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對不起各位看官
我的召喚英靈係統果然有問題 作者:不吃辣的老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和支持過這本書的所有朋友們說聲對不起,這本書要爛尾了。
這個決定很艱難,但原本計劃好的後麵部分的劇情作者實在是駕馭不住。其實草稿打了很多遍,但有些東西在想的時候還挺好,最後落筆的時候怎麽寫怎麽不對。大概概括一下直到最後的所有劇情和結局,有興趣的話可以大略看看。
首先背景設定,羈絆神和領域神來自中世紀,一個是小國的公主,一個是騎士。兩人是一對苦命鴛鴦。在死後因為有故事流傳下來,獲得了類似英靈的身份。
在他們兩個剛剛成為英靈的時代,還沒有後麵那麽強大的力量。因為是英靈,保留了一定智慧和意識。在這一點上,英靈比神明要更健全一些,神明完全因為人類信仰形成,沒有自己性格和自我認知。
後來,英靈和神明的世界——這裏用“神界”來稱呼,神界發生了大變革。
神界變革的原因,是中世紀後期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因為世界各大文明開始交流,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所以人們的信仰、觀念,漸漸在交流中融合統一,原本孤立的眾神出現了關聯。
如果交流讓所有人類都成為一個家庭,那不失為一件好事,但致命的是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之間不斷爭鬥。引發衝突和戰爭。戰爭、痛苦和混亂,給了混沌惡的虛空勢力可乘之機,被精神感染者不斷出現搞事。
其實原本就有很多被虛空腐蝕精神的人出來搞事(在本書世界觀中),比如傑森等等,但在那個時期更加嚴重,尤其以德國小胡子(本書世界觀下被虛空侵蝕)引發的世界大戰,造成的問題最為嚴重。
現實世界的戰爭最後以聯盟勝利結束,但神界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戰爭的仇恨,不同國家的仇恨還是存在,給了虛空滋長的土壤。侵蝕愈演愈烈,許多神格(因為單純由人的信仰集合形成沒有意識)因為虛空的侵蝕腐化而墮落,信仰這些腐化神的信徒成為斜教。
羈絆和領域兩個英靈,當時還沒有現在的神力,因為曾經是人,又是公主和騎士,還是喜歡人類。尤其是騎士出身的羈絆,認為這樣下去不行。
為了避免神格被腐化而出現問題,羈絆將無主的神格吞噬。因為身為英靈的他還有身為人類的意識和人格,因此不容易被虛空的力量所影響。
神格和神格之間有不同,火神和水神不同,但差不多是同一個等級,但是有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神界中是最重要的。
人,不一定信耶穌,不一定信佛祖,但隻要是人,就會有一些共性。
同情心、道德這些關乎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概念和信念、理念,這些概念是神界最強的概念或者說神格。
在這些之上,還有一個最強的神格,就是所謂的人理這個概念(象征所有人性的集合)。
為了保護好這最重要的神格,羈絆嚐試吞噬人理這一概念,但卻無法承受。因為羈絆隻是一個英靈,廣義上來說隻是一個人,無法承擔這樣重量的神格。
最終,羈絆的“人格”被損壞了一部分,但相對的也獲得了一部分的人理的力量,這份力量被他命名為羈絆。也就是後來他身為神的名字。
羈絆,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個結,除卻智慧以外,人類因為相互交流組成家庭、民族、國家等一個個集體,才擁有了巨大的力量,這是人理的根基之一。
和羈絆一直在一起的領域,同樣和羈絆一樣吞噬了諸多神格,但她沒有去挑戰人理這種級別的神格。而是在羈絆占據人理失敗後,和羈絆討論過後成功吞噬了另一個神格——領域。
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和人之間存在障礙,國家和國家民族和民族之間圈地,相互不能理解。領域,包涵障礙、壁壘、邊界等等分支。
