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唐跟阿依依說星辰島遍植星辰花,風景與草原沙漠不同,四麵煙波浩渺,景色十分美麗,可以見到北國看不見的風光。說的阿依依心生向往。


    李承唐讓阿依依養好傷再來找他,好不容易說動她跟隨徐聖成離去。


    秦昊天和冉斐知道李承唐身為帝堯一百二十三代子孫後,神情對李承唐敬重起來。華夏子民以三皇五帝為尊,堯為五帝之一,秦昊天和冉斐聽了自不敢怠慢。


    尤其是知道他立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誌向後,更加誠服,立誓追隨。


    接下來又過去半個多月,李承唐的傷勢漸漸恢複。散布在四肢百骸的真氣也一點點凝聚起來。武學達到宗師境界之後,可自成小千世界,一旦真氣流轉,能夠吸收周圍的天地靈氣。身體自然加速恢複。


    李承唐每日打坐,將“玄天歸元訣”勤加修習,流轉全身,不幾日便恢複到八成功力。


    這些日子岑參也多次來看望李承唐,如今他在王忠嗣帳下做參軍,混的風生水起。李承唐趁著閑暇教了他一套劍法,讓他勤加練習,告訴他此劍法在沙場上殺敵自保十分有效。


    冉菁菁比起以前的嬌氣和張揚也收斂了許多,不過每日還是在李承唐跟前打扮的花枝招展,吸引李承唐的視線。好的是自從多次吃虧之後,練武比以前刻苦用功了不少。孟朗也開始打心底裏佩服起李承唐來,不再與他爭風吃醋,反倒希望師妹能夠如願。


    對於冉菁菁的心思李承唐當然知道,這些日子冉菁菁根本不讓“野駝苑”的人接近他身邊,都是親自在床前照顧,李承唐對這份感情隻有銘記於心。空閑時間點撥了菁菁很多劍法。


    冉菁菁原本就不笨,不然公孫大娘也不會拿她當未來衣缽傳承。隻是以前她誌不在此,又太懶。現在有情郎親自點撥,悟性便突然爆發,加上原來的基礎和現在的刻苦,劍術上突飛猛進。


    她原來隻是五段修為,短短一個月竟突破七段,直追冉斐的境界。冉斐看著自然驚喜高興不已。看來冉家的發揚光大要落在冉菁菁身上了。冉菁菁自己也信心大增,對習武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李承唐對她的劍道根骨也十分驚異。


    除此之外,李承唐也順帶對冉斐和孟朗傳授了一些劍法心得。星辰島收藏了上千年的武學典籍,自然非同小可。大家在武學修為上都有不同的長進。


    當然這其中獲益最多的還是冉菁菁和秦昊天,秦昊天也十分欣賞冉菁菁的根骨,把自己的劍道體會傳授給她。


    轉眼已至深秋,天氣漸冷。李承唐算算時間,他們在靈州前後已經呆了三個多月。據“察事院”跟蹤的線報說,小孤山孤無涯在得到“螭龍劍”後發生過幾場武林大戰,被他殺死了很多人。目前被少林派困在雍丘杞縣。


    據說少林派邀約了江湖上幾大名門正派,組成聯盟,對孤無涯圍追堵截,誓要斬殺這個禍害武林幾十年的大魔頭。少林派更把“螭龍劍”看做是禍亂之因,欲將“螭龍劍”收押在少林寺的藏經閣,由少林的如見大師看管,以消弭江湖動蕩。


    如見大師在江湖上有“如見如來”的名號,據傳已經證得佛法,法力無邊,武學修為更是深不可測。


    而少林寺自開唐以來,因為有扶龍之功,在江湖門派中儼然已成武林盟主之位。振臂一呼,各派相應。


    李承唐原本計劃直接去魏州冉家,如今冉斐和秦昊天都歸附自己,那就需要好好整頓一下。他計劃今後就以冉家和蜀道的“無劍門”作為自己的根據地,爺爺並沒有把“察事院”的權柄交給他,如果自己想有所發展,他就要在“察事院”之外建立一個自己的組織,而“無劍門”和冉家正好是東西對角輻射中原,是最好的布局。


