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宗院,庭院無數,錯落在山水林間,在距離王承所在的“不王居”較遠的另一邊,有一處庭院群,由多個庭院圍成,南門前設有一塊刀削斧鑿的石碑,刻著“霸刀社”三個字,金鉤銀劃的,很是淩厲霸氣。
“嗬嗬,康帝王掣?我父親原是西軍校尉,為了大康,為了他王氏江山,多少年出生入死,到頭來一句軍法無情,被砍了頭。”
“宣承啊,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個世界弱肉強食,自身強大才是根本,修仙一道才是立身之本。所以父親死後,我不屑於再去為了什麽狗屁大康拚命,我不顧家母的勸阻,拚了命的爬過十二裏問仙路,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主掌自己的生死,什麽朝廷,什麽忠義,什麽功名,都是無根浮萍。男兒在世,既然活著,就為自己而活!”
“有朝一日,若我成仙,這世間管他什麽王侯將相,誰敢殺我?嗬嗬,軍法無情,我一刀劈了他娘的軍法!”
庭院群裏一間小屋內,兩位少年在飲酒。
其中一人頭發微卷,劍眸薄唇,頗為俊秀,隻是眉宇間也頗為傲氣,正是王承六名護衛裏的反骨仔——符宣承。
另一人也是微卷頭發,但厚唇圓眼,此時說話看似豪情,卻帶著怨氣。
兩人交杯換盞,相談甚歡,看著感情極好。
“哼!良惠兄你說得對!你可知每當我父親跪那廢太子時,我有多憋屈?”
“父親總和我說什麽忠君大義,可讓我跪這種廢物,我不服!憑什麽他一個一等廢體,癡愚蠢貨,就能生來高高在上?我等就要卑躬屈膝,甚至為他而死?”
符宣承舉杯一飲而盡,紅著雙眼,恨恨地說道。
“嗬嗬,廢太子,進了這仙門,他就隻剩下一個‘廢’字了!”
“宣承,你我堂親,為兄就和你說道說道。這仙門裏,像他這樣的權貴棄子也有不少,你知道他們的護道者是怎麽做的嗎?”
符良惠微醺著問道。
“還請兄長指點。”
符宣承聞言雙眼一亮,忙給自己這位遠方堂親把酒滿上,洗耳恭聽。
“嘿,指點談不上,眾所周知的事,我提前說給你聽罷了。這些個權貴棄子,靠走後門進的仙門,本身就受人鄙視,加上仙門超然,能闖過問仙路的都是仙道種子,不懼世俗皇權,對他們都沒有好臉色,欺淩打壓是常有的事,所以廢太子隻能仰仗你們這些護道者。”
“既然仰仗,那他必然要聽你的,就算你們有世俗家族的親情束縛,也不用害怕。雖說在仙門裏沒人敢真的對這些廢物紈絝動手,但這些廢物不可能一輩子都呆在門內,就算他們想死賴在門內不出也是不可能的。仙門不養閑人,規定的外出任務和曆練是少不了的。到那時,嘿嘿,仙道無情,在仙門之外死個人一點都不意外。懂了嗎?他們這樣的權貴子弟怕死,所以他們不敢真的拿家族來威脅你,兄弟啊,祝賀你,從你入門的那一刻起,你就自由了知道嗎?”
符良惠滿意地端起酒醉,邊飲邊說,一副過來人的模樣。
“小弟,多謝兄長指點。”
符宣承如醍醐灌頂,頓時大喜,忙起身給符良惠添酒。同時眼神閃爍,最後變得堅定起來,像是下了什麽決心。
“謝什麽?你我兄弟,不比客氣。你自小聰慧,我今日不說,你也能很快看清現狀。我記得小時候父親便長長拿你做榜樣,讓我向你學習。其實宣承,為兄覺得你就是不靠廢太子,憑你自己也可以走過問仙路。”
符宣承聞言微笑不語,頭顱不由自主地揚起,大有一副“知我者,良惠兄也”的意思。
“來,喝!”
“聽為兄的!即入仙門,便修煉第一!什麽廢太子,什麽福王,讓他安安分分地呆一邊去。若是事多不聽話,直接綁了關起來當個吉祥物,隻要不死,不用管他怎麽活!去他娘的大康!去他娘的皇室!幹!”