羈絆之所以讓公主獲得領域的神格,是為了實現他的一個計劃,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瓦爾哈拉。一個人與人之間、神與神之間、空想的世界與世界之間“相互聯係”,但擁有一定邊界,相互不能隨意幹擾的“神國”。
將所有傳說曆史和神話的英靈集中到同一個地方,對抗虛空。(fate世界觀英靈座類似)
之所以要這麽做,是因為就像潮汐一樣,每過一段時間,虛空會進行一次猛烈的入侵。
虛空是所謂靈魂和意識的對立麵。會把一切變為“無”。
而隨著人類的繁衍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虛空會越來越明顯地“意識到”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
(補充,虛空沒有意識,僅僅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毀滅靈魂、文明和智慧,就是這種存在於宇宙中所有地方的東西的本性。)
這種虛空大規模入侵的情況,被羈絆和領域稱為狂潮。
人類曆史上經曆過兩次狂潮,一次在遠古,一次在世界大戰時期(本書設定)
第一次,當時最偉大的亞特蘭蒂斯被毀滅。第二次,因為核武器的出現,戰爭被停止,人類反思戰爭,向現代和平思想邁進,這影響了狂潮的力量。加上羈絆和領域的努力以及神國的初步建立,第二次狂潮有驚無險地度過。
所謂的神國和神界,本就依存於人類的意識和共識,是人類的信仰和認識創造了英靈,也是人類的理想和英雄主義讓領域和羈絆得以出現。虛空影響的是人的意識,汙染靈魂、破壞人性,失去所有理智的人類毀滅其他同類,這是虛空毀滅世界的方式。
神國的建立,和依托人類的幻象而產生的無數衍生世界,就像是在地球所有人類的大腦上加了個保護殼。如果要影響人類的意識,需要先影響這些幻想中的世界。
但是,人類的幻想也並不都是美好的,其中也有很多汙濁的部分,這也將會導致裂隙的產生,給了虛空滲入的機會。
神國的英靈們需要及時對裂縫進行修補,以保護神國整體的穩定。
這套體係非常管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神國都沒有發生大的問題。
然而,互聯網發展,世界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虛空找到了第三次機會。
互聯網的發展,讓人與人的交流變得容易,信息也容易傳播。然而這樣一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可以借助互聯網影響到許多的人。
加上互聯網的虛擬性,許多人在網絡上摘下了麵具,人的惡意在網絡上傳播得極快。
神國建立在人的意識之上,若所有人接觸網絡後都成為“負能量小王子”,這對於神國的穩定將產生巨大影響。
發現這個問題的羈絆,因為吞噬人理失敗的損傷以及維持神國的負荷,已經無法長期維持自己的狀態。
羈絆謀劃尋找一個接班人,而且希望能夠影響現實世界,淨化網絡環境,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隻有現實世界的人都正能量,神國才能抵禦虛空的腐蝕。
而此時,羈絆發現了一個共情能力極強的人(李想),並發現了某個能夠通過自身情緒感染他人的靈魂(瀕死狀態的沈雲舒)。
李想的共情能力,使他能夠成為別人。羈絆認為自己如果操作得當,就能讓死去後的李想的靈魂繼承自己維持世界與世界,意識與意識之間聯係的力量,接替自己,維持神國的存續。
而沈雲舒的靈魂具有的感染他人的能力,如果加以引導,或許能夠喚醒現實世界所有人的善意和感動,幫助改善現實社會的風氣,穩固神國。
羈絆將吞噬人理失敗時,自己受傷而剝離出來的碎片賦予一定自主意識,讓其與李想接觸,試圖培養其作為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
