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西涼軍大掠京城,土財主人人自危
我,劉辯,開局自帶武將模板 作者:武德服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辯出城這日,京城裏並不太平。
太傅,袁府。
袁術遠走他鄉、袁紹閉門謝客,如今還能在太傅府經常走動的就隻剩袁基一人。
原本袁隗就偏向這個大侄子,這倒也無妨。
隻是這些天,卻實在不是什麽“會客”的好時候。
園中,秋意漸濃。
一老一少麵對而坐,大漢太傅臉色不善,太仆大人表情古怪。
“砰——”
突然一聲重物落地的巨響,打斷了兩人的沉默。
老太傅緊緊握住茶杯,狠狠吐了口氣。袁基少見叔父失態,心中好笑卻未表現出來,反而轉去撥了撥茶爐的炭火。
“叔父這日辛苦了,這個新鄰居可是不太平。”
京中貴胄尤其三公府邸都位於宮城東南角地段最好的位置,本不應該如此喧鬧。
隻是不知觸了什麽眉頭,那些西涼人卻偏偏搬到了太傅府的旁邊,每天日裏夜裏都不消停,惹的袁隗心浮氣躁,多年養氣之功都快破了。
不過被袁基這麽一說,老太傅卻覺好了許多。
“鄉間野人,沒見過世麵,便由他們去吧。反倒是皇帝那邊近日反常的很,也不知……”
這問題問向太仆大人也是有原因的。
袁家向來勢力劃分清楚明白,袁術素有根基、軍力強盛;袁紹聲望顯厚、人脈廣博,至於袁基,則以文弱示人,向來低調,隻管著宮中車馬分配和牲畜馴養。
旁人隻道這是個管車喂馬的“小官”,殊不知,這車馬之中有大學問。
他手上掌著的,就是袁家暗地裏數量最為眾多的暗探死士!
這宮廷之內來往交遊之人,沒一個躲得過太仆大人的眼線。
這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最大根基。
然而小皇帝前些時日一陣亂搞,居然就在一夜之間將宮中暗子打落大半。
剩下寥寥幾個核心手下心腹,袁基短時間也不敢動用。以至於現在成了睜眼瞎,連最起碼的皇帝行蹤都拿捏不到。
十七日那夜小皇帝輕車北狩,可是把他嚇了夠嗆!
到現在每每想起,還是後怕不已。
不過現在叔父問起,以袁基向來“老實人”的人設,自然不會回避問題。
“叔父,近來風聲日緊,我已下令暫時斷了宮中聯係。如今何進閉門不出,小皇帝卻把那西涼人推到前台做箭靶,顯是躲在暗處不知籌謀何事。這一點,小侄倒是可以確定。”
“嗯。”袁隗點點頭,顯然是想到了一處。
“士紀老成持重,你做事叔父向來放心。西涼人在京中這些時日,不合擅動。尚書台那邊已有人提議給上麵些壓力,被叔父我壓下去了。本初那邊閉門謝客,你也小心謹慎些,宮中之事便沾不到我袁家身上。”
說到這,袁隗眉頭微皺,隱隱有些不安。
“至於其他人……”
話還沒說完,院外一聲大喊驚斷了兩人談話。
“何人喧嘩?驚擾了老爺,你擔得起嗎?”看門的仆人大聲嗬斥。
來人卻不覺,隻是嘶聲喊道:
“太傅大人,袁老爺!出大事了!”
園中二人聞言,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些意味不明的東西。
……
京城西南,直望園北。
因為地處優渥、交通方便,這裏向來是京中大族富戶聚居之處。
往日裏,向來是車馬不息、絲竹不斷。
可今天的氣氛卻有些不同尋常,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緊繃的氣息。
“新蔡縣匪人竇墨、竇楨……可曾識得?”
“不……不識。”
“不識?”
一個西涼軍士手執聖旨,嘩啦一抖,嚇得麵前那唯唯諾諾的老財主就是一跳。
“竇老財主——此二人均已招供,連帶當日被斬殺的四名首惡在內,都是您老人家門下管田莊的老人,你跟我說不識?怕不是當我西涼軍都是傻子?!”
