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與“昆侖虛境”名義上畢竟還是聯盟,南宮青梧實在沒想到侯子鵬敢在他眼皮子底下作祟。


    他們如果拿冉菁菁做交易,那肯定會壞了他的軍國大計。


    南宮青梧將自己的修為提高到極致,體內真氣流轉之間,頓生小千世界,方圓十裏之內,所有聲音盡收耳底。


    侯子鵬兩人畢竟是九段高手,又知道南宮青梧厲害,提早做好了安排。南宮青梧哪裏還能找尋二人,便連夜將“小境虛”的人馬兵力全部派出,大範圍全麵搜查他們二人的下落,同時派人通知在城外埋伏的兵馬做好一切應急準備。


    當然,在南宮青梧的勢力範圍內,侯子鵬兩人也不敢妄動。有冉菁菁在手,現在藏好了才是上策。


    一夜未果,黎明時分有門下向南宮青梧報告,“稟掌門,突厥史思遠求見。”


    南宮青梧聞言大喜,“快快請進廳裏來!”


    便見那曾經與李承唐秦昊天一戰的史思遠風塵仆仆的走了進來,他在草原上受的傷已經痊愈,見到南宮青梧後立刻躬身見禮,“史思遠拜見南宮仙長,家師托弟子向仙師問安!”


    南宮青梧單手虛抬,“思遠賢侄不用多禮,你與我家史思明將軍本是宗親,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師父阿史那生可好,這次怎麽沒來嗎?”


    “家師一切安好,讓捎話給仙師,感謝這次能分突厥一杯羹!按照約定,為了調開‘玄甲軍’,家師上次襲擊了哈薩克部後,隻身東進去了吐蕃,現在正在趕來的路上。”


    “那賢侄帶的兵馬可按照約定趕到?”


    “仙師放心,我那哥哥史思明親自寫信給我,您老人家又與家師交好,突厥出兵絕不會有半點虛假,兩萬精騎已經盡數安紮在三十裏地之外等候!”


    南宮青梧白眉一挑,精光四射,一掃侯子鵬帶來的頹廢之氣,哈哈大笑,對史思遠說道,“賢侄來得正好!這些兵馬足夠了,現在懷遠已有察覺,我們需要盡快發動突襲,就不等你師父到來了,遲恐生變!”


    “家師說過,突厥兩萬騎全憑仙師調度!”史思遠問道:“仙師的意思可是現在就要行動?”


    南宮青梧說道,“賢侄先將所有兵馬調動至北門十裏外,等候我的號令!”


    中午過後,李承唐把“察事院”的人都叫到跟前做了一番安排。“野駝苑”的管事朱義、領班吳婷婷、溫燕也都盡數招了過來。


    秦昊天和冉斐等對李承唐的人脈資源已經見怪不怪。


    根據李承唐分析,王忠嗣突然宴請他們怕是有三個原因:一是單純感謝他們為大唐邊境出了力;二是有江湖高手脅迫王忠嗣,借王忠嗣之手將大家請出官兵保護的館驛,然後搞突然襲擊搶掠寶劍和劍訣;三是由於他們的原因,王忠嗣近日來感受到來自江湖的壓力,想讓他們離開館驛但又不好明說,借宴請送佛出城,免得遺禍懷遠。


    如果是第一個原因,那應該早就請了,不會等到現在,而且以他們的級別,王忠嗣也不會親自宴請。第二個理由是有可能的,不排除有江湖高手威脅王忠嗣,那樣的話他們就會出現不可預知的危險,但很少有江湖人與軍武為敵,所以這個可能有,但比較小。


    最有可能的是第三個原因,他們已經成為懷遠禍亂之因,這一點李承唐都已經深知,更何況作為一城之主的王忠嗣。那麽李承唐就要做好安排,暫時隻有住在“野駝苑”,然後再考慮離開懷遠的事情。


    畢竟除他和秦昊天可以自保外,冉斐、冉菁菁和孟朗都無法保證安全。既然是一夥,那李承唐就要保證他們不受威脅。


    當然,李承唐還要考慮王忠嗣的安全。由於他們的原因,懷遠城和王忠嗣已經受到了安祿山的威脅,如果安綠山趁王忠嗣宴請之機暗殺襲城,會發生大亂。他要杜絕此事的發生,避免大唐受戰亂之苦。