    去魏州第一可以好好查看一下,第二可以調查一下有關“螭龍劍”機緣線索,他有預感,冉家的“飛劍決”肯定與“螭龍劍”有牽連。要想達成自己的誌向,他覺得必須提升自己的武學修為。


    雍丘位於河南道境內,現在聽到孤無涯被困杞縣的消息後,便與大家商議先去雍丘再轉道去魏州,他怕“螭龍劍”萬一被少林如見大師得去,再要回來就困難多了。


    因為如見大師的武學修為無人知道是什麽境界。他從沒與人動過手,但人人都知道他是武學宗師。


    他也不在“江湖玄評榜”之上,其實西門季玄的“武評榜”對於蟄伏和隱藏的真正高手根本無法評定,隻有出現了才可能上榜,所以“江湖玄評榜”每年一評。


    估計今年的“江湖玄評榜”會有大變,說不清楚會出現一個大羅漢境高手,如果有,那麽這位如見大師極有可能就是。因為他活的太久了,從開唐立國一直活到現在。


    眾人正在商議取道雍丘的事情,突見吳婷婷手持一封書信急匆匆走了進來,臉色十分不好看。好像十分憂心的的樣子。


    李承唐接過書信,是一封戰書,南宮青梧的戰書。看到戰書,李承唐知道納蘭若若已經平安回去了。


    這位叫九兒的若若公主幫了他太多,入江湖這麽久,也隻有欠她的,所以九兒走時他一直掛念心間。


    九兒遲遲不離開也是為他贏得時間,作為人質,隻要她一平安離開,那南宮青梧與李承唐的約戰必然開始。江湖人是信諾的,而那時李承唐還沒有康複的跡象,參戰必死無疑。


    可現在他也沒有完全康複,眾人都很擔心。


    秦昊天是當時約戰的見證人。南宮青梧退兵了,以目前的形式看,估計回去肯定受到安祿山的臭罵。現在既然要求一戰,李承唐必須允諾應戰。


    約戰定在三日後的賀蘭山麓,隻李承唐和南宮青梧,解決一切恩怨。


    李承唐讓大家不用等他,三日後直接去雍丘,由上官馳以“察事院”做聯絡,給他留下信息。秦昊天的修為最高,讓秦昊天保護好大家。


    李承唐告訴大家他不會那麽傻,與南宮青梧真的大戰一場,到時他會借機遁走,趕去尋找他們。


    冉菁菁哭的稀裏嘩啦,但大家都知道兩大宗師比武,他們這些人根本幫不上忙,在場反而是拖累,隻有相信李承唐即便打不過南宮青梧,自保逃走應該沒問題。而當務之急是追尋“螭龍劍”的下落,才是真的幫李承唐的忙。


    三日後,細雨霏霏中,秦昊天領著一幫人告別王忠嗣和“野駝苑”中的人,取道延州向河南道進發。


    賀蘭山麓,兩座山丘之上,細雨之中,陰冷異常,各站立著一個人。


    一人白袍、白發、白眉、白須,但一臉的暴戾之氣。


    一人玄衣纁裳,相貌朗朗,滿臉浩然之氣。


    一白一黑,白黑之間,天地黯然,氣候頓變。本來細雨陰冷的天氣竟然蒸騰起陣陣霧氣,炙熱的罡風獵獵作響。


    兩大宗師各成小千世界。


    “來了?”


    “來了!”


    “壞老夫天下大計,殺死老夫師弟,害老夫受人恥笑,今日便一並了了!”


    李承唐嗬嗬一笑,“前輩成名日久,本當從善如流,奈何卻是屠狗之輩,李承唐接了便是!”


