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前了一百多年的跪像(求收藏推薦)
大明太子:最強幕後黑手 作者:那片江湖大又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進微微一愣,摸不著朱標為何有此問,想也未想回道:“應該是……趙構吧?畢竟嶽飛想迎回徽欽二帝,威脅到了趙構。”
後世之人,也經常為趙構和秦檜誰是嶽飛之死的主要責任人而爭吵不休,各抒已見。
此刻,秦檜的跪像尚未建成,他的名聲也遠沒後世那麽臭,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直到了明朝正德年間,秦檜,以及他夫人王氏,宰相萬俟卨,將軍王俊等人被紛紛建成跪像,跪在嶽飛幕前。
也正是從明朝中期開始,秦檜的名聲越來越臭,蓋過了曆史上的大多數奸臣。不過到了明末,有文人為秦檜叫屈,認為罪歸禍首是趙構,秦檜隻是從犯。
皇帝成為背鍋的,這倒是明末文人的共識,不僅在本朝,連前朝都沒放過。
朱標翻開了《宋史》的某一頁,說道:“鐵木真曾被金人羞辱,所以前元修史不會刻意詆毀南宋而抬高金朝,可靠性是沒問題的。”
“《宋史》這裏寫著紹興四年,趙構任命嶽飛清遠軍節度使,這是宋代最年輕的節度使,又授予他密奏之權,可以繞過樞密院,直接和皇帝對話。趙構顯然是將嶽飛作為親信重點培養了。”
這就好比明代的錦衣衛,可以繞過內閣直接和皇帝對話,從而讓內閣忌諱不已。
方進沉默不語,繼續安靜端坐。
他清楚朱標顯然在秦檜和趙構之間,更為憎恨秦檜。
“趙構五十餘歲禪位,當了二十年無權的太上皇,是其自願乎?”朱標微眯著眼睛,又猝不及防地問道,“老方,你覺得古往今來,有自願禪位的帝王不?”
“上古時期的賢君堯舜禹?”方進想了想後,又小聲說道。
朱標卻是不屑一笑,出乎意料地說道:“司馬遷《史記》的成書時間可以是遠遠晚於《竹書紀年》的!老方,你覺得是西漢的司馬遷更了解那個年代,還是春秋時期的王公貴族。”
正常而言,越接近那個時代,所記載的事件才會更真實。
當時間越來越久遠時,完全可以憑借主觀意識以春秋筆法進行描寫,與野史無異。
在朱標看來,皇位從來沒有自願讓出的。唯一自願禪讓的是乾隆,做了五年太上皇,但也隻是讓了皇位,卻沒讓權力。
“殿下……”方進一聲苦笑,“這《竹書紀年》可被儒家列為禁書,那些文人們若知道了殿下看此書,多半又會喋喋不休了!”
此書對於儒學思想的顛覆,是前所未有的。後世推崇此書者,對《史記》、《尚書》、《春秋》等儒家經典嘲諷成“偽史”,揭穿了“禪讓”是儒家編造的謊言。
堯舜禹三代君王都是等對方年老之時,將對方囚禁、流放,並奪取權利,從來不存在和平交接。
還有在《史記》裏被譽為第一賢相,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的老師伊尹,輔佐了三代君王,一副近乎完美的形象。
然而他在《竹書紀年》裏,完全是一副“權臣欺壓幼主”的負麵形象。
“就那些文人?”朱標輕笑一聲,語氣不屑地說道,“是父皇讓孤看的,為的是多多了解人心。他們又豈敢妄言!”
“皇上!”方進驚呼一聲。
他有些明白,為何朱元璋會發動“胡惟庸案”和“李善長案”了。
老朱從來都不相信會有什麽賢相,丞相存在的目的便是成為權臣,然後製約皇權。
與此如此,那幹脆直接一勞永逸地廢除相位。
朱標放下手中的《宋史》,又緩緩而道:“老方,孤就委托你一件事,要讓整個大明知道嶽武穆嶽王爺的英勇事跡,同時也讓那秦檜和其同黨都臭名遠揚,人人唾罵!”
