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網約車的確方便,李石拿手機叫了一輛網約車到鎮上,在堂哥李強的店裏坐了會,再讓他送自己回了村裏。


    走在鄉間田野,環顧四周,山脈起伏,鬱鬱蔥蔥。


    山還是那些山,可能幾十萬年來都沒怎麽變過,但山下的房子,在過去十年裏,卻有很大的變化。


    如今村裏最好看的房子,自然就是李石家新建的蘇式合院了。


    外表是蘇派古典風格,內裏是新中式設計,為了住的更舒適,融合了現代化的元素,但整體上以“雅致”為主,還算符合李石這個半吊子文青的審美。


    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版的新家。


    到處轉了轉,又在樓上坐了坐,望著幹淨的青瓦白牆,看著院子裏移栽的樹木長出了點點翠葉,李石的心情也變得越發愉快起來。


    新房子,尤其主要住的還是體質較弱的老人,安全起見,至少要通風半年以上。


    到樓下,找到正在和三奶奶她們聊天的母親,和她說了會話,商量著什麽時候喬遷。


    “要麽十一,要麽過年,看秋葉她什麽時候有時間,我問過她,她說全都聽你的。”母親笑著道。


    李石也笑著好奇問:“你們還經常聊天嗎?”


    李母臉上的笑容更加濃烈:“你們年輕工作這麽忙,我哪裏會經常去打擾你們工作,倒是秋葉,真是個好孩子,每個星期都會主動找我聊幾句,有時候還通通視頻,還有她那個表姐,悅蘭,也是個好孩子,會時不時問我家裏需要什麽。”


    這事李石倒是頭回知道,她們以前沒跟他說過。


    李母想起了什麽又道:“對了,上次,秋葉還說要給我買春天穿的衣服,問我尺寸,我讓她別買了,我衣服多的是,你給我買那麽多衣服,我都穿不贏。”


    這事李石知道,他笑著道:“已經買了,她們問了我。”


    “你這孩子,花這個冤枉錢幹什麽!”


    李母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胳膊,從這一巴掌的力道看,李石覺得老娘心裏其實還是挺開心的,哈哈。


    中午還是在娜姑家吃飯。


    吃完飯,她偷偷把李石拉到一邊,聊起上次李石對她的建議。


    “石頭,選村zr的事,我和樹伯聊了,他說支持我,但也問你會不會想回來選,看得出來,他比較在意你的看法,畢竟你現在村子裏頭號人物呢。”


    娜姑笑盈盈地看著他。


    村裏人的觀念很“樸素”,誰在外麵混得好,誰的臉就大。


    李石輕輕搖頭:“我全力支持你。”


    又聊了會種植和養殖的事,娜姑道:“我打算再搞一些經濟價值高的特色種植,吳媛給我牽線,聯係上了農大的一個教授作技術支持,我知道她全是看你的麵子,石頭,你替我好好謝謝她。”


    下午李石本來想多陪母親聊了一會,但她老人家卻不想跟他聊,要和李喬娜組織起來的手工小組開會商量新一批鞋麵的花樣,催促他沒事可以去忙自己的了。


    搞得李石哭笑不得。


    她們手工小組開會,身為大組長的娜姑自然要參加,所以隻好讓那個李昊送他去縣裏的高鐵站。


    路上,李石主動和李昊扯了些閑篇。


    不過他也看出來了,單獨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李昊聊天的興致很低,與其尬聊,不如各自沉默。


    李石坐在副駕駛上,稍微看了一點窗戶,仍由春天的風吹進來。


    他想起娜姑的交待,拿起手機,給吳媛發了條信息:“她說讓讓我好好感謝你呢。”


    吳媛這會正在和那個賀姐做美容,她趴在美容床上,聽到手機聲音,讓旁邊技師的小姐姐幫她拿過來。


    看到是李石的信息,立馬回複:“那李老師你要怎麽謝我呢?我很好奇哦!(挑眉)(嘿嘿嘿)”


    這是,旁邊聽到動靜的賀姐抬頭看了她一眼,恰好看到她臉上那幅意味難明的表情,好奇問道:“是你常說的那位先生?”


