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其實都是無疾而終的。
比如昌清澤,他為了對付張雲擺下的大旗,在付出了一個秘境的代價之後,卻是連個水花都沒有飄起來。
再比如說莫言愁,他跑到新秘境的入口蹲守昌清澤,蹲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卻是連根毛都沒有看到。
又比如說陶心嫻,她鼓動了一批又一批的三清門外門弟子前往秘境內尋找所謂的“真凶”,結果這些外門弟子進去了之後,全都變成了失聯的狀態。
陶心嫻甚至連他們是被“幕後凶手”給殺了,還是跑到秘境裏逍遙快活了也不知道。
總之,魔幻的事情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無從知曉其中的起因經過。
反正對張雲來說,不管外界發生了什麽,都對他毫無影響。
但凡是敢闖入冰晶宮的冒險者,他們要麽是被冰晶宮外圍的冰雕勸退,要麽自己變成了震懾他人的冰雕,絕不會有第三種結果。
在張雲漠不關心的狀態下,他甚至連自己被另外一撥人給盯上了也不知道。
很多事情的真相,就這麽被莫名其妙的掩蓋掉了,乃至於幾個當事人全都是一頭霧水,稀裏糊塗地度過一場有針對性的謀劃。
總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做了些事情。
但同時,所有人都沒能注意到事關他們的重要信息。
有些時候,事情的發展就是這麽扯淡,在無聲無息當中,一場場陰謀塵埃落定、煙消雲散,甚至於給人一種現實太魔幻的錯覺。
當然,這些事情對當事人而言,看起來就沒有那麽的荒誕了。
就拿張雲來說,他現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修煉上麵,一心奔著煉氣圓滿的修為沉下心來修行。
在他看來,莫言愁的謀劃已經變成了過去式,他甚至都想象不出來,莫言愁還有什麽辦法能對付自己。
至於陶心嫻的話,他就連聽都沒聽說過,更不要說什麽放在心上了。
所以張雲現在的心態還是挺放鬆的,沒什麽需要他立刻去做的工作,自然可以悠哉悠哉地閉關修煉。
閑暇之餘,他還會做點小東西練練手,加強對煉器的感悟。
偶爾的時候再出去轉轉,打個獵打打牙祭,亦或是偷聽別人閑聊,了解一下外界發生的大事之類的。
總之,一切都回歸到了原點,時光在張雲充實的修煉生涯中飛快流逝。
與此同時,秘境內的環境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比如說,在秘境暴露後的第三個年頭,有兩股勢力在這片混亂的地區嶄露頭角。
秘境內誕生兩個幫派,一個自稱是新野幫,而另一個則是打著“火狼幫”的旗號,兩大幫派共同承包了“新野秘境”的秩序。
在他們的強勢打壓之下,秘境內自相殘殺的混亂局麵有所好轉,規矩這種人類特有的產物,在這片蠻荒之地開始生長,直到它變成這處秘境的主旋律。
有了規矩就有秩序,有了秩序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證各個修士們的生命安全。
總的來說,兩大幫派的出現對絕大多數的修士而言,是一件好事。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那些散修亦或是各大宗門的外門,則需要每年都給兩大幫派繳納一定的“保護費”,才能在新野秘境內生存、修煉。
費用也不算太高,每年隻需要繳納十顆靈石即可。
相比於各大宗門提供修煉場地所收取的費用,這點錢其實也算不得什麽。
但奈何原本不需要交費,現在卻要交給兩個野雞幫派不少靈石才能留在秘境,這就讓不少人感到不爽,因而秘境內到處都是怨聲載道的聲音。
隻是因為兩大幫派已經成了氣候,散修無力組織起能夠抵抗他們的隊伍,所以他們也隻能怨聲載道,卻是無力掀翻新野幫和火狼幫的統治。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幫派的原型,其實就是兩個前來探索秘境的隊伍發展起來的。
換句話說,兩大幫派的成員原本也是廣大散修中的一員,隻是因為因緣巧合,搖身一變,變成了秘境的管理者。
現在這些變成了管理者的散修們,則又開始反過頭來壓榨那些勢單力薄的散修,壓榨他們身上的剩餘價值,總之就是挺魔幻的。
但要說兩大幫派有錯吧,從張雲的角度去看,他真挑不出什麽錯來。
別人給大家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修行環境,收點勞務費有什麽問題嗎?
