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向往。
張求道也隻是感慨了一下,便繼續俯首製符。
製作符籙隻是為了讓自己更多一種對敵手段,他不想在這事上耽誤太多時間。
修煉,如何突破練氣境第二重聚法成沙才是他首要目的。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張求道集中精神,動作更加幹脆利落。
很快,再次到了翻篇的時候。
這一次,翻篇無礙,麵對小溶劍法陣的幹擾,張求道依然把控住了法力的走向。
然而,初次煉製符籙,依然不可避免了麵對一處處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書本上無法傳授的,乃是對法力的輸出把控,對時機的把控。
唯一的方法就是熟能生巧。
張求道耗費了三十多張黃紙。
總算將繪製《五行劍煞符》過程中,一處處問題都摸透了。
當兩個法陣將黃紙兩麵都畫完時,便是最重要的固陣。
若無固陣,法力一斷,這張靈韻盎然的黃紙轉眼就會化作普通的黃紙。
固陣又稱點陣。
陣中陣。
使基陣、納陣中的法力循環往複。
張求道的手指先在小溶劍法陣中,五行屬火處一點,法力透體,直入黃紙背麵的納陣之中。
兩方法陣皆出自五行。
小溶劍法陣,五行納靈陣,五行基點都在一起,使得點陣的難度大為減低。
火點完以後,張求道迅速點在木上麵。
火生金,金生水,水生土,土生木,木生火。
五行相生,一張最基礎的一等黃符就煉製雛形了。
張求道將一縷在體內打磨好的劍煞灌入其中。
刹那間。
符籙化為灰燼,一道道劍氣撕裂空氣之聲在小屋中響起。
張求道早有防備,一手遮麵,一手法力灌輸入桌子上的五行相生法陣。
逆轉法陣,五行相生化作五行相克。
靈石綻放五行相克之力,強行將一道道無形劍氣形成的劍氣驅散。
“劍煞打磨的太不夠徹底,黃紙難以承受。”
張求道苦笑一聲,接連的失敗讓他深切體會到了,做什麽都不容易。
臨門一腳,卻在他最熟悉的劍煞上又翻車了。
張求道等劍氣平息後,看著滿手被劍氣割裂的血肉模糊的手臂。
痛是真的痛,可張求道很滿意《五行劍煞符》的威力。
這是他並沒有往符籙灌輸過多的法力,隻是維持符籙的一縷法力。
否則,這小院隻怕都不在了。
他也說不定涼在自己的符籙下。
求道長生過程中所需要學習的技能,不論是符籙,煉丹,煉器,乃至布置法陣,都是危險係數相當高的工作。
煉丹失敗,爆丹爐而重傷的修仙者比比皆是。
就是死在其中的倒黴蛋也不是沒有。
丹爐的火焰不是凡火,而是靈火,乃至神火。
丹爐爆炸交雜靈火,乃至神火外溢,堪比煉丹者同境界最強一擊。
即便他們提前做好了防禦準備。
可有時候那些萬全防範的準備,一不小心趕上量變引起質變,也隻能讓他們留個全屍。
煉丹如此,煉器也自然如此。
而布置法陣失敗,引爆了法陣,周圍天翻地覆,可能當場就能把布陣者灰都揚了。
張求道選擇符籙作為切入點,便是修仙者從無數先輩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張求道沒有吞服靈丹療傷。
而是花費了兩三個小時,以法力修複,將看起來嚇人的傷勢給治愈了。
緊接著,又是投入製作符籙過程。
有了數十次失敗經驗,張求道將劍煞打磨得更為透徹,其中的煞氣幾乎打磨完了。
再打磨下去,劍煞沒了煞。
《五行劍煞符》製作出來,也威力近乎全無。
這就是符籙、煉丹、煉器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便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
過多,超過符籙,法器上限。
過少,浪費材料是一方麵,還發揮不出符籙、法器真正威力。
張求道這一次便有驚無險的將符籙煉製成了。
一縷劍煞進入其中,使得符籙看起來帶著一抹刺眼的寒芒。
張求道卻知道,劍煞打磨的太過了,浪費了《五行劍煞符》的承載力。
“總歸是成功了,下一次再增加一點就好了。”
張求道把玩著符籙,便將符籙放入一個早已經做好的木盒之中。
木盒的底部,鑲嵌著五顆靈石。
平日裏,符籙若是沒有穩定的環境,其中的法力會迅速消散,保持時間隻有短短數天的時間。
修仙者一般會煉製一個法匣來收藏。
張求道沒有法匣,也煉製不出來,便做了一個木盒。
然後,在其底部以五顆靈石,鑲嵌了一個基礎的五行束靈法陣,使得符籙的法力不流失。
張求道估計靈石中的天地靈氣,足以維持十天時間左右。
耗完之後就需要取換,或引天地靈氣給靈石補充。
在沒有得到靈石之前,張求道一直以為靈石是一次性用品。
結果,他上手靈石發現,靈石其實相當於一塊可循環充電電池。
隻要靈石本身的結構不被破壞,它便能夠儲存天地靈氣,釋放天地靈氣。
靈氣是一種很惰性的能量。
天地間無處不在,但若不被引動,幾乎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即便靈石可以反複利用,可靈石再多也不嫌多啊!”
