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楊嗣郎受責赴南詔
季溫奉旨遠赴邊關就任監軍,在太原駐地羈留了數日,待知會了當地州府官員,又起身趕往漁陽拜會了褚漠寒。
褚漠寒見他到了大喜,叫來了次子褚勖和謀士嚴過作陪,在府內設下酒宴盛情款待。褚勖中等身材,臉皮蠟黃,雙眼如環略因嗜酒無度稍有些紅腫;由於他脾氣暴躁口無遮攔,常常惹得褚漠寒發怒;但是因其武功高強、作戰勇猛,褚漠寒也不得不對其有所忍耐。
酒過三巡,褚漠寒放下了酒杯,神色有些憂鬱,道:“季大人,自敏泰到後,我軍與同羅騎兵聯合作戰,已連勝了兩場,卻遲遲不見阿思諾到來……”
未等季溫開口,嚴過接著道:“莫非他嗅到了什麽風聲?”
“二位多慮了。”季溫輕輕搖了下頭,將目光對準了褚漠寒,“魚兒嚐到了甜頭,上鉤隻是早晚之事;褚帥放心,我已將實情稟報於陛下了,讓他再催催。”
“催,那又要等到何時?”褚勖急不可奈對著季溫大聲喝道。
“這……”季溫為掩飾內心驚慌,幹咳了下,“公子,此事急不得!”
“勖兒休得無禮!”褚漠寒猛的拍了下桌子,狠狠瞪了次子一眼,站起身來向季溫拱手施禮,“犬子有所冒犯,還請大人見諒!”
“將軍不必客氣,”季溫嗬嗬一笑,“季某願盡微薄之力相助。”
“多謝大人;”褚漠寒緩了下,“對了,林相前日回信了,他說等大人辦完此趟差事,就調您回京做刑部尚書。”
“多謝將軍。”季溫稍稍欠了下身子,端起酒杯,再次向褚漠寒敬酒。
隨後眾人高談闊飲,很是痛快。
楊嗣郎為慶賀扳倒了汪拱,在府內大擺宴席,招待一些親信同僚和故舊。
席間,眾賓客極盡吹捧、恭維之力,楊嗣郎見了為之得意忘形。
數日來,陳業碩思量再三,內心仍動搖不定,不想再與楊嗣郎爭奪左相一職,於是去向林弗訴說自己的苦衷。
一見林弗,陳業碩便陰鬱著臉,道:“聽說宮內傳出了口風,陛下欲命楊嗣郎為左相;這不,姓楊的那廝為預祝升遷,在府內大擺宴席款待同僚呢。”
“怎麽你怕了?”林弗露出了一絲奸笑,“上次不是說好了嗎?”
“這……有陛下為他撐腰,怕是難有勝算哪。”陳業碩猶豫了下,道。
“別畏手畏腳了。”林弗深陷的眸子裏射出了一道寒光,“老夫巴不得他動靜越大越好呢。”
“這……”陳業碩囁嚅著。
“大人放心,明日朝會之上隻需按計行事便是。”林弗輕鬆笑道。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陳業碩漸覺底氣已足,決意與林弗攜手扳倒楊嗣郎。
次日,眾文武大臣按時到了勤政殿,參加朝會。
魏懷冰首先出列,奏道:“陛下,據報逆犯汪拱之妻在發配途中不幸溺水身亡,家人要求返京將其與亡夫合葬一處,不知陛下可否同意?”
“不可!”炫帝麵帶怒氣,“汪拱貪吝無度,欺騙了朕多年,其妻小亦不容寬赦!”