張雲是看不出來有什麽問題,所以他在看待這件事的時候,心態還是蠻平和的。
反正他又用不著交錢,別人愛折騰,就讓他們折騰好了,隻要別跑到他的地方撒野,他也懶得管別人做什麽。
就這樣,新野秘境在全新的秩序下,又度過了兩個年頭。
不知不覺當中,張雲已經沉心修煉五年之久。
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於一個沉浸在修行當中的修仙者而言,一眨眼就過去了。
但對於整個修行界而言,那就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漫長到修行中人都快要忘掉了雲台仙境內發生的爆冷事件,漫長到已經沒有人再關注這個話題了。
甚至於就連冰晶宮本身,也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話題當中。
這就是時間所帶來的魔力,它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人遺忘掉先前發生的故事。
不管多麽離奇,亦或是多麽傳奇的故事,它終究會有淡出人們視野的那一天。
除非修行界發生與之相關的大事件,再次勾起人們的回憶,否則這些故事就會隨著時間被塵封到人們的記憶深處,直到永遠。
修行界中,最不缺的就是新鮮出爐的新故事,這些新故事往往會迅速替代掉那些老舊的傳聞,成為人們所討論的主流。
人們往往都會沉浸在新鮮事物當中,並為之津津樂道。
至於陳年往事,人們隻有在內心有所觸動之時,偶爾談上那麽一兩句。
而這些不管是在修行界還是在人世間,都是通用的道理。
隻不過相比於凡人有限的記憶而言,修行者的記憶要更加準確一些,也更為久遠罷了。
比如昌清澤,他為了對付張雲擺下的大旗,在付出了一個秘境的代價之後,卻是連個水花都沒有飄起來。
再比如說莫言愁,他跑到新秘境的入口蹲守昌清澤,蹲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卻是連根毛都沒有看到。
又比如說陶心嫻,她鼓動了一批又一批的三清門外門弟子前往秘境內尋找所謂的“真凶”,結果這些外門弟子進去了之後,全都變成了失聯的狀態。
陶心嫻甚至連他們是被“幕後凶手”給殺了,還是跑到秘境裏逍遙快活了也不知道。
總之,魔幻的事情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無從知曉其中的起因經過。
反正對張雲來說,不管外界發生了什麽,都對他毫無影響。
但凡是敢闖入冰晶宮的冒險者,他們要麽是被冰晶宮外圍的冰雕勸退,要麽自己變成了震懾他人的冰雕,絕不會有第三種結果。
在張雲漠不關心的狀態下,他甚至連自己被另外一撥人給盯上了也不知道。
很多事情的真相,就這麽被莫名其妙的掩蓋掉了,乃至於幾個當事人全都是一頭霧水,稀裏糊塗地度過一場有針對性的謀劃。
總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做了些事情。
但同時,所有人都沒能注意到事關他們的重要信息。
有些時候,事情的發展就是這麽扯淡,在無聲無息當中,一場場陰謀塵埃落定、煙消雲散,甚至於給人一種現實太魔幻的錯覺。
當然,這些事情對當事人而言,看起來就沒有那麽的荒誕了。
就拿張雲來說,他現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修煉上麵,一心奔著煉氣圓滿的修為沉下心來修行。
在他看來,莫言愁的謀劃已經變成了過去式,他甚至都想象不出來,莫言愁還有什麽辦法能對付自己。
至於陶心嫻的話,他就連聽都沒聽說過,更不要說什麽放在心上了。
所以張雲現在的心態還是挺放鬆的,沒什麽需要他立刻去做的工作,自然可以悠哉悠哉地閉關修煉。
閑暇之餘,他還會做點小東西練練手,加強對煉器的感悟。
偶爾的時候再出去轉轉,打個獵打打牙祭,亦或是偷聽別人閑聊,了解一下外界發生的大事之類的。
總之,一切都回歸到了原點,時光在張雲充實的修煉生涯中飛快流逝。