    吳媛直接道:“不錯,正是我的三十三次先生。”


    賀姐揮手示意給她按摩肩膀的技師離開,用浴巾裹住那潔白的身子,下來,躺在旁邊的真皮沙發椅上,繼續問道:“你為什麽稱呼她為三十三次先生呢,問你那麽多次,也不說。”


    吳媛也起身,麵露古怪笑容:“你真想知道?”


    賀姐見她這個樣子,越發好奇,點點頭。


    吳媛再次一笑,走過去,躺在她旁邊的緊挨著的椅子上,湊到她耳邊,低語起來。


    逐漸的,賀姐眼睛不由睜大,仿佛聽到什麽不可思議的事,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怎麽可能啊!?”


    ……


    李石到高鐵站,謝過送他的李昊之後,刷身份證進站,剛找地方坐下,孫壽文又打了電話過,說起張婧妃的事。


    “她媽媽把她罵哭了,唉,現在這些小姑娘,天天上網,看著好像挺懂這個社會的,其實還是不知世道凶險,沒有危險意識……但你說她單純吧,又確實什麽都懂一點,連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懂,唉,現在的教育工作太難做了。”


    李石聽完他吐苦水,問道:“那個衛城呢?”


    孫壽文道:“那個孫子……但張婧妃說,明麵上是她提出來想去見識一下的,化妝也是她自己在網上學的,不過她媽媽說會去找……”


    聊了一會,孫壽文突然提高聲音道:“你絕對想不到,張婧妃媽媽這次去京城是做什麽去了!”


    李石隨口推理道:“和她大女兒有關?你特意提起這個,說話聲音都變大了……我們這個學霸學妹怎麽了?找對象,要結婚生孩子了?”


    “我去,你怎麽會往那方麵猜。”孫壽文也不賣關子,“你絕對想不到,我們這個學妹,她居然要去拍電影了!”


    拍電影?


    李石完全沒往這方麵想:“她不是研究物理方麵的嗎,怎麽會去拍電影呢?”


    孫壽文:“聽她母親說,她有個關係很好的同學,家裏是搞影視方麵的,看中了她的長相和氣質,想請她去一部電影裏飾演女科學家的角色,她媽媽就是因為這個事去了京城。”


    原來如此。


    李石對這些事不怎麽感興趣,他沒有再追問,和孫壽文又聊了幾句,準備掛電話的時候,對方道:“對了,張婧妃媽媽說想請你再吃頓飯,表示感謝。”


    “我現在已經在高鐵站了,馬上就去潭州,你跟幫我跟她說,不用客氣。”


    掛了電話,李石看還有點時間,閑著無事,索性拿著平板在有些吵鬧的候車室裏閱讀起《史記》來。


    他讀二十四史,帶著六分認真,兩分質疑,和兩分看故事的心態。


    如果排除文言文的閱讀門檻,其實史書的可讀性是很強的。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後。孝景四年,以皇子為膠東王。”


    原來漢武帝一開始是當膠東王。漢時的膠東,是如今的哪裏呢?


    李石查了一下,原來是東山省的平度。


    “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漢武帝剛當皇帝的時候就特別注重對鬼神的祭祀嗎?所以他這個人比較……迷信?那為他什麽會比較迷信呢?這是太史公的私貨嗎?這個特質(弱點?)會給他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後麵發生的事,會印證這一點嗎?


    探秘曆史上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他們出生的背景,他們是什麽樣的性格,他們生平做過些什麽的事,他們為什麽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等等這些,都促使著李石不斷往後翻書頁。


    一直到上了高鐵,都沉浸在《孝武本紀》裏。


    直到一個小時後,過了xiangtan北站,他把目光從平板上移開,望著窗外發了會呆。


    過了會,手機上收到張婧怡的微信:“學長,我妹妹的事,再次謝謝了。”


    兩人是去年加的微信,後來一直沒聯係過,過年都沒發過拜年信息。


    他簡單回道:“不客氣。”


    突然想起之前孫壽文說的事,又問了句:“聽說你去演電影了?”


    張婧怡回道:“嗯,實驗室裏呆膩了,正好有機會換種活法,便去試試。”


    原來是這樣,李石的心思還在史書中,沒多想,回了句:“那挺好的。”


    便拿起平板,繼續讀《三代世表》。


    不過,沒等幾分鍾,張婧怡卻又發了信息來:“好吧,學長你兩次救了我妹妹,我不該跟你撒謊的。其實我去拍電影,是因為我……某些失誤把實驗室炸了,受了處分,所以重新再就業了。”


    啊!


