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中離道長的手上發現了殘留的一角書紙,上麵剛巧書有“蓮花幻術”四個字樣,分明是《蓮花幻術》這部道觀奇書的殘頁,而中離道長的藏書櫃也已打開,經查整部書已然不知所蹤。
“竟然有這等事?”眾人問聽,皆露出驚異之色。
看來這是一樁為了搶奪《蓮花幻術》而殺人的血案無疑了。
了情道長掃視了一下四周接著道:
“諸位來客,請安靜,今日貧道有一事相擾,亦是出於無奈,亦是為了證明大家一個清白,那就是:
一、煩請大家委屈留在原地,一律接受搜身檢查。
二、各位的客房也將進行查驗。
請大家放心,我們水蓮觀不是賊窩,可也容不得盜賊猖狂。我保證大家的財物不會損失一絲一毫,如有損失,我們當加倍償還。”
了情道長此言既出,人群一片嘩然。
“豈有此理,難道道長是在懷疑貧僧嗎?”大空山大慧寺的慧遠方丈站起身來怒喝道。
“豈敢,豈敢,我說過此舉實在是無奈之舉,還請高僧見諒,二來這樣做也是為了證明大家一個清白。”道長深施一禮道。
“哼!”慧遠方丈氣忿忿瞪了了情一眼,重重地坐回椅子上。
“道長,我們倒是無所謂,隻是如悟虛師太等客人,怎好隨意搜身?”有人道。
“這個無妨。”隻見了情道長從桌案上取出一對令牌來,交給身邊的稍年幼的兩個道士道:“若風、若月,你二人即刻前往桃花村去迎請魏婆婆、唐婆婆前來,不可延誤。”
“是!”二道士領命出殿。
“好吧,那咱們就先開始吧,得罪了。”了情道長又深施一禮,隨即吩咐一眾道士動手搜身。
卻說兩個道士先來到長春觀的玄真道長跟前,那玄真道長卻“倉啷”一聲將佩劍抽出半截來道:“你敢?”
雙方僵持在一處,空氣仿佛也凝固了一般。
“師兄,還是先從我這裏開始吧。”一旁傳出溫一楠的聲音。
“實不相瞞,昨夜大師兄曾經到過我的住處,並將那部《蓮花幻術》攜來與我觀看。”溫一楠起身接著道。
“哦?還有此事?按理說,一楠師弟也是我們蓮花觀的弟子,不算是外客,不搜也罷。既然如此,那就先委屈師弟了。”
且說,有兩個道童上前搜身,其中一道童感覺到一楠的衣襟內有一個硬硬的物件,覺得好奇,取出來一看,卻是半個銅幣,不知所用,就又放了回去。不料,這東西卻被方書雲看了個真切,臉上略過一絲驚異之色。
這樣折騰了大半天,《蓮花幻術》依舊沒有蹤影,大家隻好落了個不歡而散。
卻說,因中離師兄不幸遭難,溫一楠就又在觀內住了幾日,心情愈加悲痛,而對於《蓮花幻術》的損失,也是如刺在心。待大師兄的後事操辦過後,這才辭了了情道長等眾道士,啟程回家。
溫一楠騎馬離開水蓮觀,行至一片竹林之中,但見,隆冬時節,落葉紛紛,枯竹蕭蕭,更添幾分寂寥。
突然,一個黑影從身邊掠過,飄落馬前。
溫一楠舉目望去,不由驚呼:“方書雲!”
方書雲也不答言,卻從衣襟裏取出半個銅幣來,遞給溫一楠。
溫一楠接過半個銅幣皺眉看了半晌,就從衣襟裏也掏出來自己的那半個銅幣,兩個合在一起,對成了一枚完整的銅幣。
“令尊難道就是中原義軍的統領方大元帥。。。。。。?”溫一楠滿臉疑惑地望著方書雲。
“不錯,正是家父。”方書雲頷首道。
溫一楠聽完此話,慌忙翻身下馬,將一半銅幣遞還與方書雲,另一半仍舊揣入衣襟內,然後,整理衣襟,倒頭便拜:
“兄弟有眼無珠,不識得兄長,還請見諒。”
方書雲急忙上前一步拉住溫一楠的右臂,卻不讓他行禮:“你我即為兄弟,不必多禮。”
原來,當年溫一楠的父親溫中山在中原義軍之時,英勇無敵,因屢立戰功,且為人忠厚仁義,深得義軍統領方文達的賞識。
有一次慶功宴後,方文達趁著酒興單獨留下溫中山於軍中內賬,說是有要事相商。
溫中山心中暗想,若是軍機要事,文有軍師黃平,武有師兄高茂生,有何要事偏偏與我相商?
