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城中卻是流言四起,各種說法應接不暇。


    其中自然有說大將軍何進病臥不起、西涼軍已然入主京中兩大營,董卓挾持天子獨掌大權雲雲。


    但這流言太過誇張,傳者多是博人眼球的好事之徒,所信者寥寥。


    不過多日來京營紛紛閉門謝客,風雨不進,倒是讓流言越發坐實了幾分。


    當然,京中人脈複雜,大家也不是傻子,當然都通過自己的渠道詢問過當夜北郊之事。


    但問歸問,所得卻多是隻鱗片爪,難以得窺全貌。


    甚至有人說什麽皇帝侍衛以一敵四幹掉了董卓手下四員大將,將董卓收拾的服服帖帖……


    大家都不是傻子,腦子燒壞了才會相信這種鬼話!


    群臣本就想借著這次朝會試探究竟,卻不想先是目睹了一場封官儀式。


    本著“誰的獲益最大誰是幕後黑手”的原則,如今那站在皇帝身邊始終黑著一張臉的大漢顯然是嫌疑最大的那個。


    不過眼看如今統領尚書府錄尚書事的袁隗都縮在一角閉口不言,老狐狸們不出頭,年輕文官們自然都不敢對這旨意有所異議。


    別人不說話,身為侍禦史的孔融,卻忍不了。


    身為孔子後人、又身兼侍禦使之責,以大嘴巴出名的孔文舉怎麽可能放過這麽一個犯言直諫的好機會?


    於是就在這尷尬的當口,一人排眾而出,當先請奏。


    “陛下,自先帝大行以來,朝廷封賞向來有度。如今諸位將軍賞升品級得封俸祿分數應當。可微臣有一事不明,望陛下解臣之惑。”


    話說的恭敬,卻聽得旁人直皺眉頭。


    禦座上的劉辯自然也是認得這人,孔融嘛,也是他小本本上記著的。


    大嘴巴,本事不咋地,引出劉皇叔的npc……


    卻沒想到,這人還真是個直性子,想什麽說什麽,那句“自先帝大行”差點聽的他笑出聲,忍得異常辛苦。


    敢這麽當著兒子的麵挖苦老皇帝,這孔文舉也真不是一般人。


    不過既然有人出來帶頭,劉辯自然也樂得這場大戲演下去,便黑著一張臉,揮手示意孔融把話講完。


    那邊孔融也隻是隨口問問,他是禦史,皇帝不讓說,有些話也必須說!


    “陛下,請問陛下!當夜宮中北郊究竟有何變故,就連皇帝身邊蘭台史官都不知、不具?如此行事,怎堪記功?微臣實在不明,是何等功績能讓破虜將軍一夜之間位列三公?若真有此大功績可立,孔文舉便是肝腦塗地也願試上一試!”


    這話說的,就算脾氣再好也能被他噎死。


    孔文舉,不愧三國第二杠精!


    劉辯心裏給他默默點了個讚。


    隻是心裏高興,麵上卻不能表現出來,隻好裝模作樣的看了一眼臉色越來越黑的董卓,作出一副猶猶豫豫的模樣說道:


    “董太尉平定西羌之亂,為國戍邊幾十年,勞苦功高……”


    總之就是念念叨叨,閉口不談那天夜裏發生了什麽。


    皇帝越是不說,群臣越是懷疑,孔融的臉色也越發難看,盯視董卓的雙眼中仿佛就要噴出火來。


    估計自己再墨跡一會兒,這家夥真會暴跳如雷,當庭怒噴逆賊。


    眼見火候到了,劉辯趕緊閉嘴,盯著董卓,不說話。


    ……


    董卓心裏的怨氣是很重的。


    哪怕皇帝又是封官許願、又是答應這場戲演完就放他回西涼,他也不願意陪小皇帝過家家。


    可惜,他連說個不字的勇氣都沒有。


    想到當日皇帝當著自己和大將軍何進的麵,說什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入第三人之耳”之類的話,董卓就覺得論起臉皮厚度,自己絕鬥不過他劉家人。


    論鬥心眼,那就更不行。


    手下大將消息全無也還好,董卓不信他們會被害。


    弟弟、侄子明裏升官官、暗裏當做人質也無所謂,西涼人不懼這個。


    三千精銳、一萬虎賁被扣在軍營裏生死不知,也無所謂,隻要他董卓能活著回到西涼,就有東山再起一天,不愁撈不回這些人。


    可是當那小皇帝說起要接老娘、小孫女和一眾家小來京中享受繁華時……


    董卓覺得自己隻能投降了。


    麵對撈魚講究一網打盡的小皇帝,董卓堅信自己再拒絕的話,後麵肯定還有更狠的提議等著。


    沒辦法,這個惡人,他董仲穎隻能做一做了。


    也不知道自己百年之後,這千古罵名到底洗不洗的清。


    ……


    董卓本身麵相還算良善,隻是這些天來心情煩悶,總是黑著一張臉,如今看起來著實有些凶神惡煞。


    那邊小皇帝又不停地催促,讓他更是惱怒,看向孔融時眼中都是殺氣四溢。


    這邊地武將都是見過血的,一旦發作,那是絕對掩飾不住!


    剛剛還都在看好戲的群臣頓時都是神情一肅,暗暗替孔融擔心。


    “孔融!你如此逼迫陛下,可知什麽叫忤逆大罪麽?”


    董卓怒目圓瞪,大聲嗬斥,聲音震的殿頂落下倏倏微塵,一下就蓋過了孔融的聲勢。


    “我西涼軍世代戍邊,父死子繼,不知多少好男兒血灑疆場。如今陛下體恤,封董某做這個勞什子太尉,你卻汙言穢語潑我清白。來來來,本將軍就與你論一論理!”


    董卓說著,就要挽袖子,氣的孔融胡子飄起老高。


    “陛下,你看此人……”


    “陛下!”孔融剛開口,就被董卓一聲厲喝打斷。


    劉辯也被嚇了一跳,整個人都一激靈,這下不是演的,是真被入戲頗深的董卓那大嗓門嚇到了。


    不過那邊還沒完,董卓打斷孔融說話後立刻便是窮追猛打。


    “此等宵小不敬先帝、誣告上官、朝堂忤逆失儀,該當嚴懲,以儆效尤。”


    “這……”劉辯一臉猶豫。


    “陛下,朝廷法紀,不可不遵,請陛下下旨!”


    董卓本色演出,雙眼瞪得猶如銅鈴。


    劉辯也是有些無語的,他想過會有出頭鳥背這個鍋,卻沒想會是孔融。


    也罷,就讓這個杠精先離開這朝廷幾天吧。


    想罷,猶豫片刻,便開聲道:“既如此,便將孔卿外放為官如何?”


    董卓聞言,麵現猶豫,卻又有一人排班而出。


    “臣聽聞北海國尚有黃巾餘孽為亂,既如此,微臣舉薦孔文舉為北海國相。”


    “好,就當如此!”


    董卓看了一眼那中年文士,暗道小皇帝果然有安排。


    “那便……準卿所奏……”


    劉辯麵上一臉為難,心裏卻有點小驚喜,疑惑這人是誰,真是善解人意。


    眼見一任禦史之任免居然如此隨意,眾臣看向那不可一世的董卓,心中都是一凜。


    “這朝廷,要變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劉辯,開局自帶武將模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德服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德服人並收藏我,劉辯,開局自帶武將模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