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之後,漢室的血緣比劉備更純正許,但他是個沒野心且務實的宗親。
年少在揚州優渥的生活,讓劉曄沒有匡扶漢室的誌向,但卻有一雙刁鑽的慧眼。
在袁術還沒病逝之前,他就看出壽春政權有敗亡之兆,於是提前帶著家人、部曲投奔劉勳,搶在袁胤之前在廬江站穩腳跟。
在合肥與魯肅深入交談,引入龍驤的獨特見解,讓劉曄對局勢有了新看法。
若孫策真在兩年內死亡,江東很可能會亂成一團,劉勳顯然沒多少雄心,而龍驤在魯肅的幫助下,很可能異軍突起。
劉曄誤認為龍驤占領合肥,是為孫策死亡後做鋪墊。
到時學孫策再次掃蕩江東,進可用合肥作據點北上中原,退可以用合肥防禦北軍南下。
歸來的劉曄如同下棋的國手,當對手隻能看到未來三步,他已經想到了幾十步以後。
可惜劉曄理解太過,思想進入了誤區。
龍驤根本沒想過趁亂入主江東,他自問沒孫權那麽會玩陰謀,更不想和江東士族長期搞內鬥。
龍驤與魯肅早表明心跡,他要背靠大樹好乘涼,自己當主公又累又容易崩。
魯肅雖與劉曄是好友,但成年人的城府是有的,他在與劉曄夜話時有所保留,從而造成了劉曄理解偏差。
龍驤在合肥與將士同心,劉勳與壽春來人離心離德。
孰強孰弱,高下立判。
劉曄不低估龍驤,但也不高看劉勳,他從合肥帶回消息,最後也選擇性上報。
九月初,廬江太守府。
劉勳捋著胡須神情凝重,盯著劉曄確認。
「孫策兩年會死?不死就來歸附我?聽上去很是荒謬,確定不是龍驤緩兵之計?」
劉曄拱手回答:「龍驤用神亭嶺一戰舉例,認為孫策和其父孫堅一樣,都有好勇鬥狠的性格弱點,這種弱點是改不了的本性,而且這幾年他在江東殺戮不少,應該積攢了不少的仇人,我是以為有些道理...」
「亂世豈能不死人?以前孫策攻打廬江,也殺了不少百姓和士族,現在過去這麽多年,不也沒什麽嗎?」
劉勳冷笑著搖頭,心說龍驤真是異想天開。
劉曄對曰:「孫策昔日攻打廬江,頂著袁術的旗號行事,百姓和士族豈能恨他?但現在他在江東自立,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竟有些道理...」
劉勳輕輕點頭,突又好奇地問:「這些是龍驤的觀點,還是魯子敬的推斷?」
「嗯...我不太清楚,也許兼而有之...」劉曄回答得很含糊。
魯肅在江淮頗有才名,劉勳自然把功勞安在他頭上。
聽完劉曄的話,劉勳便自言自語:「魯子敬果然不凡,可惜現在明珠暗投,有辦法把他「救出來」麽?我可以派兵配合你。」
劉曄答曰:「龍驤已把子敬老母接到合肥,我們用強可能不太現實,子敬投鼠忌器不會配合。
反正龍驤已經留下話,咱們等上兩年又如何?再者孫策現在羽翼已成,太守若在合肥耗費錢糧兵馬,容易被人漁利...」
「你擔心孫策對我不利?哈哈...」
劉勳突然大笑起來,跟著取出懷中書信,順手遞給劉曄:「子揚不妨看看這封信。」
劉曄展開帛書快速瀏覽,越看眉形的川字就越明顯。
這不是調虎離山麽?劉曄趕緊提醒劉勳:「孫策本就少年英雄,加上得了會稽、吳郡、丹陽三郡,正是誌得意滿之時,可他信中的言辭謙卑,必然有詐,太守斷然不可同意。」
劉勳
不以為然,對曰:「昔日我是袁術的重臣,孫策不過是後輩小將,這種措辭不是理所應當?
