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莫正友身為家主,曆經多年的商場博弈和家族經營,歲數上來以後,人自然就成熟了。
故而他的內心脾性偏向於重利輕義,像二子莫合這樣隻為心中一口氣就無端豎敵、招惹是非的事情他是絕不會做的。
莫正友發了一通脾氣後,便在心中評估著利害關係,思考著該如何降低莫家的損失。
他有妻三房、妾三人,膝下後代有四子三女。
長子莫歡為首妻正室所生,今年剛滿22歲,也已取了兩房妻,生了三個孩子,如今負責莫家在安平河上最大的一艘樓船畫舫,號曰:江花露。
此畫舫被莫歡經營的有聲有色,舫內有曲娘八十八位,各個姿態窈窕,多才多藝,畫舫賣藝不賣身,引得無數公子流連忘返,不惜豪擲千金。
這種場合,暴發戶似的武者豪強是不稀罕的。
隻有那些肚子裏有幾分墨水,又偏愛弦樂、小曲,心中騷情的公子哥才喜歡。
莫家六艘畫舫中尤以江花露最為出名,每年都能為家族賺取不菲的利潤,並籠絡大量的關係!
至於二子莫合,就讓莫正友一言難盡了。
莫合比莫歡小了五歲,乃是他的二妻所生,早年莫正友在城外遭難,二妻為他擋死,因此情誼深厚,愛屋及烏。
每年僅賬房給莫合支出的銀子都達上萬兩之多!
這筆錢放在城外,不知道能夠養活多少人。
要是他僅僅隻是花錢大手大腳的也就罷了,偏偏還養成了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受不得半點委屈的死性子。
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爭風吃醋,暗中打生打死。
以往他對付的多為外城區的略有薄財的小商小戶,或是寨區的野路子武者,莫正友也就縱容了。
卻沒想到現在竟惹出了個這麽大的麻煩!
其實內城豪族子弟大多都像那莫歡,秉承家族培養,成年後就下放到各處產業,大多性子圓滑,即便有些小癖好也無傷大雅,鮮少有像他這樣跋扈的公子。
當然,導致莫正友心情煩悶的不僅僅是三水幫的覆滅,更多的還是因為近期城內的風向不對勁。
豪族們向來熱衷於降低並分化縣府的權威,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加肆意的發展。
朝廷的規矩和管製一直以來都是豪族、世家以及那些地區大幫大派發展的絆腳石。
此前城內豪族已經拉攏了城守軍的多位總兵與指揮使,當前隨著南開武即將到任,一切也都成了鏡花水月。
南開武可不是孤身前來,隨行帶了不少人才與武道好手,更是有一隊號稱百戰精銳的出雲鐵騎在。
若不是他沿途順便清剿懾服了一群路匪、強盜,恐怕此時早就抵達縣府了,不過南開武越是如此耽擱,越彰顯了他重整規矩的信心!
所以莫家今後該如何站位,也成了個大問題。
內城剩下的七家豪族表麵上同氣連枝,小會開個不停,實際上則是各懷鬼胎,有人與外城四幫聯手,有人和陳家牽扯極深,大家都有自己的打算。
“唉!”
想到這裏,莫正友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逆子,給我滾!”
“三個月內不許再邁出莫府一步!”
“不管如何,以後都別去城東瞎混了!”
“你要是什麽時候有你大哥一半的才能,我就算閉眼也安心了,整天就知道惹事,你怎麽對得起你那死去的娘親?”
提到他的娘親,莫正友不由得聲音一鬆,對莫合擺了擺手。
原地,莫合將腦袋低伏,神情卻越發的陰沉。
“大哥,又是大哥!”
“若不是你隻關照大哥,不願意將產業交於我打理,我又怎麽會整天無所事事?”
他在心中憤怒的呐喊,卻沒有說出口,隻是一言不發的起身,低著頭緩緩告退離去。
莫正友顧不上再教訓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而是將目光看向了躬身矗立的徐寧。
“徐寧!”
“老仆在!”
“自我莫家當年花重金將你贖回,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吧?”
“回老爺,二十二年零四月有餘。”
主仆二人一問一答,氣氛顯得有些古怪。
隻見莫正友起身,背著手走到了黑衣長須老者徐寧的身邊。
“我知道你對莫家素來忠心耿耿。”
“但此事你卻是大錯特錯了,合兒心智未熟,他胡鬧也就算了,你怎能跟著他一起胡鬧呢?”
