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前進的速度不算快,三四裏路程倒也花了些時間。
很快,前方就開始零星出現了一些小木屋和窩棚,顯然是佃戶在農忙時節存放農具、種子和休憩的地方。
此外還有座灰撲撲的平頂石磨坊矗立地勢高處的空地上。
大片農田就在前方,自東向西延伸。
三人提前下了馬由後邊的家仆牽著,隨後踏著略濕濘的泥巴土路朝著石磨坊走去。
那裏圍著木樁,算是附近較為安全的地點。
父女二人剛好可以在磨坊平頂上看宗閑擒殺蠻牛!
宗閑在兩位膽子較大的健仆帶領下,在距離石磨坊兩三百米外的田地中發現了那頭四眼蠻牛!
隻見周圍的田地全都被拖出了一條條亂七八糟的土溝。
蠻牛橫臥在田地中間的位置,那裏被它刨出了個土窩,似乎正在閉眼酣睡。
他們小心翼翼地靠近,不敢發出太大的動靜。
等到距離縮短至六七十米的時候,宗閑就看到了這家夥的全貌。
這頭蠻牛的身形極為巨大,體長恐怕達到了一丈半。
從脖頸到後背有明顯的隆起,前肩胛的肌肉虯結,使得它的身軀呈現前粗後細的體態。
頭頂上的那一對螺紋牛角尖銳而彎曲,由一塊長著黑毛的凸出骨板作為底座。
碩大的牛頭上赫然擁有四隻對稱分布的眼睛。
牛鼻子伴隨著四眼蠻牛的呼吸,噴出一道道淡白色的氣柱。
它的身軀毛色為黑褐色,四蹄則是一圈白毛,對比那龐大的身軀顯得有些纖細,尾巴粗壯如兒臂,像是一根軟棍。
如此巨大的體型已然超出了宗閑的認知。
同時他還觀察到蠻牛脊背肌肉延伸處有一個軟而大的駝峰、脖頸兩側還有朝內凹陷的部位。
那裏應該就是戚師提到過的“後背囊包”和“頸側經脈”的蠻牛弱點之處了。
除此之外,蠻牛的身上還有不少傷勢。
以宗閑當前的目力,他僅在蠻牛的一側身子上就看到了數支插進皮下不深的箭枝,屁股上還有一支鋼叉吊著。
前肢纏繞著一小團麻繩網,看來這便是那些獵人的成果了。
奈何蠻牛皮厚肉硬,雖沒到刀槍不入的地步,但尋常對付野獸的方法也難以見效。
宗閑站在原地默默思忖著。
要擊殺這種“血厚防高”的蠻獸,硬拚搏殺反而是下策。
要是能動用陷阱解決就好了,可是先前的獵人都無功而返,說明普通的捕獸陷阱並沒有什麽用。
如果要布置陷坑,按照這家夥的體型和力量,最起碼要挖出個深達四五丈,麵積還不小的巨坑才行,工程量極大,否則隻需片刻這家夥就能硬生生地在一側鬆軟土壁上衝踏出一個斜坡來。
而且挖大坑屬於笨辦法,費時費力還未必有效。
麻繩束縛也不行,因為強度不夠,蠻牛輕易便能掙脫掉。
進行弓射遠程打擊也不好使,這些硬木弓的開力都不大,威力自然很一般,除非能精確命中蠻牛的眼睛,才能起到一些作用,不然的話也難以建功。
用毒就更不行了,先不說原本能毒死人的劑量究竟能不能毒斃蠻牛,就算真毒死了,不僅痛飲心頭血的事兒辦不成,這身蠻牛肉也得浪費了。
思來想去,都沒有想到什麽靠譜的辦法。
“牛…”
“鬥牛士?”
宗閑忽然靈光一閃,腦海裏浮現出了鬥牛的畫麵。
“牛是色盲,但是對於那些晃動的物體異常的敏感…”
“我不用指望那些陷阱、引誘的手段能夠擊殺蠻牛,但隻要稍微拖延,便能找到出手的機會,力求一擊必殺!”
“……”
想到這裏,他轉身對著跟隨而來的兩位健仆打了個手勢。
三人立刻回轉,不久便回到了磨坊處。
徐員外父女正在磨坊頂上,見他突然返回便問了幾句。
宗閑也不墨跡,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徐員外,我需要七八塊綢布,長度至少要五尺,寬度兩尺,另外還需要七八根竹竿或木杆。”
“再準備七八捆細麻繩還有一些鈴鐺。”
“對了,順便扛兩袋麥種過來!”
