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兩個小輩在自己麵前鬥嘴玩鬧,一旁看著的宋皇後嘴角含笑。
好久都沒見到這一幕了……
長兄趙純身為太子,需要時時處處注意自身禮儀,自不可能和玲月這丫頭這般玩鬧。宮中規矩繁多,也把這孩子逼得如同文靜淑女一般。
可隻有陛下和自己知道,玲月這丫頭打小就是個愛玩愛鬧愛笑的性子。
隻是,連身為一國之主的趙恒都不能事事盡如人意,更何況她這個長樂公主呢。
長樂,不過是他們夫妻兩人對她的願景罷了。
不過,提到苗疆,有件事還是要叮囑一下旭兒這小子。
“旭兒,你到了苗疆,要注意五仙教的動向。但凡苗疆叛亂,都和五仙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五仙教?
趙旭愣了愣,他也聽說過這個苗疆第一大派的名字。
五仙教,因地處苗疆腹地,其地蟲蛇遍地,毒氣障目,教中上下尊崇蛤蟆、蜘蛛、蠍子、毒蛇、蜈蚣五種毒物,又被中原武林稱之為“五毒教”。
五仙教武學奇詭莫測,融合了苗疆部族巫蠱之術、五毒毒術以及控蟲之術。五仙教弟子雖以毒術、蠱術令外人驚懼,但其鞭法和指法也是一絕。
“母後是說,此次苗疆叛亂,和五仙教有關?”
趙旭沉聲問道。
宋皇後搖了搖頭,道:
“本宮也不過是猜測罷了。不過五仙教乃苗疆第一大派,苗疆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五仙教去。此次叛亂,五仙教雖不一定參與其中,但說毫不知情,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本宮隻是提醒旭兒,到了苗疆,一定要萬分小心。”
趙旭心情有些沉重的點點頭。
如果此事真的涉及到了五仙教,那麽想要平定叛亂,將會再生出幾番波折來……
不過,此事宋皇後隻是懷疑,在沒有得到確切情報之前,趙旭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離開皇宮,回到府邸,已是天色漸晚。
趙旭將自己即將領兵南下平叛的消息告訴了林衝和武鬆二人,兩人當即請命隨軍出征,沿途護衛趙旭安全。
“兩位就是不說,本王也要請兩位隨軍出征啊。”趙旭笑道,“若沒有你們兩人沿途護衛,本王睡覺也睡不踏實啊。”
趙旭此言雖有著玩笑的成分,但林衝和武鬆聽到耳中,也不由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來。
“不過,武統領,父皇賜你的那些禦酒,可不能帶到軍中。林教頭也知道,軍中不得飲酒,違令者,怎麽說來著?”
趙旭邊說,邊看向林衝。
看著武鬆哭喪著臉的樣子,林衝心中暗笑,他雖然也能飲酒,但卻不像武鬆這般嗜酒如命。
“回殿下的話,違令者,杖一百,官降一級。”
“看來武鬆這段時間是要和這美酒說再見了,”武鬆一臉痛苦的道,“不過,出征之前,還請殿下允武鬆多喝幾杯。”
軍中不能飲酒,對於他來說,簡直是生不如死。
“武統領自去便是,隻要出兵時不誤事即可。”
趙旭擺手笑道。
“多謝殿下體諒。”武鬆向趙旭抱拳一禮,又朝林衝拱了拱手,自去喝酒去了。
他要趁著離出征還有些時間,把肚中的酒蟲也給安撫好。
…………
“陛下下旨,令寧王為主帥,袁襄將軍為副將,領兵南下平叛。”
不出三日,消息便在神京內外傳播開來。
對於神京百姓而言,這個消息似乎並不出人意料。
百姓們似乎對於趙旭抱著極大的信心。
在他們眼中,這位寧王殿下能夠平定荊山匪患,那麽對付區區一群叛軍想來也是手到擒來之事。
不過,朝中眾臣對於趙恒的這項任命,卻沒有百姓們這般樂觀。
前些日子,寧王殿下雖然領兵將荊山賊寇一網打盡,但剿除匪患這種小打小鬧,怎能領兵作戰相比,這兩者完全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更何況,此次平叛,事關楚國國本。
哪怕軍中有著袁襄這樣穩重的將領,群臣依舊覺得有些不妥。
但此時聖旨已下,他們不能逼著陛下收回聖旨,那也就隻能希望寧王能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吧。
“父皇英明神武,絕不會犯這般低級錯誤,一定是有什麽謀算,我這個做兒子的沒有看出來罷了。”
東宮之中,趙純這般想到。
“不過,我身為太子,身為兄長,二弟領兵離京之時,自當送他一送。”
而與趙純有著同樣心思的,不隻一人。
…………
轉眼之間,又過了兩日,大軍出征的日子到了。
讓高力士等人守好府邸,趙旭出了王府,翻身上馬,林衝武鬆二人領著一眾親衛緊隨其後,向著京軍大營而去。
趙恒親自任命的副將袁襄,以及校尉高義,早已等候在轅門前。
“寧王殿下。”
見趙恒前來,袁襄領著一眾將校拱手施禮。
“大軍已整備完畢?”