聽到他這麽說,徐寧緩緩跪了下去。
硬朗的脊背好似起伏的山梁。
“事前老仆調查過,卻沒想到終究是看走了眼!”
“還請老爺責罰!”
莫正友沒有回答,隻是搖了搖頭。
“你老了,徐寧。”
“那小子確實無甚跟腳,但你們卻忽略了他和躍山長拳館主戚誌尚的關係。”
“他能吃住在館內,便說明他和戚誌尚的關係匪淺,絕非是單純交錢授技的普通關係。”
這個時候,徐寧忽然抬起了頭。
“老爺,您是說溪溝巷的事情和戚…有關?”
關於這個問題,莫正友並沒有回答。
他環繞著徐寧走了一圈,驀然換了個話題。
“南開武到任在即,你認為我莫家該如何抉擇?”
徐寧似乎早就習慣了家主的思維跳躍。
他跪在地上,沉吟了片刻後才開口說道。
“其實莫家未必要對南開武畏之如虎。”
“陳家也好、外城四幫也罷都早有準備,斷然是不會配合南開武整頓規矩,重理縣治的。”
“所以他的到任,未必會讓北安城恢複太平,反而可能是更激烈的衝突伊始。”
“不過我莫家也難以在亂局獨善其身,必須要及時站隊。”
“索性等待那南開武入城後,您親自前往縣令府…”
“天雲州的時局在大晉三十六州中還算穩定,但隻要中州皇庭一日不複,天下就一日不安。”
“更不用說還有妖魔、亂軍、邪教、妖黨、瘟疫、天災、獸禍之類無法無天的存在。”
“各州逐漸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官道受阻、商路中斷,天災人禍層出不窮,各地村鎮荒棄極多,流民要麽聚集在縣城,要麽就落草為寇,更不用說那荒郊野外還常有凶惡噬人的蠻獸出沒。”
“沒點實力,連天雲州都走不出去。”
“此乃大勢所趨,還需家主早做自保打算!”
徐寧說的條條是道,顯然對大晉時局了如指掌。
“這我心中有數。”
“今後不要再與合兒胡鬧了,我另有差事要交給你辦!”
言罷,莫正友單臂托起了徐寧,帶著他走進了內室當中。
……
故而他的內心脾性偏向於重利輕義,像二子莫合這樣隻為心中一口氣就無端豎敵、招惹是非的事情他是絕不會做的。
莫正友發了一通脾氣後,便在心中評估著利害關係,思考著該如何降低莫家的損失。
他有妻三房、妾三人,膝下後代有四子三女。
長子莫歡為首妻正室所生,今年剛滿22歲,也已取了兩房妻,生了三個孩子,如今負責莫家在安平河上最大的一艘樓船畫舫,號曰:江花露。
此畫舫被莫歡經營的有聲有色,舫內有曲娘八十八位,各個姿態窈窕,多才多藝,畫舫賣藝不賣身,引得無數公子流連忘返,不惜豪擲千金。
這種場合,暴發戶似的武者豪強是不稀罕的。
隻有那些肚子裏有幾分墨水,又偏愛弦樂、小曲,心中騷情的公子哥才喜歡。
莫家六艘畫舫中尤以江花露最為出名,每年都能為家族賺取不菲的利潤,並籠絡大量的關係!
至於二子莫合,就讓莫正友一言難盡了。
莫合比莫歡小了五歲,乃是他的二妻所生,早年莫正友在城外遭難,二妻為他擋死,因此情誼深厚,愛屋及烏。
每年僅賬房給莫合支出的銀子都達上萬兩之多!
這筆錢放在城外,不知道能夠養活多少人。
要是他僅僅隻是花錢大手大腳的也就罷了,偏偏還養成了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受不得半點委屈的死性子。
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爭風吃醋,暗中打生打死。
以往他對付的多為外城區的略有薄財的小商小戶,或是寨區的野路子武者,莫正友也就縱容了。
卻沒想到現在竟惹出了個這麽大的麻煩!