張求道光是在桌子上布置五行相生法陣,木盒的五行束靈法陣,就占據了十顆靈石。
這還是最基礎的一重法陣。
換成基礎的二重法陣需要十顆,三重法陣需要十五顆,以及九重法陣需要四十九顆。
同時,法陣的重數越高,法陣越複雜,對靈石質量的要求就越高。
隨著對修仙體係的接觸越深入,張求道就越發明白一個道理。
求道長生,是一門體係十分複雜、龐大、涉及海量知識的長生工程。
資源再多,底牌再多,壽命再長,都不嫌多。
反倒是他壽命隻有不到十年,還背負了一個魔修的身份,連資源都少得可憐。
在這一步步都難如登天的困難麵前,能將人打擊到絕望。
張求道沒有氣餒。
他早已經習慣了打擊,也習慣了失敗後站起來。
至少。
蘇安年留下來的遺產,讓他能夠成為青蓮宗外門客卿。
不至於讓他連前期的修行之法都缺少。
張求道繼續埋頭製作符籙,耗費了兩天時間,製作了四十餘張《五行劍煞符》。
期間,自然也還有失敗。
他又不是機械,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人總有精神疏忽的時候,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還會受到環境影響。
不管怎麽樣,在將所有的黃紙都消耗完以後,張求道便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埋劍之地。
經過這次親自上手煉製符籙。
張求道明白。
想要以當前的千年槐樹黃紙、五行朱砂,以及他的製符籙水平。
是無法製出由八重陰陽法陣組成的“微靈陣”為基陣,五行納靈陣為納陣,再以陰陽五行陣固陣。
十一重法陣,橫跨陰陽、五行,已經涉及了陣法中的第二階層:複合!
張求道已經決定分兩步走,一步努力提升自己的製符水平。
另一步,在不暴露自己練氣的前提下,從別處獲得五行生靈符籙。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張求道也隻是感慨了一下,便繼續俯首製符。
製作符籙隻是為了讓自己更多一種對敵手段,他不想在這事上耽誤太多時間。
修煉,如何突破練氣境第二重聚法成沙才是他首要目的。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張求道集中精神,動作更加幹脆利落。
很快,再次到了翻篇的時候。
這一次,翻篇無礙,麵對小溶劍法陣的幹擾,張求道依然把控住了法力的走向。
然而,初次煉製符籙,依然不可避免了麵對一處處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書本上無法傳授的,乃是對法力的輸出把控,對時機的把控。
唯一的方法就是熟能生巧。
張求道耗費了三十多張黃紙。
總算將繪製《五行劍煞符》過程中,一處處問題都摸透了。
當兩個法陣將黃紙兩麵都畫完時,便是最重要的固陣。
若無固陣,法力一斷,這張靈韻盎然的黃紙轉眼就會化作普通的黃紙。
固陣又稱點陣。
陣中陣。
使基陣、納陣中的法力循環往複。
張求道的手指先在小溶劍法陣中,五行屬火處一點,法力透體,直入黃紙背麵的納陣之中。
兩方法陣皆出自五行。
小溶劍法陣,五行納靈陣,五行基點都在一起,使得點陣的難度大為減低。
火點完以後,張求道迅速點在木上麵。
火生金,金生水,水生土,土生木,木生火。
五行相生,一張最基礎的一等黃符就煉製雛形了。
張求道將一縷在體內打磨好的劍煞灌入其中。
刹那間。
符籙化為灰燼,一道道劍氣撕裂空氣之聲在小屋中響起。
張求道早有防備,一手遮麵,一手法力灌輸入桌子上的五行相生法陣。
逆轉法陣,五行相生化作五行相克。
靈石綻放五行相克之力,強行將一道道無形劍氣形成的劍氣驅散。
“劍煞打磨的太不夠徹底,黃紙難以承受。”
張求道苦笑一聲,接連的失敗讓他深切體會到了,做什麽都不容易。
臨門一腳,卻在他最熟悉的劍煞上又翻車了。
張求道等劍氣平息後,看著滿手被劍氣割裂的血肉模糊的手臂。
痛是真的痛,可張求道很滿意《五行劍煞符》的威力。
這是他並沒有往符籙灌輸過多的法力,隻是維持符籙的一縷法力。
否則,這小院隻怕都不在了。
他也說不定涼在自己的符籙下。
求道長生過程中所需要學習的技能,不論是符籙,煉丹,煉器,乃至布置法陣,都是危險係數相當高的工作。
煉丹失敗,爆丹爐而重傷的修仙者比比皆是。
就是死在其中的倒黴蛋也不是沒有。
丹爐的火焰不是凡火,而是靈火,乃至神火。