楊嗣郎道:“陛下聖明。汪拱雖死,可是其流毒未盡,臣以為當順藤摸瓜深究此案,務必除盡其同黨。”
“不必了,”炫帝掃視了下群臣,“汪拱罪有應得,皆是他一人所為。不過,此案也給朕提了個醒。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楊愛卿,以後這舉賢任能、整飭朝綱的重任就交與你了。”
“是,臣遵旨。”楊嗣郎答道。
林弗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前日接漁陽戰報,褚漠寒與同羅騎兵聯合作戰,已連勝了兩場,斬殺突厥兵三百餘人,俘獲戰馬、牛羊無數。”
“不錯,雖是小勝,也足以安慰朕心。”炫帝微微一笑。
林弗又道:“不過,陛下,據臣所知阿思諾隻是派出了三千前鋒,而其主力從河西開拔,日行不過二三十裏,照此速度,數月之後方可抵達受降城。”
“嗯,此事季溫也稟報過朕了,”炫帝皺了下眉,“前方戰事瞬息萬變,如此行軍豈不貽誤戰機?傳旨,命阿思諾火速進發務必於十日之內趕到受降城。”
林弗附和道:“陛下聖明,隻要同羅騎兵主力一到,剿滅突厥指日可待矣。”
“沒錯,”炫帝臉上洋溢著笑,輕捋了下銀須,“蕩平突厥,這是我朝數代人的夙願;朕能在有生之年見此盛況,也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楊嗣郎高聲道:“陛下,方今海內宴平、百姓安居,大唐疆域之遼闊自古未有也。臣奏請陛下率百官祭拜泰山,再行封禪大典,祈我大唐江山永固萬年。”
“不必了,楊愛卿;”炫帝稍作思索,一臉肅然,“朕年歲已高身子骨已不比當年了,祭拜過一次此生已足矣。”
“陛下聖明。”陳業碩將目光移向了楊嗣郎,厲聲道,“楊大人,此等粉飾太平之辭也虧你說得出口!北有突厥、契丹擾境,南有南詔反叛,關中、冀州等地百姓因災流離失所,豈能說是海內宴平、百姓安居?”
“陛下,陳大人所言甚是,”林弗哭喪著臉,“據前幾日劍南戰報,十日之前,我軍進擊南詔,不料在太和城下中了蠻夷詭計,三萬精兵傷亡慘重呀。”
炫帝聽了大驚:“此事當真?”
“臣不敢有一字虛言。而今守城官兵已被困多日糧草匱乏,形勢萬分危急。”林弗說著取出了戰報,呈給了炫帝,“陛下,這是南詔前線發來的求援急報,請陛下過目。”
炫帝接過了後稍作瀏覽,問:“真是的,怎麽還沒安穩幾日,又吃了敗仗?”
“陛下,南詔假意求和,趁我軍麻痹鬆懈之機夜焚糧草,以致有此慘敗!”林弗道。
“真是一群廢物……”炫帝氣得臉色發青。
“陛下,按說楊嗣郎身為劍南節度使,應將前方戰事及時上奏於陛下,可他瞞而不報,犯有欺君之罪。”陳業碩道。
“楊愛卿……”炫帝怒目注視著楊嗣郎。
楊嗣郎聽了直冒冷汗,辯解道:“陛下恕罪,前番因查辦汪拱謀逆一案,臣日夜操勞、心力交瘁,以致疏漏了此事。”
“這怕是大人的托辭吧;”林弗冷笑了下,“楊大人置軍國大事如草芥,四處結黨營私,夜夜笙歌宴舞,豈能有心為國操勞!”
炫帝聽了甚是驚訝,道:“林愛卿,此言當真?”
“臣不敢有一字虛言。”林弗不慌不忙道,“據聞楊嗣郎為了慶賀早日拜相,昨日還在府內大擺酒席宴請群僚呢。”
“楊卿,可有此事?”炫帝怒目道。
楊嗣郎聽了身子哆嗦了幾下,驚慌道:“陛下,前日乃家妾壽誕,臣一切從簡隻邀了幾個故舊作陪。”
“楊大人,別打什麽馬虎眼了;聽說不僅連擺了十餘桌酒席,就連後宮也派人去了,還帶了不少賀禮呢。”陳業碩道。
“後宮……”炫帝睜大了眼。
楊嗣郎支吾著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當然是懿妃娘娘了,”林弗一臉平靜,“陛下如若不信不妨派人前去查問。”
“哼,真是荒唐!”炫帝跺了下腳,轉過了身子問太子有何看法?