正納悶間,卻見方文達抽出利劍,將一枚銅幣一劈兩半,並將其中一半遞給溫中山道:
“溫將軍,我有一事相商,不知可否?”
溫中山接過那半枚銅幣,不知道方文達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於是道:“元帥有事盡可吩咐,溫某當萬死不辭。”
“哈哈哈。”方文達見狀哈哈大笑道:“是這樣,我想和溫將軍今晚約定一事,就以這兩半銅幣為證。隻是今後萬萬不可反悔噢。”
溫中山心中愈加納悶,弱弱地問何事。
“我與將軍今日約定,日後你我兩家如有子嗣,若同男,則結為兄弟,若同女,則結為姊妹,若一男一女,則結為連理如何?”
溫中山聞聽惶恐道:“元帥莫非戲言?”
方文達笑道:“軍中哪有戲言?”
這就是這兩半銅幣的由來。今日兄弟兩人在竹林相認,自是高興。
溫一楠問:“令尊現今可安好?”
方書雲長歎一聲道:“那一日,義軍戰敗,幾個義軍將士舍命保護著家父和家人逃至東海岸邊的榴蕩山,隱居起來,雖然大家避得戰禍,但家父每日心頭鬱悶,憂憤成疾,幾年前也已然離世了。”
溫一楠聞言不由得黯然無語。
方書雲得知溫一楠的父親也已經離世後,不由得又慨歎道:
“當今世道,朝廷腐敗,官匪一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身為五尺男兒,上不能報國安邦,下不能盡忠盡孝,實在是羞愧!”
溫一楠道:“兄長武藝超群,雄才大略,何出此言呢?”
方書雲道:“那我倒要問問兄弟,你因何辭去了官差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泰山腳下你我之間那一場妄爭虛名之戰嗎?”
溫一楠輕輕搖頭道:“那倒不是。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是啊,我果然沒有看錯,兄弟不愧是溫大將軍的之後!大丈夫生在世間,怎可苟且偷生?就得要做出一番為家為國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方書雲興奮地說。
“溫兄弟,我有一事相商,不知可否?”方書雲道。
“方兄請講。”溫一楠道。
“你我兄弟從今日起可否聯手,再聚英雄,重舉義旗,共謀大業?”方書雲高聲問道。
“這。。。。。。”溫一楠雖是心裏聽著痛快,但轉念想起了遠方的母親,不由低吟未語。
方書雲見溫一楠猶豫不決,就又說道:“我有一計可做定奪。”
溫一楠不解,問道:“何計?”
方書雲道:“你我今日就在這竹林論劍,再決勝負如何?”
“竟然有這等事?”眾人問聽,皆露出驚異之色。
看來這是一樁為了搶奪《蓮花幻術》而殺人的血案無疑了。
了情道長掃視了一下四周接著道:
“諸位來客,請安靜,今日貧道有一事相擾,亦是出於無奈,亦是為了證明大家一個清白,那就是:
一、煩請大家委屈留在原地,一律接受搜身檢查。
二、各位的客房也將進行查驗。
請大家放心,我們水蓮觀不是賊窩,可也容不得盜賊猖狂。我保證大家的財物不會損失一絲一毫,如有損失,我們當加倍償還。”
了情道長此言既出,人群一片嘩然。
“豈有此理,難道道長是在懷疑貧僧嗎?”大空山大慧寺的慧遠方丈站起身來怒喝道。
“豈敢,豈敢,我說過此舉實在是無奈之舉,還請高僧見諒,二來這樣做也是為了證明大家一個清白。”道長深施一禮道。
“哼!”慧遠方丈氣忿忿瞪了了情一眼,重重地坐回椅子上。
“道長,我們倒是無所謂,隻是如悟虛師太等客人,怎好隨意搜身?”有人道。
“這個無妨。”隻見了情道長從桌案上取出一對令牌來,交給身邊的稍年幼的兩個道士道:“若風、若月,你二人即刻前往桃花村去迎請魏婆婆、唐婆婆前來,不可延誤。”
“是!”二道士領命出殿。
“好吧,那咱們就先開始吧,得罪了。”了情道長又深施一禮,隨即吩咐一眾道士動手搜身。
卻說兩個道士先來到長春觀的玄真道長跟前,那玄真道長卻“倉啷”一聲將佩劍抽出半截來道:“你敢?”