而沈雲舒,羈絆培養其音樂才能。因為音樂這種藝術本身就具有傳遞情緒,感染聽眾的能力,加上沈雲舒本身的情緒傳遞特性,能夠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之後的故事,就是本書開頭所講的故事了。
接上一章的劇情,返回京都的李想在店鋪中見到自己的妹妹。妹妹李思思自告奮勇擔任了小店的服務員,高考成績出來後,報考了京都的大學並成功錄取。在李想的店中常住。
李想,為了幫助沈雲舒獲得成名的資源以及曝光的機會,放棄原本在自己的店內養老的想法,積極地融入娛樂圈。
為了增加知名度,李想安排沈雲舒參與歐洲的一次著名的鋼琴藝術大賽。大賽在音樂界含金量極高,如果能夠成功得獎,就能通過新聞曝光等各種手段增加知名度。
而為了增加得獎的把握,李想請求羈絆神的幫助,衍生世界時間比現實世界更長,不如讓沈雲舒進入衍生世界鍛煉琴藝。
“兩人”合計以後,羈絆神決定安排沈雲舒進入能夠獲取比賽經驗以及競演能力的衍生世界——《四月是你的謊言》。
在該世界中,沈雲舒經曆了十多年的人生,從小開始重新學習了一邊鋼琴,參加了多次比賽增加了經驗。同時,也目睹了四謊世界主人公的悲劇。對鋼琴演奏產生了新的思考,也對自己過去的人生進行了回顧,突破了內心障礙與恐懼的沈雲舒的內在攻擊性人格與本身善良懦弱的人格融合,靈魂的強度得以提升。
因為靈魂強度以及共鳴能力的提升,從四謊回歸的沈雲舒開始能夠利用共鳴直接與他人進行心聲傳遞,但由於接收者同樣需要具備一定靈魂強度。隻有李想能夠清楚地聽到沈雲舒的話,其他人聽到沈雲舒的心聲,隻能感受到相對模糊的情緒。
心聲傳遞模糊情緒這一點,恰巧能夠做到廣泛的情緒感染,達成了羈絆原本的目的。
李想按照原計劃,帶沈雲舒參加鋼琴大賽。衍生世界數十年精煉的鋼琴技巧加上天分,沈雲舒一路過關斬將,在最終決賽的現場演奏中,憑借融入自己過往經曆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使得現場數千人包括評委熱淚盈眶,成為奇聞。沈雲舒也因此被譽為“阿波羅之女”。(阿波羅,希臘神話中掌管音樂藝術的太陽神)
沈雲舒名聲大噪,從此成名。由於無法言語,無法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明星。於是李想瞄準了不斷興盛的網絡直播。
小魚和自己的妹妹李思思相對活潑好動,正好與不言不語的沈雲舒配合,小魚同意了李想的建議,於是,沈雲舒成為小魚直播間的另一名“主播”。
李想自己,進入了娛樂圈,憑借自身過人的演技,以及高超的廚藝、身體素質,很快在綜藝節目、電影中成名。借自己的名氣宣傳沈雲舒以及自己妹妹的直播,或者在綜藝節目中讓沈雲舒作為嘉賓出場等等。
李想不斷成功,但卻無形中擠壓了人氣偶像宋明清的資源,機緣巧合下,兩人結仇。宋明清利用李想大學輟學以及各種黑料試圖抹黑,但憑借自身機會沒有黑點的人生履曆,李想安然度過了輿論考驗。反而宋明清成了過街老鼠。
嫉妒與仇恨使宋明清迷失了方向,被虛空的力量趁虛而入。
羈絆將自身曾經的一部分,也就是李想遇到的伊瑞爾送至李想身旁時,曾被“虛空生物”(名為生物實則為混沌能量體,類似於小型克蘇魯)虛空之眼“襲擊”,虛空之眼截獲了伊瑞爾攜帶的部分情報以及人格碎片,更了解了李想的身份以及他未來要背負的使命(羈絆給自己安排的接班人)。
被汙染者宋明清心中的怨恨被利用,而虛空本身就具有精神汙染的能力,被汙染的宋明清在網絡上發出騷擾消息,消息上攜帶虛空汙染的種子,有一定可能令瀏覽者產生對李想的厭惡,同時也會產生厭世等負麵情緒,還會助長網絡用戶的戾氣,謾罵和負麵情緒在網絡世界愈演愈烈。
宋明清的行為令網絡世界烏煙瘴氣,這也影響了衍生世界,在宋明清之後,衍生世界裂縫不斷湧現,這也令神國問題叢生。
神羈絆認為不可坐以待斃。李想被網絡暴力,雖然他自己並不介意,但這件事還是需要處理的。
李想在現實世界直接找到宋明清,發覺了其被虛空侵蝕的真相,且宋明清的收到虛空汙染的影響,能力變得越來越強。
不得已,李想動手處理掉了宋明清,將此事掩埋。
宋明清雖然死了,但他造成的影響依然在,網絡環境依然糟糕。
狂潮在此時突然開始,打了羈絆一個措手不及,借著宋明清在衍生世界造成的漏洞,虛空的汙染乘虛而入。