“綢布要固定在竹竿頂端,再往上邊掛鈴鐺和細麻繩,趁著蠻牛酣睡未醒,準備得越快越好!”
聽到他的要求以後,徐員外連忙吩咐一位家仆火速騎馬回莊去準備。
楓林莊雖然不大,但想要備齊這些東西並不困難。
趁著準備的這段時間,宗閑再次觀察了一下四眼蠻牛附近的地形,確認了幾處“插旗點”,用來對蠻牛進行誤導和引誘。
過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時間後,家仆便帶著宗閑所需的東西趕到了石磨坊。
眾人在宗閑的吩咐下忙碌了起來,沒多久就做好了七麵綢布鈴鐺旗,分別小心地插在了四眼蠻牛周邊幾十米到一兩百米的多個點位上,再灑上幾堆麥種,如此就準備完畢了。
每一麵綢布鈴鐺旗都連著麻繩,幾個年輕膽大的健仆在百米開外拉繩,再輔以麥種食物引誘。
宗閑則繞後來到了沒有布置點位的蠻牛後方。
他會在這裏伺機瞅準那幾處致命弱點,尋找出手機會。
普通獵人之所以束手無策,並未是獵計不夠,而是殺傷手段不足,在這方麵宗閑自己就能彌補。
緊鑼密鼓的布置很快就完成了。
宗閑也已經就位。
他默默運轉《龜鶴潺水訣》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蹲下身子,衝著遠處揮了揮手臂。
相距蠻牛最近的兩麵鈴鐺旗隨著細麻繩扯動被拉響了。
“叮叮當當…”
清脆的鈴聲響起,打破了田地間原本的靜謐。
足足響了十幾息以後,土窩內的蠻牛才有了動靜。
“呼哧!”
先是一道格外粗重的喘息聲。
隨後蠻牛的四隻泛著紅光的眼睛同時睜開,強健的肩背肌肉抖動。
“哞!”
它緩緩地站立了起來,如同升起了一座黑色的巨石。
見此情景,那兩處點位的拉旗人連忙按照宗閑的吩咐,半躬著身子迅速撤離原處,他們手中麻繩不放,鈴鐺旗也搖晃不止。
如此這般,果然吸引到了四眼蠻牛的注意!
那毛色雪白的前蹄扒了扒地,龐大的黑影邁開步子衝出了土窩!
很快,前方就開始零星出現了一些小木屋和窩棚,顯然是佃戶在農忙時節存放農具、種子和休憩的地方。
此外還有座灰撲撲的平頂石磨坊矗立地勢高處的空地上。
大片農田就在前方,自東向西延伸。
三人提前下了馬由後邊的家仆牽著,隨後踏著略濕濘的泥巴土路朝著石磨坊走去。
那裏圍著木樁,算是附近較為安全的地點。
父女二人剛好可以在磨坊平頂上看宗閑擒殺蠻牛!
宗閑在兩位膽子較大的健仆帶領下,在距離石磨坊兩三百米外的田地中發現了那頭四眼蠻牛!
隻見周圍的田地全都被拖出了一條條亂七八糟的土溝。
蠻牛橫臥在田地中間的位置,那裏被它刨出了個土窩,似乎正在閉眼酣睡。
他們小心翼翼地靠近,不敢發出太大的動靜。
等到距離縮短至六七十米的時候,宗閑就看到了這家夥的全貌。
這頭蠻牛的身形極為巨大,體長恐怕達到了一丈半。
從脖頸到後背有明顯的隆起,前肩胛的肌肉虯結,使得它的身軀呈現前粗後細的體態。
頭頂上的那一對螺紋牛角尖銳而彎曲,由一塊長著黑毛的凸出骨板作為底座。
碩大的牛頭上赫然擁有四隻對稱分布的眼睛。
牛鼻子伴隨著四眼蠻牛的呼吸,噴出一道道淡白色的氣柱。
它的身軀毛色為黑褐色,四蹄則是一圈白毛,對比那龐大的身軀顯得有些纖細,尾巴粗壯如兒臂,像是一根軟棍。
如此巨大的體型已然超出了宗閑的認知。
同時他還觀察到蠻牛脊背肌肉延伸處有一個軟而大的駝峰、脖頸兩側還有朝內凹陷的部位。
那裏應該就是戚師提到過的“後背囊包”和“頸側經脈”的蠻牛弱點之處了。
除此之外,蠻牛的身上還有不少傷勢。
以宗閑當前的目力,他僅在蠻牛的一側身子上就看到了數支插進皮下不深的箭枝,屁股上還有一支鋼叉吊著。
前肢纏繞著一小團麻繩網,看來這便是那些獵人的成果了。
奈何蠻牛皮厚肉硬,雖沒到刀槍不入的地步,但尋常對付野獸的方法也難以見效。