太子道:“父皇,當下南詔局勢岌岌可危,兒臣以為當擯棄爭議,急需選派一位能征慣戰之將前往平亂才是。”
炫帝點了下頭問他可薦何人?
太子一時沒有想好,有些慌亂。
林弗搶先一步,道:“陛下,楊嗣郎身為劍南節度使,理應以身作責前往督師、平叛。”
“陛下,臣也附議。”陳業碩道。
“這,楊愛卿還從未打過仗呢……”炫帝猶疑不定。
林弗說,既然如此,不妨再另派一員久經沙場的副將隨行便是。
炫帝“嗯”了聲,緊盯著楊嗣郎,問他可願領兵前去?
楊嗣郎聽了十分驚恐,隻好硬著頭皮說他願意。
“好,朕就給你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炫帝聽了很是欣慰,隨即命楊嗣郎兩日之內動身,趕赴南詔平叛。
楊嗣郎見狀趕忙領旨、謝恩。
朝會一結束,楊嗣郎便急匆匆趕回了家。他呆坐了一陣,想起將要遠離京城前往南詔,不由得連聲唉歎。他喝著悶酒,一麵吩咐管家楊柯去收拾行李。
楊柯沉思了片刻,問:“兄長真要去南詔?”
楊嗣郎麵無表情,輕歎了聲,道:“四弟呀,陛下都發火了,我豈敢不去!”
“事急矣,兄長何不進宮去找懿妃娘娘說情?”
“找她,”楊嗣郎愣了下,“陛下正在氣頭子上,她再勸說豈不是火上澆油!”
“可是事已至此,臨行之前總該向懿妃道聲別吧。”楊柯壯著膽子又說了一句。
楊嗣郎聽後勉強答應了;隨即命楊柯快去準備一下,他待會兒就進宮。
安排才畢,忽有仆人來報,說是太子派了內侍總管付果來見。
楊嗣郎聽了心生困惑,猶豫了一陣,決定還是見他一下。
付果進了廳堂,說是奉太子之命,前來給他送行,並奉上差銀二百兩。
楊嗣郎嘿嘿一笑,說太子也未免太多心了。
“大人誤會了。”付果道,“前番因左相一事,太子懾於林弗淫威未敢為大人多言,本就心懷內疚;此次大人遠赴邊關,他更是傷心哪。”
“真的?”
付果“嗯”了聲,道:“太子屢遭不幸,本想著倚仗大人有所庇護,可沒想到大人也受人欺侮,他怎能不憂心難過呢?”
楊嗣郎聽了若有所悟,捋了下短須,道:“請轉告太子,他的心意我領了。”
“是,大人。”付果端起了茶杯輕啜了兩口,又叮嚀了他幾句路上注意休息、多保重身子,隨後起身行禮告辭。
“付大人請。”楊嗣郎並未離座,隻是輕輕揮了下手,目送著付果出了屋子。
這時楊柯來報,說是進宮的禮物皆已備好,楊嗣郎聽後帶著兩個隨從出了府門,騎著快馬一路飛馳趕往慶華宮。
到了宮內,楊嗣郎在熟悉的小太監引領下進了內庭,一見到懿妃便跪拜在地,連聲道:“小妹救我哪……”
懿妃早已獲悉了內情,細眉緊蹙道:“兄長行事不慎,自怎麽連小妹也扯進去了!”
“兄長冤屈哪,”楊嗣郎涕泣道,“唉,為兄不小心遭了林弗暗算,意欲害我哪……唉,此去南詔萬裏迢迢,隻怕以後再也見不上小妹了。”
“兄長言重了,快快請起。”
楊嗣郎起身後長歎了聲:“兄長此去南詔不是戰死,也會死於瘴氣、瘟疫哪……”
“兄長勿憂,”懿妃麵露笑意,“聖上已對我說了,少則一月多則倆月,他定會將兄長召回京城。”
“真的?”
“嗯,”懿妃點了下頭,語氣稍有些沉重,“左相呢,目下是做不成了,可你也得給群臣做做樣子,讓陛下消消氣兒。兄長放心,有小妹在,沒人敢拿你怎樣!”
