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查賑糧狡狐方露尾辦詩會才子怒發聲
達複與李雲翰、武七到了海明樓,三人就著幾碟幹果、小菜一邊小酌,一邊議事。
達複說,當下活躍在洛陽、長安一帶的漕幫共有四大幫派,分別為洛陽幫、淮南幫、江右幫和河東幫,他們暗結官府,幾乎壟斷了東西兩都和中原各地的漕運。
洛陽幫背靠一些王公貴族,紮根於兩都,勢力最強;淮南幫次之,主要以河南、安徽、山東為基地;江右幫以江南富商為主,倚重沿途各省轉運使,最為低調務實,除了漕運外,還經營江南茶葉、絲綢、竹器等物產。
河東幫呢,是在原先解州幫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幫眾大多信奉拜火教。雖說起步較晚、人數較少,可是由於其組織嚴密、好強鬥狠,短短幾年間已發展到了上千人之多。
武七接著說,據他所知,河東幫明麵上做些漕運買賣,暗地裏以私鹽販賣為主,幾乎壟斷了河西、北方一帶的鹽市。因其出手狠辣,據說江湖上其他幫派隻要聽到了河東幫的名號,皆會懼讓三分。
李雲翰聽罷沉思了片刻,道:“要是我沒猜錯的話,樓伯遇害,河東幫也難脫幹係。”
“這是為何?”達複問。
李雲翰道:“樓伯曾撿到了兩枚石印,一枚上寫‘蕭關之印’;另一枚刻著‘金州縣印’。當時我就懷疑這是有人私刻。不過事發之後又突然不見了……還有那隻鹽袋,也指向了河東幫。”
“難道是他們殺人滅口?”
“這……目下雖缺少證據,或是其背後另有隱情吧。”李雲翰道。
“有何隱情,請李兄細說。”
“我也隻是推測,”李雲翰輕啜了口酒,“據少淩打探,那批賑糧現存放於三河口兵營,而河東幫明日便會組織人馬前去搬運。”
“消息可否準確?”達複問。
“嗯,是少淩臥底河東幫探得的,”李雲翰放下了酒杯,“如今種種跡象表明,陳業碩有貪汙賑糧之嫌,他或是急於銷贓吧。”
“太好了,隻要當場查獲了賑糧,便可揪出陳業碩這隻碩鼠!”達複興奮道。
“將賑糧藏於兵營,也虧他想得出來。”武七道。
李雲翰微微一笑,命武七馬上去普賢寺找眉厚等人,召集眾災民明日一早前往兵營並死死圍住,逼使其交出賑糧。
“是,先生。”武七諾了聲當即走開了。
“李兄想得也太簡了,”達複突然輕歎了聲,麵色肅然,“兄長有所不知,三河口兵營三麵環水,若是災民堵住了正門,他們仍可從水路逃走。”
“這,”李雲翰頓了下,“那就盡快上報於朝廷。”
達複說來不及了;明日就是端午節,按朝規京城大小官員皆連休三日;隻怕還沒等報上去,賑糧早就沒了影!
“狡猾,這夥人可真會選日子!”李雲翰思忖了片刻,嗬嗬一笑,“那就讓第五祺帶人在水路設伏,截住他們。”
達複搖了搖頭,道:“三河口水麵開闊,僅憑他手下那二三十號人馬,豈能圍得住!”
“二三十號人,足矣。”李雲翰淡然一笑。
“哦?”
“待幫眾一上岸便焚燒碼頭,將其困死於兵營。”
“嗯,此計不錯,”達複點了下頭,“不過此事重大,還需向玉麵郎君請示,看他有何想法?”
“好吧,那就有勞達兄了。”李雲翰悠然一笑,道。
當日,眉黛向褚慶請了假,匆匆趕到了普賢寺,來看望父母。
她在街鋪買了醬牛肉、鹵雞等許多食物,進屋後一並擺放在了桌上。兩位老人見了很是高興,隨之大口吃了起來。
眉黛見二老吃得十分愜意,心裏湧起了一股油油的暖意。她找了個空當,說住在寺裏也非長久之計,她想給二老在城內另租一處舒適的宅子。眉厚聽了一時興奮,淚水盈眶,連聲誇女兒孝順。
三人正說到興頭上,忽見武七進了屋子。眉黛向二老做了簡單介紹,又問他來何事?
