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有塊茶圃,但王家並不競爭茶會主持的名額。


    首先王家根基並不在此,即便用手段贏得了,也不免會有不少麻煩,反正茶會到時候大家都會去,主持不主持對王家而言並不重要。


    但茶會對於本地的茶商就很重要。


    主持茶會會和儒釋道以及官府接觸,其中運作的範圍就大了。


    建安郡四大茶商


    暫居首位的是鄒家,名下有四大名叢加水仙,就是五種品種。


    四大名叢分別為:竹葉青、石中玉、醉水仙、玉蟾。


    第二是石家,名下三大名叢加水仙,四種品種。


    三大名叢分別是:金鎖匙、白雞冠、水金龜。


    第三是花家,大家私底下會稱呼三花家。


    名字由來是因為花家的茶圃山峰都帶花,再加上排名第三,有不少調侃的意思在其中。


    名下有二大名叢加水仙,三種品種。


    二大名叢:金桂、半天妖


    第四是梅家,肉桂和水仙。


    其實四大世家名不副實,梅家沒有名叢,與前三家並沒有可比性。


    說來王家也是趕巧,外加運氣。


    買的彌陀岩裏就包含了兩大名叢,綠繡球以及金鎖匙。


    王家並不參與建安郡的茶葉經營,種植出來的茶是自己用,不往外銷,再加上茶圃不大,這才勉強沒被盯上。


    不過,或許被盯上也不一定。


    畢竟第四的梅家若是能夠將彌陀岩拿到手,也能和花家一比高下。


    而且,其中金鎖匙和綠繡球的品種競爭小。


    金鎖匙隻有王家和石家有。


    綠繡球就隻有王家有。


    若是梅家能奪過來,他們也有一塊獨一無二綠繡球的招牌了。


    王家能有這麽一塊茶圃,想低調怕是不可能。


    王大宇這次過來談生意,或許不僅僅隻是擴展生意,還有保住茶圃的意思。


    阿弟把凳子挪到窗下,直把下方的激鬥場麵當成戲看了,那是一臉的津津有味。


    此時在激鬥的正是屬於鄒家和石家的船隻,而花家則有反超的征兆,大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


    不過,鄒家和石家顯然不願意放過花家。


    三方勢力,三足鼎立,一時半會兒還真是分不出勝負。


    梅家顯然不想加入鬥爭,在距離戰局十米開外,靜靜等待對方的勝負。


    還真是免費vip內場票,近距離觀感更好。


    兩刻鍾後,勝負已分。


    鄒家代表奪魁。


    如此一來,鄒家已經連續三年主持茶會了。


    石家、花家雖有不平,但事已至此,也隻能作罷,相約來年再戰。


    這事兒開幕得快,落幕更快。


    阿弟還意猶未盡地砸吧嘴,“可惜了,他們一比完,後麵的比賽就顯得平淡很多,沒看頭。”


    “王大哥,你不也有茶圃?你沒有龍舟嗎?”


    王大宇哈哈一笑,“有!待會兒也會上場,慢慢看,時間還長,不著急~”


    比賽性質的龍舟在前,節日性龍舟在後。


    阿弟咬了一口粽子,用力點頭,好吃!


    端午節很熱鬧,臨溪不遠處,還有江湖人擺攤賣藝,相麵算卦,賣藥等等,這些都是特別劃分出來的,免得和其他地方對衝。


    顏六視線投向一個方向,看了很久。


    南城縣牢


    鞭笞聲戛然而止。


    一個衙役走出來,稟報道,“大人,人沒了。”


    縣令把捂在鼻尖的帕子拿開,輕飄飄地說道,“丟了。”


    縣令又看向一旁的男子說道,“一個聾子而已,還沒找到?”


    一旁的男子垂頭,“屬下無能。”


    縣令冷哼一聲。


    手指放在桌麵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打著,良久後,說道,“確實無能,聾子那裏先放下,先派人去調查那四人。”


    男子恭敬應是。


    縣令起身離開這個充滿鐵鏽味以及其他異味的縣牢。


    青峰寨被一把大火燒得什麽都不剩,但是他的感覺告訴他,這件事不簡單。


    可從那姓曾的老頭口中得知,又覺得確實是巧合。


    可他的玉佩……


    還有陽江府那邊的消息……


    不管如何,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


    兩日時間眨眼間就到了。


    茶會的熱鬧程度遠比宋歡等人所想象得更加盛大。


    茶會這個活動就是儒釋道飲茶風氣盛行而出的產物。


    五月初六當天就有不少茶商遠赴而來,想趁著茶會能夠一舉成名。


    茶會其儀規是由鄒家主持。


    鄒家第三次主持自然是得心應手。


    既有儀衛以壯聲威,又有樂舞以娛賓客。


    席間,各名叢香茶旁都有隨侍在側,隻要有人想品嚐其中滋味,隨侍立馬就能行雲流水地泡出一壺茶香四溢的好茶。


    這隨侍以及精美的茶具當然不是鄒家安排,而是各家給自家安排的。


    桌上會放有木牌,上麵刻有x家xx茶,如此,就能讓大家知道自己喝的誰家的什麽茶。


    各家桌上還佐以粽子、百花糕等各式點心,還出示精美雅致的各種茶具。


    整個茶會是在臨溪的山峰下的茗軒茶莊進行,而溪水正是南麓溪。


    南麓溪水質甘甜清斂,適用於泡建安各種茶,若是來參會的人想自己附庸風雅一番,也可自己擇地泡茶,隻要跟侍從說一聲,鄒家自然就能立馬安排好。


    綠郊山野,鬆風竹月,烹泉煮茗,吟詩作對。


    茶會地方不僅隱於林間,還劃分出了適合三家的區域,布置當然也不同,都是按照三派各自的風格進行。


    如此安排布置,確實讓儒釋道三方的人心裏舒坦。


    不僅茶會排場盛大,還能通過它展示他鄒家的風範。


    茶會當然不是人人都能進,手持木牌證明身份才能進去。


    這木牌分有類別。


    儒釋道一類,茶商一類,還有就是官府的人。


    如此盛大的茶會,官府的人自然不會缺席。


    茶會不會規定具體到達的時間,來品茶的人隻要有木牌,可隨進隨出。


    而茶商則不一樣,能夠進茶會展示自己的茶自然會積極,五更時分茶莊就已經燈火通明,就是留給茶商安排的時間,隻待天明等大家來品茶就可。


    其實這樣的茶會也是另類的交易會。


    王大宇帶著傅淵之和阿弟已經去了屬於紫陽書院的區域,宋歡則是自己一個人在各商家的展位遊走。


    她是喝不出什麽,但她可以吃點心。


    這都是茶商精心準備,味道不差。


    至於傅淵之那邊的吟詩作對、彈琴作畫,她可以過後再去。


    彈琴作畫她能接受,但是吟詩作對她不行,她覺得自己不能融入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覺得他們太……嗯,互吹?


    忘記定時發布了,嘿嘿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淵歡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柒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柒耶並收藏宋淵歡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