    她把實驗室給炸了?


    李石頓時晃過神來,放下平板,雙手拿手機打字:“事情嚴重嗎?”


    張婧怡:“包括我在內有三人受了輕傷,萬幸沒有人員損失,不過我也……算了,都過去了,不提這個了。”


    李石見她不想談,雖然好奇,但也沒再追問。


    轉移話題聊了幾句別的。


    到了潭州,張慧靜早早地就在高鐵站等著了。


    有日子沒和小助理聊天談心了,李石趁機請她吃了頓飯,聽她匯報工作室的情況。


    如今她的主要任務還是隨時完成他交代的事,比如說今天這樣,臨時來高鐵站接他。


    次要任務是運營幾個平台的公眾號,宣傳玉石翡翠為主的傳統文化,這方麵的效果一般,李石打算先這樣養著,當做是培養她在新媒體運營上的經驗,將來再讓她接手“大石頑”的賬號。


    一頓飯吃了兩個小時,李石回到鳳凰灣時天都黑了。


    接下來二十天多,他再次進入閉關狀態,全力做兩件事——編撰《先秦文脈導圖》和製作“穿越先秦係列”視頻。


    到了五月七號,他總算是把兩件事大致完成了。


    “穿越先秦係列”視頻的完成度很高,除了已經發的兩個視頻,他還分別製作了:《活出第四世,我在新石器時代和三皇五帝捏土的日子》、《華夏之夏,二裏頭的青銅和玉鑄就我第五世之魂!》、《問卜殷商萬神,隻為見證大時代下的婦好之愛》……等六個視頻。


    每個視頻的時長都不短,介於六十分鍾到八十分鍾之間。


    他反複核查,每一次都覺得心滿意足。


    而《先秦文脈導圖》卻不一樣,它的初稿雖然完成了,但完成度卻不是不那麽的令人滿意,李石總覺得還可以更完善一些。


    其中,他最不滿意的,就是關於漢字演化的各階段考古證據搜集。


    這天晚上,李石合上厚厚的一遝稿紙,喚出學習麵板,“注視”良久。


    “那種要突破的感覺簡直呼之欲出了,當初應該去一趟中國文字博物館的……”


    他心念一動,立即拿起書桌上的手機,打開12306app,下單了一張明天上午前往羊城的車票。


    閉關二十多天,家裏養的兩朵仙姝,總該施施肥,澆澆水了。


    上個星期秋葉原本想讓蘭姐回潭州照顧他起居,那會他已經察覺到《導圖》編撰上的明顯遺漏,知道自己不久後還要出趟遠門,時間不定,便讓她們先別回,一切等他跑完這一趟再說。


    “等明天去羊城待幾日,便北上京城,查兩天資料,見見舊友,再去安陽等地。”


    李石把高鐵票信息截圖發在“我們仨”的群裏,陳秋葉立馬發了視頻通話過來。


    “石頭,正好我忙的那個大項目正式通過了,可以休息幾天,我們去海邊度假呀?”


    視頻對麵,往日裏清冷如雪山幽蓮的女人,這會神采飛揚,興致勃勃。


    她身後,一隻仿佛能捏出水來的蜜桃也張著美目期待地看著他。


    李石自然是讚同的。


    倒不是他想什麽泳衣和鴛鴦戲水之類的東西,隻是純粹想看看大海了。


    最近老宅在家裏,感覺世界和心胸都有點變小了,他需要用大海的寬廣無垠,來舒展和陶冶一下自己的胸懷。


    等掛了視頻通話,李石把筆記本電腦打開,開始上傳第三個視頻——《活出第四世,我在新石器時代和三皇五帝捏土的日子》。


    這個視頻橫跨四五千年,雖遠不如新石器時代的兩個視頻那樣,動輒以萬年計數,但文明越往後,活躍的密度越大。


    他隻擇取圍繞故事線的信息融入其中,已經是幹貨滿滿了。


    時長足有七十二分鍾。


    上傳起來,比較慢。(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有學習麵板的神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八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八億並收藏擁有學習麵板的神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