武七見眉黛在場,訥訥了片刻隻說是奉了李雲翰之命,前來問候眉叔。
眉黛見他一副欲言又止、局促不安的模樣,隨即明白了過來,借口說要回伏龍山莊,向父母道了別,離開了普賢寺。
待眉黛走開了,武七這才安下心來,向眉厚和盤說出了李雲翰的計劃。
眉厚聽了十分激動,隨之讓人去叫來了孔燭等人,在後院找了間隱秘的齋房密謀了起來。
會上,孔燭說,官府已經下令,欲將我等遣返回冀州;臨走之前我非得揪出這一夥蛀蟲不可!
眉厚拍著胸脯對眾人說:各位壯士,我等就是豁出這條命來,也要死死堵住他們……
在場諸人一時群情激憤,恨不得當下便去三河口奪回賑糧來。
達複離開了海明樓,騎著快馬趕到了少陽宮。
一見麵,太子陰沉著臉,道:“不是說好的,以後不要輕易來見本宮嗎?”
達複說事急矣,他不得不親來麵稟。
太子問何事?
達複說,據報陳業碩將其所貪賑糧藏匿於三河口兵營,命河東幫明日前去搬運。
太子聽了大驚:“此事當真?”
“嗯,是李兄親口說的。”
“陳業碩這隻老狐狸,可真藏會哪。”太子皺緊了眉。
達複將李雲翰所謀仔細說給了他,太子聽了猶豫不決,囁嚅道:“此事……難哪!”
“殿下,您不是一心想除掉陳業碩嗎?”付果湊近了他身邊,“此等良機豈容錯過!”
“小果子,本宮當然想了,”太子顫抖著聲音,“隻是,萬一出了差錯呢……”
“殿下勿憂,奴才有一計,不知可否?”付果隨之將其計劃細說了一遍。
太子聽後露出了一絲笑意,點頭答應了。
達複出了少陽宮,當即又去見過了第五祺,傳達了太子之令。
第五祺聽了不敢有絲毫怠慢,丟下手頭上的公務,匆匆趕到了楊嗣郎府邸,將陳業碩貪汙賑糧一事做了匯報。
楊嗣郎聽了大喜過望,仰天笑道:“哈哈,這隻老狐狸終於露出尾巴了,看老子如何收拾你!”
褚慶回到了伏龍山莊,聽倪遂說已安排好了明日的宴會,心緒才安穩了些。不過,一想起李雲翰近日來的表現,他不免頓起隱憂。
正思量間,阿蒯回了莊園,說李雲翰和達複沿街走訪了許多商鋪店家,一路打探有關米袋子之事。
褚慶聽了不禁突起疑心,道:“他四處走訪商家、打探河東幫,到底是何用意?”
“這,小人也不明白,”阿蒯搖了下頭,“不過,聽那姓樓的女子口口聲稱要為其父報仇……”
“報仇……若真是那樣,我也就放心了。”
“公子,此話怎講?”
“我是擔心那批賑糧哪,”褚慶神色憂鬱,緩了緩神,道,“對了,李雲翰現在何處?”
阿蒯說,正在海明樓和達複飲酒。
“哼,好雅興哪。”褚慶聽了雙眉舒展,“若他今晚仍回莊園,那我就放心了;若是不回,必是另有所圖。”
黃昏時分,當褚慶聽說李雲翰一身酒氣回了望麟閣、獨自昏睡了過去,這才放下心來,大笑道:“這下好了,諸事無憂矣。”
次日上午,京城那些收到請柬的達官貴人紛紛趕到了伏龍山莊,參加籌辦詩會的宴席。
名頭最高的當屬惠王了;其餘諸人,有禮部尚書張薈、京兆尹冼通、太常卿賈升、太常寺少卿齊傕,以及風流雅士孟懷湘。
駱峰因去了蕭關辦差,沒有到場。
褚慶招呼眾人落座、寒暄了一陣,又向惠王一一引見過來賓,安排張薈、冼通等官員列坐於左首,他與孟懷湘依次坐在右邊。
褚慶四下裏看了一眼,卻不見李雲翰,不由得心頭一緊,打算親去望麟閣找他。
褚慶出了客廳,沿著林蔭小道走了沒幾步,忽見李雲翰陪著龍標走了過來,於是趕忙上前迎接。
龍標說,褚言忠將軍近來身子不適,特托他前來代賀。
褚慶道了聲謝,又問起了杜少淩。
李雲翰說,少淩剛入惠王府做事,或是一時脫不開身子。
褚慶“嗯”了聲,笑著將二人迎進了客廳,並將他們向在座諸位做了介紹。緊接著,眉黛和兩位身著素雅的侍女給他們一一斟酒。
褚慶走到了廳中央,高聲道:“今日成立詩會,承蒙王爺及各位好友前來捧場,慶某深感榮幸,備此薄宴以表謝意。”
惠王輕捋銀須,笑道:“詩會這等雅事,本是爾等後生才俊所為,老夫已風燭殘年,隻是來湊份熱鬧罷了。”
“王爺過謙了;王爺德高望重,能為詩會壓壓場子是再合適不過了。”褚慶說畢,先敬了惠王一杯。
惠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他正欲發話,卻被前來斟酒的眉黛給迷住了,直勾勾的盯著她。
褚慶幹咳了聲,道:“各位,鄙莊南臨曲江,今日到會者又恰是九人,我看這詩會就取名為‘湖畔九老會’,如何?”