他決定將時間線前移,從原來的明朝中期提前到如今的明初,在官方和民間兩種渠道大肆宣傳嶽飛和秦檜的事跡。
輿論的陣地,你不去爭取,敵人就會搶占。
“殿下放下,臣一定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務!”方進聞言,便立即回道。
朱標又繼續吩咐道:“對了,還有一事。老方,你必須把秦檜這家夥在死之前都加了九賜的事跡也大肆宣傳,總之嶽王爺之死,秦檜的罪責是最大了。孤就這麽定性了,省得後世的文人再翻案!”
秦檜的確加過九賜,但民間知之者甚少。
方進回過神後,心中頓時恍然。
太子殿下有手段啊!
畢竟總有人認為嶽飛之死,趙構是罪歸禍首,秦檜隻是執行命令的白手套。可若是要世人知道,秦檜加過九賜的話,便會是另外一番評價了。
畢竟在曆史上,凡是加了九賜的權臣幾乎都篡位了,而皇帝給權臣加九賜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的,卻為了自保又不得不為之。
隻是秦檜在加了九賜之後,沒過幾個月便病死了。
如此一來,後世文人再將鍋扣給趙構便不合適了。
方進點點頭,隨即又想到什麽,心中微動,然後默默伸過腦袋小聲說道:“殿下,臣有一個主意,要不給秦檜以及他的夫人王氏立一個跪像,讓其生生世世跪在嶽王爺的墓前懺悔。”
老方,你終於提到這一樁了!
朱標聞言後,頓時起身,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喊道:“老方好主意啊!此事你親自去辦,孤鼎力支持!若有人阻攔,你便說這事當朝太子的主意!”
他覺得這般演技,能將後世的那些小鮮肉吊起來拷打。
方進看著一臉激動的太子,恍惚之間才意識到,自己無心一句竟然改變了曆史,原本出現在正德年間的秦檜跪像,竟然被提前了一百五十年。
“殿下,那臣立即去辦此事?”方進隨即回複道。
“去吧去吧!”朱標笑著揮了揮手。
方進在出了大門後,猛得抬起頭,突然想起了什麽。
朱元璋讓朱標讀《竹書紀年》,而朱標本人對那些儒生又帶著不屑之色,難道說曆史上太子朱標之死,真存在蹊蹺之處?
朱元璋選了朱允炆難道也是無奈之下的妥協?
……
後世之人,也經常為趙構和秦檜誰是嶽飛之死的主要責任人而爭吵不休,各抒已見。
此刻,秦檜的跪像尚未建成,他的名聲也遠沒後世那麽臭,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直到了明朝正德年間,秦檜,以及他夫人王氏,宰相萬俟卨,將軍王俊等人被紛紛建成跪像,跪在嶽飛幕前。
也正是從明朝中期開始,秦檜的名聲越來越臭,蓋過了曆史上的大多數奸臣。不過到了明末,有文人為秦檜叫屈,認為罪歸禍首是趙構,秦檜隻是從犯。
皇帝成為背鍋的,這倒是明末文人的共識,不僅在本朝,連前朝都沒放過。
朱標翻開了《宋史》的某一頁,說道:“鐵木真曾被金人羞辱,所以前元修史不會刻意詆毀南宋而抬高金朝,可靠性是沒問題的。”
“《宋史》這裏寫著紹興四年,趙構任命嶽飛清遠軍節度使,這是宋代最年輕的節度使,又授予他密奏之權,可以繞過樞密院,直接和皇帝對話。趙構顯然是將嶽飛作為親信重點培養了。”
這就好比明代的錦衣衛,可以繞過內閣直接和皇帝對話,從而讓內閣忌諱不已。
方進沉默不語,繼續安靜端坐。
他清楚朱標顯然在秦檜和趙構之間,更為憎恨秦檜。
“趙構五十餘歲禪位,當了二十年無權的太上皇,是其自願乎?”朱標微眯著眼睛,又猝不及防地問道,“老方,你覺得古往今來,有自願禪位的帝王不?”