趙旭沉聲問道。
“已盡數整備集結完畢。”袁襄回道,“共一萬一千八百四十五人,請殿下訓話!”
趙旭麵容嚴肅,聲音清冷。
“軍情緊急,訓話就不必了。告訴士卒,這就拔營,南下平叛!”
“喏!”
袁襄一拱手,轉過身子,高聲道:
“寧王有令,南下平叛!”
“南下平叛!”
“南下平叛!”
萬餘將士齊聲高呼,聲若雷霆。
趙旭一行人與袁襄等眾將匯集在一起,沿著官道向著苗疆方向而去。
大軍行不到五裏地,卻見前方有幾輛馬車停在官道旁,幾道人影站在馬車一側,向著這邊望來。
趙旭凝眉細看,正是自己的兩位兄長,而兩人身旁,還有一人。
不是寧月那丫頭,又是何人?
“袁將軍,讓大軍減緩速度,我去去就來。”
說罷,趙旭打馬向前,來到幾人身邊,翻身下馬,笑道:
“小弟遠行,卻累兩位王兄前來送行,實在是罪過。”
說著,作勢瞪了一眼趙寧月。
“寧月你也是,怎麽不勸勸兩位皇兄?”
趙純笑道:“三弟,你也別怨小妹,我們幾人出城,是父皇批準的。”
說著,他從侍從手中接過一柄連鞘長劍,揚聲道:
“當年,孤這個做哥哥的無能,害你在齊國為質三年。今日當著諸位兄妹的麵,給三弟你賠個不是。此劍名為【寒霜】,乃是孤成年禮是父皇所贈。今日孤就將它送給三弟你,一作賠禮,二也願此劍代為兄,與三弟一道並肩殺敵!”
“兄長此言,小弟愧不敢當。當年之事,小弟從未恨過兄長分毫。”
趙旭正色道。
“不恨就好,不恨就好。”趙純如同鬆口氣般哈哈一笑,道,“不過,為兄的這份心意,還望小弟你莫要推辭。”
說著,就要將寒霜劍塞到趙旭手中。
見趙純執意如此,趙旭苦笑一聲,隻得接過這柄價值萬金的寶劍。
“既如此,小弟愧領了。”
眼見趙純和趙旭兩人言笑晏晏,立在一旁的趙景眼底掠過一絲陰影,笑著道:
“太子殿下,你和三弟說完了,是不是也該讓本王這個做大哥的和三弟說幾句。”
見趙旭向自己望來,趙景從身旁侍從手中接過酒壺和酒杯,道:
“我這個當大哥的,不想你這個作太子的二哥手中那般闊綽,聊以一杯水酒,祝三弟你能夠馬到功成,平定叛亂,讓父皇無憂!”
你窮?
荊山賊寇老巢的庫房裏,所有東西加起來都有近五十萬兩白銀。
你窮,騙鬼呢!
趙旭深深看了這位性格陰沉,手段狠辣的大哥一眼,從他的手中接過酒杯,笑道:
“小弟就多謝大哥吉言!”
說著,一仰脖,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好,不愧是我趙家子弟!”
趙景讚歎一聲,隨即扭頭看向一旁低頭不語的趙寧月,打趣道:
“寧月啊,你有什麽想和你三哥說的,就趕緊說吧。後麵的大軍還急著上路呢。”
趙寧月狠狠剜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從懷中取出一個用黃綢織成的錦囊,又從裏麵取出一枚帶著紅穗,用象牙雕琢而成的小巧玉符,輕聲道:
“三哥哥,這是小妹昨日特意去歸真觀那裏求來的,是經過南穀子道長開光的,可以趨吉避凶、辟邪消災。小妹希望三哥哥這一路上,啊不,一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
在趙寧月眼中,雖然平日裏兩人經常打鬧鬥嘴,但論及兄妹間的感情來,還是他們兩人最為要好。
趙旭聞聽此言,喉頭動了動,伸手接過錦囊和玉符,澀聲道:
“小妹有心了。”
說著,便將這玉符掛在自己脖子上。
看到這一幕,趙寧月眼中歡喜更甚。
好久都沒見到這一幕了……
長兄趙純身為太子,需要時時處處注意自身禮儀,自不可能和玲月這丫頭這般玩鬧。宮中規矩繁多,也把這孩子逼得如同文靜淑女一般。
可隻有陛下和自己知道,玲月這丫頭打小就是個愛玩愛鬧愛笑的性子。
隻是,連身為一國之主的趙恒都不能事事盡如人意,更何況她這個長樂公主呢。
長樂,不過是他們夫妻兩人對她的願景罷了。
不過,提到苗疆,有件事還是要叮囑一下旭兒這小子。
“旭兒,你到了苗疆,要注意五仙教的動向。但凡苗疆叛亂,都和五仙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五仙教?