賈升忙道:“太好了,此名高雅不凡,更能彰顯我等身份之尊貴。”
“公子不妥,”龍標肅然道,“一個‘老’字疲態盡顯;除了惠王、孟夫子外,我等可還沒老呢。”
“還是另起個名吧。”李雲翰掃視了一眼會場,“人生如露,青春幾何;試問在座的諸位,有幾人不想及時享樂、羽化登仙!?此等盛會,李某以為不如叫‘九仙詩會’更為妥帖。”
眾人聽了一時默然無語。
“可不是麽?如今這世道,別說人了,就連什麽雞呀狗呀的都盼著得道升仙呢。”龍標瞅了眼賈升,“賈大人,您說呢?”
賈升聽了有些尷尬,囁嚅著說不上來。
褚慶對著眾人擺了下手,笑道:“既然各位沒有異議,那就叫九仙詩會是了。”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詩會既成,還需有盟主。”褚慶凝視著惠王,恭言道,“王爺德高望重,此盟主之位非您莫屬。”
“算了吧,”惠王趁著眉黛敬酒時,色迷迷地摸了下她的玉手,仰邁著臉,“本王老眼昏花,但知飲酒玩樂、不問詩文,賢侄還是另請高明吧。”
“王爺真不肯賞臉?”褚慶有些不悅。
惠王揮手示意褚慶靠近了些,附在他耳邊低聲道:“賢侄,你這不是把我架在火爐上烤?這盟主呢,還是另選他人吧。”
褚慶明白了他的心思,回頭對著眾人道:“可惜賀文大人有病沒來;他若在場,做此盟主最好不過了。”
眾人聽了不免一陣唏噓感歎。
褚慶看了眼孟懷湘,問他可否願意?
孟懷湘搖頭道:“孟某官場失意後,多年來潛心佛法,一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這挑頭之事實難擔當。”
“那,在座諸位有誰願意?”褚慶神色懊喪。
座席上一時寂然無聲。
“別推來推去了,幹脆公子你做是了。”賈升很是不耐煩。
褚慶淡然一笑,將目光對準了李雲翰:“李兄之意……”
“公子見笑了;”李雲翰放下酒杯,“這盟主呢,不僅要財力雄厚,還要人脈廣泛、長袖善舞,此間人中當然還是公子合適不過。”
褚慶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如此,慶某也就不推脫了,願領這盟主之銜。”
眾人聽了連連稱是,舉起了酒杯,慶賀九仙詩會成立。
觥籌交錯了一陣,龍標說,詩會已成,還需定期出些詩抄,問褚慶有何高見?
“當然要刊印詩抄了,這是九仙詩會邁出的第一步。”褚慶一臉得意之色,“到時候在座諸位盡可將自己的詩賦文章發表於詩抄之上。”
“謝公子美意,”張薈神色興奮,“欣逢此太平盛世,張某以為詩文應以頌讚吾皇之恩德、天朝之繁盛為主,以風花雪月為次之。”
“沒錯,當下此類詩文頗為盛行;一旦為陛下看中,小則梨園傳唱,大則還會封官進爵呢。”賈升附和道。
褚慶聽了撫掌大笑,道:“若真如此,慶某倒要好好感謝賈兄了。”
“不知公子如何答謝?”賈升問。
“這,”褚慶遲疑了下,“慶某願贈以百金,助賈兄舉辦一場鬥雞大賽,如何?”
“太好了。”賈升頓時來了勁,“今日有王爺和各位文友作證,公子切不可食言哪!”
“是,一言為定。”褚慶爽快道。
“且慢,”龍標倏的站直了,對著褚慶道,“龍某尚有一言,不知可否一講?”
“但說無妨。”
龍標道:“當今大唐看似一派繁華盛世景象,實則積弊已久、危機四伏,倘若不多寫些抨擊時弊、反映蒼生疾苦的詩文,那籌建此詩會又有何意義!”