再者壽春數萬人遷入廬江,郡中糧米消耗實在巨大,上個月我讓從弟(劉偕)到豫章借糧,華歆郡中也緊張,便著人陪他到上繚,讓諸宗帥籌措三萬斛。
可偕弟耽擱月餘僅得兩千斛,簡直沒把我放在眼內,我早欲伐之。」
「上繚雖小,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而舉,兵出則疲於外,而郡內空虛;若孫策乘虛而襲我,則後不能獨守;是將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軍今出,禍今至矣。」劉曄急聲勸諫。
「此事已成定數,子揚勿要再諫。」
劉勳覺得剛才語氣過重,又小聲解釋:「孫策隻有兩三萬眾,此時正在準備船隻欲討黃祖,他為孫堅報仇都忙不過來,怎麽會來圖我的廬江?子揚此去合肥辛苦,早些回去休息吧...」
「是。」
見劉勳剛愎自用,劉曄也懶得繼續勸,便拱手辭別出了太守府。
其實並非劉勳沒有腦子,是因現實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袁術遺下的家眷數量龐大,光是嬪妃宮女就多達數千人,這些女子不產生任何價值,但是每月的開銷用度極大,加上幾千袁氏親眷和壽春官吏、萬餘壽春官兵要養,造成廬江錢糧非常吃緊。.br>
除了經濟原因之外,張勳、紀靈等人的軍隊,才是劉勳最耿耿於懷的地方,必須要通過戰爭重新整編,所以合肥、上繚必須選一個打。
上繚有宗民萬戶、富名在外,張勳等人忌憚許褚不願打合肥,劉勳隻得順水推舟,打完上繚掠奪錢糧,然後把地盤留給孫策,讓對方欠下自己人情。
劉勳也對孫策留了一手,他送走使者就開始調兵遣將,打算悄悄進軍、一鼓作氣,想早點結束戰鬥回師廬江。
劉曄回家谘詢兄長劉渙,才知道孫策不但給劉勳送了重禮,廬江的重要官員皆收了財寶,擺明就在給劉勳下套。
「劉子台兵出必危,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兄長盡快讓人收拾行囊,待到劉勳率大軍離開,咱們也跟著離開廬江。」
「將欲何往?」
「我觀合肥龍驤頗有氣概,魯子敬又在他麾下任主簿,或許願意暫時收留我們,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孫策的計謀太粗淺,我們留在皖縣是不智也。」
「要不要通知興佐一家?他那個姐夫秦宜祿,此次不也隨你去了合肥?」
「明天把他們都叫家裏,仔細商量斟酌撤離之法,我先修書一封送去合肥,萬一龍驤不接納,就得另尋他處。」
「善。」
劉勳不顧勸諫要打上繚,皖縣除了劉曄一家要走,郝萌更是一天也待不下去。
有了秦宜祿居中引見,郝萌也與劉家人綁在一起。
人情社會是一張網,秦宜祿為郝萌穿針引線,郝萌也有另外的小圈子,別人也在往他的網裏跳。
劉勳帶兵出皖城的第三天,劉曄收到了魯肅和龍驤的消息,一場出逃計劃慢慢展開。
ps:月底最後兩天,有月票沒投的別浪費了。
年少在揚州優渥的生活,讓劉曄沒有匡扶漢室的誌向,但卻有一雙刁鑽的慧眼。
在袁術還沒病逝之前,他就看出壽春政權有敗亡之兆,於是提前帶著家人、部曲投奔劉勳,搶在袁胤之前在廬江站穩腳跟。
在合肥與魯肅深入交談,引入龍驤的獨特見解,讓劉曄對局勢有了新看法。
若孫策真在兩年內死亡,江東很可能會亂成一團,劉勳顯然沒多少雄心,而龍驤在魯肅的幫助下,很可能異軍突起。
劉曄誤認為龍驤占領合肥,是為孫策死亡後做鋪墊。
到時學孫策再次掃蕩江東,進可用合肥作據點北上中原,退可以用合肥防禦北軍南下。
歸來的劉曄如同下棋的國手,當對手隻能看到未來三步,他已經想到了幾十步以後。
可惜劉曄理解太過,思想進入了誤區。
龍驤根本沒想過趁亂入主江東,他自問沒孫權那麽會玩陰謀,更不想和江東士族長期搞內鬥。
龍驤與魯肅早表明心跡,他要背靠大樹好乘涼,自己當主公又累又容易崩。
魯肅雖與劉曄是好友,但成年人的城府是有的,他在與劉曄夜話時有所保留,從而造成了劉曄理解偏差。
龍驤在合肥與將士同心,劉勳與壽春來人離心離德。
孰強孰弱,高下立判。
劉曄不低估龍驤,但也不高看劉勳,他從合肥帶回消息,最後也選擇性上報。
九月初,廬江太守府。
劉勳捋著胡須神情凝重,盯著劉曄確認。
「孫策兩年會死?不死就來歸附我?聽上去很是荒謬,確定不是龍驤緩兵之計?」
劉曄拱手回答:「龍驤用神亭嶺一戰舉例,認為孫策和其父孫堅一樣,都有好勇鬥狠的性格弱點,這種弱點是改不了的本性,而且這幾年他在江東殺戮不少,應該積攢了不少的仇人,我是以為有些道理...」
