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府。


    看著一臉鬱色步入大堂的趙景,王府長史程滄與司馬周誠紛紛起身行禮。


    “兩位都坐吧。”


    趙景擺了擺手,眼中盡是陰鬱之色。


    “父皇召孤進宮賜宴,是因為老三回京之故。”


    “這麽說,荊山上的那群人沒有攔下三殿下?”


    長史程滄眼神一凝,急忙出言詢問。


    趙景點點頭,沉聲道:


    “不僅如此,老三還將自己遇襲一事告知了父皇……”


    說道這裏,趙景臉上陰沉的幾乎要滴下水來。


    這兩年間,他與太子之間的爭鬥日益白熱化,但他始終占據著一絲上風。


    在得知趙旭返京之後,向來強勢,不喜歡任何變數的他便生出了讓自己這位三弟永遠回不到神京的想法。


    卻不料,最終功虧一簣,還讓這位三弟將自己的一個後手有意無意的告訴了父皇。


    “這樣一來,”司馬周誠捋著頜下幾縷山羊須,思忖片刻,凝神道,“陛下雖然仁厚,但麵對三殿下之言,也會大發雷霆之怒。王爺,要不我們及時傳信與荊山,讓他們將核心成員暫時隱藏起來。否則,等到大軍壓境,那時已是悔之晚矣……”


    趙景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正欲開口,卻聽得一旁的程長史道。


    “王爺,周司馬,依程某之見,暫時不用告知荊山那些盜匪。”


    “哦,這是為何?”


    趙景鷹眉微挑,淡淡問道,周司馬也同樣麵露疑惑之色。


    “王爺或許是忘了,半年前,京營出兵剿匪,卻耗費了數日光景,連盜匪老巢都沒有尋著,最終隻得灰溜溜撤回大營?”


    程滄笑著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此次雖然陛下震怒,但京營畢竟已無當年之勇,想要一舉將張頭領他們徹底剿滅,恐怕是千難萬難。王爺莫忘了,京營是不是過江龍還在兩說之間,但那張頭領卻是地地道道的地頭蛇啊……”


    “可若是萬一,京營擊破了王洪義手下的盜匪,找到了王爺與他們來往的信件,那王爺可就麻煩大了。”


    周司馬皺著眉頭,說出自己最擔心的地方。


    皇子與盜匪有著書信往來,而且還涉及其他皇子被追殺之事,這種事情若是曝光出來,那自己這位主子將會徹底失了聖眷,再無問鼎九五之尊的機會了。


    向來求穩的周誠,隻感到自己這位同僚對於形勢的判斷,似乎有些過於樂觀了。


    “周兄將心放到肚子裏就是了。”


    程滄哈哈一笑,道:


    “半年前,那京營連王首領的老巢都找不到,難道過了半年,這群廢物就能將王洪義麾下的盜匪給盡數剿滅了?換成旁人,也覺得這完完全全不可能啊!”


    周誠正色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此事關係到王爺大計,不可不慎重!王爺莫要忘了,再過不到兩月就是陛下的大壽。如果京營連國都周圍出現的盜匪都不能剿滅,且不說京營的臉麵都被丟光了,單單陛下過大壽時,心中也會不踏實了。”


    程滄一拍腦袋,略有些懊惱道:


    “若不是周兄提醒,我差點忘了陛下大壽這一遭。王爺,還是遣人告訴王首領一下吧,這次京營十有八九會動真格,不剿滅王首領麾下盜匪誓不罷休。”


    趙景見兩人意見一致,當下便點頭應下。


    “既然兩位先生都這麽說,那孤就書信一封,遣心腹人給王洪義送去。”


    …………


    第二日清晨,天色方蒙蒙亮。


    太極殿中。


    趙恒頭戴通天冠,身穿冕服,端坐於龍椅之上。


    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麵色莊嚴,按照文武,依次排開,文官居左,武將居右,在丞相和太尉的帶領下,手持笏板,經過殿外的玉階,步入太極殿中。


    “臣等見過聖上!”


    麵對著高居龍座的趙恒,眾臣俯身而拜。


    “眾卿平身。”


    趙恒微笑道。


    一片謝恩慎重,侍立於趙恒左側的內相張楚將手中淨鞭連甩三下,隨即高聲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隻見下方,工部尚書薛懷手持笏板,出列奏道;


    “陛下,臨江、寧江、靖海三府知府近日皆上奏表,言及滄龍江沿岸自年初開春至今,雨水較往年多出近兩成,而滄龍江江堤年久失修,多處不堪重負,請戶部撥銀,力爭在夏汛來臨之前,將河堤整修一番。”


    趙恒皺了皺眉,最終還是點頭道:


    “江堤一事,關乎諸府民生,不可不慎重,允奏。”


    戶部尚書杜明聽到又要從自己的錢袋子裏掏錢,眉頭微皺,沉聲問道:


    “薛尚書,若是我沒記錯的話,去歲秋季,戶部不是撥了百萬兩白銀,用以修繕河堤,應對秋汛麽?這麽多銀子,不到半年便盡數花完了?”


    工部尚書薛懷忙解釋道:


    “杜尚書也不是不知道,這滄龍江東西綿延一千五百多裏,去歲那百萬兩白銀,隻不過將其中最緊急的十分之一簡單修繕了一番。要想將江堤徹底修繕完畢,最少還需要五百萬兩左右。”


    “五百萬兩,你工部怎麽不去搶?”


    戶部尚書杜明聽到最後,氣得直翻白眼,忍不住反唇相譏道。


    五百萬兩?


    整個國庫才多少白銀,你工部直接獅子大開口,一張口就要走五百萬兩?


    那大楚其他事情還做不做了?


    “諸公,朝堂之上,注意言行,莫失了體麵!”


    看著杜明有化身噴子的跡象,張楚輕咳一聲,淡淡提醒道。


    杜明聞言,臉色一正,不再與薛懷爭辯,向著趙恒深施一禮,退回到隊列之中。


    “此事關係重大,當需慎重行事。齊相,你和兩部共同商議一下,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


    趙恒看向丞相齊津,說道。


    “老臣,遵旨!”


    曆事兩朝,年近六十,須發皆白的丞相齊津拱手應下。


    趙恒微微點頭,又道:


    “李卿!”


    “微臣在!”


    監察院禦史大夫李致遠從百官之中走出。


    看著這位麵色剛硬、做事果決的心腹重臣,趙恒溫聲道:


    “這幾日,李卿在監察院中選出得力人手,報於朕知,隨後出京巡查滄龍江、嘉寧江沿岸,以備不時之需。”


    滄龍江如此,那與之相比更為靠南的嘉寧江呢,是不是也是雨水偏多?


    作為楚國之主,趙恒不得不未雨綢繆,甚至做好了實在不行便動用內庫的打算。


    李致遠拱手應命。


    每逢夏秋兩汛到來之前,這也算是監察院的常務事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召喚水滸天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壞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壞狐狸並收藏開局召喚水滸天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