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森林中,諸部落通常都會有某個‘人口’上限存在。


    雖不至於說,超過上限就完全無法供養;


    但一旦超出某個範圍,部落整體的生存,就會變的格外困難。


    這種困難,是在多方麵因素之共同影響下才出現的。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疾病與饑餓兩點。


    先說‘饑餓’。


    雖說‘人口’越多,部落整體的捕獵能力,也應該相應的增強。


    但如果狩獵工具的發展,跟不上‘人口’的擴張規模,那食物消耗與獲得之比,可能就無法形成一個健康的遞增關係。


    此外,在常年有大量巨魔集中出沒的區域,無論是魔獸亦或者普通獵物,都會有遷徙的傾向,從而讓食物的獲取難度再上層樓。


    在此兩種因素的互相疊加影響下,部落獲得食物能力的增長就會麵臨瓶頸,‘人口’壓力就此開始顯現。


    再說疾病,巨魔並非隻吃喝、不拉撒的非自然物種,他們在每日大量進食的基礎上,同樣會產生巨量的排泄物。


    由於觀念、認識等方麵的不成熟、或者幹脆沒有,這些排泄物會被放任、並依靠自然與地形的力量進行自動清理。


    為此,諸部的選址通常會在地形相對較高的區域,而黑森林還算充沛的降雨,便會順著由此產生的地勢落差,來衝刷部落中堆積的汙穢。


    這些汙穢不止有他們自身的排泄物,還有處理獵物、進食後的殘留,如汙血、腸道等等。


    這種靠天運營的‘清洗’模式,自然有其處理上限,並根據地理位置的差異,在1500~2300的‘人口’規模間上下浮動。


    再往上,除了少數地利實在是得天獨厚的外,大多數部落都會變成藏汙納垢的‘髒山’。


    久而久之的,在這些‘髒山’中,便會滋生出一些就連巨魔都無法完全免疫的病疫,從而導致部落成員虛弱、甚至死亡。


    這等等的情況,在一代代巫醫的總結歸納下或許依舊不知其所以然;


    但大多數部落,都從現象出發形成了遷徙分流的習慣。


    當某個部落的‘人’口接近危險線、並產生某種特定的征兆時,巫醫們就會根據先輩所流傳下來的隻言片語,進行一次主動的人口分流。


    一批雌雄比例相宜的亞成年、壯年巨魔,攜帶著少數口糧開始遠行;


    他們靠著隨身攜帶的食物,更多時則依靠著沿途的捕獵,一路披荊斬棘的踏上尋找新獵場的旅程。


    這趟旅程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大體還是有希望的。


    有的遷徙隊伍,會被沿途的凶狠魔獸襲擊,並一個不剩的被吃幹抹淨。


    但魔獸通常是具有一定智慧的生物,它們遠比普通動物更懂的趨利避害,通常不會在沒必要的情況下,去主動襲擊超過數十規模的巨魔隊伍。


    隻有運氣極差、或者雙方存在滔天仇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這種情況。


    有的遷徙隊伍,在千辛萬苦的尋到獵場後,卻發現這裏是其它部落的領地,然後發生衝突;


    結局或是被驅趕、或直接死亡。


    好在黑森林的範圍足夠大,‘人口’也遠遠沒達到飽和的程度。


    因而在各個部落間,依舊存在著大量的無主之地,以供這些分流的‘人口’安居。


    所以,這種情況也隻在相當倒黴時才會發生。


    而以上幾種情況都未出現、成功找到無主新獵場的巨魔遷徙隊,就會在獵場附近開始尋覓合適的駐點,開始建設屬於自己的新部落、新家園。


    正是因為這種‘分流’機製的存在,除了牙部等少數徹底的外來部落外,黑森林中其餘大小部落間,其實有著某種天然存在的親近群體區分。


    這些群體內部,會維持著某種程度上的友好關係,特別是新部落成長到一定規模、自然而然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巫醫後,還可能會回到原先的‘本部’尋求傳承。


    但這種友好並不具備任何實質意義上的統治關係,也沒有穩固、確定的交流渠道,隻是單純的‘老鄉情誼’而已。


    這次牙部使者的拜訪,便在某種意義上促進了這種交流的進行。


    為了避免使團出現意外,那些沒有巫醫存在的、通常由暴躁酋長獨自率領的超小型部落,被刃牙選擇了放過;


    對於這種部落,使團隻要交出一組由‘圖畫’構成的‘邀請函’就行,其餘的便不用多管。


    而對那些有巫醫存在的正常部落而言,學徒們則被要求做更多的表達。


    他們會以禮貌中帶有少許不屑的態度,向那些部落的首腦們展示自身及背後牙部在文化、物資、實力上的全方位優勢。


    此外,還會向那些巫醫們透漏些牙部在術法方麵獲得的成就。


    這些巫醫在得知之信息的衝擊之下,不管是想借閱傳承、亦或者尋求庇護,基本上都會尋到各自的‘本部’試圖交流,並遇見‘本部’中同樣被信息轟炸而摸不著頭腦的巫醫們。


    當兩個月的時間快過去後,前往三部的諸多隊伍中,便出現了很多以親緣相互組隊的現象。


    而早就獲得相關通知的三部,也不情不願的敞開門選擇迎接。


    於是前後數十天裏,三部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景.....