危急時刻,羈絆將自己殘餘的力量全部交由領域,羈絆在鏈接無數靈魂與意識的過程中所收集到的人的善念,在羈絆人格崩潰的一刻在神國撐起一個保護罩,拖延了虛空的侵蝕。
但由於解放力量,羈絆從此煙消雲散。神國也因羈絆的消失而崩潰。
現實世界,由於虛空對人類意識領域的入侵,出現了大量暴躁易怒充滿毀滅衝動與負麵情緒者。
沈雲舒嚐試通過音樂寄托情緒,安撫受宋明清影響的人,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於經過了網絡的二次傳播,效果並不足以完全解除影響。
出人意料的是,大量網絡用戶自發維護秩序,現實世界的掌權者同樣大力控製網絡環境,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互聯網的出現,雖然讓惡念傳播的更快,但同樣也讓真理、善良等人性的閃光點得到傳播。
懷抱善意的人雖然在網絡上發聲較少,卻是人群中的大多數。
宋明清引起的風波以及狂潮最終結束。
而在神界,目睹羈絆意識消散的李想在羈絆消失的一刻,獲得了羈絆交給他的一塊,當年吞噬“人理”時消化的殘片。也就是羈絆神力的本源。
李想將自己的靈魂與人理殘片同化,意識抽離身體。
領域女神在羈絆消解後,選擇自我放棄神格,同樣交由李想看管。自己則選擇將自己的意識煙消雲散。
獲得兩大神格的李想重鑄神國,消耗了大量的時間。
現實世界,李想的身體由於意識的抽離,長期處於昏迷狀態。
沈雲舒與李思思輪流照顧李想的身體,而消息傳出後,李想的父母從海外趕回。
現實世界近一年後,李想終於完成重鑄神國的任務,之後他將自身人格一分為二,一半維持神國運轉,一半返回肉身。
李想在現實世界恢複意識。重新與家人相聚。
後麵的故事大概就是這樣,牽扯到的內容實在是太多太雜,實在是超越我的駕馭能力。世界觀也非常冗長,更頭疼的是,寫著寫著,羈絆和領域的故事成了主線,豬腳的戲份從某種方麵來說還不如配角,而且我還控製不住我寄幾……尤其是四月是你的的謊言篇,完全是沈雲舒一個人的獨角戲。
而且我後來才發現我要寫的東西很可能被404,已經被警告了。
好了,我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現在躺下了,對不起各位,各位要打我的話現在可以動手了。
這個決定很艱難,但原本計劃好的後麵部分的劇情作者實在是駕馭不住。其實草稿打了很多遍,但有些東西在想的時候還挺好,最後落筆的時候怎麽寫怎麽不對。大概概括一下直到最後的所有劇情和結局,有興趣的話可以大略看看。
首先背景設定,羈絆神和領域神來自中世紀,一個是小國的公主,一個是騎士。兩人是一對苦命鴛鴦。在死後因為有故事流傳下來,獲得了類似英靈的身份。
在他們兩個剛剛成為英靈的時代,還沒有後麵那麽強大的力量。因為是英靈,保留了一定智慧和意識。在這一點上,英靈比神明要更健全一些,神明完全因為人類信仰形成,沒有自己性格和自我認知。
後來,英靈和神明的世界——這裏用“神界”來稱呼,神界發生了大變革。
神界變革的原因,是中世紀後期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因為世界各大文明開始交流,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所以人們的信仰、觀念,漸漸在交流中融合統一,原本孤立的眾神出現了關聯。
如果交流讓所有人類都成為一個家庭,那不失為一件好事,但致命的是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之間不斷爭鬥。引發衝突和戰爭。戰爭、痛苦和混亂,給了混沌惡的虛空勢力可乘之機,被精神感染者不斷出現搞事。
其實原本就有很多被虛空腐蝕精神的人出來搞事(在本書世界觀中),比如傑森等等,但在那個時期更加嚴重,尤其以德國小胡子(本書世界觀下被虛空侵蝕)引發的世界大戰,造成的問題最為嚴重。
現實世界的戰爭最後以聯盟勝利結束,但神界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戰爭的仇恨,不同國家的仇恨還是存在,給了虛空滋長的土壤。侵蝕愈演愈烈,許多神格(因為單純由人的信仰集合形成沒有意識)因為虛空的侵蝕腐化而墮落,信仰這些腐化神的信徒成為斜教。