“龍兄,你敢有意唱反調?”張薈黑著臉。
“這並非反調,而是事實。”龍標神情慷慨,“今外有突厥、契丹擾境,內有奸佞當道、朝政腐敗,百姓怨聲載道;我等豈能隻知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賈升聽了登時大怒:“大膽,你敢口出狂言汙蔑朝廷!”
“大人言重了。”龍標緊盯著他,“大人如若不信,不妨去城東看看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賈升聽了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褚慶揮了下手,示意眾人靜下來,將目光對準了李雲翰:“李兄,有何高見?”
李雲翰鄭重道:“龍兄所言甚是。近十年來,土地兼並之風日盛,百姓租賦也是愈發沉重……就拿賑災一事說,有些人竟然不顧災民的死活,仍在肆意倒賣賑糧……”
“想必是李兄喝多了。”褚慶打斷了他的話,故作鎮靜,命眉黛將他攙扶下去。眉黛聽後諾了聲,扭著細腰走上前來。
“我沒醉,”李雲翰肅然道,“與民爭食,必遭天譴!”
“先生,走吧,”眉黛笑著伸出了手拉他。
李雲翰並未挪步,指了指眉黛,對著眾人道:“這位眉姑娘常去城東,她對災民的疾苦是最清楚不過了。”
“黛兒,你說呢?”褚慶緊盯著眉黛,眼裏放出一道寒光。
眉黛顫抖了下,想說又不敢言語。
“慶公子,這不義之財切莫伸手哪。”李雲翰道。
“李兄真是喝多了。”張薈緊繃著臉,“慶公子成立詩會,無非是給大夥提供一個吃喝娛樂、附庸風雅的場所罷了,你倒好,竟當著眾人之麵挖他的牆角!”
褚慶感覺顏麵掃地,向門口的拔都使了個眼色。
拔都明白了他的用意,當即疾步走到了李雲翰身邊,強拉著他往外走,不料被龍標攔住了。
拔都二話不說,照著龍標就是一拳。龍標急忙扭身閃過了,隨即又回敬了他一拳。二人隨即在廳內動起了手,嚇得眾人紛紛離席而散。
褚慶見狀勃然大怒,喝止住了拔都。
李雲翰佯裝醉酒,搖搖晃晃的走到了褚慶身邊:“酒後之言多有得罪,請公子包涵。”
褚慶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龍某有失禮數,請公子見諒。”龍標上前拱手施禮。
“二位不必拘禮,都是自家兄弟嘛,”褚慶佯裝大度,要了杯酒,敬與龍標。
龍標接過了酒杯一飲而盡。
“兄弟和氣,詩會有望矣。”李雲翰仰天大笑了兩聲,指著褚慶腰間的玉玦,道,“為表誠意,公子可否將此玉玦贈與龍兄?”
褚慶聽了莞爾一笑,當即取下玉玦贈與了龍標。
龍標接過後,拱手致謝。
“不勝酒力哪,我得回屋歇息去了。”李雲翰說畢搖搖晃晃出了客廳。
褚慶望著李雲翰的背影思忖了下,向眉黛使了個眼色。
褚慶陪著惠王等人又高談闊論了一陣,忽想起李雲翰所言;他擔心賑糧之事泄密,於是借故離開了會場。
褚慶叫來了倪遂,吩咐他即刻去見元衝,命其取消運糧計劃。
李雲翰回到了望麟閣,靜坐了一會,提起筆來寫了一封短信,折好後放在了桌麵。
他簡單收拾了下行李,正欲出門離去,不料眉黛扭身進了屋子,笑道:“先生要去哪裏……”
“去哪兒並不重要,”李雲翰緩了下,道,“酒席上的話你也聽到了。姑娘若是可憐那些災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先生,這……”眉黛欲言又止。
“我走後,先不要告訴慶公子。”
“小女明白。”眉黛點了點頭,說院西沒人值守,他隻需翻牆而過便是。
“好,多謝了,咱們後會有期。”李雲翰說畢離開了屋子。
褚慶回了客廳,又陪惠王、賈升等人暢飲了一陣。惠王因上了年紀有些不勝酒力,起身向褚慶告辭。其他賓客見了,也紛紛告退。
待送走了眾賓客,褚慶覺得心神盡疲,腦子裏一片空白。他坐在廊下石凳上歇息了一會,忽見眉黛姍姍走來,忙問她,李雲翰怎樣了?
