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佯裝驚訝:“怎麽會呢?我曾去過兩次,應該不錯的.”


    “嗬嗬。”


    趙凡一聲苦笑:“吳郡的菜品是不錯,但我們這些守邊的武夫,哪有機會享用同等美食?”


    “原來如此。”


    魯肅回應的同時,龍驤大手一揮豪氣說道:“人言遠親不如近鄰,伯常、子義都是我的朋友,以後大可多來合肥,我們每個月都要聚一次的,添兩雙筷子不妨事。”


    “蒙您打探兄弟下落,趙凡本就無以為報,哪有臉再來蹭吃蹭喝?”


    趙凡端起酒具,麵向龍驤一飲而盡,隨後歎道:“為將者要與士卒同甘共苦,焉能偷偷跑來享用美食?太守的盛情我們隻能心領。”


    龍驤頷首附和:“說的也是,子義麾下有數千將士,我確實沒能力全請,不過還是剛才那句話,咱們既是鄰居又是朋友,有困難盡管開口就是。”


    “額”


    趙凡不知如何回答之際,魯肅連忙接過話腔去:“雲起慎言,太史將軍是江東大將,他們背靠江東這座大山,有困難也不會找咱們,否則吳侯那邊怎麽想?曆陽與合肥是鄰居不假,但曆陽對岸就是丹陽,孫太守搭搭手不比你管用?”


    龍驤佯裝一怔,暗讚子敬真會說話,這就是所謂的潤物無聲?


    隨即露出受教的表情,向趙凡解釋道:“伯常別見怪,我這人窮苦出身,凡事都隻能靠自己,不像你們有靠山,剛才的話就當沒聽見。”


    言者有意,聽者更有心。


    龍驤的話剛落音,趙凡就抱拳恭維:“龍太守真謙虛,合肥百姓如此富足,您本身就是一座山,根本不需要找誰靠”


    “不不不。”


    龍驤急忙擺手否認:“我是真想找個人靠.”


    要是擱在以前,趙凡還會勸龍驤加入江東,但現在曆陽都有斷炊之虞,他實在沒臉拉對方下水。


    見趙凡沒有再接話,龍驤便招呼他享用美食,又示意許家兄弟多敬酒。


    主家的熱情擋不住,趙凡喝得酒滿喉嚨。


    離開合肥的時候,身上酒氣都往外溢,龍驤又讓人裝了幾斤熟肉,讓趙凡帶回去給太史慈嚐鮮。


    龍驤與魯肅站在府門口,看著趙凡與隨從絕塵而去,便扭頭意味深長說道:“接下來舉看姚掌櫃了,也不知此事成與不成。”


    “若這都不成,隻能借助張文遠之力,所以要密切關注曹軍的動向。”


    魯肅蹙眉頓了頓,隨後沉聲又道:“按照諸葛軍師的計劃,隻要曹軍全麵渡河北進,皇叔就會在西線行動,咱們就可以在淮南策應,雲起在合肥準備了這麽多年,是時候一鳴驚人了。”


    “嗯。”


    龍驤鄭重說道:“你們要抓緊訓練,我也會讓作坊趕製甲胄、兵器,爭取在大戰前多列裝一些營部,咱們合肥後備兵源不多,要盡量減少戰鬥傷亡。”


    魯肅笑著打氣:“雲起不愧是白手起家,既能精打細算又會過日子,合肥軍民難怪這麽擁護你。”


    “沒辦法。”龍驤一臉苦澀:“咱們比不過曹操、孫權財大氣粗,他們輸很多次都能東山再起,我輸一次就什麽都沒了,不精打細算活不到現在。”


    龍驤項目經理出身,精通對各種資源的合理調配,也準備了抗風險的各種預案,從不會讓自己陷入窘迫,所以合肥這些年運轉良好。


    太史慈有一定政治才能,但這方麵的能力不及龍驤,又因孫策的緣故對孫權無比信任,於是這靠山一旦有所鬆動,曆陽立刻就出現糧食危機。


    得知趙凡兄弟已經找到,太史慈打心底裏為他高興,但吃了他帶來的豬肉味同嚼蠟。


    不是豬肉在路上變質,對於天天喝稀粥的人來說,那些熟肉已經勝過珍饈美饌,隻不過太史慈心裏藏著事。


    太史慈自認文武雙全,天南地北去過不少地方,前半生的經曆也算跌宕起伏,可一直才華無處施展。


    好不容易遇到識貨的孫策,可他還沒來得急重用自己先沒了。


    被孫權調到曆陽誤以為是個機會,卻沒想到無論張遼還是龍驤,都是不好他不好對付的狠角色。


    太史慈來曆陽前想了無數可能,唯獨沒想到自己會為糧食發愁,吃口肉都需要外人給與施舍。


    我如何落魄成這樣?


    見太史慈幹嚼不咽,一臉愁雲聚斂不散,酒醒的趙凡小聲提醒:“將軍,現在曆陽人多糧少,長期喝稀粥於軍不利,主公西征不知多久結束,咱們最好提前想想辦法。”


    “想什麽辦法?後方要我們顧全大局,曆陽就這麽點土地、這麽點人口,而縣中剛收獲的稻米,已按最大限度完成征稅,若逼得百姓過不下去,他們必定逃亡別處討生活.”


    太史慈喪氣話說到一半,突然麵對趙凡改變話題,一本正經說道:“既然令弟在桂陽任郡守,你大可不必留在這裏吃苦,夜裏偷偷帶上妻兒乘船西去尋親,但是如今的江夏激戰正酣,我建議你們先到海昏登陸,備齊糧食從陸路去桂陽,反正建昌一帶你也比較熟”


    “將軍說哪裏話?趙凡豈是貪念富貴之人?我當初棄劉繇追隨將軍,就是看中將軍英雄氣概,您可千萬不要氣餒。”


    “可曆陽現在”


    “將軍,咱們曆陽對岸就是丹陽,何不找孫太守尋求幫助?雖說各郡都在支持主公西征,但郡內總要留點自己用度,曆陽的駐軍本來就不多,孫太守隻需輕輕動動手指,這難關不就過去了麽?”


    “嘶若非伯常提醒,我竟忘了這一出。”


    太史慈在孫策麾下時,常聽人誇讚孫翊有乃兄之風,想來也應該是個義氣豪傑,遂從趙凡之計派信使渡江。


    曆陽信使渡江東去,輾轉去到丹陽治所宛陵求糧。


    孫翊與太史慈本不熟,但聽過孫策誇他武藝高強。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孫翊很想幫太史慈這個忙,奈何丹陽官倉餘糧也不多,但又不好直接拒絕。


    孫翊留信使在驛館思考對策,恰好遇到郡內有富戶到宛陵拜謁,表示願資助米糧千斛排憂解難。


    不用從丹陽的官倉調糧,孫翊未加思索就做了順水人情,他不但沒截留部分糧食給自己,還讓調撥船隻幫忙運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揚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揚舟並收藏漢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