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卿不久便回到漢宮,果然最先見到的便是大長秋錦顏,子卿再見錦顏已經又是一種心情,帶著敵意問了句:“大長秋——”


    “卑職參見金將軍。”錦顏如往常一般回敬子卿。


    子卿走到他的身邊對著他的耳朵說道:


    “無論你們有什麽壞心思,記得,有我在,你們是不會得逞的!”


    又走到他的背後:


    “這片土地是孝忠以及我們的父輩用生命守護的,如今孝忠雖不在但還有我,一句話,勸你打消顛覆九域的野心,否則格殺勿論!”


    大長秋錦顏沒有任何不悅,依然正式地說道:“金將軍,萬歲有事召見。”


    如此子卿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了。


    禦書房。


    “子卿可尋得孝忠下落?”明帝見麵便直接問道。


    “這,”子卿手握良駒的劍柄支支吾吾不肯說話。


    明帝以為又是無果。


    “算了,或者緣分到了我們自然能相見。”


    “唉——”明帝又深深歎了口氣。


    子卿不知該如何訴說孝忠此時的境遇,見明帝歎氣,不如轉移話題,待日後時機到了,二人再相認也未嚐不可,便說道:“萬歲,可有心事未解?”


    明帝道:“如今的朝堂,人才不濟一言難盡……怎能不擔憂啊?”


    “萬歲,舊日臣曾提過的公孫博仁,您可還記得。”


    “公孫夷公孫博仁?”


    “沒錯正是此人。”子卿見有效果忙說道:


    “公孫世家人才輩出,尤其他公孫夷,不僅家族治理得有條不紊,就連當地的百姓也在他的影響下生活得井井有條。


    他們家族曾世代輔佐王公大臣,但臣了解到因為前朝恩怨公孫一家不再問世事,所以臣認為,萬歲若能替公孫家做主,沉冤昭雪,或能請出公孫夷來輔佐朝政,替萬歲解憂。”


    “看來愛卿很了解這個公孫家族,。”


    子卿微微一笑,裏麵的故事自不能多說。


    又聽明帝道:“至於這個公孫夷,朕也曾留意過有關他的記載,若說他們世家與前朝有恩怨,那也不難辦。隻是這個人還需要請?”


    “這,公孫家族一向不與朝廷人接觸,臣當年接觸他們也是隱瞞了身份。”


    “這樣?你替朕傳旨召公孫夷來朝見朕,朕倒是要會會這個公孫博仁。”


    “臣領旨。”


    子卿領了旨意便通知公孫兄妹,公孫兄妹聽得此事自然喜出望外,立刻隨從在左右也跟著子卿回了公孫家。


    公孫夷再次見到子卿,尤其身後的公孫兄妹,心裏更加不悅,便呼喚家人請出家法。


    子卿見狀忙大聲喝住:“慢!”


    “公孫夷,公孫兄妹現如今已入我麾下,如果公孫先生再對他二人無理便是與朝廷抗命!”


    公孫夷無端被子卿教訓一頓很是不悅,依然理直氣壯道:“那又如何,如今我公孫一家不問世事,深居簡出,又何煩朝廷操心。”


    “公孫先生,此話還是說與萬歲聽罷。”


    子卿因上次擊退海寇平亂邊關立功,得明帝嘉獎晉升一級,所以身著三品朝服,加之他本就不卑不亢的性子,如今威嚴更加無人敢犯。


    “金兄,不可!”


    公孫翼聽了此話倒是怕了,隻怕皇帝會治罪公孫夷,慌忙說道,“我們族長性情耿直,如此豈不有殺身之禍?”


    子卿拍了拍公孫翼的手臂,搖了搖頭,示意叫他放心。


    又拿出聖旨,站了過來,利落地打開聖旨,宣道:“前朝執事大鴻臚公孫夷聽旨!”


    公孫夷疑惑,這小皇帝怎知道他前朝的官職。


    但見子卿也有些威嚴又手拿聖旨,不敢再犯,隻好帶著家人一同跪拜聽旨。


    子卿宣讀完旨意便道:


    “請公孫先生這就隨本官上朝麵聖。”


    一眾人起來後,公孫翼公孫驚豔還是非常擔心圍住了子卿,公孫驚豔道:“這,金大哥萬歲真的不會為難族長嗎?”


    “那你二人還想不想公孫家族再有出頭之日?”子卿問。


    “這,自然。”公孫翼答道。


    “那萬歲為難又怎樣?”


    “可是——”公孫驚豔還是不放心。


    “放心,”子卿見狀隻好耐著性子安慰道,“你們族長在前朝的暴政下依然能存活下來,難道會敗在如今這位才及冠的小皇帝手裏嗎?”


    “好吧。”


    公孫驚豔公孫翼還不是很放心。


    但公孫夷自己也會掂量自己肚子裏的墨水。


    宮殿。


    “公孫先生,您這句話大錯特錯。”


    公孫夷自然先對這皇帝表明自己隱世不出不問世事的心態,怎料這明帝當仁不讓。


    又道:“如今你既在我九域國土之上,衣食住行樣樣都有我國護佑,倘若真如你所言真與朝廷無瓜葛,何不遷去他國,那才是與我大漢再無瓜葛。”


    “你——”公孫夷開始有些犯難,沒想到這小皇帝這麽難對付。


    “既然不願離開故土說明還是與這故土有著濃厚的感情,請問這份情意如何割舍?”