宗閑站在原地默默思忖著。
要擊殺這種“血厚防高”的蠻獸,硬拚搏殺反而是下策。
要是能動用陷阱解決就好了,可是先前的獵人都無功而返,說明普通的捕獸陷阱並沒有什麽用。
如果要布置陷坑,按照這家夥的體型和力量,最起碼要挖出個深達四五丈,麵積還不小的巨坑才行,工程量極大,否則隻需片刻這家夥就能硬生生地在一側鬆軟土壁上衝踏出一個斜坡來。
而且挖大坑屬於笨辦法,費時費力還未必有效。
麻繩束縛也不行,因為強度不夠,蠻牛輕易便能掙脫掉。
進行弓射遠程打擊也不好使,這些硬木弓的開力都不大,威力自然很一般,除非能精確命中蠻牛的眼睛,才能起到一些作用,不然的話也難以建功。
用毒就更不行了,先不說原本能毒死人的劑量究竟能不能毒斃蠻牛,就算真毒死了,不僅痛飲心頭血的事兒辦不成,這身蠻牛肉也得浪費了。
思來想去,都沒有想到什麽靠譜的辦法。
“牛…”
“鬥牛士?”
宗閑忽然靈光一閃,腦海裏浮現出了鬥牛的畫麵。
“牛是色盲,但是對於那些晃動的物體異常的敏感…”
“我不用指望那些陷阱、引誘的手段能夠擊殺蠻牛,但隻要稍微拖延,便能找到出手的機會,力求一擊必殺!”
“……”
想到這裏,他轉身對著跟隨而來的兩位健仆打了個手勢。
三人立刻回轉,不久便回到了磨坊處。
徐員外父女正在磨坊頂上,見他突然返回便問了幾句。
宗閑也不墨跡,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徐員外,我需要七八塊綢布,長度至少要五尺,寬度兩尺,另外還需要七八根竹竿或木杆。”
“再準備七八捆細麻繩還有一些鈴鐺。”
“對了,順便扛兩袋麥種過來!”
“綢布要固定在竹竿頂端,再往上邊掛鈴鐺和細麻繩,趁著蠻牛酣睡未醒,準備得越快越好!”
聽到他的要求以後,徐員外連忙吩咐一位家仆火速騎馬回莊去準備。
楓林莊雖然不大,但想要備齊這些東西並不困難。
趁著準備的這段時間,宗閑再次觀察了一下四眼蠻牛附近的地形,確認了幾處“插旗點”,用來對蠻牛進行誤導和引誘。
過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時間後,家仆便帶著宗閑所需的東西趕到了石磨坊。
眾人在宗閑的吩咐下忙碌了起來,沒多久就做好了七麵綢布鈴鐺旗,分別小心地插在了四眼蠻牛周邊幾十米到一兩百米的多個點位上,再灑上幾堆麥種,如此就準備完畢了。
每一麵綢布鈴鐺旗都連著麻繩,幾個年輕膽大的健仆在百米開外拉繩,再輔以麥種食物引誘。
宗閑則繞後來到了沒有布置點位的蠻牛後方。
他會在這裏伺機瞅準那幾處致命弱點,尋找出手機會。
普通獵人之所以束手無策,並未是獵計不夠,而是殺傷手段不足,在這方麵宗閑自己就能彌補。
緊鑼密鼓的布置很快就完成了。
宗閑也已經就位。
他默默運轉《龜鶴潺水訣》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蹲下身子,衝著遠處揮了揮手臂。
相距蠻牛最近的兩麵鈴鐺旗隨著細麻繩扯動被拉響了。
“叮叮當當…”
清脆的鈴聲響起,打破了田地間原本的靜謐。
足足響了十幾息以後,土窩內的蠻牛才有了動靜。
“呼哧!”
先是一道格外粗重的喘息聲。
隨後蠻牛的四隻泛著紅光的眼睛同時睜開,強健的肩背肌肉抖動。
“哞!”
它緩緩地站立了起來,如同升起了一座黑色的巨石。
見此情景,那兩處點位的拉旗人連忙按照宗閑的吩咐,半躬著身子迅速撤離原處,他們手中麻繩不放,鈴鐺旗也搖晃不止。
如此這般,果然吸引到了四眼蠻牛的注意!
那毛色雪白的前蹄扒了扒地,龐大的黑影邁開步子衝出了土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