趙旭愣了愣,他也聽說過這個苗疆第一大派的名字。
五仙教,因地處苗疆腹地,其地蟲蛇遍地,毒氣障目,教中上下尊崇蛤蟆、蜘蛛、蠍子、毒蛇、蜈蚣五種毒物,又被中原武林稱之為“五毒教”。
五仙教武學奇詭莫測,融合了苗疆部族巫蠱之術、五毒毒術以及控蟲之術。五仙教弟子雖以毒術、蠱術令外人驚懼,但其鞭法和指法也是一絕。
“母後是說,此次苗疆叛亂,和五仙教有關?”
趙旭沉聲問道。
宋皇後搖了搖頭,道:
“本宮也不過是猜測罷了。不過五仙教乃苗疆第一大派,苗疆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五仙教去。此次叛亂,五仙教雖不一定參與其中,但說毫不知情,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本宮隻是提醒旭兒,到了苗疆,一定要萬分小心。”
趙旭心情有些沉重的點點頭。
如果此事真的涉及到了五仙教,那麽想要平定叛亂,將會再生出幾番波折來……
不過,此事宋皇後隻是懷疑,在沒有得到確切情報之前,趙旭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離開皇宮,回到府邸,已是天色漸晚。
趙旭將自己即將領兵南下平叛的消息告訴了林衝和武鬆二人,兩人當即請命隨軍出征,沿途護衛趙旭安全。
“兩位就是不說,本王也要請兩位隨軍出征啊。”趙旭笑道,“若沒有你們兩人沿途護衛,本王睡覺也睡不踏實啊。”
趙旭此言雖有著玩笑的成分,但林衝和武鬆聽到耳中,也不由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來。
“不過,武統領,父皇賜你的那些禦酒,可不能帶到軍中。林教頭也知道,軍中不得飲酒,違令者,怎麽說來著?”
趙旭邊說,邊看向林衝。
看著武鬆哭喪著臉的樣子,林衝心中暗笑,他雖然也能飲酒,但卻不像武鬆這般嗜酒如命。
“回殿下的話,違令者,杖一百,官降一級。”
“看來武鬆這段時間是要和這美酒說再見了,”武鬆一臉痛苦的道,“不過,出征之前,還請殿下允武鬆多喝幾杯。”
軍中不能飲酒,對於他來說,簡直是生不如死。
“武統領自去便是,隻要出兵時不誤事即可。”
趙旭擺手笑道。
“多謝殿下體諒。”武鬆向趙旭抱拳一禮,又朝林衝拱了拱手,自去喝酒去了。
他要趁著離出征還有些時間,把肚中的酒蟲也給安撫好。
…………
“陛下下旨,令寧王為主帥,袁襄將軍為副將,領兵南下平叛。”
不出三日,消息便在神京內外傳播開來。
對於神京百姓而言,這個消息似乎並不出人意料。
百姓們似乎對於趙旭抱著極大的信心。
在他們眼中,這位寧王殿下能夠平定荊山匪患,那麽對付區區一群叛軍想來也是手到擒來之事。
不過,朝中眾臣對於趙恒的這項任命,卻沒有百姓們這般樂觀。
前些日子,寧王殿下雖然領兵將荊山賊寇一網打盡,但剿除匪患這種小打小鬧,怎能領兵作戰相比,這兩者完全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更何況,此次平叛,事關楚國國本。
哪怕軍中有著袁襄這樣穩重的將領,群臣依舊覺得有些不妥。
但此時聖旨已下,他們不能逼著陛下收回聖旨,那也就隻能希望寧王能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吧。
“父皇英明神武,絕不會犯這般低級錯誤,一定是有什麽謀算,我這個做兒子的沒有看出來罷了。”
東宮之中,趙純這般想到。
“不過,我身為太子,身為兄長,二弟領兵離京之時,自當送他一送。”
而與趙純有著同樣心思的,不隻一人。
…………
轉眼之間,又過了兩日,大軍出征的日子到了。
讓高力士等人守好府邸,趙旭出了王府,翻身上馬,林衝武鬆二人領著一眾親衛緊隨其後,向著京軍大營而去。
趙恒親自任命的副將袁襄,以及校尉高義,早已等候在轅門前。
“寧王殿下。”
見趙恒前來,袁襄領著一眾將校拱手施禮。
“大軍已整備完畢?”