    幾句話說到了公孫夷心坎裏。


    公孫夷想,如此被小皇帝牽著鼻子走也是不是辦法,便翻起舊賬來:


    “那前朝皇後將我公孫家族先賢之輩殺個幹淨又當如何計算?”


    “既然是前朝之事,那便不該計算在我我朝庭之上,公孫家族多少先賢為國效力,我與先皇有目共睹,如今舊朝之勢已被我朝推翻,公孫先生又在計較什麽?”


    “那我們公孫家死了那麽多人豈不白死了!”


    明帝起身來到公孫夷麵前道:“公孫先生,朕已查明公孫家先賢之士的死因,要怪隻怪前朝皇後暴政,隻因那兩紙詩句便不分青紅皂白,偏聽偏信,濫殺無辜,實在是人神共憤,朕已擬好聖旨,這便為你公孫家正名。”


    “當真?”公孫夷看著字字句句心裏似乎見到了太陽。


    “公孫先生,”明帝一邊拘禮一邊”說道:“朕的一道聖旨可不是白擬的。”


    公孫夷見明帝拘禮忙道:“使不得,老夫隻是一介早民。”


    明帝當即借題發揮,忙問:“何為草民?”


    公孫夷答道:“草野之民,依附於土地,雖弱小但卻生命力頑強。”


    “好一個生命力頑強,既然先生知道依附的是這片土地,那為何無所作為,不思圖報於你所依附的土地?生命力頑強,卻不思進取,我大漢正直用人之際,你卻無動於衷。”


    “隻是——“公孫夷已經一頭汗水。


    “隻是前朝恩怨?那是前朝的事,如今我大漢人丁興旺,稅政清廉,人心所向一片繁榮,如若你把前朝之事就算在我朝之上,那你豈不是認為朕也如前朝一般。”


    “這,自然不是。”嘿這一耙子打回來了?公孫夷心道。


    “那便是你公孫家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什麽滿口仁義道德,不過是你們的冠冕堂皇之詞罷了。你若一心為我九域百姓著想,請問前朝之事又何必拿出來再談。”


    “這——”公孫夷已經被問得啞口無言。又道:“可老夫當年立下家規和誓言,又怎能輕易違背。”


    “你是怎樣說的。說給朕聽聽。”


    於是公孫夷又說了一遍自家家訓。


    明帝聽完扔過來一卷卷軸,道:“這便是你那家規,前日從你那孫兒公孫翼要來的,寥寥改動幾筆,你看看,是否可行?”


    公孫夷,心道:


    這小皇帝做事如此縝密,說起話來邏輯思維又無縫可入,當真不是泛泛之輩啊。這是家規還是聖旨啊,莫不是給老夫找了個台階下,如此我又怎能繼續堅持?


    又見家規,主要內容還在守孝悌之類的,唯獨這不得出山輔佐王公大臣被改了。


    隻是些後輩可以施展所學之長,輔佐吾皇造福百姓,同時監督皇帝的作為等:


    “如遇皇帝有不仁之心,不善待百姓隻為,人人得以——”念到這裏公孫夷不敢再念。


    “這,”公孫夷心中一動,這,我公孫家何德何能,怎敢監督萬歲?”


    “朕不是說笑的,你看看家規下麵是什麽。”明帝一臉的壞笑。


    “王劍?”公孫夷更加驚訝了。


    “沒錯,倘若朕或者朕的後代有不仁之心這便是尚方寶劍!”


    皇帝連寶劍都贈了自己還有何顏麵堅持,今日當真是敗給了這後生啊,便跪倒在地,道:


    “老夫迂腐,一生所學自認為滿腹經綸滿腹道義,如今與萬歲如此高義相比,老夫可是白學一生了。


    若當真讓後輩孩兒們的學識爛在肚子裏,不去造福百姓那學了又有何意義,又與那些前朝貪圖功名不顧別人死活之輩有何區別?”


    明帝見公孫夷動心了,便趁熱打鐵,鞠了一禮:“公孫先生當真這麽想,那請受晚生一拜。”


    公孫夷隻感羞愧難當。


    “先生為我九域培養出眾多傑出的人才,而我九域正是用人之際,先生不計前嫌,放眾門生造福我九域,豈不是我九域百姓之福,這一拜我是替九域子民而拜,先生怎可有不接之禮?”


    公孫夷見明帝果然是一代明君,便也不計較前塵往事。


    終於釋懷,坦然地說道:“身為一國之君親自聚才納賢,處處為黎民百姓著想,百姓有明君如您,才是百姓們的福分。


    草民定當好生教導後輩,令其學識學以致用,雖不是些棟梁之才,但也能為我朝建樹一二,盡心盡力為民造福,鞠躬盡瘁輔佐萬歲。”


    “如先生所言,且看我如何為百姓造福就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神列陣圖之尋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帝廟的葉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帝廟的葉玄並收藏諸神列陣圖之尋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