心神的工作,可如今有了刑鐵風的配合,卻是變得簡單之極,這刑鐵風居功甚偉。
在東廠呆了一下午,與刑鐵風、以及刑鐵風後又招來的幾個心腹計議良久,楊寧才將全盤接受東廠的計劃擬定完畢,做到心中有數。之後他才重又去了乾清宮,李貴妃詢問了他接受東廠的情況,他也從李貴妃口中證實了刑鐵風所說的話,這才徹底放下心來,而更讓楊寧驚異的是,這對於這刑鐵風是李貴妃安排的人,馮保竟然毫不知情。
從刑鐵風這件事上,楊寧對李貴妃也不由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其深謀遠慮、掌控勢力的手段,都讓楊寧欽佩不已。
借著這個機會,楊寧向李貴妃說明了想抽調大內侍衛中張為年幾個到東廠任職、以及提拔福寧宮總管向忠的意思,李貴妃對他幾乎是百依百順,聞之立刻欣然答應。
從李貴妃口裏楊寧也得知,李貴妃在前一日已經去春禧宮去找過淑妃,雙方的“談判”進行的很順利,李貴妃承諾不傷害淑妃母女的姓名,而淑妃則答應不將李貴妃與楊寧的秘密泄露出去,也答應待隆慶下葬之後,她們母女也將搬離春禧宮、搬到內宮西北偏僻角落的“重華宮”居住。
聽到這個消息,楊寧更是放下心來,總算是解決了淑妃這一檔子事。
這一日楊寧回到自家宅子裏,天色已經擦黑,客廳中有客人正在等候他,卻是曾跟隨他募捐救災、如今已勝任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的魏學增。
楊寧有些意外,但見到魏學增帶來的錦盒禮物,楊寧頓時明白這是來給自己送“年禮”來了!
兩人經過募捐救災的共事,也算是相熟了的,寒暄幾句,便分賓主落座。魏學增先將禮物奉上道:“公公,年前學增也不曾過來,直到今日才過府拜會,還請公公恕罪,這是學增一點小小心意,還請公公笑納!學增慚愧,家無多少富餘,思來想去,也就這家傳的一個宋代汝窯青花瓷瓶還能拿得出手,就給公公送來了,希望公公不要嫌棄才好!”
聽魏雪增如此說,楊寧心裏不由一動,這出自於宋代官窯的瓷器可是價值不菲啊,如今正也是明朝達官顯貴之間爭相追逐的珍稀之物。而這魏學增說這瓷瓶是其祖傳之物,八成也是真的,這魏雪增性子冷僻孤傲、為官清貧如水,估計除了這祖傳之物,還真拿不出什麽像樣的貴重禮物!
楊寧皺眉不由皺了起來,望一眼魏學增道:“魏兄來看咱家,咱家很高興,但如此貴重的東西咱家卻不能收,魏兄待會還是帶回去吧!據咱家的了解,你魏兄不是向來最煩這官場的送禮歪風麽,怎麽自己倒也落了此俗套了?”
魏學增急忙拱手正色道:“卑職送這禮物,既不為營私、也不為討好公公,而隻是感激公公對學增的一片知遇、提攜之恩,也為了慶賀公公榮升東廠廠督之位,因此這瓷瓶公公一定要收下,若不然,學增……學增以後還如何追隨公公,為公公效命!”
魏學增這麽一說,楊寧倒不好拒絕了,說實話,對於這魏學增的辦事能力,楊寧是極其的賞識,此人雖說隻是戶部的一個中下層的小吏,但若用得好了、給其機會,他絕對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楊寧沉吟片刻,最終點頭道:“好吧,魏兄如此說,那這禮物咱家就收下了,不過隻此一次,以後可再不能如此,咱們兩個如今也算是不同一般的交情,沒必要弄這些身外之物來表示什麽!”
“公公所言極是,學增謹記在心!”魏學增麵露感激之色,楊寧話裏的意思等於是高看他一眼,也視他如心腹般,讓他心裏聽著暖烘烘的。
“對了,戶部開班以後,按照咱們先前商議的,多注意那些在山東水災賑災中手腳不幹淨的官員,這戶部掌控朝廷經濟財權機樞,早晚,會有一番整頓的!”楊寧叮囑魏學增道。
“卑職明白!不過——,此事牽涉到戶部不少官員,上至尚書張本直,更有可能牽扯到內閣首輔高拱,隻怕到時……會有些棘手!”魏學增猶豫著道。
“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咱家自會和娘娘及皇上商議!”楊寧苦笑一聲道,有句話他是沒對魏學增言明:高拱就要倒台了,剩下一個張本直,這事還有什麽棘手的?
其實當初募捐救災的時候,楊寧自魏學增口裏得知戶部官員貪墨的事,其中最終有可能牽扯到高拱,他便存了心思,甚至安排魏學增升任戶部山東道清吏司郎中,目的就是為了讓其暗中探查其中的貓膩,最終挖出高拱的不法之事,為日後將其扳倒做準備,可現在看來,卻是用不著了,因為高拱很快就要被李貴妃強自下旨迫其致仕了。至於其是不是在其中有所貪墨,目前想查明也根本來不及了。
不過,雖然此事不能用來對付高拱,但戶部的其他人員和問題卻是依舊要查下去的。近些年來朝廷國庫空虛、財政匱乏,與戶部有關官員的無能、貪墨、腐蛀也不無關係,要想中興大明,則首先要振興經濟,而要想經濟強盛,則首先需要一個廉潔、高效、有能力的戶部衙門。
朝廷政事,盡在六部,而六部之中,首推戶部,戶部掌管著全天下的戶籍、田地、賦稅、俸餉、開支等一切財政事務,將戶部搞好了,張居正的改革大業才能有了開展的基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