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吳莫染因果線所示,他將在翰景宗長安七年見到改名為公孫亂的公孫禮成。


    屆時,兩人身上的亂淵魔氣將會匯於一處,然後集中於公孫亂之身。


    如此一來,被困於萬年之前的羅鴻禎之身附魔同步到現世的公孫亂身上。


    亂淵就


    為了讓這一相遇變得有趣,亂淵不惜犧牲十萬年的魔修,硬是把公孫亂的性別改為女子。


    公孫亂此女身上更有趣的地方在於她母親艾瑟琴的身份。


    亂淵在調動公孫亂的因果線之時,內心的雀躍程度如同林間自由跳躍的白兔:“蠻倉這地常人的愚笨果然還是十萬年如一日,這艾瑟琴三字可不就是埃塞奇的諧音嗎?


    “唉,這蒼嫚姨奶奶在造蠻倉常人之時,是不是往他們的腦子裏多放了些水,怎生得一個個都如此蠢笨。


    “倒是那琉璃的常人聰慧得很,懂得些計策,竟然會想到連續五年不間斷地下控魂咒,然後來個集體包圓,連我都要誇句甚妙。


    “而且沒想到我選中的這個吳莫染的命定之女,她的母親竟然就是施控魂咒的埃塞奇細作,當真是有趣得緊。


    “要不是埃塞奇的這場傾覆之戰擋了我的路,我倒真想看看這幫琉璃之地的部落後代如何嬉鬧。


    “唉,可惜啊,從吳莫染和公孫亂的因果線來看,這場埃塞奇人發動的國戰也才挺了半年,虎頭蛇尾啊!既如此,我就讓這場半年國戰變得再有趣些!”


    按下陰笑如瘋的亂淵不表,讓我們把時間快進到還叫泰康四十年的公元940年的六月上旬。


    經過兩年的磨合之後,吳莫染和梁顯宗之間的芥蒂才算消融得八九不離十。


    兩人之間重又恢複到了之前的插科打諢,但是對於兩家之間存在的互相利用的關係卻是都諱莫如深。


    當他們認為以後的日子就會在這樣平平無奇中度過的時候,從千裏之外的大翰都城永寧傳來的一道聖旨,又硬生生地把剛從雙王之亂中恢複過來的,本想偏安於瀾州南涉的熾烈軍拉進了戰火之中。


    “著柱國公吳成璧率熾烈軍十五萬即刻馳援定寧關,限五日到,不得有誤。”


    聖旨字越少,事情就越大。


    這二十六個字字麵上就涵蓋了兩個重要信息:


    一、熾烈軍調撥十五萬兵力。


    鎮守在南涉那一處的熾烈軍總兵力為二十五萬,也就是說,這一次的調撥等於是把五分之三的熾烈軍都給調離了鎮守之地。


    自從熾烈軍鎮守那一處之後,算上雙王之亂所牽動的五萬,如此大體量的兵力調動,尚算首次。


    定寧關發生了怎樣的事件,竟然比鎮守那一處的亂淵還要重要?


    聖旨上沒說,領旨的隻需做。


    二、柱國公吳成璧親自率軍馳援。


    皇帝長孫虞城點名要柱國公吳成璧親自率軍馳援,意思很簡單,雙王之亂時,你們老吳家做得很好,這次請繼續穩定發揮。


    父親既然被皇帝點名了,做兒子的自然也要上戰場去盡孝盡忠。所以明麵上,皇帝陛下隻點了吳成璧,暗地裏卻把他的小兒子吳莫染也給點了。


    明麵上的含義就如此隱晦,字麵之下更是暗潮洶湧。


    定寧關,拱衛大翰的“武定泰景嘉”五雄關中的“定”,位於都城永寧所在的中州州府和渝州交界處的定寧山山麓。


    定寧山,原名定殤山,後來因為在此建關,皇帝陛下嫌“殤”字不吉,於是改為了“定寧山”,而建在此的關隘也便喚作“定寧關”。


    定寧山山勢險要,一座座刀削般的懸崖拔地而起,上頂雲天,危峰兀立,令人望而生畏,仿似被人用巨斧劈峭一般。


    因為定寧山距離都城永寧僅有五百餘裏,如不用一座雄關在此駐守,都城永寧仿似門戶打開,故此在此地建下定寧關。


    整個定寧關被兩側的崇山峻嶺裹挾期間,幾丈厚的關牆依山勢而建,與山體的交界處更是用木樁打入其中,牢牢地拴在山體之內,牢不可摧。


    人稱“軍神”的定寧侯莫如宏義和他麾下的十萬定寧關鎮關守軍駐守在此,治軍老辣的莫如侯用心經營十數載,讓此關愈發易守難攻。


    回到聖旨之上,旨意中既是用了“馳援”二字,則是共同禦敵,並非守軍叛變,且莫如侯對長孫家的江山忠心耿耿,絕無叛變之心。


    素有“軍神”之稱的莫如侯,其治下的定寧軍以重甲騎兵戰力為最強。


    因為定寧關兩旁懸崖坡度特別適宜騎兵從上而下的衝鋒,因此定寧軍獨創一招騎兵衝陣的招式“狂流”。


    使用此招的騎兵陣從兩旁山體疾衝而下,如同兩股傾瀉而下的奔流巨浪,受此招的敵軍均會被定寧騎兵的鐵蹄踏為爛泥。


    能讓如此強悍的定寧關守軍陷入需要他軍馳援的地步,定是遇到了一支戰力更加強悍的敵軍。


    從瀾州南涉到定寧關,路程總共二千六百餘裏,如按旨意所說的五天到達,則每天需行五百二十餘裏,借助蠻妖和翅妖的載人之力,五天到達綽綽有餘。


    但是,為何要從南涉借兵,而非從臨近的二十五萬的渝州府軍中借兵?


    莫非是已經從渝州借了兵,但是還是不夠?


    久經沙場的吳柱國,此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不寒而栗的恐懼。


    這種恐懼像極了數年前雙王之亂時,看到自己的長子吳莫敵強提修階,並放出獨孤霸王劍中劍魂時的那種恐懼。


    吳成璧早已看淡自己的生死,親人的逝去才是他的恐懼之源,他害怕這次的戰事會讓次子吳莫染也身陷其中,重蹈其兄覆轍。


    “罷罷罷!”,吳成璧猛一拍案,憤然站起,“既然永寧那的皇帝老兒要我老吳家上陣父子兵,那咱也便父子同心一戰,如我兒有不測,我就放出獨孤劍中七百七十七劍魂,力保我兒之命!”


    打定主意的吳柱國,立時花去一天時間精選出十五萬熾烈子弟,又花時一天時間確認並認命了十五萬子弟的前中後軍參將,他們均有年輕將官組成,分別是梁顯宗、牟定義、鄧勳川。


    在發兵逝師之時,他猛一踏地,一步縱上一頭身披盔甲的巨型蠻妖,衝著十五萬整齊劃一的熾烈子弟,發出了一聲響徹山河的怒吼——


    “開——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死神轉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歡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歡先生並收藏死神轉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