“他醉了,正睡的香呢。”眉黛輕聲道。
“嗯,不錯。”褚慶聽後嘴角劃過了一絲陰笑。
達複與李雲翰、武七到了海明樓,三人就著幾碟幹果、小菜一邊小酌,一邊議事。
達複說,當下活躍在洛陽、長安一帶的漕幫共有四大幫派,分別為洛陽幫、淮南幫、江右幫和河東幫,他們暗結官府,幾乎壟斷了東西兩都和中原各地的漕運。
洛陽幫背靠一些王公貴族,紮根於兩都,勢力最強;淮南幫次之,主要以河南、安徽、山東為基地;江右幫以江南富商為主,倚重沿途各省轉運使,最為低調務實,除了漕運外,還經營江南茶葉、絲綢、竹器等物產。
河東幫呢,是在原先解州幫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幫眾大多信奉拜火教。雖說起步較晚、人數較少,可是由於其組織嚴密、好強鬥狠,短短幾年間已發展到了上千人之多。
武七接著說,據他所知,河東幫明麵上做些漕運買賣,暗地裏以私鹽販賣為主,幾乎壟斷了河西、北方一帶的鹽市。因其出手狠辣,據說江湖上其他幫派隻要聽到了河東幫的名號,皆會懼讓三分。
李雲翰聽罷沉思了片刻,道:“要是我沒猜錯的話,樓伯遇害,河東幫也難脫幹係。”
“這是為何?”達複問。
李雲翰道:“樓伯曾撿到了兩枚石印,一枚上寫‘蕭關之印’;另一枚刻著‘金州縣印’。當時我就懷疑這是有人私刻。不過事發之後又突然不見了……還有那隻鹽袋,也指向了河東幫。”
“難道是他們殺人滅口?”
“這……目下雖缺少證據,或是其背後另有隱情吧。”李雲翰道。
“有何隱情,請李兄細說。”
“我也隻是推測,”李雲翰輕啜了口酒,“據少淩打探,那批賑糧現存放於三河口兵營,而河東幫明日便會組織人馬前去搬運。”
“消息可否準確?”達複問。
“嗯,是少淩臥底河東幫探得的,”李雲翰放下了酒杯,“如今種種跡象表明,陳業碩有貪汙賑糧之嫌,他或是急於銷贓吧。”
“太好了,隻要當場查獲了賑糧,便可揪出陳業碩這隻碩鼠!”達複興奮道。
“將賑糧藏於兵營,也虧他想得出來。”武七道。
李雲翰微微一笑,命武七馬上去普賢寺找眉厚等人,召集眾災民明日一早前往兵營並死死圍住,逼使其交出賑糧。
“是,先生。”武七諾了聲當即走開了。
“李兄想得也太簡了,”達複突然輕歎了聲,麵色肅然,“兄長有所不知,三河口兵營三麵環水,若是災民堵住了正門,他們仍可從水路逃走。”
“這,”李雲翰頓了下,“那就盡快上報於朝廷。”
達複說來不及了;明日就是端午節,按朝規京城大小官員皆連休三日;隻怕還沒等報上去,賑糧早就沒了影!
“狡猾,這夥人可真會選日子!”李雲翰思忖了片刻,嗬嗬一笑,“那就讓第五祺帶人在水路設伏,截住他們。”
達複搖了搖頭,道:“三河口水麵開闊,僅憑他手下那二三十號人馬,豈能圍得住!”
“二三十號人,足矣。”李雲翰淡然一笑。
“哦?”
“待幫眾一上岸便焚燒碼頭,將其困死於兵營。”
“嗯,此計不錯,”達複點了下頭,“不過此事重大,還需向玉麵郎君請示,看他有何想法?”
“好吧,那就有勞達兄了。”李雲翰悠然一笑,道。
當日,眉黛向褚慶請了假,匆匆趕到了普賢寺,來看望父母。
她在街鋪買了醬牛肉、鹵雞等許多食物,進屋後一並擺放在了桌上。兩位老人見了很是高興,隨之大口吃了起來。
眉黛見二老吃得十分愜意,心裏湧起了一股油油的暖意。她找了個空當,說住在寺裏也非長久之計,她想給二老在城內另租一處舒適的宅子。眉厚聽了一時興奮,淚水盈眶,連聲誇女兒孝順。
三人正說到興頭上,忽見武七進了屋子。眉黛向二老做了簡單介紹,又問他來何事?