    所以,李承唐再次調派附近所有“察事院”的人,馳援“野駝苑”,沿途做好防範措施。


    讓朱義快馬通知“橫刀營”到附近駐紮。


    讓吳婷婷、溫燕注意宴請食材的一切工序,不給敵人下毒之機。


    安排上官馳守護好冉斐和孟朗,拜托秦昊天一定親自看押安順之。


    其餘所有高手一定要暗中守護好王忠嗣大人的安全。


    最後,又吩咐朱義提前安排好在“野駝苑”的住所,以及秘密關押安順之的地方。


    一切安排妥當,待下午申時,李承唐叫來守護館驛的府兵,讓他們回報刺史和節度使大人,說他們一行先去“野駝苑”恭候。然後吩咐自己人都收拾好行李和馬匹,向野駝苑進發。


    事情進行到現在,秦昊天和冉斐已經唯李承唐馬首是瞻,雖然他們兩個是前輩,但眼看著他的武功、魄力、能力以及人脈,業已完全折服,連孟朗也無話可說,全憑吩咐。


    阿依依就更不用說了。她現在領悟了“射日弓”的武學,一心都用在真氣融合和修煉上,其它的都聽李承唐的安排。


    “野駝苑”在懷遠城西,官道蜿蜒處,有小路相通,那個地方有“塞北小江南”之譽,一片青山綠水。


    大家出城行至五裏地,到達官道旁的一片酒肆處。李承唐想起了岑參那個書生,自己曾答應引薦給王忠嗣大人,便讓眾人稍等,自己下馬進了酒肆。


    這個時段酒肆裏沒幾個人,隻有一個戴著遮陽鬥笠的人在慢慢喝茶,估計喝了很久,看著水都是涼的,店家也在打著瞌睡。


    李承唐環顧了一下四周,問店家道:“掌櫃的,平日裏在旁邊幫路人寫書信的那個書生沒來嗎?”


    店家正在入夢,抬眼瞥了一眼李承唐,有氣無力的回道:“你說的是哪一個書生?”


    “就是經常在你這兒喝了酒沒錢付的那位。”


    “你說姓岑的啊,他天天來,不就在那兒嘛,咦…奇怪,好像今天沒來啊?”店家清醒過來,他與岑參相處久了,多少有些情分。“不會出什麽事情了吧!”


    “那掌櫃的知道他住哪兒嗎?”李承唐問道。


    店家正要回答,旁邊那個遮陽鬥笠壓得很低的人低聲說道:“閣下要找他,我知道在哪兒。”


    李承唐暗做戒備,他自從進酒肆就察覺此人是位武學高手。


    那人壓低了聲音又說道:“我們交過手,我知道你,如果想要冉菁菁和姓岑的書生活著,你最好不要亂動,就你一個人跟過來。”


    外麵官道上的人覺察出有異,紛紛圍上來,沿途隱藏在暗處的“察事院”高手也開始現身。李承唐擺擺手讓他們退下。


    李承唐大眼睛裏精光四射,注視著此人,問道:“閣下是什麽人,我怎麽確定菁菁姑娘是在你手中?”


    李承唐明明才得知冉菁菁在南宮青梧那裏,以南宮青梧的本事怎會被人掠走,但此人既知道菁菁被掠一事,又知道他們與岑參的關係,此事隻有他跟冉菁菁清晰,心中難免疑惑叢生。


    那人說道,“跟著來就是,不要讓其他人跟著!”說完,起身繞過酒肆,向後麵的山林走去。


    李承唐害怕此人是調虎離山之計,大聲對秦昊天和冉斐說道:“你們暫且留在此地保護好自己,承唐去去就來!”又對暗中“察事院”的人使了眼色,讓他們多多留意。


    那人見沒有其它人跟上來,甚是滿意,腳步加快了速度。


    繞過山林,後麵是一處山丘,這處山丘可以俯瞰整個官道和酒肆,端的是處藏身的好地方。


    來到山丘之上,便見侯子鵬迎麵走了過來。李承唐劍眉一挑,怒道:“原來是你!你還敢約我見麵!”


