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青輩出,女文青也如過江之鯽。李清照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李清照的老公叫趙明誠,也是一個文青(還是高幹子弟)。拿現在的眼光看,兩個文青在一起過日子,多半過得很擰巴。比如說,女文青慵懶地靠在沙發上捧讀一本《追憶似水年華》,男文青則摳著臭腳丫,聚精會神的在豆瓣小組裏灌水……不知不覺黃昏來臨,肚子也咕咕叫了,但此時讓誰抽身去做飯都是一件傷感情的事情。李清照跟趙明誠他們就沒這些煩惱,日子過得很是和諧——因為李清照可以一邊奶孩子,一邊寫詩歌;趙明誠也可以一邊彈吉他,一邊熬小米粥。嗯,相當和諧。


    文青之間都是不服氣的,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李文青和趙文青也會經常切磋一下手藝。比較不好意思的是,李文青常常占據上風。


    一次趙明誠被派到外地做官,小兩口過著兩地分居的日子。那時候還沒有手機、網絡,所有相思之情隻能通過郵局傳遞。重陽節到了,人家的夫妻成雙對,李家的文青守空房。獨守空房的李清照鬱悶之餘,將萬千思緒化成了一首詞,《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寫好之後就給趙明誠寄去了。趙明誠看到這詞後第一反應是得意:俺家老婆想我想得都瘦成黃花了;第二反應是失落:靠,幾天不見,這丫頭的詞是越寫越好啊。


    趙文青越想越失落。都怪自己,到外地當官來了,應酬多、飯局多、還有到洗浴城考察學習的時候也多,寫詩作文就未免荒廢了。他決定發一番狠,迎頭趕上去。從那以後,他謝絕一切應酬、飯局、考察,每天下班後就關上門寫作,一熬就是三天三夜,寫了50首詞。之後趙文青把李清照的那首詞也雜入其間,請朋友陸德夫品評。


    老陸品味了一番,說道:“隻三句絕佳。”


    趙文青忙不迭的問是哪三句,陸德夫回答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話音未落,隻聽“撲通”一聲,趙文青已跌倒在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作為一個文青,不喝點酒是怎麽都說不過去的。


    宋朝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都非常豐富,喝點幸福的小酒,對於老百姓來說,不是什麽奢侈的事情,公務員家庭出身的李清照當然更不消說。李文青也喜歡喝酒。她一生創造的詞有58首,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6首。鑒於古人寫詩作文多是日常生活的寫照,我們可以比較大膽的認為:李文青沒有寫詞,就在喝酒;沒有喝酒,就在去喝酒的路上。


    還沒出閣,李文青就跟著一幫夥伴遊山玩水飲酒作樂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春光明媚,一幫紅男綠女,搖著小船兒在湖裏一邊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一邊行酒令喝酒。李文青詩詞寫得漂亮,玩酒令卻不行,所以喝著喝著臉上就飄起了飛霞。幸好宋朝的酒度數不高,略高於現在的醪糟。不然喝一天下來,任誰都得橫著走。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該是回家的時刻了。大夥兒又奮力搖著船兒往回走,不料迷迷糊糊之間迷路了,跑到一片蓮藕深處去了……不料驚醒了剛剛一群入睡的歐鷺,撲啦啦的飛起來,在蛋黃一樣的夕陽下飛翔……


    女文青喝酒,當然得有一點不一樣的調調。


    賞花是女文青喝酒的基本裝備。菊花開了?喝酒。“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梅花開了,喝酒。“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茶花開了?還是喝酒。“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宋朝時還沒有三裏屯酒吧一條街,不然的話,李清照一定會是那兒的常客。


    現在的女文青喝酒之外,香煙也是必備之物。你孤獨地坐在燈紅酒綠的酒吧一角,修長的指尖夾著一支摩爾,你輕輕吻了一下摩爾,吐出一圈淡藍色的煙霧……我靠,簡直就是帥呆了。但宋朝時候,煙草這玩意兒還沒傳到中國來,女文青們又拿什麽顯擺呢?


    賭博。


    你沒看錯,是賭博。女文青李清照對於賭博的熟稔程度,不亞於漢字。


    宋朝人賭風之濃厚,令人歎為觀止。999年,遼軍入侵,宋真宗嚇得屁滾尿流,想撒丫子跑;一見宰相寇準不在。問他在幹什麽。左右回答說:“他還在跟人賭錢呢。”宋真宗一下子就放心了。在這大兵壓境的時刻,寇準還在賭錢娛樂,不正好說明他已經運籌帷幄、胸有成竹嗎?


    在這樣濃厚的賭博文化熏陶之下,李清照不想成為賭聖都難啊。她甚至還理論聯係實際,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文章,《打馬圖序》,劈頭就說了,“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嚐不進者何?精而已。”翻譯出來就是:我這人就是喜歡打點小麻將。隻要有牌局我都參加,一到賭桌上就廢寢忘食,不分白天晚上地賭。我賭了一輩子,總是贏多輸少?為什麽呢?我牌藝精通而已。”


    看,她居然洋洋得意地宣稱自己牌藝精通;據我所知,她的詩詞獨步宇內,可也沒有這樣得意忘形的自誇啊?


    女文青的人生旅途都有些小坎坷,花花草草之類的;李清照的坎坷比較大——亡國,喪夫。


    靖康之恥後,兩個皇帝被金兵連鍋端了,這國也就亡了。李清照跟著丈夫趙明誠南下避難。一路上他們看到國破家亡的慘狀,不禁悲痛難掩。這時候的李清照,也從一個文青變成了憤青。她寫了一首詩歌,《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甚至一度萌發要上前線抗金的心願,可惜女文青當兵,也太驚世駭俗了,而且操作起來難度很大,這才作罷。


    隨後趙明誠也因病逝世,世界上最愛她的那個人去了。什麽是世界末日?這就是。李清照幾乎要被這些接踵而來的打擊打敗——但她最終沒有。因為她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眼前最要緊的就是要把趙明誠的學術研究成果整理出來,這樣才無愧他的半生勤勞。


    在那種“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環境裏,李清照殫精竭慮,獨立編撰完成了《金石錄》。


    文青都具有特立獨行的品質。晚年的李清照又做了一件讓世人側麵的事情:改嫁。為了不給弟弟增加負擔,她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文人。其實嫁人沒有問題,可沒料到的是,張汝舟娶她,竟然是為了圖謀她家的金石古玩。沒有得逞,因為那些金石古玩都在戰爭中遺落殆盡。


    張汝舟不是文青,而是一個文氓。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不高興的時候對李清照實施家庭暴力。一個女文青,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女文青怎麽受得了這些呢?她決定擺脫張汝舟,並且還要讓他付出一定的代價。


    張汝舟這人滿身都是汙點,他不但為人很不正派,還經常行賄受賄,甚至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利用職權謊報軍情,貪汙大筆軍餉。李清照就向官府告發了他。


    南宋有一條比較奇怪的法律:妻子揭發丈夫,就算證據確鑿,也得跟著進去坐幾年監牢。因此,雖然張汝舟被繩之於法了,李清照也被關進了監獄。


    好在李清照的父老鄉親們非常善良,湊了一點錢,把她贖了出來。


    之後,女文青李清照就在孤獨寂寞之中度過了餘生。


    不過,後人不會忘記她的。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為水星上第一批環形山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嗯,看呢,女文青李清照的故事不但穿越了國界,還飛向了遙遠的宇宙……(未完待續)


    GET /u/116/116001/39574592.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64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回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仁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仁勇並收藏夢回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