「亂世豈能不死人?以前孫策攻打廬江,也殺了不少百姓和士族,現在過去這麽多年,不也沒什麽嗎?」
劉勳冷笑著搖頭,心說龍驤真是異想天開。
劉曄對曰:「孫策昔日攻打廬江,頂著袁術的旗號行事,百姓和士族豈能恨他?但現在他在江東自立,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竟有些道理...」
劉勳輕輕點頭,突又好奇地問:「這些是龍驤的觀點,還是魯子敬的推斷?」
「嗯...我不太清楚,也許兼而有之...」劉曄回答得很含糊。
魯肅在江淮頗有才名,劉勳自然把功勞安在他頭上。
聽完劉曄的話,劉勳便自言自語:「魯子敬果然不凡,可惜現在明珠暗投,有辦法把他「救出來」麽?我可以派兵配合你。」
劉曄答曰:「龍驤已把子敬老母接到合肥,我們用強可能不太現實,子敬投鼠忌器不會配合。
反正龍驤已經留下話,咱們等上兩年又如何?再者孫策現在羽翼已成,太守若在合肥耗費錢糧兵馬,容易被人漁利...」
「你擔心孫策對我不利?哈哈...」
劉勳突然大笑起來,跟著取出懷中書信,順手遞給劉曄:「子揚不妨看看這封信。」
劉曄展開帛書快速瀏覽,越看眉形的川字就越明顯。
這不是調虎離山麽?劉曄趕緊提醒劉勳:「孫策本就少年英雄,加上得了會稽、吳郡、丹陽三郡,正是誌得意滿之時,可他信中的言辭謙卑,必然有詐,太守斷然不可同意。」
劉勳
不以為然,對曰:「昔日我是袁術的重臣,孫策不過是後輩小將,這種措辭不是理所應當?
再者壽春數萬人遷入廬江,郡中糧米消耗實在巨大,上個月我讓從弟(劉偕)到豫章借糧,華歆郡中也緊張,便著人陪他到上繚,讓諸宗帥籌措三萬斛。
可偕弟耽擱月餘僅得兩千斛,簡直沒把我放在眼內,我早欲伐之。」
「上繚雖小,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而舉,兵出則疲於外,而郡內空虛;若孫策乘虛而襲我,則後不能獨守;是將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軍今出,禍今至矣。」劉曄急聲勸諫。
「此事已成定數,子揚勿要再諫。」
劉勳覺得剛才語氣過重,又小聲解釋:「孫策隻有兩三萬眾,此時正在準備船隻欲討黃祖,他為孫堅報仇都忙不過來,怎麽會來圖我的廬江?子揚此去合肥辛苦,早些回去休息吧...」
「是。」
見劉勳剛愎自用,劉曄也懶得繼續勸,便拱手辭別出了太守府。
其實並非劉勳沒有腦子,是因現實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袁術遺下的家眷數量龐大,光是嬪妃宮女就多達數千人,這些女子不產生任何價值,但是每月的開銷用度極大,加上幾千袁氏親眷和壽春官吏、萬餘壽春官兵要養,造成廬江錢糧非常吃緊。.br>
除了經濟原因之外,張勳、紀靈等人的軍隊,才是劉勳最耿耿於懷的地方,必須要通過戰爭重新整編,所以合肥、上繚必須選一個打。
上繚有宗民萬戶、富名在外,張勳等人忌憚許褚不願打合肥,劉勳隻得順水推舟,打完上繚掠奪錢糧,然後把地盤留給孫策,讓對方欠下自己人情。
劉勳也對孫策留了一手,他送走使者就開始調兵遣將,打算悄悄進軍、一鼓作氣,想早點結束戰鬥回師廬江。
劉曄回家谘詢兄長劉渙,才知道孫策不但給劉勳送了重禮,廬江的重要官員皆收了財寶,擺明就在給劉勳下套。
「劉子台兵出必危,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兄長盡快讓人收拾行囊,待到劉勳率大軍離開,咱們也跟著離開廬江。」
「將欲何往?」
「我觀合肥龍驤頗有氣概,魯子敬又在他麾下任主簿,或許願意暫時收留我們,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孫策的計謀太粗淺,我們留在皖縣是不智也。」
「要不要通知興佐一家?他那個姐夫秦宜祿,此次不也隨你去了合肥?」
「明天把他們都叫家裏,仔細商量斟酌撤離之法,我先修書一封送去合肥,萬一龍驤不接納,就得另尋他處。」
「善。」
劉勳不顧勸諫要打上繚,皖縣除了劉曄一家要走,郝萌更是一天也待不下去。
有了秦宜祿居中引見,郝萌也與劉家人綁在一起。
人情社會是一張網,秦宜祿為郝萌穿針引線,郝萌也有另外的小圈子,別人也在往他的網裏跳。
劉勳帶兵出皖城的第三天,劉曄收到了魯肅和龍驤的消息,一場出逃計劃慢慢展開。
ps:月底最後兩天,有月票沒投的別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