    侯子鵬滿臉堆笑,“李少俠先別動怒,畢竟我們一起禦過敵,如今我們替你救了冉大小姐,再怎麽說應該感謝我們才對!”


    原來侯子鵬與耿子彪掠了冉菁菁,連夜由城東繞到城西,他們早就探知了李承唐與岑參認識,也知道王忠嗣要在“野駝苑”宴請,猜到李承唐必定會來此地找岑參,便同時劫了岑參在此等候他們,已經等了大半天的時間。


    也難怪南宮青梧找不到他們。一個城東,一個城西,距離遙遠,他們又藏身在密林,最主要的是誰也想不到侯子鵬會在今日路途中與李承唐交易,而且還是李承唐自己找上門來。


    南宮青梧更想不到侯子鵬會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李承唐上門。


    李承唐拔出劍囊中的連鞘重劍“螭龍”,指著侯子鵬,怒道:“小爺還以為你們‘小孤山’銷聲匿跡了呢,不竟想在此受死!你還有何話可說!”


    侯子鵬退後一步,依然不動怒,“我們可不想與少俠動手,少俠如果真想較量的話,就等著家師到來吧,到時肯定讓少俠領教‘小孤山’絕學,不過我現在想的是跟少俠談筆交易。”


    侯子鵬用手一招,先前那個戴著鬥笠的人和另外兩名“小孤山”的高手,壓著冉菁菁和岑參從山丘後走了出來。


    李承唐看到冉菁菁,神色愕然,實在想不到人竟真的在他們手中,來不及想其中緣由,收回“螭龍劍”迅速退了兩步。


    此時冉菁菁被折磨的花容慘淡,衣服也被扯破了幾處。雖不能言,但一見到李承唐就像個受了極大委屈的孩子,眼淚“嘩嘩”的流下來。


    岑參倒還好,書生意氣,雖然被捆綁著,但一副昂首挺胸的樣子,不過也皺著眉頭,估計挨了不少打。


    李承唐不敢有所動作,他看得出戴鬥笠的武學修為已達九段,而壓著兩人的“小孤山”弟子至少也是七段以上高手。


    這戴鬥笠的正是曾經與李承唐對過一掌的耿子彪,他一掌壓在冉菁菁的頭上說道:“姓李的,咱們對過一掌,知道你的厲害,別亂動!耿某隻要一使勁,這丫頭的腦袋就別想要了!”


    李承唐盯著侯子鵬,“姓侯的,你要怎樣!難道‘小孤山’靠為難女人發家嗎?”


    侯子鵬“嗬嗬”笑道:“‘小孤山’本就是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少俠別用激將法,我們既然敢來就做好了準備,少俠把‘螭龍劍’給我,我便把冉大小姐和岑公子給你,兩人換一劍,這交易不虧!”


    李承唐已經料到他們想要什麽,心念電轉:“螭龍劍”目前在禁製中,對於九段高手下隻有害而無益,如果能換回兩人倒未嚐不可,另外也可以將他們身上的焦點轉移出去,減輕自身壓力。


    當然,擱在草原之戰以前,李承唐肯定不會拿來交換。還有一個前提是,他有把握在日後將“螭龍劍”追回來,因為解禁之法在自己手中,這些是外人無法辦到的。


    李承唐劍眉挑起,大眼睛看著梨花帶雨的冉菁菁,說道:“假如依閣下之言,可我又怎知你會將他倆還給我!”


    侯子鵬聞言大喜,他原本想著也隻是試一試,畢竟沒人會拿如此珍貴的寶劍重器換一個毫不相幹的人,喜形於色的說道:“我們帶著他們也是累贅,少俠將‘螭龍劍’放在地下退後二十步,我便放了兩人如何?”


    李承唐料到他們也不敢作祟,聞言解下“螭龍劍”放在地上,慢慢後退。


    “螭龍劍”遠離李承唐,殺意漸盛,逼的兩名看押冉菁菁的小孤山弟子也退了十幾步。


    侯子鵬和耿子彪皆流轉真氣,壓製住“螭龍劍”的殺意,一起抓住冉菁菁和岑參,同時向前,然後將人拋向李承唐。迅速拾起“螭龍劍”,如閃電般向山丘之後飛掠而去,幾條人影轉眼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良人並收藏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