楊嗣郎聽了如釋重負,道:“嗯,兄長明白。”
季溫奉旨遠赴邊關就任監軍,在太原駐地羈留了數日,待知會了當地州府官員,又起身趕往漁陽拜會了褚漠寒。
褚漠寒見他到了大喜,叫來了次子褚勖和謀士嚴過作陪,在府內設下酒宴盛情款待。褚勖中等身材,臉皮蠟黃,雙眼如環略因嗜酒無度稍有些紅腫;由於他脾氣暴躁口無遮攔,常常惹得褚漠寒發怒;但是因其武功高強、作戰勇猛,褚漠寒也不得不對其有所忍耐。
酒過三巡,褚漠寒放下了酒杯,神色有些憂鬱,道:“季大人,自敏泰到後,我軍與同羅騎兵聯合作戰,已連勝了兩場,卻遲遲不見阿思諾到來……”
未等季溫開口,嚴過接著道:“莫非他嗅到了什麽風聲?”
“二位多慮了。”季溫輕輕搖了下頭,將目光對準了褚漠寒,“魚兒嚐到了甜頭,上鉤隻是早晚之事;褚帥放心,我已將實情稟報於陛下了,讓他再催催。”
“催,那又要等到何時?”褚勖急不可奈對著季溫大聲喝道。
“這……”季溫為掩飾內心驚慌,幹咳了下,“公子,此事急不得!”
“勖兒休得無禮!”褚漠寒猛的拍了下桌子,狠狠瞪了次子一眼,站起身來向季溫拱手施禮,“犬子有所冒犯,還請大人見諒!”
“將軍不必客氣,”季溫嗬嗬一笑,“季某願盡微薄之力相助。”
“多謝大人;”褚漠寒緩了下,“對了,林相前日回信了,他說等大人辦完此趟差事,就調您回京做刑部尚書。”
“多謝將軍。”季溫稍稍欠了下身子,端起酒杯,再次向褚漠寒敬酒。
隨後眾人高談闊飲,很是痛快。
楊嗣郎為慶賀扳倒了汪拱,在府內大擺宴席,招待一些親信同僚和故舊。
席間,眾賓客極盡吹捧、恭維之力,楊嗣郎見了為之得意忘形。
數日來,陳業碩思量再三,內心仍動搖不定,不想再與楊嗣郎爭奪左相一職,於是去向林弗訴說自己的苦衷。
一見林弗,陳業碩便陰鬱著臉,道:“聽說宮內傳出了口風,陛下欲命楊嗣郎為左相;這不,姓楊的那廝為預祝升遷,在府內大擺宴席款待同僚呢。”
“怎麽你怕了?”林弗露出了一絲奸笑,“上次不是說好了嗎?”
“這……有陛下為他撐腰,怕是難有勝算哪。”陳業碩猶豫了下,道。
“別畏手畏腳了。”林弗深陷的眸子裏射出了一道寒光,“老夫巴不得他動靜越大越好呢。”
“這……”陳業碩囁嚅著。
“大人放心,明日朝會之上隻需按計行事便是。”林弗輕鬆笑道。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陳業碩漸覺底氣已足,決意與林弗攜手扳倒楊嗣郎。
次日,眾文武大臣按時到了勤政殿,參加朝會。
魏懷冰首先出列,奏道:“陛下,據報逆犯汪拱之妻在發配途中不幸溺水身亡,家人要求返京將其與亡夫合葬一處,不知陛下可否同意?”
“不可!”炫帝麵帶怒氣,“汪拱貪吝無度,欺騙了朕多年,其妻小亦不容寬赦!”
