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劉備、劉曄同時一愣。
“閣下何意?還有子龍,你又.”
那人見趙雲一臉尷尬,猜出對方把自己看成壞人,但對他的忠心和警惕很欣慰。
護衛都是這樣出色,主子更不會差到哪裏去。
他不理會趙雲,拱手鄭重說道:“庶飄零多年,終遇明主也,使君如不棄,庶願效犬馬。”
“這先起來再說。”
徐庶認主太突然,弄得劉備不知所措,但本能伸出雙手去扶。
門口的趙雲更不知所措,心說這都是什麽情況?
這人竟然是認主的?可他究竟是文還是武?
趁眾人不注意,趙雲偷偷把長劍往身後藏。
戎馬十餘年,從未如此尷尬。
“我想起來了。”
劉曄指著徐庶直點頭:“我曾聽學館士子說起過,潁川徐元直寓居襄陽,你不但才學過人,還是水鏡先生好友,可是兄台乎?”
“子揚先生謬讚。”徐庶轉身向劉曄拱手一拜,對曰:“我雖與你年齡相仿,卻不似你名揚天下,失敬,失敬。”
劉曄謙虛道:“區區薄名不值一提,其實言過其實.”
“言過其實?你太謙虛。”
徐庶擺手笑道:“公在汝南屢出奇計,把曹操大軍如同犬溜,沒有真才實學能玩弄曹軍?”
劉曄不喜歡誇來誇去,便笑著提醒劉備:“使君,你不是在訪賢求才麽?如今大才就在眼前,為何無動於衷?”
“啊?”劉備聽得一怔,連忙向徐庶行禮:“元直休怪,備欣喜不能自己,有些失態了”
徐庶拱手回禮:“您別這麽說,適才我在門前相馬試探,還望主公寬宥。”
“原來妨主是杜撰的麽?”
劉備先是表現出好奇,然後招呼徐庶入座:“來來來,我們都坐下說話,別擋在門口堵路。”
徐庶扶案坐定,看著劉備嚴肅說道:“《相馬經》所載都是真的,不過馬隻能妨凡主,我觀主公乃雄烈之主,它應該妨不了你。”
“元直真會說話,對了,子揚你已經認識,我給你介紹這兩位將軍,此乃趙雲,趙子龍”
劉備做介紹的時候,趙雲偷摸抽劍入鞘不想發出聲響,恰好被三人‘逮’個正著。
“見過元直先生。”
趙雲隨即麻利收劍入鞘,抱拳向徐庶行了一個軍禮。
徐庶頷首笑曰:“子龍將軍無須多禮,適才在門外我可沒誑語,空了我們比比劍法怎樣?”
“額好.”
趙雲點頭應下,然後不忘提醒:“如果單論劍術,其實主公劍法更好。”
“哈哈。”劉備聽完沒有否認,豁然笑道:“元直與我比劍最好,我怕子龍力大傷到你。”
徐庶客氣應下,劉備又向他介紹陳到。
眾人本來赴宴而回,按說夜裏不用進食,但因徐庶的突然加入,劉備又讓人準備酒菜,算是給新成員接風。
夜裏,趙雲、陳到在門外輪流警戒。
劉備、徐庶、劉曄通宵達旦聊至天明,他們一邊飲酒,一邊暢論天下大勢。
徐庶端坐席間對答如流,劉備認為他與劉曄不相伯仲,當談論到臨陣用兵之法時,徐庶顯然比劉曄技高一籌。
劉曄試完徐庶才學,連忙提醒‘迷弟’般表情的劉備:“使君尋訪賢才久已,今得元直何愁大事不成?你應帶他回宛城一趟,當著眾將拜其為軍師。”
徐庶搖頭讓自己清醒,謙虛說道:“有子揚珠玉在前,庶豈能後來居上?”
“元直不必過謙,既然子揚這麽說,你就該當仁不讓。”
劉備說到這裏有所停頓,跟著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徐庶:“莫非元直有別大才舉薦?子揚說你和水鏡先生.”
“使君.”劉曄叫住劉備,小聲提醒:“水鏡先生乃隱士,恐難請其出山.”
劉備不以為然:“大家生逢亂世,隱者亦難自安,元直既與水鏡為友,說不定可以一試.”