“上古時期的賢君堯舜禹?”方進想了想後,又小聲說道。
朱標卻是不屑一笑,出乎意料地說道:“司馬遷《史記》的成書時間可以是遠遠晚於《竹書紀年》的!老方,你覺得是西漢的司馬遷更了解那個年代,還是春秋時期的王公貴族。”
正常而言,越接近那個時代,所記載的事件才會更真實。
當時間越來越久遠時,完全可以憑借主觀意識以春秋筆法進行描寫,與野史無異。
在朱標看來,皇位從來沒有自願讓出的。唯一自願禪讓的是乾隆,做了五年太上皇,但也隻是讓了皇位,卻沒讓權力。
“殿下……”方進一聲苦笑,“這《竹書紀年》可被儒家列為禁書,那些文人們若知道了殿下看此書,多半又會喋喋不休了!”
此書對於儒學思想的顛覆,是前所未有的。後世推崇此書者,對《史記》、《尚書》、《春秋》等儒家經典嘲諷成“偽史”,揭穿了“禪讓”是儒家編造的謊言。
堯舜禹三代君王都是等對方年老之時,將對方囚禁、流放,並奪取權利,從來不存在和平交接。
還有在《史記》裏被譽為第一賢相,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的老師伊尹,輔佐了三代君王,一副近乎完美的形象。
然而他在《竹書紀年》裏,完全是一副“權臣欺壓幼主”的負麵形象。
“就那些文人?”朱標輕笑一聲,語氣不屑地說道,“是父皇讓孤看的,為的是多多了解人心。他們又豈敢妄言!”
“皇上!”方進驚呼一聲。
他有些明白,為何朱元璋會發動“胡惟庸案”和“李善長案”了。
老朱從來都不相信會有什麽賢相,丞相存在的目的便是成為權臣,然後製約皇權。
與此如此,那幹脆直接一勞永逸地廢除相位。
朱標放下手中的《宋史》,又緩緩而道:“老方,孤就委托你一件事,要讓整個大明知道嶽武穆嶽王爺的英勇事跡,同時也讓那秦檜和其同黨都臭名遠揚,人人唾罵!”
他決定將時間線前移,從原來的明朝中期提前到如今的明初,在官方和民間兩種渠道大肆宣傳嶽飛和秦檜的事跡。
輿論的陣地,你不去爭取,敵人就會搶占。
“殿下放下,臣一定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務!”方進聞言,便立即回道。
朱標又繼續吩咐道:“對了,還有一事。老方,你必須把秦檜這家夥在死之前都加了九賜的事跡也大肆宣傳,總之嶽王爺之死,秦檜的罪責是最大了。孤就這麽定性了,省得後世的文人再翻案!”
秦檜的確加過九賜,但民間知之者甚少。
方進回過神後,心中頓時恍然。
太子殿下有手段啊!
畢竟總有人認為嶽飛之死,趙構是罪歸禍首,秦檜隻是執行命令的白手套。可若是要世人知道,秦檜加過九賜的話,便會是另外一番評價了。
畢竟在曆史上,凡是加了九賜的權臣幾乎都篡位了,而皇帝給權臣加九賜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的,卻為了自保又不得不為之。
隻是秦檜在加了九賜之後,沒過幾個月便病死了。
如此一來,後世文人再將鍋扣給趙構便不合適了。
方進點點頭,隨即又想到什麽,心中微動,然後默默伸過腦袋小聲說道:“殿下,臣有一個主意,要不給秦檜以及他的夫人王氏立一個跪像,讓其生生世世跪在嶽王爺的墓前懺悔。”
老方,你終於提到這一樁了!
朱標聞言後,頓時起身,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喊道:“老方好主意啊!此事你親自去辦,孤鼎力支持!若有人阻攔,你便說這事當朝太子的主意!”
他覺得這般演技,能將後世的那些小鮮肉吊起來拷打。
方進看著一臉激動的太子,恍惚之間才意識到,自己無心一句竟然改變了曆史,原本出現在正德年間的秦檜跪像,竟然被提前了一百五十年。
“殿下,那臣立即去辦此事?”方進隨即回複道。
“去吧去吧!”朱標笑著揮了揮手。
方進在出了大門後,猛得抬起頭,突然想起了什麽。
朱元璋讓朱標讀《竹書紀年》,而朱標本人對那些儒生又帶著不屑之色,難道說曆史上太子朱標之死,真存在蹊蹺之處?
朱元璋選了朱允炆難道也是無奈之下的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