與此同時,秘境內的環境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比如說,在秘境暴露後的第三個年頭,有兩股勢力在這片混亂的地區嶄露頭角。
秘境內誕生兩個幫派,一個自稱是新野幫,而另一個則是打著“火狼幫”的旗號,兩大幫派共同承包了“新野秘境”的秩序。
在他們的強勢打壓之下,秘境內自相殘殺的混亂局麵有所好轉,規矩這種人類特有的產物,在這片蠻荒之地開始生長,直到它變成這處秘境的主旋律。
有了規矩就有秩序,有了秩序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證各個修士們的生命安全。
總的來說,兩大幫派的出現對絕大多數的修士而言,是一件好事。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那些散修亦或是各大宗門的外門,則需要每年都給兩大幫派繳納一定的“保護費”,才能在新野秘境內生存、修煉。
費用也不算太高,每年隻需要繳納十顆靈石即可。
相比於各大宗門提供修煉場地所收取的費用,這點錢其實也算不得什麽。
但奈何原本不需要交費,現在卻要交給兩個野雞幫派不少靈石才能留在秘境,這就讓不少人感到不爽,因而秘境內到處都是怨聲載道的聲音。
隻是因為兩大幫派已經成了氣候,散修無力組織起能夠抵抗他們的隊伍,所以他們也隻能怨聲載道,卻是無力掀翻新野幫和火狼幫的統治。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幫派的原型,其實就是兩個前來探索秘境的隊伍發展起來的。
換句話說,兩大幫派的成員原本也是廣大散修中的一員,隻是因為因緣巧合,搖身一變,變成了秘境的管理者。
現在這些變成了管理者的散修們,則又開始反過頭來壓榨那些勢單力薄的散修,壓榨他們身上的剩餘價值,總之就是挺魔幻的。
但要說兩大幫派有錯吧,從張雲的角度去看,他真挑不出什麽錯來。
別人給大家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修行環境,收點勞務費有什麽問題嗎?
張雲是看不出來有什麽問題,所以他在看待這件事的時候,心態還是蠻平和的。
反正他又用不著交錢,別人愛折騰,就讓他們折騰好了,隻要別跑到他的地方撒野,他也懶得管別人做什麽。
就這樣,新野秘境在全新的秩序下,又度過了兩個年頭。
不知不覺當中,張雲已經沉心修煉五年之久。
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於一個沉浸在修行當中的修仙者而言,一眨眼就過去了。
但對於整個修行界而言,那就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漫長到修行中人都快要忘掉了雲台仙境內發生的爆冷事件,漫長到已經沒有人再關注這個話題了。
甚至於就連冰晶宮本身,也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話題當中。
這就是時間所帶來的魔力,它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人遺忘掉先前發生的故事。
不管多麽離奇,亦或是多麽傳奇的故事,它終究會有淡出人們視野的那一天。
除非修行界發生與之相關的大事件,再次勾起人們的回憶,否則這些故事就會隨著時間被塵封到人們的記憶深處,直到永遠。
修行界中,最不缺的就是新鮮出爐的新故事,這些新故事往往會迅速替代掉那些老舊的傳聞,成為人們所討論的主流。
人們往往都會沉浸在新鮮事物當中,並為之津津樂道。
至於陳年往事,人們隻有在內心有所觸動之時,偶爾談上那麽一兩句。
而這些不管是在修行界還是在人世間,都是通用的道理。
隻不過相比於凡人有限的記憶而言,修行者的記憶要更加準確一些,也更為久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