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陽大營。


    櫟陽作為秦國曾經的王都,便是在秦庭遷都鹹陽之後,依然保持著重要的地位。


    一開始,櫟陽便是因為軍事原因而建立,水運便利,加上附近大片的田地,可以屯養大量的軍隊,輸送作戰。


    從過去到現在,無論秦國處於守勢還是攻勢,櫟陽大營的大軍都是護衛關中乃至對外作戰的重要力量。


    如今,這裏更成為了忠於秦王的關中精銳所駐紮之地。


    各地的郡縣兵多為更卒,與之不同的是,櫟陽的大營之中常備軍乃是職業軍人。


    這其中,有著蒙氏的騎軍、王氏的虎軍、李家的飛軍等一眾精銳軍隊。


    如今秦軍剛剛滅了韓國,這些軍隊依舊聚集在關中。


    可是一眾秦將,早已經摩拳擦掌。


    因為秦庭已經定下了方略,下一個便是趙國。


    當然,若隻是趙國的話,還不值得蒙武、王賁、李信等一眾軍中將領太多在意。可是,趙國之中,卻有著李牧。


    兵家之中造詣最高者,繼白起、廉頗之後,如今擋在世間一眾將領麵前的最高峰。


    就如一座大山一般,揮之不去。


    而盡管,此刻的趙國主昏臣庸,又經曆了大麵積的饑荒,國力凋敝至極。可誰也不敢輕言,就此能打敗李牧。


    王翦尚未來,一眾將領已經聚集在桌前,研究著軍情。


    秦軍此次攻趙,依舊是南北兩路齊進。


    一路過井陘,一路出河內,兩路大軍南北圍攻邯鄲。


    上一次秦軍攻趙,李牧率領邊軍在北應敵,而派司馬尚南下防禦。這一次,也應該差不多。


    與秦國不同,趙國此時國力疲弱。十多萬邯鄲軍被秦軍覆滅之後,這麽多年,還沒有恢複,趙王室隻能依靠邊軍禦敵,


    麵對秦軍的戰略進攻,李牧實際上能選擇的方案不多。甚至可以說,隻有一個方案。


    趙軍必然會在邯鄲北部占據要地,使得秦軍去攻,從而尋找戰機,擊潰秦軍。而在南麵,司馬尚依靠南長城,進行戰略性防禦。


    秦軍前兩次進攻,李牧都選擇了這個方案。他手中的籌碼原本不多,而現在,則更少了。


    可也正因為這樣,才顯出了李牧的不易與可怕。


    如今在秦軍之中,舊有的派係大多不存。王齮、麃公、蒙驁等老將的逝去,加上樊於期的大敗與安西鎮軍北戍,在關中,幾乎看不到舊有派係的影子。


    如今秦軍中一眾將領皆是秦王親信,由秦王一手提拔。


    不管是王翦這等持重的大將還是李信這等驍勇的猛將,都充滿了銳氣。


    也因此,他們對於伐趙之戰,顯得更加興奮與激動。秦軍的氣象,也顯得更加有朝氣。


    伐趙之戰,真正重要的,也是一眾秦將在意的,則是北路一戰。


    其中作為重要的對手,趙軍的胡刀邊騎。


    這支昔年由趙武靈王創立,如今在李牧手中達到一個巔峰的騎軍。


    要與之相爭,起碼要有與之對等的騎軍。


    大帳之中,一眾秦將看向了蒙武。秦軍不乏騎軍,但是蒙家的騎兵素來驍勇,在整個秦軍之中,都是數一數二。


    戰事討論到一個節點,蒙武見一眾秦將看了過來。他緩緩開口。


    “趙軍的騎軍雖少,可是很精銳。李牧擅長大規模兵團作戰,猶重騎軍。我聽聞即使當年趙國邊軍被打壓,日漸困難,不得不減編的時候,李牧都始終沒有縮減這支騎軍。要對付,不容易。”


    李牧能攻能守。無論是當年在邊境覆滅了十餘萬胡騎,還是在壽地斬殺十萬秦軍,都證明了這一點。


    可如今,由於秦趙兩國巨大的國力差距,李牧隻能進行戰略性防守,堅守壁壘,伺機破敵。


    這對於李牧能力的發揮有著限製,可同時,騎軍這寶貴的機動力量,必然會成為李牧手中為不多的重要籌碼。


    蒙武意識到了這一點,感覺並不輕鬆。周圍,一眾秦將的笑聲傳來。


    “這可不像是蒙大將軍說的話。”


    “麵對李牧,怎麽慎重都不為過。”


    蒙武一言,剛才的調笑聲瞬時消失了。


    帳中氛圍有些壓抑,蒙武沉吟一聲,說著。


    “若是漢陽君的金城騎能來,那麽應對胡刀邊騎,則更有把握。”


    蒙武一言,帳中壓抑的氛圍消失,取而代之的,更多的則是沉默與疑惑。


    這幾年來,趙爽可謂很低調,低調到如今秦軍之中的年輕將領都隻聞其名。


    李信望了過來,有些慎重。


    “金城騎?”


    蒙家的騎軍曾經北援上郡,與當時的趙爽一起對付匈奴,見過他手下的騎軍作戰。


    “其騎所用戰馬多為西方大馬,與匈奴交戰,同等數量下,胡騎根本無法與之為敵,連逃也逃不掉。”


    秦軍騎軍不少,主要的戰馬來源都是隴西、北地。河套地區的戰馬體型較為矮小,而河西走廊出產的戰馬,不乏高頭大馬。


    再加上,從月氏一戰中,趙爽獲取了大量的烏孫馬,甚至是大宛馬。在整個秦軍中,趙爽麾下的騎軍,都是數一數二的精銳。


    李信聽聞此言,心中多有計較。


    月氏一戰後,羽林軍複歸南鄭地。匈奴之戰後,世族一係的軍隊西戍。以至於如今,秦軍之中,一些近兩年提拔上來的將領、校尉,都不知道這位漢陽君。


    如今蒙武這麽一提,李信心中也起了心思。


    正當此時,王翦從外走了進來。身邊,還跟著楊端和。


    “朝廷滅趙的策略已經決定。諸將聽令。”


    “諾!”


    ……


    王翦安排好了具體的部署之後,一眾將領退了下去。大帳之中,隻剩下了王翦與楊端和。


    “此戰之中,漢陽君欲如何?”


    “將軍何以有此問?”


    楊端和在一旁,輕聲問道。


    “太原五萬軍領命北防,牽製代地的公子嘉軍。漢陽君這一手棋,讓人捉摸不透啊!”


    “將軍多慮了,這不過是尋常的調動罷了。公子嘉雖說與邯鄲那邊鬧得很僵,但是趙國覆滅的話,他說不定會南下馳援,不可不慮。”


    楊端和輕聲一言,王翦聽了,也隻是一笑,並不相信。甚至,心中起了勝負之欲。


    “如此,就看誰能先勝趙軍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星肥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星肥熊並收藏秦時明月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