“對了宣承,還沒問你,明日宗院選擇,你打算選哪個?我記得你的靈根,與我一樣,都是七等吧?不如就選刀門院,與為兄一起練刀,現如今為兄是這霸刀社的骨幹,也能照拂你一二。”
“多謝兄長,不過我打算進仙葫院。”
“啊?仙葫院?宣承啊,雖說你聰慧,悟性比為兄好,可這仙葫院乃眾院之首,它不是說進就能進的啊。”
……
“自此,第三次華山論劍落幕,這斷臂的楊過,身背重劍,伴有神雕,以‘西狂’之名流傳於世,俠名遠揚。”
月上中天,“不王居”內,王承喝了口茶,終於把臨時魔改的縮短版《神雕俠侶》講完。
“武俠,仙俠,長生之外,當如此。”
朱朋聽完,似乎感觸極深,隨後似有所悟,起身對王承一拜,言真意切地說道:“殿下仁心,朱朋銘記於心,日後朱朋但有分毫不敬,天打雷劈!”
他是聰明人,那行俠仗義的故事方才他聽得入迷,此時聽完一想,便明白了王承用故事來開導激勵他的用心。
在他的眼裏,王承的身份,是高高在上的親王。而他自己,說得好聽是將門之後,實際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庶子。在他的觀念裏,這樣一位寬宏大度,且關心下屬的親王,萬中無一,極其難得,著實令他感動。
“原來殿下說這個是為了激勵朱朋。”
嶽穎兒、洪長偉等四人見此,也明白了過來,有些詫異地看著王承,心裏也生出了別樣的感觸,再一想這一路上王承的表現,即便是較為天真遲鈍的吉寶也確定了。
殿下,並不癡愚,也不傻。
除了靈根太廢之外,隻是有些膽小罷了。
可這樣殿下,真的與其他的皇族不同,不紈絝,也不弄權,更難得的是照顧人心。
若是殿下靈根再稍微好一點……
能碰上這樣的殿下,他們心中歡喜,同時隱隱地覺得可惜。
尤其是嶽穎兒和嶽玉兒兩人,作為宮裏秘密培養的工具人,她們比朱朋等人更懂人心黑暗,此時對王承的善心就感觸更深。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裏,大康皇族就是他們的主人,而他們隻是冰冷的工具,主人想怎麽用就怎麽用,連她們的命都是隨時可惜丟棄的,又何必管她們的感受?
“行了,時候不早了,你們先去歇息吧,我一個人坐一會。”
王承心情不錯,這故事既是說個朱朋聽的,但又何嚐不是他無意間發泄出來的思念。
小時候他喜愛看這些武俠劇,爺爺喜歡抗戰劇,但每次爺爺都會陪他看,哪怕爺爺覺得武功太假了。
“是。”
朱朋幾人見他神色似有異,也不多說,應諾之後便起身回屋。嶽玉兒這一直對王承冷嘲熱諷的碎嘴姑娘,還突然十分貼心地道:“夜間天寒,還請殿下注意身體,玉兒去給殿下拿件衣袍吧。”
“不用。”
王承搖頭,他覺得此時涼爽正好。
“敢問殿下,昨夜大青坪上,西門搖風說,等殿下來報,屬下不解何意,是報仇嗎?”
這時,嶽穎兒像是下了什麽決心,與洪長偉相視一眼,單膝跪在了王承麵前,問道。
“差不多吧。”
王承微笑搖頭,輕描淡寫地道:“這世間,唯家與國,不可輕辱。他辱我一個廢人無所謂,但他不該輕我父皇,辱我大康。”
“我和他說,要麽殺我,要麽我必報一劍之辱。”
淡淡的話語,卻如驚濤駭浪,直擊五名少年人的心。
嶽穎兒冷冰冰的眼中有了異彩,嶽玉兒小嘴微張,仿佛第一次認識王承。
朱朋、洪長偉、吉寶三個男生更是臉色漲紅,屈辱、慚愧的同時,有熱血在湧,齊齊跪在王承麵前,咬牙立誓:“殿下剛烈!我等沒有保護好殿下,有愧皇恩!罪該萬死!願,為王前驅,報此家國之辱!”