    整個黑森林區域內大小部落的頭腦們齊聚庫隆部,變相完成了戰爭前三部青年巫醫們的野望。


    隻是這個完成方式,似乎與他們的夢想截然相反。


    ~~~~~


    相遇,便會產生交流。


    黑森林中諸部的語言雖說很不發達,但分化的也尚不嚴重;


    哪怕是最東端的部落和最西端部落,彼此的巨魔在連比劃帶說之下,基本上都能明白各自想要表達的意思。


    於是,在三部巨魔的不情願中,除被船牙廣而告之的‘迦比部屠殺事件’之外;


    原本隻在三部親緣諸部間、小範圍流傳的‘四部戰爭’之過程與結果,自然而然的也被前來的各部頭腦先後知曉。


    諸部巫醫們聽聞後自然會感到不安,就連滿腦子都是打架、交配的酋長們,也稍稍變的乖覺了些許。


    而在近八十個日夜後,一支看起來比自身部落總‘人’口還多的大軍,穿越森林緩緩抵近之時。


    這種不安,更是抵達了一個頂點。


    除了明顯就是俘虜的4、5百巨魔外,其餘牙部巨魔穿著統一款式的褲衩,舉盾持矛組成一個個嚴整的小隊;


    各小隊又合為更大的中隊,喊著統一而響亮、但就是聽不懂的怪異口號,踩著一致的步伐或整齊前行、或依令停止。


    這一刻,哪怕諸部巨魔們從未聽說過‘令行禁止’的相關概念,卻也隱隱約約的明白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


    進行行軍準備的這約莫6、70天中,在兩位巫醫、以及原有的加後續趕來的千餘名巨魔的共同努力下,新駐地的變化堪稱日新月異。


    除了一早就建設完成的倉庫區、中心冰庫區外,居民區、道路、以及整體環境的修飾等方麵,都有了長足而顯著的進步。


    尤其,居民區的建設遠遠超出了預期,在原先的基礎上還向外擴增成東南西北四個扇區,新舊總計有了近千座屋舍。


    為此,就連早先就已經建好的外圍柵欄圍牆,也在反反複複中向外移出了數百米之遠。


    駐地內部的道路,也在巨大滾木的來回按壓下,形成了相對堅實的路麵,讓部落看上去變的極為整潔。


    下水道什麽的雖然還沒有來得及弄(本部也沒有),但每五個民居都分配到了一間公共廁所;再輔以嚴格的獎懲條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駐地的衛生情況。


    如此這般諸方用力下,新駐地最後形成了個直徑千米、近乎規則的圓形區域。


    伽比部原先,就隻是個在森林中開拓出的小型部落;


    由於時間、勞力等方麵的限製,它並未能拓展出多少‘建築用地’,部落外沒多少步就是森林的領域。


    對於身為後來者的牙部來說,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前者在於材料取用方便,後者則體現在多了層伐木、開拓的環節。


    不過大賞之下必有勇夫,刃牙用更多的食物、計件獎勵原則,換取了民眾、俘虜們的生產積極性,在三班倒的努力下,總算趕上了建設進度。


    等到了大軍將發之時,駐地的建設也就隻剩下些細節方麵的修整工作,被留給了留守巨魔們自行處理。


    而刃牙自己,則與美雅、船牙兩位巫醫,帶上大部隊踏上了前往三部的道路。


    原本,他的安排是船牙、美雅留守,好將這裏建設的更完備些,但這項提議遭到了美雅的反對。


    反對的理由並非出於私情,而是認為此行有一定風險,單一位巫醫不一定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那麽多大小部落的頭腦,即將聚首三部地區,萬一有巫醫起了歹意......存了什麽舍小我、成就大我的心思,完全能拖著刃牙來個同歸於盡。


    這個理由不止讓原本還無所謂,甚至更願意留下的船牙被說服;


    就連刃牙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並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自大了些。


    就這樣,前往聖山的巫醫由刃牙獨自變成了三位同行;


    加之戰兵、及自各駐地支援而來的獵兵,大約能有個八九百之數。


    另還,有一直以來為部落各處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雄性俘虜們,也在飽食一頓後被押解上路。


    沿途所經各地域前後都被偵查了數次,加之大部隊行進時,一直都有“鼓瑟”開道,因而這一路上他們並沒有遇到什麽值得矚目的危險。


    幾日後,聖山白色頂部的輪廓,遠遠的出現在林海盡頭。


    自此又是數日行軍,黑森林中原本就算不得太密的樹林,也漸漸變得稀疏。


    由此可知,他們一行總算抵達了庫隆部附近。


    到這時,前方負責偵查作業的獵手隊突然回報,說是遇見了騎兵隊的成員。


    刃牙對他們進行了宣見,這才知道自己先前的命令再次出現了紕漏。


    陸路出發的那一半使團,去程時行到三部區域才後知後覺的想起,自己等巨魔似乎並沒有被告知,履行完使命後該去哪裏.....


