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張雲都沒有正兒八經的測驗過黑鬥篷的隱匿能力。
都是從戰鬥當中,從別人的反應,大概猜測這東西的隱蔽性到底有多強。
相當一段時間內,他都以為覆蓋上北地龍皮的黑披風,就是無懈可擊的東西,至少在煉氣階段,沒有人能夠看穿它的隱蔽。
但從實際結果來看,這東西還是有極限的。
就目前為止,已經有不少人在危機時刻,意識到他的攻擊,並展開反擊了。
這顯然跟他之前所得到的信息,存在一些偏差。
因此,他覺得有必要測試一下,至少他要清楚,究竟在什麽情況下,自己才會暴露出來。
有鑒於從靈識中帶來的感官當中,可以感覺出來駱芸有可能比雲益川他們更強,所以拿駱芸進行測試,或許會更有參考性。
對於張雲的提議,駱芸自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他們能在雲台仙境裏的收獲能有多大,那取決於張雲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如果能把黑披風的極限測試出來,那對這個團隊顯然是很有幫助的。
就這樣,兩人在沒有人的通道內展開了幾輪測試。
在經過半個時辰的測試之後,兩人對這東西的作用,有了一個大概認識。
“在沒有動手的情況下,你能隱約感知到我的存在,知道我在附近,但卻不知道我究竟在哪。”
重新確認一遍駱芸的感覺,看到她很嚴肅的點頭,張雲沉吟了一下,又道:“而我要朝你動手的話,你能清楚地感知出我的方位,並能感知到攻擊方位,是這樣吧?”
“準確地說,應該說是:隻能覺察出威脅所在的方位,至於你的話……還是發現不了你準確的方位。”
駱芸糾正了這個說法,並給出正確的答案。
她隻能感覺到來自身邊的威脅,通過靈識帶來的危機感,從而抵擋住張雲發起的攻擊。
但想要反攻,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張雲的位置對她來說,依然是一個謎團,哪怕張雲發起攻擊,她也覺察不出他的方位。
除非張雲攻擊的時候產生的靈力波動太過明顯,亦或者親自參與到攻擊當中。
否則,他幾乎不可能暴露。
“使用蟬翼或者鎖魂鉤,都不會暴露我的行蹤,但更激烈一點的攻擊手段,就沒有辦法確保隱藏住蹤跡了。”
張雲摸著下巴思索片刻,搖頭道:“但是光靠蟬翼和鎖魂鉤,又沒有辦法威脅到包括你這個級別的對手,嗯,這倒是個問題……”
想要一擊致命,至少要動用水雲刺,亦或是使用“冰棱刺”才行。
但動用這兩個,就需要耗費大量的靈力,這期間所產生的靈力波動,必然會導致他會暴露在別人的視線範圍內。
而想要重新擺脫對方的鎖定,那就需要拉開一些距離,並且脫離出對方的視線。
總的來說,想要在戰鬥中占據絕對的主動沒有問題。
但想一直保持隱匿的狀態,那就有些癡人說夢了。
而且在隱匿狀態中,他最多隻能使用法器來進行攻擊,否則就會有暴露的風險。
理清了全部思路,他對黑鬥篷的極限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理解。
他知道,隻要他不衝動,別在人多的時候暴露出來,那他就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在雲台仙境那就是無敵的。
當然了,想要通過這個優勢,獵殺掉所有人,這仍舊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畢竟這裏的無敵存在諸多的限製,一旦全力出手,那必將會暴露。
所以還是得考慮用腦子來解決問題,想靠實力碾壓過去,那仍舊隻是一個空中樓閣。
“你還差幾次試煉?”