那軍士口才極好、表情豐富,麵相也是凶神惡煞。
隻是短短兩句話,就說的對麵那錦衣華服的老者一屁股堆綏在地上,渾身發抖半點做不得聲。
“此六人漏夜入宮行刺皇帝,乃是誅九族的大罪,如今你說不識……那我家大人也不是不合情理之人,便……誅個三族好了,來人啊——”
此話一出,地上那老財主下半身就是一熱,整個人卻回光返照過來。
“冤枉啊,大人!真的冤枉啊!”口中哭喊著,手上已連滾帶爬抱住那軍士大腿。
“大人啊!這些人狼心狗肺,當初都是流民時,我好心收留他們,給他們吃穿用度,讓他們在田莊做事。可前幾天……前幾天這些狗賊就逃了啊!大人!這事真的和我沒關係……沒關係啊!”
人被生死之劫一激,連口才都變好了,力氣也是大增。
那軍士用力踢他,也沒能將他從大腿上甩開。
這邊還在糾纏,一聲調侃卻自兩人身後的大宅正門處響起。
“與你是否有關,還要查過再說。”發言的年輕人看看已在四下搜索的兵卒,“我受奉皇恩,緝拿京中不法,又受了這追索叛逆之責,自是盡忠辦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話說到這,沒說出來的才是關竅。
那老財主自是懂的,臉色頓時煞白。
年輕人卻是很滿意他的表現,踱步走入院中。
這人正是如今風頭正盛的京中新銳、太尉董卓的嫡親侄子、皇帝親封司隸校尉,董璜!
這官兒,說白了就是皇帝禦用打手,如果還有個“假節”銜頭,那就是尚方寶劍。
隻要皇帝封了這官,就意味著朝中將有變故。
隻是任朝中百官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位大人居然沒在朝中下手,反而先對京中“土財主”們揮起了屠刀。
說屠刀,有些誇張了,畢竟西涼軍到現在還沒殺過一人。
隻是……
董璜漫步輕踱,就在那財主無助目光的注視下來到了一排女眷麵前。
後宅女眷們此時早已被聚在院中,不知道發生什麽的她們此時都抱成一團,瑟瑟發抖。
董璜卻不在意她們或恐懼、或憎恨的目光,徑直來到一個相貌嫵媚的少婦麵前,低頭看她,目光半點不移卻向那竇老財主說話:
“我西涼軍向來與民秋毫無犯,你們若沒事,大可不必如此忌憚恐懼。”
話說的平平淡淡,可那表情卻半點都難讓人放下心來……
太傅,袁府。
袁術遠走他鄉、袁紹閉門謝客,如今還能在太傅府經常走動的就隻剩袁基一人。
原本袁隗就偏向這個大侄子,這倒也無妨。
隻是這些天,卻實在不是什麽“會客”的好時候。
園中,秋意漸濃。
一老一少麵對而坐,大漢太傅臉色不善,太仆大人表情古怪。
“砰——”
突然一聲重物落地的巨響,打斷了兩人的沉默。
老太傅緊緊握住茶杯,狠狠吐了口氣。袁基少見叔父失態,心中好笑卻未表現出來,反而轉去撥了撥茶爐的炭火。
“叔父這日辛苦了,這個新鄰居可是不太平。”
京中貴胄尤其三公府邸都位於宮城東南角地段最好的位置,本不應該如此喧鬧。
隻是不知觸了什麽眉頭,那些西涼人卻偏偏搬到了太傅府的旁邊,每天日裏夜裏都不消停,惹的袁隗心浮氣躁,多年養氣之功都快破了。
不過被袁基這麽一說,老太傅卻覺好了許多。
“鄉間野人,沒見過世麵,便由他們去吧。反倒是皇帝那邊近日反常的很,也不知……”
這問題問向太仆大人也是有原因的。
袁家向來勢力劃分清楚明白,袁術素有根基、軍力強盛;袁紹聲望顯厚、人脈廣博,至於袁基,則以文弱示人,向來低調,隻管著宮中車馬分配和牲畜馴養。
旁人隻道這是個管車喂馬的“小官”,殊不知,這車馬之中有大學問。
他手上掌著的,就是袁家暗地裏數量最為眾多的暗探死士!
這宮廷之內來往交遊之人,沒一個躲得過太仆大人的眼線。
這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最大根基。
然而小皇帝前些時日一陣亂搞,居然就在一夜之間將宮中暗子打落大半。
剩下寥寥幾個核心手下心腹,袁基短時間也不敢動用。以至於現在成了睜眼瞎,連最起碼的皇帝行蹤都拿捏不到。
十七日那夜小皇帝輕車北狩,可是把他嚇了夠嗆!