王承麵露無奈,看著幾人,輕聲道:“說過了,別動不動就跪。這個急不來,來日方長,現在讓我安靜一會,去吧。”
“諾!”
……
“嗬嗬,康帝王掣?我父親原是西軍校尉,為了大康,為了他王氏江山,多少年出生入死,到頭來一句軍法無情,被砍了頭。”
“宣承啊,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個世界弱肉強食,自身強大才是根本,修仙一道才是立身之本。所以父親死後,我不屑於再去為了什麽狗屁大康拚命,我不顧家母的勸阻,拚了命的爬過十二裏問仙路,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主掌自己的生死,什麽朝廷,什麽忠義,什麽功名,都是無根浮萍。男兒在世,既然活著,就為自己而活!”
“有朝一日,若我成仙,這世間管他什麽王侯將相,誰敢殺我?嗬嗬,軍法無情,我一刀劈了他娘的軍法!”
庭院群裏一間小屋內,兩位少年在飲酒。
其中一人頭發微卷,劍眸薄唇,頗為俊秀,隻是眉宇間也頗為傲氣,正是王承六名護衛裏的反骨仔——符宣承。
另一人也是微卷頭發,但厚唇圓眼,此時說話看似豪情,卻帶著怨氣。
兩人交杯換盞,相談甚歡,看著感情極好。
“哼!良惠兄你說得對!你可知每當我父親跪那廢太子時,我有多憋屈?”
“父親總和我說什麽忠君大義,可讓我跪這種廢物,我不服!憑什麽他一個一等廢體,癡愚蠢貨,就能生來高高在上?我等就要卑躬屈膝,甚至為他而死?”
符宣承舉杯一飲而盡,紅著雙眼,恨恨地說道。
“嗬嗬,廢太子,進了這仙門,他就隻剩下一個‘廢’字了!”
“宣承,你我堂親,為兄就和你說道說道。這仙門裏,像他這樣的權貴棄子也有不少,你知道他們的護道者是怎麽做的嗎?”
符良惠微醺著問道。
“還請兄長指點。”
符宣承聞言雙眼一亮,忙給自己這位遠方堂親把酒滿上,洗耳恭聽。
“嘿,指點談不上,眾所周知的事,我提前說給你聽罷了。這些個權貴棄子,靠走後門進的仙門,本身就受人鄙視,加上仙門超然,能闖過問仙路的都是仙道種子,不懼世俗皇權,對他們都沒有好臉色,欺淩打壓是常有的事,所以廢太子隻能仰仗你們這些護道者。”
“既然仰仗,那他必然要聽你的,就算你們有世俗家族的親情束縛,也不用害怕。雖說在仙門裏沒人敢真的對這些廢物紈絝動手,但這些廢物不可能一輩子都呆在門內,就算他們想死賴在門內不出也是不可能的。仙門不養閑人,規定的外出任務和曆練是少不了的。到那時,嘿嘿,仙道無情,在仙門之外死個人一點都不意外。懂了嗎?他們這樣的權貴子弟怕死,所以他們不敢真的拿家族來威脅你,兄弟啊,祝賀你,從你入門的那一刻起,你就自由了知道嗎?”
符良惠滿意地端起酒醉,邊飲邊說,一副過來人的模樣。
“小弟,多謝兄長指點。”
符宣承如醍醐灌頂,頓時大喜,忙起身給符良惠添酒。同時眼神閃爍,最後變得堅定起來,像是下了什麽決心。
“謝什麽?你我兄弟,不比客氣。你自小聰慧,我今日不說,你也能很快看清現狀。我記得小時候父親便長長拿你做榜樣,讓我向你學習。其實宣承,為兄覺得你就是不靠廢太子,憑你自己也可以走過問仙路。”
符宣承聞言微笑不語,頭顱不由自主地揚起,大有一副“知我者,良惠兄也”的意思。
“來,喝!”
“聽為兄的!即入仙門,便修煉第一!什麽廢太子,什麽福王,讓他安安分分地呆一邊去。若是事多不聽話,直接綁了關起來當個吉祥物,隻要不死,不用管他怎麽活!去他娘的大康!去他娘的皇室!幹!”