其實內城豪族子弟大多都像那莫歡,秉承家族培養,成年後就下放到各處產業,大多性子圓滑,即便有些小癖好也無傷大雅,鮮少有像他這樣跋扈的公子。
當然,導致莫正友心情煩悶的不僅僅是三水幫的覆滅,更多的還是因為近期城內的風向不對勁。
豪族們向來熱衷於降低並分化縣府的權威,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加肆意的發展。
朝廷的規矩和管製一直以來都是豪族、世家以及那些地區大幫大派發展的絆腳石。
此前城內豪族已經拉攏了城守軍的多位總兵與指揮使,當前隨著南開武即將到任,一切也都成了鏡花水月。
南開武可不是孤身前來,隨行帶了不少人才與武道好手,更是有一隊號稱百戰精銳的出雲鐵騎在。
若不是他沿途順便清剿懾服了一群路匪、強盜,恐怕此時早就抵達縣府了,不過南開武越是如此耽擱,越彰顯了他重整規矩的信心!
所以莫家今後該如何站位,也成了個大問題。
內城剩下的七家豪族表麵上同氣連枝,小會開個不停,實際上則是各懷鬼胎,有人與外城四幫聯手,有人和陳家牽扯極深,大家都有自己的打算。
“唉!”
想到這裏,莫正友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逆子,給我滾!”
“三個月內不許再邁出莫府一步!”
“不管如何,以後都別去城東瞎混了!”
“你要是什麽時候有你大哥一半的才能,我就算閉眼也安心了,整天就知道惹事,你怎麽對得起你那死去的娘親?”
提到他的娘親,莫正友不由得聲音一鬆,對莫合擺了擺手。
原地,莫合將腦袋低伏,神情卻越發的陰沉。
“大哥,又是大哥!”
“若不是你隻關照大哥,不願意將產業交於我打理,我又怎麽會整天無所事事?”
他在心中憤怒的呐喊,卻沒有說出口,隻是一言不發的起身,低著頭緩緩告退離去。
莫正友顧不上再教訓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而是將目光看向了躬身矗立的徐寧。
“徐寧!”
“老仆在!”
“自我莫家當年花重金將你贖回,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吧?”
“回老爺,二十二年零四月有餘。”
主仆二人一問一答,氣氛顯得有些古怪。
隻見莫正友起身,背著手走到了黑衣長須老者徐寧的身邊。
“我知道你對莫家素來忠心耿耿。”
“但此事你卻是大錯特錯了,合兒心智未熟,他胡鬧也就算了,你怎能跟著他一起胡鬧呢?”
聽到他這麽說,徐寧緩緩跪了下去。
硬朗的脊背好似起伏的山梁。
“事前老仆調查過,卻沒想到終究是看走了眼!”
“還請老爺責罰!”
莫正友沒有回答,隻是搖了搖頭。
“你老了,徐寧。”
“那小子確實無甚跟腳,但你們卻忽略了他和躍山長拳館主戚誌尚的關係。”
“他能吃住在館內,便說明他和戚誌尚的關係匪淺,絕非是單純交錢授技的普通關係。”
這個時候,徐寧忽然抬起了頭。
“老爺,您是說溪溝巷的事情和戚…有關?”
關於這個問題,莫正友並沒有回答。
他環繞著徐寧走了一圈,驀然換了個話題。
“南開武到任在即,你認為我莫家該如何抉擇?”
徐寧似乎早就習慣了家主的思維跳躍。
他跪在地上,沉吟了片刻後才開口說道。
“其實莫家未必要對南開武畏之如虎。”
“陳家也好、外城四幫也罷都早有準備,斷然是不會配合南開武整頓規矩,重理縣治的。”
“所以他的到任,未必會讓北安城恢複太平,反而可能是更激烈的衝突伊始。”
“不過我莫家也難以在亂局獨善其身,必須要及時站隊。”
“索性等待那南開武入城後,您親自前往縣令府…”
“天雲州的時局在大晉三十六州中還算穩定,但隻要中州皇庭一日不複,天下就一日不安。”
“更不用說還有妖魔、亂軍、邪教、妖黨、瘟疫、天災、獸禍之類無法無天的存在。”
“各州逐漸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官道受阻、商路中斷,天災人禍層出不窮,各地村鎮荒棄極多,流民要麽聚集在縣城,要麽就落草為寇,更不用說那荒郊野外還常有凶惡噬人的蠻獸出沒。”
“沒點實力,連天雲州都走不出去。”
“此乃大勢所趨,還需家主早做自保打算!”
徐寧說的條條是道,顯然對大晉時局了如指掌。
“這我心中有數。”
“今後不要再與合兒胡鬧了,我另有差事要交給你辦!”
言罷,莫正友單臂托起了徐寧,帶著他走進了內室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