羈絆和領域兩個英靈,當時還沒有現在的神力,因為曾經是人,又是公主和騎士,還是喜歡人類。尤其是騎士出身的羈絆,認為這樣下去不行。
為了避免神格被腐化而出現問題,羈絆將無主的神格吞噬。因為身為英靈的他還有身為人類的意識和人格,因此不容易被虛空的力量所影響。
神格和神格之間有不同,火神和水神不同,但差不多是同一個等級,但是有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神界中是最重要的。
人,不一定信耶穌,不一定信佛祖,但隻要是人,就會有一些共性。
同情心、道德這些關乎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概念和信念、理念,這些概念是神界最強的概念或者說神格。
在這些之上,還有一個最強的神格,就是所謂的人理這個概念(象征所有人性的集合)。
為了保護好這最重要的神格,羈絆嚐試吞噬人理這一概念,但卻無法承受。因為羈絆隻是一個英靈,廣義上來說隻是一個人,無法承擔這樣重量的神格。
最終,羈絆的“人格”被損壞了一部分,但相對的也獲得了一部分的人理的力量,這份力量被他命名為羈絆。也就是後來他身為神的名字。
羈絆,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個結,除卻智慧以外,人類因為相互交流組成家庭、民族、國家等一個個集體,才擁有了巨大的力量,這是人理的根基之一。
和羈絆一直在一起的領域,同樣和羈絆一樣吞噬了諸多神格,但她沒有去挑戰人理這種級別的神格。而是在羈絆占據人理失敗後,和羈絆討論過後成功吞噬了另一個神格——領域。
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和人之間存在障礙,國家和國家民族和民族之間圈地,相互不能理解。領域,包涵障礙、壁壘、邊界等等分支。
羈絆之所以讓公主獲得領域的神格,是為了實現他的一個計劃,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瓦爾哈拉。一個人與人之間、神與神之間、空想的世界與世界之間“相互聯係”,但擁有一定邊界,相互不能隨意幹擾的“神國”。
將所有傳說曆史和神話的英靈集中到同一個地方,對抗虛空。(fate世界觀英靈座類似)
之所以要這麽做,是因為就像潮汐一樣,每過一段時間,虛空會進行一次猛烈的入侵。
虛空是所謂靈魂和意識的對立麵。會把一切變為“無”。
而隨著人類的繁衍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虛空會越來越明顯地“意識到”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
(補充,虛空沒有意識,僅僅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毀滅靈魂、文明和智慧,就是這種存在於宇宙中所有地方的東西的本性。)
這種虛空大規模入侵的情況,被羈絆和領域稱為狂潮。
人類曆史上經曆過兩次狂潮,一次在遠古,一次在世界大戰時期(本書設定)
第一次,當時最偉大的亞特蘭蒂斯被毀滅。第二次,因為核武器的出現,戰爭被停止,人類反思戰爭,向現代和平思想邁進,這影響了狂潮的力量。加上羈絆和領域的努力以及神國的初步建立,第二次狂潮有驚無險地度過。
所謂的神國和神界,本就依存於人類的意識和共識,是人類的信仰和認識創造了英靈,也是人類的理想和英雄主義讓領域和羈絆得以出現。虛空影響的是人的意識,汙染靈魂、破壞人性,失去所有理智的人類毀滅其他同類,這是虛空毀滅世界的方式。
神國的建立,和依托人類的幻象而產生的無數衍生世界,就像是在地球所有人類的大腦上加了個保護殼。如果要影響人類的意識,需要先影響這些幻想中的世界。
但是,人類的幻想也並不都是美好的,其中也有很多汙濁的部分,這也將會導致裂隙的產生,給了虛空滲入的機會。
神國的英靈們需要及時對裂縫進行修補,以保護神國整體的穩定。
這套體係非常管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神國都沒有發生大的問題。