武七見眉黛在場,訥訥了片刻隻說是奉了李雲翰之命,前來問候眉叔。
眉黛見他一副欲言又止、局促不安的模樣,隨即明白了過來,借口說要回伏龍山莊,向父母道了別,離開了普賢寺。
待眉黛走開了,武七這才安下心來,向眉厚和盤說出了李雲翰的計劃。
眉厚聽了十分激動,隨之讓人去叫來了孔燭等人,在後院找了間隱秘的齋房密謀了起來。
會上,孔燭說,官府已經下令,欲將我等遣返回冀州;臨走之前我非得揪出這一夥蛀蟲不可!
眉厚拍著胸脯對眾人說:各位壯士,我等就是豁出這條命來,也要死死堵住他們……
在場諸人一時群情激憤,恨不得當下便去三河口奪回賑糧來。
達複離開了海明樓,騎著快馬趕到了少陽宮。
一見麵,太子陰沉著臉,道:“不是說好的,以後不要輕易來見本宮嗎?”
達複說事急矣,他不得不親來麵稟。
太子問何事?
達複說,據報陳業碩將其所貪賑糧藏匿於三河口兵營,命河東幫明日前去搬運。
太子聽了大驚:“此事當真?”
“嗯,是李兄親口說的。”
“陳業碩這隻老狐狸,可真藏會哪。”太子皺緊了眉。
達複將李雲翰所謀仔細說給了他,太子聽了猶豫不決,囁嚅道:“此事……難哪!”
“殿下,您不是一心想除掉陳業碩嗎?”付果湊近了他身邊,“此等良機豈容錯過!”
“小果子,本宮當然想了,”太子顫抖著聲音,“隻是,萬一出了差錯呢……”
“殿下勿憂,奴才有一計,不知可否?”付果隨之將其計劃細說了一遍。
太子聽後露出了一絲笑意,點頭答應了。
達複出了少陽宮,當即又去見過了第五祺,傳達了太子之令。
第五祺聽了不敢有絲毫怠慢,丟下手頭上的公務,匆匆趕到了楊嗣郎府邸,將陳業碩貪汙賑糧一事做了匯報。
楊嗣郎聽了大喜過望,仰天笑道:“哈哈,這隻老狐狸終於露出尾巴了,看老子如何收拾你!”
褚慶回到了伏龍山莊,聽倪遂說已安排好了明日的宴會,心緒才安穩了些。不過,一想起李雲翰近日來的表現,他不免頓起隱憂。
正思量間,阿蒯回了莊園,說李雲翰和達複沿街走訪了許多商鋪店家,一路打探有關米袋子之事。
褚慶聽了不禁突起疑心,道:“他四處走訪商家、打探河東幫,到底是何用意?”
“這,小人也不明白,”阿蒯搖了下頭,“不過,聽那姓樓的女子口口聲稱要為其父報仇……”
“報仇……若真是那樣,我也就放心了。”
“公子,此話怎講?”
“我是擔心那批賑糧哪,”褚慶神色憂鬱,緩了緩神,道,“對了,李雲翰現在何處?”
阿蒯說,正在海明樓和達複飲酒。
“哼,好雅興哪。”褚慶聽了雙眉舒展,“若他今晚仍回莊園,那我就放心了;若是不回,必是另有所圖。”
黃昏時分,當褚慶聽說李雲翰一身酒氣回了望麟閣、獨自昏睡了過去,這才放下心來,大笑道:“這下好了,諸事無憂矣。”
次日上午,京城那些收到請柬的達官貴人紛紛趕到了伏龍山莊,參加籌辦詩會的宴席。
名頭最高的當屬惠王了;其餘諸人,有禮部尚書張薈、京兆尹冼通、太常卿賈升、太常寺少卿齊傕,以及風流雅士孟懷湘。
駱峰因去了蕭關辦差,沒有到場。
褚慶招呼眾人落座、寒暄了一陣,又向惠王一一引見過來賓,安排張薈、冼通等官員列坐於左首,他與孟懷湘依次坐在右邊。
褚慶四下裏看了一眼,卻不見李雲翰,不由得心頭一緊,打算親去望麟閣找他。
褚慶出了客廳,沿著林蔭小道走了沒幾步,忽見李雲翰陪著龍標走了過來,於是趕忙上前迎接。
龍標說,褚言忠將軍近來身子不適,特托他前來代賀。
褚慶道了聲謝,又問起了杜少淩。
李雲翰說,少淩剛入惠王府做事,或是一時脫不開身子。
褚慶“嗯”了聲,笑著將二人迎進了客廳,並將他們向在座諸位做了介紹。緊接著,眉黛和兩位身著素雅的侍女給他們一一斟酒。
褚慶走到了廳中央,高聲道:“今日成立詩會,承蒙王爺及各位好友前來捧場,慶某深感榮幸,備此薄宴以表謝意。”
惠王輕捋銀須,笑道:“詩會這等雅事,本是爾等後生才俊所為,老夫已風燭殘年,隻是來湊份熱鬧罷了。”
“王爺過謙了;王爺德高望重,能為詩會壓壓場子是再合適不過了。”褚慶說畢,先敬了惠王一杯。
惠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他正欲發話,卻被前來斟酒的眉黛給迷住了,直勾勾的盯著她。
褚慶幹咳了聲,道:“各位,鄙莊南臨曲江,今日到會者又恰是九人,我看這詩會就取名為‘湖畔九老會’,如何?”
