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看著已經到了岔路口,連忙說道:那剩下的路我們就直接自己走了,多謝您了。


    任我行看了看,官道兩條路,一條南北路直接向前麵的山道走去,另一條東西路卻是直接向著一處平原走去,知道這邊過去就是西峽鎮了。


    三人一番客套後,正要分別,錢掌櫃卻拍著任我行的肩膀道:張老哥,以後也不要自己前來燒香了,路上這麽遠,也沒個兒女跟著,唉!


    說了這麽一句,又拍了拍他的背,搖了搖頭,直接上了馬車。


    看著縱馬北行的錢掌櫃,倒是把任我行的心也搞得有些不是滋味,愣了半響沒有說話。


    孫先生看著任我行不動,過了一會問道:張大爺,您老有認識的人嗎?


    任我行看了看他,有些不明白,直接道:不知這裏的客棧在哪裏?


    您要去客棧?那其實應該去十八裏鋪啊。孫先生又抬頭看了看天空,直接道:看日頭已經來不及了,要不您跟著我去快綠閣擠一擠。


    任我行有些好奇地問道:西峽口已經連一家客棧都開不起了嗎?


    孫先生有些唏噓地說道:您是不知道啊,太平山有一窩匪徒,聽說以前還有些分寸,現在來了一個二當家,那是敲骨吸髓,日子可就難過嘍,人們都繞道去十八裏鋪了。


    太平山?難道是李原的遺脈?任我行有些好奇地猜想道。


    孫先生卻大驚失色,連忙道:你不要命了?快別說了。


    難道這李家真在這裏有後裔?任我行見狀反而更好奇了。


    孫先生左右看了看,又悄聲說道:不知道,不過這西峽鎮很少有人提。


    多謝孫先生指點。任我行也是感謝道,眼下他也了解了一些江湖規矩,更了解了土匪的土壤,自然也不會再做追究。


    孫先生連忙轉了話題,臉上也露出了隱晦的笑容,直接道:或者我們對麵還有怡紅樓,您可以去住宿。


    任我行心中一縮,那天被***支配的恐懼仍然曆曆在目,但也對這說書人大感親切,自從成為老人,又成了神醫,架子端起來了,倒是很久沒人和自己開這類玩笑了。


    也是帶著莫名意味之色看著他,挑了挑眉毛道:那就麻煩孫先生了。


    孫先生見狀,更是詫異,一路聊天下來,發現此人天南海北都能說得上一二,見識十分廣博。


    自己調笑一下,卻發現他也是同道中人,倒是更加親切了幾分。


    兩人聊著天,也是走裏地,才終於看到了西峽鎮的全貌,這地方對任我行來說,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


    這地方一直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西峽地處八百裏伏牛山腹地,三麵環山,乃是荊襄江湖的門戶。


    從大明朝建國以來,此地就頗為繁榮,形成了一個提供過往行人的娛樂鎮,甚至可以說這裏就是仿造大宋朝的勾欄瓦舍。


    張大爺,張大爺。孫先生看見這老頭突然不動了,連忙拿扇子輕輕戳了戳他道。


    哦。任我行不由得回過神來,連忙朝城門走去,有些感歎道:唉,到這裏來了,就想起以前的事了。


    孫先生一路上都對西峽鎮的曆史很感興趣,眼下看和任我行的關係更進了一步,試探地問道:張大爺,您以前就是這西峽鎮的人嗎?


    年輕的時候來過,當真是蝕骨所銷金窟,讓人流連忘返。任我行也沒有在意他摸底,直接回道。


    孫先生略帶猥瑣之意,壓低了聲音問道:那時候的怡紅樓您去過沒有?


    來了西峽鎮,不去怡紅樓,那就相當於白來了。任我行擺了擺衣襟,笑道。


    孫先生卻頗為惡意地看了他一眼,直接道:您今天晚上其實可以去重溫故地。


    任我行見他神情怪異,有些好奇地問道:什麽意思?


    說不定您還能見到當年的老相好呢。孫先生調笑了句。


    西峽口已經淪落至此了嗎?任我行掃了一眼城門的衛兵,也有些驚訝,如果真的這樣,那還不如普通的鎮子了。


    也沒再說話,快走了幾步,孫先生看了看,也是沒有說話,直接跟了上去。


    城門有兩個衛兵曬著太陽,看著兩人出現,也不查路引,懶懶地看了二人一眼就沒有再管,依舊靠著城門。


    進了城內,任我行頗有些失望,些許痕跡還能看出舊日氣象,但是已經顯得略微荒涼,印象中繁華的鬧市已經不在。


    他也能明白,西峽鎮地處關卡要道,本身就局限了他的麵積,之前作為荊襄娛樂鎮,倒是還能吸引人口,現如今變成商業鎮,自然就下滑了,再加上還有土匪,生意大不如前是正常。


    鬼街上並無俠少縱馬,也沒有人持刀過市,卻掛了一個西街的牌子,已經成為一個普通的商業街了。


    任我行看著西街,眼下已經快下午了,還有些許積雪未被人踩踏,不由得感歎道:這鬼街連個鬼也沒有。


    和以前相比差多少?孫先生好奇地問道。


    任我行沒有搭話,又說道:這鬼街就剩這麽幾個店了?


    哈哈哈哈,來了的人都這麽問,就剩這麽幾個了。孫先生也是笑了笑道。


    西街也不過就是幾十個店鋪,走著走著,竟然看見一間特別寬敞的二層屋子,門口還掛著一副對聯:三尺欄盤搭左肩,天下雲遊是散仙。有人問我攻何藝,會整紅顏悅少年。


    任我行忽地眼前一亮,扭頭問道:現在理發的還是梅家麽?


    梅家是易容世家,但是卻沒有利用易容術闖蕩江湖,反而立誌於給人美容美發。


    正因為有梅家在此,西峽鎮才是江湖的時尚風向標,無數江湖俠少專門到此給自己的頭發做造型,沒想到現在還在。


    是啊,想不通她們家生意為什麽這麽好。孫先生直接答道。


    一直以來,他就對這個地方很好奇,來到西峽鎮,連縣衙都去了幾次,反倒是這胭脂鋪還從未踏足。


    說完後,又好奇地看了任我行一眼,心中暗琢:常人都是拿個網巾隨便一紮就行了,這位竟然會為了發型花錢,難道還真是什麽江湖人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越獄之我是任我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嶺閑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嶺閑坐並收藏越獄之我是任我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