“子揚所言不差,德操(司馬徽)生性恬淡、與世無爭,他是不會出山為官的,這荊襄大才倒是不少,隻不過”
徐庶本想把諸葛亮、龐統等人說出來,但他們曾明確表示不會投劉備,所以話到嘴邊卻沒能說出口。
劉備聽過龐德公之名,也知道他拒絕了劉表征辟,自己即便能請他出山也不能,心說哪有反惹得劉表猜忌。
“老子雲:知足之足,常足。既然隱士不可求,備也不能強求,現在有三人為我設謀,比起當初已經好太多。”
聽完劉備的感歎,徐庶一臉納悶之色,心說我耳朵小沒聽清?
三人設謀?除了我和劉子揚,難道還有別人?
是我這半年白打探了?還是說劉皇叔嘴瓢說錯了?如此重要的情報沒探到?
“咳咳.”
劉備聽到劉曄咳嗽聲反應過來,不想瞞著徐庶又不能沒絲毫城府,畢竟兩人才剛剛見麵,觀察了解對方背景很有必要,於是笑嗬嗬向徐庶解釋:
“你我寓居襄陽皆是客,有些事不便在客人家裏講,等兩天我們回到宛城,再把詳情與元直細細說。”
“也好。”
徐庶雖然心中好奇,但仍然選擇服從。
與劉備交流了一晚上,徐庶發現劉備仁德、堅韌、雄才大略,是個成大器的好苗子,而且麾下的人才頗多。
除了在宛城已揚名的關羽、張飛,剛剛與自己‘不打不相識’的趙雲以及陳到,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
還有那藏起來的謀主,這主公,似乎真不簡單呢
孔明、廣元,你們怕是看走眼了。
施展抱負需趁早,猶如的盧有千裏之能,無人騎則不能自往。
徐庶打算幫劉備做出點成績,再向諸葛亮、孟建、石韜、崔鈞等人推薦。
至於龐統龐士元,徐庶認為沒啥好勸的。
替荊州龐家擔憂前程,屬於鹹吃蘿卜淡操心。
劉備幸運收下徐庶,並得知他其母寓居在襄陽。
次日清晨,劉備熬了一夜毫無睡意,囑咐趙雲上街買了禮物,拉著徐庶去他中拜會。
徐母聽過劉備賢名,非常支持兒子輔佐明主。
徐庶家中雖清貧簡陋,然而徐母卻知禮識義,劉備當即通過了軍師的‘政審’。
劉備讓徐庶與母親整理收拾,待他向劉表請辭就一起回宛城。
(本章完)
“閣下何意?還有子龍,你又.”
那人見趙雲一臉尷尬,猜出對方把自己看成壞人,但對他的忠心和警惕很欣慰。
護衛都是這樣出色,主子更不會差到哪裏去。
他不理會趙雲,拱手鄭重說道:“庶飄零多年,終遇明主也,使君如不棄,庶願效犬馬。”
“這先起來再說。”
徐庶認主太突然,弄得劉備不知所措,但本能伸出雙手去扶。
門口的趙雲更不知所措,心說這都是什麽情況?
這人竟然是認主的?可他究竟是文還是武?
趁眾人不注意,趙雲偷偷把長劍往身後藏。
戎馬十餘年,從未如此尷尬。
“我想起來了。”
劉曄指著徐庶直點頭:“我曾聽學館士子說起過,潁川徐元直寓居襄陽,你不但才學過人,還是水鏡先生好友,可是兄台乎?”
“子揚先生謬讚。”徐庶轉身向劉曄拱手一拜,對曰:“我雖與你年齡相仿,卻不似你名揚天下,失敬,失敬。”
劉曄謙虛道:“區區薄名不值一提,其實言過其實.”
“言過其實?你太謙虛。”
徐庶擺手笑道:“公在汝南屢出奇計,把曹操大軍如同犬溜,沒有真才實學能玩弄曹軍?”
劉曄不喜歡誇來誇去,便笑著提醒劉備:“使君,你不是在訪賢求才麽?如今大才就在眼前,為何無動於衷?”
“啊?”劉備聽得一怔,連忙向徐庶行禮:“元直休怪,備欣喜不能自己,有些失態了”
徐庶拱手回禮:“您別這麽說,適才我在門前相馬試探,還望主公寬宥。”
“原來妨主是杜撰的麽?”
劉備先是表現出好奇,然後招呼徐庶入座:“來來來,我們都坐下說話,別擋在門口堵路。”
徐庶扶案坐定,看著劉備嚴肅說道:“《相馬經》所載都是真的,不過馬隻能妨凡主,我觀主公乃雄烈之主,它應該妨不了你。”
“元直真會說話,對了,子揚你已經認識,我給你介紹這兩位將軍,此乃趙雲,趙子龍”
劉備做介紹的時候,趙雲偷摸抽劍入鞘不想發出聲響,恰好被三人‘逮’個正著。
“見過元直先生。”
趙雲隨即麻利收劍入鞘,抱拳向徐庶行了一個軍禮。
徐庶頷首笑曰:“子龍將軍無須多禮,適才在門外我可沒誑語,空了我們比比劍法怎樣?”