    南宮青梧不再說話,起手便是昆侖派絕學,一式“碧海流雲”,向李承唐斬去。這一式劍法邱方成曾經用過,讓李承唐受了劍傷。


    此時在南宮青梧手中使出來,氣象大有不同,劍芒吞吐,劍氣達幾十丈,波瀾壯闊之勢,把雨滴都化成了雲霧。


    李承唐用的還是冉菁菁的劍,知道對方厲害,怕有折損,不敢硬接。用了一招“劍起昆侖”,小千世界之內,挑起雨滴成千支劍幕,抵擋住南宮青梧的一斬之威。


    但李承唐所在的山丘依然被他一劍削平。李承唐大為震撼。


    南宮青梧以術入道,李承唐是以道入術,劍法上南宮青梧自然要高於李承唐,而李承唐與“螭龍劍”同修“玄天歸元訣”,別看年輕,但在真氣修為並不弱於南宮青梧,劍道領悟也高於他。隻是南宮青梧畢竟浸染劍術幾十年,實戰經驗也豐富,而李承唐才出江湖不久,受傷後又沒完全恢複。所以李承唐盡量不跟南宮青梧硬碰硬,以閃避為主。


    李承唐一招“劍起昆侖”之後,緊接著飛身躍起空中,一劍幻化成千劍,虛虛實實,灑向南宮青梧,連綿不絕的雨水都被斬得四分五裂。劍氣劃在地上“嗤嗤”作響,溝壑縱橫。


    李承唐的想法是自己有傷不敢硬碰,那便用快劍逼得南宮青梧不至於跟自己硬撞。


    南宮青梧本以術入道,劍法變得更快,白袍身影變成一團白霧,避開了李承唐的劍式,半空中雙手合劍,一式“白虹貫日”,一股巨大的力量向李承唐貫穿過來。


    李承唐半空中無法閃避,小千世界之內感受風雲流動,身化輕鴻,隨著這股貫穿之力,一下退後百丈之遠。


    南宮青梧吼叫一聲:“小兒休走!”緊接著一招“破雲式”,身劍合一,向李承唐胸前繼續直刺過來。


    李承唐知道自己即便在受傷之前也無法贏他,何況是現在,便用拖字訣,順勢繼續化風後掠。


    兩人的武學修為都已至大宗師,可感受小千世界,運用自然之力,借風而行。這一跑一追,天空中便如出現了一白一黑兩道光影閃過,瞬間就是幾十裏路。


    李承唐飛掠半個時辰,也不知自己現在到了哪裏,南宮青梧依然緊追不舍,沒落下半步。李承唐心想:這老兒武功確實了得,卻也不能把命留在這裏。


    喊道:“南宮老兒,我跟你打也打了,難道還真分個你死我活不成!你若想報仇我們便改日再打過!”


    他功力隻恢複了八、九成,又運功飛行那麽久,氣機略微不暢,墜下雲頭。見此處是一片山澗密林,便一頭鑽了進去,貼地飛掠。


    又行數十裏,感覺氣血翻湧,真氣紊亂,竟有舊傷複發的跡象。連忙止步調息,心想這下應該擺脫這老兒了。


    他與南宮青梧一戰,雖然大部分是逃跑,但兩人皆是催動真氣運用小千世界的絕學,十分耗費真元。他原本心脈受傷就沒有恢複,隻是真氣恢複了八、九成,這一下隻感覺心脈疼痛難忍,嘴角又開始沁血。


    李承唐剛剛將真氣運行一個周天,稍微平息了體內疼痛。便聽天空一聲斷喝:“小兒受死!”


    南宮青梧如一道炸雷由天而降,一式“流雲射日”,一劍一拳當頭落下,一丈之內草木斷裂,形成一個大坑。


    李承唐倉促應戰,橫向飛掠,心中剛起“這老兒當真難擺脫”的念頭。


    南宮青梧又一式“截雲式”,袍袖橫向揮來。樹木和飛石全部砸向李承唐。小千世界之威,周邊立即風雲色變,這老兒當真是拚了性命。


    李承唐不得不一劍斬向南宮青梧,攻其自救。


    南宮青梧竟不理睬,被李承唐斬出一道血槽。而李承唐也被這一揮之威,砸出十丈有餘,眼睛一黑,感覺身後竟是懸崖,昏迷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良人並收藏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