雙方僵持在一處,空氣仿佛也凝固了一般。
“師兄,還是先從我這裏開始吧。”一旁傳出溫一楠的聲音。
“實不相瞞,昨夜大師兄曾經到過我的住處,並將那部《蓮花幻術》攜來與我觀看。”溫一楠起身接著道。
“哦?還有此事?按理說,一楠師弟也是我們蓮花觀的弟子,不算是外客,不搜也罷。既然如此,那就先委屈師弟了。”
且說,有兩個道童上前搜身,其中一道童感覺到一楠的衣襟內有一個硬硬的物件,覺得好奇,取出來一看,卻是半個銅幣,不知所用,就又放了回去。不料,這東西卻被方書雲看了個真切,臉上略過一絲驚異之色。
這樣折騰了大半天,《蓮花幻術》依舊沒有蹤影,大家隻好落了個不歡而散。
卻說,因中離師兄不幸遭難,溫一楠就又在觀內住了幾日,心情愈加悲痛,而對於《蓮花幻術》的損失,也是如刺在心。待大師兄的後事操辦過後,這才辭了了情道長等眾道士,啟程回家。
溫一楠騎馬離開水蓮觀,行至一片竹林之中,但見,隆冬時節,落葉紛紛,枯竹蕭蕭,更添幾分寂寥。
突然,一個黑影從身邊掠過,飄落馬前。
溫一楠舉目望去,不由驚呼:“方書雲!”
方書雲也不答言,卻從衣襟裏取出半個銅幣來,遞給溫一楠。
溫一楠接過半個銅幣皺眉看了半晌,就從衣襟裏也掏出來自己的那半個銅幣,兩個合在一起,對成了一枚完整的銅幣。
“令尊難道就是中原義軍的統領方大元帥。。。。。。?”溫一楠滿臉疑惑地望著方書雲。
“不錯,正是家父。”方書雲頷首道。
溫一楠聽完此話,慌忙翻身下馬,將一半銅幣遞還與方書雲,另一半仍舊揣入衣襟內,然後,整理衣襟,倒頭便拜:
“兄弟有眼無珠,不識得兄長,還請見諒。”
方書雲急忙上前一步拉住溫一楠的右臂,卻不讓他行禮:“你我即為兄弟,不必多禮。”
原來,當年溫一楠的父親溫中山在中原義軍之時,英勇無敵,因屢立戰功,且為人忠厚仁義,深得義軍統領方文達的賞識。
有一次慶功宴後,方文達趁著酒興單獨留下溫中山於軍中內賬,說是有要事相商。
溫中山心中暗想,若是軍機要事,文有軍師黃平,武有師兄高茂生,有何要事偏偏與我相商?
正納悶間,卻見方文達抽出利劍,將一枚銅幣一劈兩半,並將其中一半遞給溫中山道:
“溫將軍,我有一事相商,不知可否?”
溫中山接過那半枚銅幣,不知道方文達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於是道:“元帥有事盡可吩咐,溫某當萬死不辭。”
“哈哈哈。”方文達見狀哈哈大笑道:“是這樣,我想和溫將軍今晚約定一事,就以這兩半銅幣為證。隻是今後萬萬不可反悔噢。”
溫中山心中愈加納悶,弱弱地問何事。
“我與將軍今日約定,日後你我兩家如有子嗣,若同男,則結為兄弟,若同女,則結為姊妹,若一男一女,則結為連理如何?”
溫中山聞聽惶恐道:“元帥莫非戲言?”
方文達笑道:“軍中哪有戲言?”
這就是這兩半銅幣的由來。今日兄弟兩人在竹林相認,自是高興。
溫一楠問:“令尊現今可安好?”
方書雲長歎一聲道:“那一日,義軍戰敗,幾個義軍將士舍命保護著家父和家人逃至東海岸邊的榴蕩山,隱居起來,雖然大家避得戰禍,但家父每日心頭鬱悶,憂憤成疾,幾年前也已然離世了。”
溫一楠聞言不由得黯然無語。
方書雲得知溫一楠的父親也已經離世後,不由得又慨歎道:
“當今世道,朝廷腐敗,官匪一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身為五尺男兒,上不能報國安邦,下不能盡忠盡孝,實在是羞愧!”
溫一楠道:“兄長武藝超群,雄才大略,何出此言呢?”
方書雲道:“那我倒要問問兄弟,你因何辭去了官差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泰山腳下你我之間那一場妄爭虛名之戰嗎?”
溫一楠輕輕搖頭道:“那倒不是。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是啊,我果然沒有看錯,兄弟不愧是溫大將軍的之後!大丈夫生在世間,怎可苟且偷生?就得要做出一番為家為國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方書雲興奮地說。
“溫兄弟,我有一事相商,不知可否?”方書雲道。
“方兄請講。”溫一楠道。
“你我兄弟從今日起可否聯手,再聚英雄,重舉義旗,共謀大業?”方書雲高聲問道。
“這。。。。。。”溫一楠雖是心裏聽著痛快,但轉念想起了遠方的母親,不由低吟未語。
方書雲見溫一楠猶豫不決,就又說道:“我有一計可做定奪。”
溫一楠不解,問道:“何計?”
方書雲道:“你我今日就在這竹林論劍,再決勝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