低頭思索良久,張雲突然抬頭望向駱芸。
注意到他的視線,駱芸本能地朝他看去一眼,在看到他相貌的那一刻,她又自然而然地移開目光,看向別的地方,“已經闖過兩次試煉了,還差最後一次。”
“你究竟有多在意別人的樣貌啊?”張雲無語地說著,看到駱芸撇撇嘴沒有吭聲,無奈搖頭:“算了,不談這個,你先去完成三次試煉,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從長計議。”
本以為駱芸跟自己一樣,已經擺脫掉身上的枷鎖了,沒想到她隻通過了兩次試煉。
既然如此,原本合流的計劃就要變一變了,等駱芸把試煉的事情搞定了再說。
心裏這麽想著,張雲帶頭再次朝大殿的方向走去。
但在這時,卻聽駱芸突然問起:“改變樣貌的法術,你是從哪得到的?”
“通過試煉獲得的法術。”張雲轉過頭去,望著她問:“怎麽,你對這個有興趣?”
駱芸搖頭,道:“沒什麽,就是看著新奇,問問。”
“說起這個……”張雲皺眉道:“你得到了什麽好東西?”
不管是《千麵大法》還是《冰棱刺》,那都是對他有實際幫助的獎勵。
而且第二次通過秘境給出的獎勵,同樣也是水屬性的“寒鐵”,這說明雲台仙境是根據試煉者的情況,發放獎勵的。
這麽說來的話,駱芸獲得的獎勵,或許對這場試煉有所幫助也不一定。
饒有興致地等待駱芸的回答,就看她從懷裏拿出了幾張符咒,朝自己這邊丟了過來。
張雲接過來一看,都是一些常用的符籙,例如傳音符之類的。
“這是……”揚了揚手中的符咒,張雲疑惑地看向駱芸。
駱芸始終不肯和他對視,望著一旁的牆壁道:“《低階符咒收錄集》,這是我通過試煉的獎勵,至於給你的那些,都是我親手畫出來的,不同於在玄靈門買的那些,這些符紙可以在雲台仙境內使用。”
“哦?能在這裏用嗎?”張雲將東西收了起來,道:“好東西啊,之後或許會有大用也說不定。”
說著,他朝駱芸提議道:“交換一下?《千麵大法》和《低階符咒收錄集》,我們都可以粗淺地學習一下。”
駱芸搖頭拒絕:“太醜了,不換。”
張雲一聳肩:“隨你。”
都是從戰鬥當中,從別人的反應,大概猜測這東西的隱蔽性到底有多強。
相當一段時間內,他都以為覆蓋上北地龍皮的黑披風,就是無懈可擊的東西,至少在煉氣階段,沒有人能夠看穿它的隱蔽。
但從實際結果來看,這東西還是有極限的。
就目前為止,已經有不少人在危機時刻,意識到他的攻擊,並展開反擊了。
這顯然跟他之前所得到的信息,存在一些偏差。
因此,他覺得有必要測試一下,至少他要清楚,究竟在什麽情況下,自己才會暴露出來。
有鑒於從靈識中帶來的感官當中,可以感覺出來駱芸有可能比雲益川他們更強,所以拿駱芸進行測試,或許會更有參考性。
對於張雲的提議,駱芸自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他們能在雲台仙境裏的收獲能有多大,那取決於張雲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如果能把黑披風的極限測試出來,那對這個團隊顯然是很有幫助的。
就這樣,兩人在沒有人的通道內展開了幾輪測試。
在經過半個時辰的測試之後,兩人對這東西的作用,有了一個大概認識。
“在沒有動手的情況下,你能隱約感知到我的存在,知道我在附近,但卻不知道我究竟在哪。”
重新確認一遍駱芸的感覺,看到她很嚴肅的點頭,張雲沉吟了一下,又道:“而我要朝你動手的話,你能清楚地感知出我的方位,並能感知到攻擊方位,是這樣吧?”