趙旭沉聲問道。
“已盡數整備集結完畢。”袁襄回道,“共一萬一千八百四十五人,請殿下訓話!”
趙旭麵容嚴肅,聲音清冷。
“軍情緊急,訓話就不必了。告訴士卒,這就拔營,南下平叛!”
“喏!”
袁襄一拱手,轉過身子,高聲道:
“寧王有令,南下平叛!”
“南下平叛!”
“南下平叛!”
萬餘將士齊聲高呼,聲若雷霆。
趙旭一行人與袁襄等眾將匯集在一起,沿著官道向著苗疆方向而去。
大軍行不到五裏地,卻見前方有幾輛馬車停在官道旁,幾道人影站在馬車一側,向著這邊望來。
趙旭凝眉細看,正是自己的兩位兄長,而兩人身旁,還有一人。
不是寧月那丫頭,又是何人?
“袁將軍,讓大軍減緩速度,我去去就來。”
說罷,趙旭打馬向前,來到幾人身邊,翻身下馬,笑道:
“小弟遠行,卻累兩位王兄前來送行,實在是罪過。”
說著,作勢瞪了一眼趙寧月。
“寧月你也是,怎麽不勸勸兩位皇兄?”
趙純笑道:“三弟,你也別怨小妹,我們幾人出城,是父皇批準的。”
說著,他從侍從手中接過一柄連鞘長劍,揚聲道:
“當年,孤這個做哥哥的無能,害你在齊國為質三年。今日當著諸位兄妹的麵,給三弟你賠個不是。此劍名為【寒霜】,乃是孤成年禮是父皇所贈。今日孤就將它送給三弟你,一作賠禮,二也願此劍代為兄,與三弟一道並肩殺敵!”
“兄長此言,小弟愧不敢當。當年之事,小弟從未恨過兄長分毫。”
趙旭正色道。
“不恨就好,不恨就好。”趙純如同鬆口氣般哈哈一笑,道,“不過,為兄的這份心意,還望小弟你莫要推辭。”
說著,就要將寒霜劍塞到趙旭手中。
見趙純執意如此,趙旭苦笑一聲,隻得接過這柄價值萬金的寶劍。
“既如此,小弟愧領了。”
眼見趙純和趙旭兩人言笑晏晏,立在一旁的趙景眼底掠過一絲陰影,笑著道:
“太子殿下,你和三弟說完了,是不是也該讓本王這個做大哥的和三弟說幾句。”
見趙旭向自己望來,趙景從身旁侍從手中接過酒壺和酒杯,道:
“我這個當大哥的,不想你這個作太子的二哥手中那般闊綽,聊以一杯水酒,祝三弟你能夠馬到功成,平定叛亂,讓父皇無憂!”
你窮?
荊山賊寇老巢的庫房裏,所有東西加起來都有近五十萬兩白銀。
你窮,騙鬼呢!
趙旭深深看了這位性格陰沉,手段狠辣的大哥一眼,從他的手中接過酒杯,笑道:
“小弟就多謝大哥吉言!”
說著,一仰脖,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好,不愧是我趙家子弟!”
趙景讚歎一聲,隨即扭頭看向一旁低頭不語的趙寧月,打趣道:
“寧月啊,你有什麽想和你三哥說的,就趕緊說吧。後麵的大軍還急著上路呢。”
趙寧月狠狠剜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從懷中取出一個用黃綢織成的錦囊,又從裏麵取出一枚帶著紅穗,用象牙雕琢而成的小巧玉符,輕聲道:
“三哥哥,這是小妹昨日特意去歸真觀那裏求來的,是經過南穀子道長開光的,可以趨吉避凶、辟邪消災。小妹希望三哥哥這一路上,啊不,一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
在趙寧月眼中,雖然平日裏兩人經常打鬧鬥嘴,但論及兄妹間的感情來,還是他們兩人最為要好。
趙旭聞聽此言,喉頭動了動,伸手接過錦囊和玉符,澀聲道:
“小妹有心了。”
說著,便將這玉符掛在自己脖子上。
看到這一幕,趙寧月眼中歡喜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