楊嗣郎道:“陛下聖明。汪拱雖死,可是其流毒未盡,臣以為當順藤摸瓜深究此案,務必除盡其同黨。”
“不必了,”炫帝掃視了下群臣,“汪拱罪有應得,皆是他一人所為。不過,此案也給朕提了個醒。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楊愛卿,以後這舉賢任能、整飭朝綱的重任就交與你了。”
“是,臣遵旨。”楊嗣郎答道。
林弗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前日接漁陽戰報,褚漠寒與同羅騎兵聯合作戰,已連勝了兩場,斬殺突厥兵三百餘人,俘獲戰馬、牛羊無數。”
“不錯,雖是小勝,也足以安慰朕心。”炫帝微微一笑。
林弗又道:“不過,陛下,據臣所知阿思諾隻是派出了三千前鋒,而其主力從河西開拔,日行不過二三十裏,照此速度,數月之後方可抵達受降城。”
“嗯,此事季溫也稟報過朕了,”炫帝皺了下眉,“前方戰事瞬息萬變,如此行軍豈不貽誤戰機?傳旨,命阿思諾火速進發務必於十日之內趕到受降城。”
林弗附和道:“陛下聖明,隻要同羅騎兵主力一到,剿滅突厥指日可待矣。”
“沒錯,”炫帝臉上洋溢著笑,輕捋了下銀須,“蕩平突厥,這是我朝數代人的夙願;朕能在有生之年見此盛況,也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楊嗣郎高聲道:“陛下,方今海內宴平、百姓安居,大唐疆域之遼闊自古未有也。臣奏請陛下率百官祭拜泰山,再行封禪大典,祈我大唐江山永固萬年。”
“不必了,楊愛卿;”炫帝稍作思索,一臉肅然,“朕年歲已高身子骨已不比當年了,祭拜過一次此生已足矣。”
“陛下聖明。”陳業碩將目光移向了楊嗣郎,厲聲道,“楊大人,此等粉飾太平之辭也虧你說得出口!北有突厥、契丹擾境,南有南詔反叛,關中、冀州等地百姓因災流離失所,豈能說是海內宴平、百姓安居?”
“陛下,陳大人所言甚是,”林弗哭喪著臉,“據前幾日劍南戰報,十日之前,我軍進擊南詔,不料在太和城下中了蠻夷詭計,三萬精兵傷亡慘重呀。”
炫帝聽了大驚:“此事當真?”
“臣不敢有一字虛言。而今守城官兵已被困多日糧草匱乏,形勢萬分危急。”林弗說著取出了戰報,呈給了炫帝,“陛下,這是南詔前線發來的求援急報,請陛下過目。”
炫帝接過了後稍作瀏覽,問:“真是的,怎麽還沒安穩幾日,又吃了敗仗?”
“陛下,南詔假意求和,趁我軍麻痹鬆懈之機夜焚糧草,以致有此慘敗!”林弗道。
“真是一群廢物……”炫帝氣得臉色發青。
“陛下,按說楊嗣郎身為劍南節度使,應將前方戰事及時上奏於陛下,可他瞞而不報,犯有欺君之罪。”陳業碩道。
“楊愛卿……”炫帝怒目注視著楊嗣郎。
楊嗣郎聽了直冒冷汗,辯解道:“陛下恕罪,前番因查辦汪拱謀逆一案,臣日夜操勞、心力交瘁,以致疏漏了此事。”
“這怕是大人的托辭吧;”林弗冷笑了下,“楊大人置軍國大事如草芥,四處結黨營私,夜夜笙歌宴舞,豈能有心為國操勞!”
炫帝聽了甚是驚訝,道:“林愛卿,此言當真?”
“臣不敢有一字虛言。”林弗不慌不忙道,“據聞楊嗣郎為了慶賀早日拜相,昨日還在府內大擺酒席宴請群僚呢。”
“楊卿,可有此事?”炫帝怒目道。
楊嗣郎聽了身子哆嗦了幾下,驚慌道:“陛下,前日乃家妾壽誕,臣一切從簡隻邀了幾個故舊作陪。”
“楊大人,別打什麽馬虎眼了;聽說不僅連擺了十餘桌酒席,就連後宮也派人去了,還帶了不少賀禮呢。”陳業碩道。
“後宮……”炫帝睜大了眼。
楊嗣郎支吾著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當然是懿妃娘娘了,”林弗一臉平靜,“陛下如若不信不妨派人前去查問。”
“哼,真是荒唐!”炫帝跺了下腳,轉過了身子問太子有何看法?
太子道:“父皇,當下南詔局勢岌岌可危,兒臣以為當擯棄爭議,急需選派一位能征慣戰之將前往平亂才是。”
炫帝點了下頭問他可薦何人?