然而,互聯網發展,世界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虛空找到了第三次機會。
互聯網的發展,讓人與人的交流變得容易,信息也容易傳播。然而這樣一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可以借助互聯網影響到許多的人。
加上互聯網的虛擬性,許多人在網絡上摘下了麵具,人的惡意在網絡上傳播得極快。
神國建立在人的意識之上,若所有人接觸網絡後都成為“負能量小王子”,這對於神國的穩定將產生巨大影響。
發現這個問題的羈絆,因為吞噬人理失敗的損傷以及維持神國的負荷,已經無法長期維持自己的狀態。
羈絆謀劃尋找一個接班人,而且希望能夠影響現實世界,淨化網絡環境,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隻有現實世界的人都正能量,神國才能抵禦虛空的腐蝕。
而此時,羈絆發現了一個共情能力極強的人(李想),並發現了某個能夠通過自身情緒感染他人的靈魂(瀕死狀態的沈雲舒)。
李想的共情能力,使他能夠成為別人。羈絆認為自己如果操作得當,就能讓死去後的李想的靈魂繼承自己維持世界與世界,意識與意識之間聯係的力量,接替自己,維持神國的存續。
而沈雲舒的靈魂具有的感染他人的能力,如果加以引導,或許能夠喚醒現實世界所有人的善意和感動,幫助改善現實社會的風氣,穩固神國。
羈絆將吞噬人理失敗時,自己受傷而剝離出來的碎片賦予一定自主意識,讓其與李想接觸,試圖培養其作為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
而沈雲舒,羈絆培養其音樂才能。因為音樂這種藝術本身就具有傳遞情緒,感染聽眾的能力,加上沈雲舒本身的情緒傳遞特性,能夠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之後的故事,就是本書開頭所講的故事了。
接上一章的劇情,返回京都的李想在店鋪中見到自己的妹妹。妹妹李思思自告奮勇擔任了小店的服務員,高考成績出來後,報考了京都的大學並成功錄取。在李想的店中常住。
李想,為了幫助沈雲舒獲得成名的資源以及曝光的機會,放棄原本在自己的店內養老的想法,積極地融入娛樂圈。
為了增加知名度,李想安排沈雲舒參與歐洲的一次著名的鋼琴藝術大賽。大賽在音樂界含金量極高,如果能夠成功得獎,就能通過新聞曝光等各種手段增加知名度。
而為了增加得獎的把握,李想請求羈絆神的幫助,衍生世界時間比現實世界更長,不如讓沈雲舒進入衍生世界鍛煉琴藝。
“兩人”合計以後,羈絆神決定安排沈雲舒進入能夠獲取比賽經驗以及競演能力的衍生世界——《四月是你的謊言》。
在該世界中,沈雲舒經曆了十多年的人生,從小開始重新學習了一邊鋼琴,參加了多次比賽增加了經驗。同時,也目睹了四謊世界主人公的悲劇。對鋼琴演奏產生了新的思考,也對自己過去的人生進行了回顧,突破了內心障礙與恐懼的沈雲舒的內在攻擊性人格與本身善良懦弱的人格融合,靈魂的強度得以提升。
因為靈魂強度以及共鳴能力的提升,從四謊回歸的沈雲舒開始能夠利用共鳴直接與他人進行心聲傳遞,但由於接收者同樣需要具備一定靈魂強度。隻有李想能夠清楚地聽到沈雲舒的話,其他人聽到沈雲舒的心聲,隻能感受到相對模糊的情緒。
心聲傳遞模糊情緒這一點,恰巧能夠做到廣泛的情緒感染,達成了羈絆原本的目的。
李想按照原計劃,帶沈雲舒參加鋼琴大賽。衍生世界數十年精煉的鋼琴技巧加上天分,沈雲舒一路過關斬將,在最終決賽的現場演奏中,憑借融入自己過往經曆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使得現場數千人包括評委熱淚盈眶,成為奇聞。沈雲舒也因此被譽為“阿波羅之女”。(阿波羅,希臘神話中掌管音樂藝術的太陽神)
沈雲舒名聲大噪,從此成名。由於無法言語,無法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明星。於是李想瞄準了不斷興盛的網絡直播。
小魚和自己的妹妹李思思相對活潑好動,正好與不言不語的沈雲舒配合,小魚同意了李想的建議,於是,沈雲舒成為小魚直播間的另一名“主播”。