    究竟是回歸駐地,還是去三部地區等待匯合?


    學徒們和騎兵隊的成員互相商量之後決定鑽個空子,返程時直接去三部湊個熱鬧。


    於是,他們履行完各自的使命後,算計著大軍可能行經的道路,向北繞行後在此方森林中紮下了營.....


    雖然這屬於自作主張,但畢竟是刃牙自己的疏忽,因而他並沒有進行責怪,反而為其主觀能動性鼓掌,選擇了去表揚。


    一番插曲過去,匯合了半數的使團成員,並順帶一起解決了一頓餐食後,刃牙先召回了沿途散開進行偵查的獵手們。


    又尋了森林中隨處可見的淺淺溪流,讓各小隊分批進行了衝洗,並換上隨身攜帶的新衣服。


    收拾完畢後,為了更好的展現牙部之威,大部隊還得整理一番整隊........


    ~~~~~~~~~


    牙部的隊伍在森林邊緣、樹木更為稀疏的區域進行了整隊,並以完整的陣型直接出現。


    當先的,是刃牙、美雅、船牙,以及後麵近八十位騎兵共同組成的赫赫矢鋒。


    先前再次捕捉到的駝鹿群,雖未有魔獸級別的首領出現,但也為部落貢獻了幾隻次級首領。


    而美雅與船牙,由於此次的使命特殊,從而被要求優先馴服其中兩隻作為坐騎;


    而為了方便,部落中更是直接將他們兩位預訂的坐騎從水路送達。


    因此在當下這個時刻,聖山北麓的山腳下、距離庫隆部不遠的平地上,便出現了三位顯得格外高大的騎士。


    其後,是300戰兵的緊密方陣,他們持著盾牆矛林緩緩迫近;


    更後方,就是由400獵兵組成的空心方陣,將俘虜們包圍在中央前進。


    一直在庫隆部等待的諸方頭腦,此時已經自發的爬上了柵欄,目不轉睛的進行著圍觀,並更進一步的感受到彼此間存在的差距。


    不安的心理在彌散,他們不理解,牙部怎麽就變成這樣了呢?


    明明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森林裏,差距怎麽就突然變這麽大了?


    於是,在顯而易見的巨大差距下,相對來說心思更活泛的巫醫們,趕緊拉過自身部落的酋長,苦口婆心的勸他們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要衝動。


    酋長們雖然好鬥、衝動,但作為智慧生物,起碼有著明辨強弱對比的能力。


    因此哪怕心裏一萬個不舒服,此刻卻也隻得聾拉著腦袋、按耐下心思,保持了最起碼的低調。


    大軍高呼著用來代替‘一二一’的‘牙部、萬勝’口號,逐漸接近著庫隆部。


    300米、200米、100米.....三部餘孽們,卻遲遲沒有主動開門的跡象。


    ‘是黑森林諸部巫醫、首領的齊聚,讓他們起了羞恥之心?亦或者有了別樣的心思?’


    或許是,或許不是.....


    但刃牙並不在乎,他眯著眼、觀察著兩側圍欄上伸出來的那些腦袋,看著他們眼中流露出的或向往、或警惕的目光。


    以及庫隆部,那似乎還挺堅實的‘大門’.....


    刃牙微微前傾下身子,湊到坐騎耳旁輕聲說了些什麽;


    駝鹿首領回應了他一聲趾高氣揚的響鼻,似乎在說‘簡單、交給我就行。’


    刃牙撫了撫她的脖頸,回首對美雅和船牙道,


    “美雅,為它加持‘強壯’和‘巨力’;船牙,你來加持‘蠻力’和‘急速’;”


    說罷,也不待二位回應,口中同樣念叨起了對應‘堅實’‘強風’‘延遲’的咒語。


    隻是他所加持的對象,並非坐騎而是他自身。


    隊伍繼續前進,在登上一段緩坡後,抵達了庫隆部大門前數十米處....而三位巫醫各自的持咒,也已在這期間完成。


    刃牙扯住韁繩、舉起呈拳的左手示意止步;


    待大軍依令停止後,他彎腰自坐騎側腹部的掛鉤上,取下了折疊放置、合體長達12米,粗細堪比他手腕兒的特製超重矛。


    刃牙手中按著螺紋進行對齊組裝、腳下微磕坐騎腹部,並完全放開了對韁繩的控製,讓駝鹿首領憑感覺緩緩前進.....


    50米....雙手前後緊握超重矛、架在腰側平舉向前....


    45米......俯身、夾腿,渾身肌肉開始蓄力......


    40米.....前胸後背藍紫色的肌膚開始泛光...


    35米......自瞳孔中,射出近乎實質化的紫芒...


    30米......坐騎猛地消失在原地.....


    下一刻,隻聽‘轟隆’一聲巨響,庫隆部直麵北方的大門驟然破碎。


    一陣風突兀的揚起,自中心處吹飛近乎碎成齏粉的大門碎屑,露出了刃牙依舊保持著前刺的身形。


    前後左右四方,俱都陷入了一片寂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阿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阿狸並收藏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