太子一時沒有想好,有些慌亂。
林弗搶先一步,道:“陛下,楊嗣郎身為劍南節度使,理應以身作責前往督師、平叛。”
“陛下,臣也附議。”陳業碩道。
“這,楊愛卿還從未打過仗呢……”炫帝猶疑不定。
林弗說,既然如此,不妨再另派一員久經沙場的副將隨行便是。
炫帝“嗯”了聲,緊盯著楊嗣郎,問他可願領兵前去?
楊嗣郎聽了十分驚恐,隻好硬著頭皮說他願意。
“好,朕就給你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炫帝聽了很是欣慰,隨即命楊嗣郎兩日之內動身,趕赴南詔平叛。
楊嗣郎見狀趕忙領旨、謝恩。
朝會一結束,楊嗣郎便急匆匆趕回了家。他呆坐了一陣,想起將要遠離京城前往南詔,不由得連聲唉歎。他喝著悶酒,一麵吩咐管家楊柯去收拾行李。
楊柯沉思了片刻,問:“兄長真要去南詔?”
楊嗣郎麵無表情,輕歎了聲,道:“四弟呀,陛下都發火了,我豈敢不去!”
“事急矣,兄長何不進宮去找懿妃娘娘說情?”
“找她,”楊嗣郎愣了下,“陛下正在氣頭子上,她再勸說豈不是火上澆油!”
“可是事已至此,臨行之前總該向懿妃道聲別吧。”楊柯壯著膽子又說了一句。
楊嗣郎聽後勉強答應了;隨即命楊柯快去準備一下,他待會兒就進宮。
安排才畢,忽有仆人來報,說是太子派了內侍總管付果來見。
楊嗣郎聽了心生困惑,猶豫了一陣,決定還是見他一下。
付果進了廳堂,說是奉太子之命,前來給他送行,並奉上差銀二百兩。
楊嗣郎嘿嘿一笑,說太子也未免太多心了。
“大人誤會了。”付果道,“前番因左相一事,太子懾於林弗淫威未敢為大人多言,本就心懷內疚;此次大人遠赴邊關,他更是傷心哪。”
“真的?”
付果“嗯”了聲,道:“太子屢遭不幸,本想著倚仗大人有所庇護,可沒想到大人也受人欺侮,他怎能不憂心難過呢?”
楊嗣郎聽了若有所悟,捋了下短須,道:“請轉告太子,他的心意我領了。”
“是,大人。”付果端起了茶杯輕啜了兩口,又叮嚀了他幾句路上注意休息、多保重身子,隨後起身行禮告辭。
“付大人請。”楊嗣郎並未離座,隻是輕輕揮了下手,目送著付果出了屋子。
這時楊柯來報,說是進宮的禮物皆已備好,楊嗣郎聽後帶著兩個隨從出了府門,騎著快馬一路飛馳趕往慶華宮。
到了宮內,楊嗣郎在熟悉的小太監引領下進了內庭,一見到懿妃便跪拜在地,連聲道:“小妹救我哪……”
懿妃早已獲悉了內情,細眉緊蹙道:“兄長行事不慎,自怎麽連小妹也扯進去了!”
“兄長冤屈哪,”楊嗣郎涕泣道,“唉,為兄不小心遭了林弗暗算,意欲害我哪……唉,此去南詔萬裏迢迢,隻怕以後再也見不上小妹了。”
“兄長言重了,快快請起。”
楊嗣郎起身後長歎了聲:“兄長此去南詔不是戰死,也會死於瘴氣、瘟疫哪……”
“兄長勿憂,”懿妃麵露笑意,“聖上已對我說了,少則一月多則倆月,他定會將兄長召回京城。”
“真的?”
“嗯,”懿妃點了下頭,語氣稍有些沉重,“左相呢,目下是做不成了,可你也得給群臣做做樣子,讓陛下消消氣兒。兄長放心,有小妹在,沒人敢拿你怎樣!”
楊嗣郎聽了如釋重負,道:“嗯,兄長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