到現在每每想起,還是後怕不已。
不過現在叔父問起,以袁基向來“老實人”的人設,自然不會回避問題。
“叔父,近來風聲日緊,我已下令暫時斷了宮中聯係。如今何進閉門不出,小皇帝卻把那西涼人推到前台做箭靶,顯是躲在暗處不知籌謀何事。這一點,小侄倒是可以確定。”
“嗯。”袁隗點點頭,顯然是想到了一處。
“士紀老成持重,你做事叔父向來放心。西涼人在京中這些時日,不合擅動。尚書台那邊已有人提議給上麵些壓力,被叔父我壓下去了。本初那邊閉門謝客,你也小心謹慎些,宮中之事便沾不到我袁家身上。”
說到這,袁隗眉頭微皺,隱隱有些不安。
“至於其他人……”
話還沒說完,院外一聲大喊驚斷了兩人談話。
“何人喧嘩?驚擾了老爺,你擔得起嗎?”看門的仆人大聲嗬斥。
來人卻不覺,隻是嘶聲喊道:
“太傅大人,袁老爺!出大事了!”
園中二人聞言,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些意味不明的東西。
……
京城西南,直望園北。
因為地處優渥、交通方便,這裏向來是京中大族富戶聚居之處。
往日裏,向來是車馬不息、絲竹不斷。
可今天的氣氛卻有些不同尋常,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緊繃的氣息。
“新蔡縣匪人竇墨、竇楨……可曾識得?”
“不……不識。”
“不識?”
一個西涼軍士手執聖旨,嘩啦一抖,嚇得麵前那唯唯諾諾的老財主就是一跳。
“竇老財主——此二人均已招供,連帶當日被斬殺的四名首惡在內,都是您老人家門下管田莊的老人,你跟我說不識?怕不是當我西涼軍都是傻子?!”
那軍士口才極好、表情豐富,麵相也是凶神惡煞。
隻是短短兩句話,就說的對麵那錦衣華服的老者一屁股堆綏在地上,渾身發抖半點做不得聲。
“此六人漏夜入宮行刺皇帝,乃是誅九族的大罪,如今你說不識……那我家大人也不是不合情理之人,便……誅個三族好了,來人啊——”
此話一出,地上那老財主下半身就是一熱,整個人卻回光返照過來。
“冤枉啊,大人!真的冤枉啊!”口中哭喊著,手上已連滾帶爬抱住那軍士大腿。
“大人啊!這些人狼心狗肺,當初都是流民時,我好心收留他們,給他們吃穿用度,讓他們在田莊做事。可前幾天……前幾天這些狗賊就逃了啊!大人!這事真的和我沒關係……沒關係啊!”
人被生死之劫一激,連口才都變好了,力氣也是大增。
那軍士用力踢他,也沒能將他從大腿上甩開。
這邊還在糾纏,一聲調侃卻自兩人身後的大宅正門處響起。
“與你是否有關,還要查過再說。”發言的年輕人看看已在四下搜索的兵卒,“我受奉皇恩,緝拿京中不法,又受了這追索叛逆之責,自是盡忠辦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話說到這,沒說出來的才是關竅。
那老財主自是懂的,臉色頓時煞白。
年輕人卻是很滿意他的表現,踱步走入院中。
這人正是如今風頭正盛的京中新銳、太尉董卓的嫡親侄子、皇帝親封司隸校尉,董璜!
這官兒,說白了就是皇帝禦用打手,如果還有個“假節”銜頭,那就是尚方寶劍。
隻要皇帝封了這官,就意味著朝中將有變故。
隻是任朝中百官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位大人居然沒在朝中下手,反而先對京中“土財主”們揮起了屠刀。
說屠刀,有些誇張了,畢竟西涼軍到現在還沒殺過一人。
隻是……
董璜漫步輕踱,就在那財主無助目光的注視下來到了一排女眷麵前。
後宅女眷們此時早已被聚在院中,不知道發生什麽的她們此時都抱成一團,瑟瑟發抖。
董璜卻不在意她們或恐懼、或憎恨的目光,徑直來到一個相貌嫵媚的少婦麵前,低頭看她,目光半點不移卻向那竇老財主說話:
“我西涼軍向來與民秋毫無犯,你們若沒事,大可不必如此忌憚恐懼。”
話說的平平淡淡,可那表情卻半點都難讓人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