“準確地說,應該說是:隻能覺察出威脅所在的方位,至於你的話……還是發現不了你準確的方位。”
駱芸糾正了這個說法,並給出正確的答案。
她隻能感覺到來自身邊的威脅,通過靈識帶來的危機感,從而抵擋住張雲發起的攻擊。
但想要反攻,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張雲的位置對她來說,依然是一個謎團,哪怕張雲發起攻擊,她也覺察不出他的方位。
除非張雲攻擊的時候產生的靈力波動太過明顯,亦或者親自參與到攻擊當中。
否則,他幾乎不可能暴露。
“使用蟬翼或者鎖魂鉤,都不會暴露我的行蹤,但更激烈一點的攻擊手段,就沒有辦法確保隱藏住蹤跡了。”
張雲摸著下巴思索片刻,搖頭道:“但是光靠蟬翼和鎖魂鉤,又沒有辦法威脅到包括你這個級別的對手,嗯,這倒是個問題……”
想要一擊致命,至少要動用水雲刺,亦或是使用“冰棱刺”才行。
但動用這兩個,就需要耗費大量的靈力,這期間所產生的靈力波動,必然會導致他會暴露在別人的視線範圍內。
而想要重新擺脫對方的鎖定,那就需要拉開一些距離,並且脫離出對方的視線。
總的來說,想要在戰鬥中占據絕對的主動沒有問題。
但想一直保持隱匿的狀態,那就有些癡人說夢了。
而且在隱匿狀態中,他最多隻能使用法器來進行攻擊,否則就會有暴露的風險。
理清了全部思路,他對黑鬥篷的極限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理解。
他知道,隻要他不衝動,別在人多的時候暴露出來,那他就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在雲台仙境那就是無敵的。
當然了,想要通過這個優勢,獵殺掉所有人,這仍舊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畢竟這裏的無敵存在諸多的限製,一旦全力出手,那必將會暴露。
所以還是得考慮用腦子來解決問題,想靠實力碾壓過去,那仍舊隻是一個空中樓閣。
“你還差幾次試煉?”
低頭思索良久,張雲突然抬頭望向駱芸。
注意到他的視線,駱芸本能地朝他看去一眼,在看到他相貌的那一刻,她又自然而然地移開目光,看向別的地方,“已經闖過兩次試煉了,還差最後一次。”
“你究竟有多在意別人的樣貌啊?”張雲無語地說著,看到駱芸撇撇嘴沒有吭聲,無奈搖頭:“算了,不談這個,你先去完成三次試煉,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從長計議。”
本以為駱芸跟自己一樣,已經擺脫掉身上的枷鎖了,沒想到她隻通過了兩次試煉。
既然如此,原本合流的計劃就要變一變了,等駱芸把試煉的事情搞定了再說。
心裏這麽想著,張雲帶頭再次朝大殿的方向走去。
但在這時,卻聽駱芸突然問起:“改變樣貌的法術,你是從哪得到的?”
“通過試煉獲得的法術。”張雲轉過頭去,望著她問:“怎麽,你對這個有興趣?”
駱芸搖頭,道:“沒什麽,就是看著新奇,問問。”
“說起這個……”張雲皺眉道:“你得到了什麽好東西?”
不管是《千麵大法》還是《冰棱刺》,那都是對他有實際幫助的獎勵。
而且第二次通過秘境給出的獎勵,同樣也是水屬性的“寒鐵”,這說明雲台仙境是根據試煉者的情況,發放獎勵的。
這麽說來的話,駱芸獲得的獎勵,或許對這場試煉有所幫助也不一定。
饒有興致地等待駱芸的回答,就看她從懷裏拿出了幾張符咒,朝自己這邊丟了過來。
張雲接過來一看,都是一些常用的符籙,例如傳音符之類的。
“這是……”揚了揚手中的符咒,張雲疑惑地看向駱芸。
駱芸始終不肯和他對視,望著一旁的牆壁道:“《低階符咒收錄集》,這是我通過試煉的獎勵,至於給你的那些,都是我親手畫出來的,不同於在玄靈門買的那些,這些符紙可以在雲台仙境內使用。”
“哦?能在這裏用嗎?”張雲將東西收了起來,道:“好東西啊,之後或許會有大用也說不定。”
說著,他朝駱芸提議道:“交換一下?《千麵大法》和《低階符咒收錄集》,我們都可以粗淺地學習一下。”
駱芸搖頭拒絕:“太醜了,不換。”
張雲一聳肩:“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