“對了宣承,還沒問你,明日宗院選擇,你打算選哪個?我記得你的靈根,與我一樣,都是七等吧?不如就選刀門院,與為兄一起練刀,現如今為兄是這霸刀社的骨幹,也能照拂你一二。”
“多謝兄長,不過我打算進仙葫院。”
“啊?仙葫院?宣承啊,雖說你聰慧,悟性比為兄好,可這仙葫院乃眾院之首,它不是說進就能進的啊。”
……
“自此,第三次華山論劍落幕,這斷臂的楊過,身背重劍,伴有神雕,以‘西狂’之名流傳於世,俠名遠揚。”
月上中天,“不王居”內,王承喝了口茶,終於把臨時魔改的縮短版《神雕俠侶》講完。
“武俠,仙俠,長生之外,當如此。”
朱朋聽完,似乎感觸極深,隨後似有所悟,起身對王承一拜,言真意切地說道:“殿下仁心,朱朋銘記於心,日後朱朋但有分毫不敬,天打雷劈!”
他是聰明人,那行俠仗義的故事方才他聽得入迷,此時聽完一想,便明白了王承用故事來開導激勵他的用心。
在他的眼裏,王承的身份,是高高在上的親王。而他自己,說得好聽是將門之後,實際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庶子。在他的觀念裏,這樣一位寬宏大度,且關心下屬的親王,萬中無一,極其難得,著實令他感動。
“原來殿下說這個是為了激勵朱朋。”
嶽穎兒、洪長偉等四人見此,也明白了過來,有些詫異地看著王承,心裏也生出了別樣的感觸,再一想這一路上王承的表現,即便是較為天真遲鈍的吉寶也確定了。
殿下,並不癡愚,也不傻。
除了靈根太廢之外,隻是有些膽小罷了。
可這樣殿下,真的與其他的皇族不同,不紈絝,也不弄權,更難得的是照顧人心。
若是殿下靈根再稍微好一點……
能碰上這樣的殿下,他們心中歡喜,同時隱隱地覺得可惜。
尤其是嶽穎兒和嶽玉兒兩人,作為宮裏秘密培養的工具人,她們比朱朋等人更懂人心黑暗,此時對王承的善心就感觸更深。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裏,大康皇族就是他們的主人,而他們隻是冰冷的工具,主人想怎麽用就怎麽用,連她們的命都是隨時可惜丟棄的,又何必管她們的感受?
“行了,時候不早了,你們先去歇息吧,我一個人坐一會。”
王承心情不錯,這故事既是說個朱朋聽的,但又何嚐不是他無意間發泄出來的思念。
小時候他喜愛看這些武俠劇,爺爺喜歡抗戰劇,但每次爺爺都會陪他看,哪怕爺爺覺得武功太假了。
“是。”
朱朋幾人見他神色似有異,也不多說,應諾之後便起身回屋。嶽玉兒這一直對王承冷嘲熱諷的碎嘴姑娘,還突然十分貼心地道:“夜間天寒,還請殿下注意身體,玉兒去給殿下拿件衣袍吧。”
“不用。”
王承搖頭,他覺得此時涼爽正好。
“敢問殿下,昨夜大青坪上,西門搖風說,等殿下來報,屬下不解何意,是報仇嗎?”
這時,嶽穎兒像是下了什麽決心,與洪長偉相視一眼,單膝跪在了王承麵前,問道。
“差不多吧。”
王承微笑搖頭,輕描淡寫地道:“這世間,唯家與國,不可輕辱。他辱我一個廢人無所謂,但他不該輕我父皇,辱我大康。”
“我和他說,要麽殺我,要麽我必報一劍之辱。”
淡淡的話語,卻如驚濤駭浪,直擊五名少年人的心。
嶽穎兒冷冰冰的眼中有了異彩,嶽玉兒小嘴微張,仿佛第一次認識王承。
朱朋、洪長偉、吉寶三個男生更是臉色漲紅,屈辱、慚愧的同時,有熱血在湧,齊齊跪在王承麵前,咬牙立誓:“殿下剛烈!我等沒有保護好殿下,有愧皇恩!罪該萬死!願,為王前驅,報此家國之辱!”
王承麵露無奈,看著幾人,輕聲道:“說過了,別動不動就跪。這個急不來,來日方長,現在讓我安靜一會,去吧。”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