賈升忙道:“太好了,此名高雅不凡,更能彰顯我等身份之尊貴。”
“公子不妥,”龍標肅然道,“一個‘老’字疲態盡顯;除了惠王、孟夫子外,我等可還沒老呢。”
“還是另起個名吧。”李雲翰掃視了一眼會場,“人生如露,青春幾何;試問在座的諸位,有幾人不想及時享樂、羽化登仙!?此等盛會,李某以為不如叫‘九仙詩會’更為妥帖。”
眾人聽了一時默然無語。
“可不是麽?如今這世道,別說人了,就連什麽雞呀狗呀的都盼著得道升仙呢。”龍標瞅了眼賈升,“賈大人,您說呢?”
賈升聽了有些尷尬,囁嚅著說不上來。
褚慶對著眾人擺了下手,笑道:“既然各位沒有異議,那就叫九仙詩會是了。”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詩會既成,還需有盟主。”褚慶凝視著惠王,恭言道,“王爺德高望重,此盟主之位非您莫屬。”
“算了吧,”惠王趁著眉黛敬酒時,色迷迷地摸了下她的玉手,仰邁著臉,“本王老眼昏花,但知飲酒玩樂、不問詩文,賢侄還是另請高明吧。”
“王爺真不肯賞臉?”褚慶有些不悅。
惠王揮手示意褚慶靠近了些,附在他耳邊低聲道:“賢侄,你這不是把我架在火爐上烤?這盟主呢,還是另選他人吧。”
褚慶明白了他的心思,回頭對著眾人道:“可惜賀文大人有病沒來;他若在場,做此盟主最好不過了。”
眾人聽了不免一陣唏噓感歎。
褚慶看了眼孟懷湘,問他可否願意?
孟懷湘搖頭道:“孟某官場失意後,多年來潛心佛法,一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這挑頭之事實難擔當。”
“那,在座諸位有誰願意?”褚慶神色懊喪。
座席上一時寂然無聲。
“別推來推去了,幹脆公子你做是了。”賈升很是不耐煩。
褚慶淡然一笑,將目光對準了李雲翰:“李兄之意……”
“公子見笑了;”李雲翰放下酒杯,“這盟主呢,不僅要財力雄厚,還要人脈廣泛、長袖善舞,此間人中當然還是公子合適不過。”
褚慶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如此,慶某也就不推脫了,願領這盟主之銜。”
眾人聽了連連稱是,舉起了酒杯,慶賀九仙詩會成立。
觥籌交錯了一陣,龍標說,詩會已成,還需定期出些詩抄,問褚慶有何高見?
“當然要刊印詩抄了,這是九仙詩會邁出的第一步。”褚慶一臉得意之色,“到時候在座諸位盡可將自己的詩賦文章發表於詩抄之上。”
“謝公子美意,”張薈神色興奮,“欣逢此太平盛世,張某以為詩文應以頌讚吾皇之恩德、天朝之繁盛為主,以風花雪月為次之。”
“沒錯,當下此類詩文頗為盛行;一旦為陛下看中,小則梨園傳唱,大則還會封官進爵呢。”賈升附和道。
褚慶聽了撫掌大笑,道:“若真如此,慶某倒要好好感謝賈兄了。”
“不知公子如何答謝?”賈升問。
“這,”褚慶遲疑了下,“慶某願贈以百金,助賈兄舉辦一場鬥雞大賽,如何?”
“太好了。”賈升頓時來了勁,“今日有王爺和各位文友作證,公子切不可食言哪!”
“是,一言為定。”褚慶爽快道。
“且慢,”龍標倏的站直了,對著褚慶道,“龍某尚有一言,不知可否一講?”
“但說無妨。”
龍標道:“當今大唐看似一派繁華盛世景象,實則積弊已久、危機四伏,倘若不多寫些抨擊時弊、反映蒼生疾苦的詩文,那籌建此詩會又有何意義!”