李想自己,進入了娛樂圈,憑借自身過人的演技,以及高超的廚藝、身體素質,很快在綜藝節目、電影中成名。借自己的名氣宣傳沈雲舒以及自己妹妹的直播,或者在綜藝節目中讓沈雲舒作為嘉賓出場等等。
李想不斷成功,但卻無形中擠壓了人氣偶像宋明清的資源,機緣巧合下,兩人結仇。宋明清利用李想大學輟學以及各種黑料試圖抹黑,但憑借自身機會沒有黑點的人生履曆,李想安然度過了輿論考驗。反而宋明清成了過街老鼠。
嫉妒與仇恨使宋明清迷失了方向,被虛空的力量趁虛而入。
羈絆將自身曾經的一部分,也就是李想遇到的伊瑞爾送至李想身旁時,曾被“虛空生物”(名為生物實則為混沌能量體,類似於小型克蘇魯)虛空之眼“襲擊”,虛空之眼截獲了伊瑞爾攜帶的部分情報以及人格碎片,更了解了李想的身份以及他未來要背負的使命(羈絆給自己安排的接班人)。
被汙染者宋明清心中的怨恨被利用,而虛空本身就具有精神汙染的能力,被汙染的宋明清在網絡上發出騷擾消息,消息上攜帶虛空汙染的種子,有一定可能令瀏覽者產生對李想的厭惡,同時也會產生厭世等負麵情緒,還會助長網絡用戶的戾氣,謾罵和負麵情緒在網絡世界愈演愈烈。
宋明清的行為令網絡世界烏煙瘴氣,這也影響了衍生世界,在宋明清之後,衍生世界裂縫不斷湧現,這也令神國問題叢生。
神羈絆認為不可坐以待斃。李想被網絡暴力,雖然他自己並不介意,但這件事還是需要處理的。
李想在現實世界直接找到宋明清,發覺了其被虛空侵蝕的真相,且宋明清的收到虛空汙染的影響,能力變得越來越強。
不得已,李想動手處理掉了宋明清,將此事掩埋。
宋明清雖然死了,但他造成的影響依然在,網絡環境依然糟糕。
狂潮在此時突然開始,打了羈絆一個措手不及,借著宋明清在衍生世界造成的漏洞,虛空的汙染乘虛而入。
危急時刻,羈絆將自己殘餘的力量全部交由領域,羈絆在鏈接無數靈魂與意識的過程中所收集到的人的善念,在羈絆人格崩潰的一刻在神國撐起一個保護罩,拖延了虛空的侵蝕。
但由於解放力量,羈絆從此煙消雲散。神國也因羈絆的消失而崩潰。
現實世界,由於虛空對人類意識領域的入侵,出現了大量暴躁易怒充滿毀滅衝動與負麵情緒者。
沈雲舒嚐試通過音樂寄托情緒,安撫受宋明清影響的人,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於經過了網絡的二次傳播,效果並不足以完全解除影響。
出人意料的是,大量網絡用戶自發維護秩序,現實世界的掌權者同樣大力控製網絡環境,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互聯網的出現,雖然讓惡念傳播的更快,但同樣也讓真理、善良等人性的閃光點得到傳播。
懷抱善意的人雖然在網絡上發聲較少,卻是人群中的大多數。
宋明清引起的風波以及狂潮最終結束。
而在神界,目睹羈絆意識消散的李想在羈絆消失的一刻,獲得了羈絆交給他的一塊,當年吞噬“人理”時消化的殘片。也就是羈絆神力的本源。
李想將自己的靈魂與人理殘片同化,意識抽離身體。
領域女神在羈絆消解後,選擇自我放棄神格,同樣交由李想看管。自己則選擇將自己的意識煙消雲散。
獲得兩大神格的李想重鑄神國,消耗了大量的時間。
現實世界,李想的身體由於意識的抽離,長期處於昏迷狀態。
沈雲舒與李思思輪流照顧李想的身體,而消息傳出後,李想的父母從海外趕回。
現實世界近一年後,李想終於完成重鑄神國的任務,之後他將自身人格一分為二,一半維持神國運轉,一半返回肉身。
李想在現實世界恢複意識。重新與家人相聚。
後麵的故事大概就是這樣,牽扯到的內容實在是太多太雜,實在是超越我的駕馭能力。世界觀也非常冗長,更頭疼的是,寫著寫著,羈絆和領域的故事成了主線,豬腳的戲份從某種方麵來說還不如配角,而且我還控製不住我寄幾……尤其是四月是你的的謊言篇,完全是沈雲舒一個人的獨角戲。
而且我後來才發現我要寫的東西很可能被404,已經被警告了。
好了,我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現在躺下了,對不起各位,各位要打我的話現在可以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