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質等人在趙匡胤受禪後繼續擔任大宋的宰相,對於作為亡國之臣的他們肯定是內心不安的。


    於是乎,一再上表請辭。


    宋太祖深諳官場之道,怎麽能再次做出落人口舌的事情呢。所以這哥幾個從趙匡胤上台之後就一直請辭請到了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趙匡胤一看這架勢,哥再不讓你們走,你們怕不是要以死明誌了。於是在範質,魏仁浦“再表求退”的請求下,趙匡胤批準了。你們啊就回去安享晚年吧。


    範質在罷相後的同年九月就去世了,趙匡胤在其魯國公的封號後追贈了中書令。但王溥這個人的一生就比較有傳奇色彩了,他和範質兩人都是出生於官宦世家。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少年及第。


    範質是公元911年生人,公元933年就進士及第了。各位看官不妨大膽去想象一下,年僅二十二歲時你的社會地位就相當於一縣之長了,何等的意氣風發啊。


    我們再說回王溥這個人,他的履曆比範質要更加的精彩。此人是公元922年生人,後漢乾祐年間的甲科進士第一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狀元郎。可能很多人到這裏就疑惑了,乾祐年具體是那一年呢。公元948年正月後漢大赦,後漢高祖劉知遠改元乾祐,所以公元948年為乾祐元年。


    這位爺也是不到三十歲就進士及第了,還是狀元郎。作為考試第一名自然起點也會比同期生要高,任秘書郎一職。直到廣順三年(公元953年),這大神就已經位極人臣了,一路幹到宰相的位置上了。小說劇情估摸著都不敢這麽寫,看看後世的範文正,拗相公那一批人,哪一個不是人近暮年才得以進入政事堂。


    王溥曆任兩代四朝宰相,這次和這哥幾個一起罷相,趙匡胤任他為太子少保。後加封祁國公,公元982年八月去世,朝廷為此停朝兩天。一個四朝元老,最後的諡號是文獻,其實也足以看出北宋朝廷對此人的業務水平和能力還是極為認可的。王溥本人也是當時的著名史學大家,所以我覺得這個諡號,當之無愧。


    提及趙匡胤受禪,範,王二相是我們所熟知的。下麵就和大家聊一聊那個被史書一筆帶過樞密使魏仁浦。


    此人呢既不是官宦世家出身,也不是那種一舉成名的選手。他與範質同歲,後晉末年入仕,因其博聞強識得到了周太祖郭威的賞識。從現在的角度來說,這哥們算從龍之臣。郭威建立北周政權後,魏仁浦自然地位水漲船高,一路也走到了宰相的位置上。他也是後周宰相裏唯一一個反對趙匡胤奪取政權的人,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北宋初年(公元960年)趙匡胤上台之後就立刻解除了他樞密使的官職,進右仆射。不得不說趙匡胤這也算是明擺著報複了,首相範質次相王溥都沒動位置。你老魏喜歡當出頭鳥是吧,那我就隻能拿你立威了。當然此事之後,咱這魏老哥呢也是個暴脾氣,辭職辭的最凶,基本上是隔三岔五就上個奏折,寫道“我老了,身體也不好,一身的毛病做事也不如年輕人,你就放我回老家安享晚年吧。”那趙匡胤能答應嗎?要走,你哥三也得一起走才行啊,光攆你一個算個什麽事嘛。所以趙匡胤壓根就沒有要理他的意思,一直就不同意他的辭職申請。魏仁浦一看每次都不同意,好嘛,不同意咱就先等著吧。這一等魏老哥就等了四年,直到乾德二年趙匡胤批準三位宰相一起辭職,他才算真正的離開了北宋的權力中樞。


    趙匡胤把這三位送走了之後呢,一下子發現自己的中樞缺少了正職官員,內殿起居無宰相了。這時候咱們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趙學究”就開始正式登上曆史舞台了。


    趙匡胤拜趙普為相是在罷免前朝三人組的三天之後,這時候肯定有聰明的小夥伴就發現問題所在了。為什麽三天之後才任命趙普為相,皇帝不應該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嗎?那我告訴您還真不是。


    送走了範質三人後,趙匡胤發現自己沒辦法任命趙普為相。任何皇帝署發的詔令啊之類的,需要宰相副署才能生效,否則啊,不經過宰相副署,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員叫“斜封官”。按照錢穆先生的解釋:“凡屬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需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我們不難看出,皇帝下的詔令,如果中書不蓋章那麽是屬於不合法的命令,是下級機關不承認的。


    這時候,趙匡胤真真是腸子都悔青了。隨即他就遣人召來了趙普說道:“朕為卿署之,可乎?”意思就是宰相不都是皇帝任命的嗎,我來給你簽不就完了,你抓抓緊收拾上來幹活。趙普一秒鍾都沒有猶豫就拒絕了,那咱這位趙學究是怎麽回應的呢:“此有司職爾,非帝王之職也。”翻譯過來大致就是,我要是受了你的署名那豈不是我就成了斜封官了,那後來的人怎麽看我?必須找個宰相來給我署名!


    好嘛,這下給咱這位宋太祖難住了,平日裏的親信,關鍵時候自己的麵子都不給。不過趙普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畢竟誰都不想背上罵名流傳百世。宋太祖沒轍,隻好喊來翰林學士承旨陶穀。大致意思就說老陶啊,你坐著禮部尚書的位置,現在我要拜趙普為相,但是規章製度上要宰相署名,你去給我翻翻書,看看有沒有什麽解決方法。隨後陶穀回去檢索史書發現還真有這麽個事。就向趙匡胤稟報說:“唐太和九年的甘露之變中,宰相李訓謀劃誅殺掌權宦官不成反被殺,李訓死後數日沒有宰相。唐文宗讓尚書左仆射令狐楚代行宰相職權,副署製書。”


    尚書仆射在唐初是屬於宰相行列的,隻不過李治即位後加了限製條件,後來慢慢就被踢出宰相的梯隊了。趙匡胤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在這時候,另一位翰林學士竇儀出列反對了這件事情。他認為甘露之變乃是盛世轉衰的征兆,而且此行為也屬於無奈之舉不能服眾,恐怕趙普也不太願意接受任命。趙匡胤看向竇儀,說不生氣吧,肯定還是有點。你既然推翻了陶穀的提議,你今天要不拿出個讓我老趙滿意的說法,小心你的屁股。看向竇儀問道:“若不用尚書仆射來副署,又該何人副署呢。”


    竇儀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趙匡胤的弟弟任開封府尹,同平章事。趙匡胤聽到這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對啊,同平章事,自己的弟弟雖不行使相權但是也是名義上的宰相啊。然後趙匡胤便讓自己的弟弟趙匡義以同平章事的身份副署了製書,在任命趙普為相這件事情上總算是合規合法的走完了程序。這件小事一方麵說明了,老趙呢第一次當皇帝沒什麽經驗,一下子把三位宰相全都解雇了。想提拔別的宰相時,才發現公司規章製度上自己不能獨斷專行。於是乎,遵循之前的規則製度就是老趙對宰相副署權的態度。他沒有利用帝王的權利去破壞這個規章製度,其實這也為後來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打下了基礎。


    在後來趙匡胤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跡都證明了他是一位,遵守製度,謹守禮法的合格帝王。


    在那樣的一個亂世,或許趙匡胤自己也沒想到,他的帝國能延續三百一十九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與大宋的三百一十九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自來見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自來見我並收藏我與大宋的三百一十九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