“龍兄,你敢有意唱反調?”張薈黑著臉。
“這並非反調,而是事實。”龍標神情慷慨,“今外有突厥、契丹擾境,內有奸佞當道、朝政腐敗,百姓怨聲載道;我等豈能隻知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賈升聽了登時大怒:“大膽,你敢口出狂言汙蔑朝廷!”
“大人言重了。”龍標緊盯著他,“大人如若不信,不妨去城東看看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賈升聽了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褚慶揮了下手,示意眾人靜下來,將目光對準了李雲翰:“李兄,有何高見?”
李雲翰鄭重道:“龍兄所言甚是。近十年來,土地兼並之風日盛,百姓租賦也是愈發沉重……就拿賑災一事說,有些人竟然不顧災民的死活,仍在肆意倒賣賑糧……”
“想必是李兄喝多了。”褚慶打斷了他的話,故作鎮靜,命眉黛將他攙扶下去。眉黛聽後諾了聲,扭著細腰走上前來。
“我沒醉,”李雲翰肅然道,“與民爭食,必遭天譴!”
“先生,走吧,”眉黛笑著伸出了手拉他。
李雲翰並未挪步,指了指眉黛,對著眾人道:“這位眉姑娘常去城東,她對災民的疾苦是最清楚不過了。”
“黛兒,你說呢?”褚慶緊盯著眉黛,眼裏放出一道寒光。
眉黛顫抖了下,想說又不敢言語。
“慶公子,這不義之財切莫伸手哪。”李雲翰道。
“李兄真是喝多了。”張薈緊繃著臉,“慶公子成立詩會,無非是給大夥提供一個吃喝娛樂、附庸風雅的場所罷了,你倒好,竟當著眾人之麵挖他的牆角!”
褚慶感覺顏麵掃地,向門口的拔都使了個眼色。
拔都明白了他的用意,當即疾步走到了李雲翰身邊,強拉著他往外走,不料被龍標攔住了。
拔都二話不說,照著龍標就是一拳。龍標急忙扭身閃過了,隨即又回敬了他一拳。二人隨即在廳內動起了手,嚇得眾人紛紛離席而散。
褚慶見狀勃然大怒,喝止住了拔都。
李雲翰佯裝醉酒,搖搖晃晃的走到了褚慶身邊:“酒後之言多有得罪,請公子包涵。”
褚慶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龍某有失禮數,請公子見諒。”龍標上前拱手施禮。
“二位不必拘禮,都是自家兄弟嘛,”褚慶佯裝大度,要了杯酒,敬與龍標。
龍標接過了酒杯一飲而盡。
“兄弟和氣,詩會有望矣。”李雲翰仰天大笑了兩聲,指著褚慶腰間的玉玦,道,“為表誠意,公子可否將此玉玦贈與龍兄?”
褚慶聽了莞爾一笑,當即取下玉玦贈與了龍標。
龍標接過後,拱手致謝。
“不勝酒力哪,我得回屋歇息去了。”李雲翰說畢搖搖晃晃出了客廳。
褚慶望著李雲翰的背影思忖了下,向眉黛使了個眼色。
褚慶陪著惠王等人又高談闊論了一陣,忽想起李雲翰所言;他擔心賑糧之事泄密,於是借故離開了會場。
褚慶叫來了倪遂,吩咐他即刻去見元衝,命其取消運糧計劃。
李雲翰回到了望麟閣,靜坐了一會,提起筆來寫了一封短信,折好後放在了桌麵。
他簡單收拾了下行李,正欲出門離去,不料眉黛扭身進了屋子,笑道:“先生要去哪裏……”
“去哪兒並不重要,”李雲翰緩了下,道,“酒席上的話你也聽到了。姑娘若是可憐那些災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先生,這……”眉黛欲言又止。
“我走後,先不要告訴慶公子。”
“小女明白。”眉黛點了點頭,說院西沒人值守,他隻需翻牆而過便是。
“好,多謝了,咱們後會有期。”李雲翰說畢離開了屋子。
褚慶回了客廳,又陪惠王、賈升等人暢飲了一陣。惠王因上了年紀有些不勝酒力,起身向褚慶告辭。其他賓客見了,也紛紛告退。
待送走了眾賓客,褚慶覺得心神盡疲,腦子裏一片空白。他坐在廊下石凳上歇息了一會,忽見眉黛姍姍走來,忙問她,李雲翰怎樣了?
“他醉了,正睡的香呢。”眉黛輕聲道。
“嗯,不錯。”褚慶聽後嘴角劃過了一絲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