丹爐爆炸交雜靈火,乃至神火外溢,堪比煉丹者同境界最強一擊。
即便他們提前做好了防禦準備。
可有時候那些萬全防範的準備,一不小心趕上量變引起質變,也隻能讓他們留個全屍。
煉丹如此,煉器也自然如此。
而布置法陣失敗,引爆了法陣,周圍天翻地覆,可能當場就能把布陣者灰都揚了。
張求道選擇符籙作為切入點,便是修仙者從無數先輩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張求道沒有吞服靈丹療傷。
而是花費了兩三個小時,以法力修複,將看起來嚇人的傷勢給治愈了。
緊接著,又是投入製作符籙過程。
有了數十次失敗經驗,張求道將劍煞打磨得更為透徹,其中的煞氣幾乎打磨完了。
再打磨下去,劍煞沒了煞。
《五行劍煞符》製作出來,也威力近乎全無。
這就是符籙、煉丹、煉器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便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
過多,超過符籙,法器上限。
過少,浪費材料是一方麵,還發揮不出符籙、法器真正威力。
張求道這一次便有驚無險的將符籙煉製成了。
一縷劍煞進入其中,使得符籙看起來帶著一抹刺眼的寒芒。
張求道卻知道,劍煞打磨的太過了,浪費了《五行劍煞符》的承載力。
“總歸是成功了,下一次再增加一點就好了。”
張求道把玩著符籙,便將符籙放入一個早已經做好的木盒之中。
木盒的底部,鑲嵌著五顆靈石。
平日裏,符籙若是沒有穩定的環境,其中的法力會迅速消散,保持時間隻有短短數天的時間。
修仙者一般會煉製一個法匣來收藏。
張求道沒有法匣,也煉製不出來,便做了一個木盒。
然後,在其底部以五顆靈石,鑲嵌了一個基礎的五行束靈法陣,使得符籙的法力不流失。
張求道估計靈石中的天地靈氣,足以維持十天時間左右。
耗完之後就需要取換,或引天地靈氣給靈石補充。
在沒有得到靈石之前,張求道一直以為靈石是一次性用品。
結果,他上手靈石發現,靈石其實相當於一塊可循環充電電池。
隻要靈石本身的結構不被破壞,它便能夠儲存天地靈氣,釋放天地靈氣。
靈氣是一種很惰性的能量。
天地間無處不在,但若不被引動,幾乎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即便靈石可以反複利用,可靈石再多也不嫌多啊!”
張求道光是在桌子上布置五行相生法陣,木盒的五行束靈法陣,就占據了十顆靈石。
這還是最基礎的一重法陣。
換成基礎的二重法陣需要十顆,三重法陣需要十五顆,以及九重法陣需要四十九顆。
同時,法陣的重數越高,法陣越複雜,對靈石質量的要求就越高。
隨著對修仙體係的接觸越深入,張求道就越發明白一個道理。
求道長生,是一門體係十分複雜、龐大、涉及海量知識的長生工程。
資源再多,底牌再多,壽命再長,都不嫌多。
反倒是他壽命隻有不到十年,還背負了一個魔修的身份,連資源都少得可憐。
在這一步步都難如登天的困難麵前,能將人打擊到絕望。
張求道沒有氣餒。
他早已經習慣了打擊,也習慣了失敗後站起來。
至少。
蘇安年留下來的遺產,讓他能夠成為青蓮宗外門客卿。
不至於讓他連前期的修行之法都缺少。
張求道繼續埋頭製作符籙,耗費了兩天時間,製作了四十餘張《五行劍煞符》。
期間,自然也還有失敗。
他又不是機械,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人總有精神疏忽的時候,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還會受到環境影響。
不管怎麽樣,在將所有的黃紙都消耗完以後,張求道便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埋劍之地。
經過這次親自上手煉製符籙。
張求道明白。
想要以當前的千年槐樹黃紙、五行朱砂,以及他的製符籙水平。
是無法製出由八重陰陽法陣組成的“微靈陣”為基陣,五行納靈陣為納陣,再以陰陽五行陣固陣。
十一重法陣,橫跨陰陽、五行,已經涉及了陣法中的第二階層:複合!
張求道已經決定分兩步走,一步努力提升自己的製符水平。
另一步,在不暴露自己練氣的前提下,從別處獲得五行生靈符籙。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