“額好.”
趙雲點頭應下,然後不忘提醒:“如果單論劍術,其實主公劍法更好。”
“哈哈。”劉備聽完沒有否認,豁然笑道:“元直與我比劍最好,我怕子龍力大傷到你。”
徐庶客氣應下,劉備又向他介紹陳到。
眾人本來赴宴而回,按說夜裏不用進食,但因徐庶的突然加入,劉備又讓人準備酒菜,算是給新成員接風。
夜裏,趙雲、陳到在門外輪流警戒。
劉備、徐庶、劉曄通宵達旦聊至天明,他們一邊飲酒,一邊暢論天下大勢。
徐庶端坐席間對答如流,劉備認為他與劉曄不相伯仲,當談論到臨陣用兵之法時,徐庶顯然比劉曄技高一籌。
劉曄試完徐庶才學,連忙提醒‘迷弟’般表情的劉備:“使君尋訪賢才久已,今得元直何愁大事不成?你應帶他回宛城一趟,當著眾將拜其為軍師。”
徐庶搖頭讓自己清醒,謙虛說道:“有子揚珠玉在前,庶豈能後來居上?”
“元直不必過謙,既然子揚這麽說,你就該當仁不讓。”
劉備說到這裏有所停頓,跟著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徐庶:“莫非元直有別大才舉薦?子揚說你和水鏡先生.”
“使君.”劉曄叫住劉備,小聲提醒:“水鏡先生乃隱士,恐難請其出山.”
劉備不以為然:“大家生逢亂世,隱者亦難自安,元直既與水鏡為友,說不定可以一試.”
“子揚所言不差,德操(司馬徽)生性恬淡、與世無爭,他是不會出山為官的,這荊襄大才倒是不少,隻不過”
徐庶本想把諸葛亮、龐統等人說出來,但他們曾明確表示不會投劉備,所以話到嘴邊卻沒能說出口。
劉備聽過龐德公之名,也知道他拒絕了劉表征辟,自己即便能請他出山也不能,心說哪有反惹得劉表猜忌。
“老子雲:知足之足,常足。既然隱士不可求,備也不能強求,現在有三人為我設謀,比起當初已經好太多。”
聽完劉備的感歎,徐庶一臉納悶之色,心說我耳朵小沒聽清?
三人設謀?除了我和劉子揚,難道還有別人?
是我這半年白打探了?還是說劉皇叔嘴瓢說錯了?如此重要的情報沒探到?
“咳咳.”
劉備聽到劉曄咳嗽聲反應過來,不想瞞著徐庶又不能沒絲毫城府,畢竟兩人才剛剛見麵,觀察了解對方背景很有必要,於是笑嗬嗬向徐庶解釋:
“你我寓居襄陽皆是客,有些事不便在客人家裏講,等兩天我們回到宛城,再把詳情與元直細細說。”
“也好。”
徐庶雖然心中好奇,但仍然選擇服從。
與劉備交流了一晚上,徐庶發現劉備仁德、堅韌、雄才大略,是個成大器的好苗子,而且麾下的人才頗多。
除了在宛城已揚名的關羽、張飛,剛剛與自己‘不打不相識’的趙雲以及陳到,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
還有那藏起來的謀主,這主公,似乎真不簡單呢
孔明、廣元,你們怕是看走眼了。
施展抱負需趁早,猶如的盧有千裏之能,無人騎則不能自往。
徐庶打算幫劉備做出點成績,再向諸葛亮、孟建、石韜、崔鈞等人推薦。
至於龐統龐士元,徐庶認為沒啥好勸的。
替荊州龐家擔憂前程,屬於鹹吃蘿卜淡操心。
劉備幸運收下徐庶,並得知他其母寓居在襄陽。
次日清晨,劉備熬了一夜毫無睡意,囑咐趙雲上街買了禮物,拉著徐庶去他中拜會。
徐母聽過劉備賢名,非常支持兒子輔佐明主。
徐庶家中雖清貧簡陋,然而徐母卻知禮識義,劉備當即通過了軍師的‘政審’。
劉備讓徐庶與母親整理收拾,待他向劉表請辭就一起回宛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