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郭翊臨刑激流暗湧紫旭下山情憾聖上
次日上午,李雲翰騎著快馬趕到了九蓮峰。進了玉華觀,他向紫旭真人呈上了那份叛兵的供狀,訴說了郭翊遭褚漠寒、季溫陷害,將於秋後問斬的經過。
紫旭聽後沉默了許久,問他作何打算?
李雲翰說,實在不行,那就隻有一條路可走。
“哪一條路?”
“劫法場!”
“真是率性而為!”紫旭聽了一臉怒色,“一旦邁出了這一步,無論成敗與否,就再也無法為他洗刷冤情了。”
“師父——”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哪。”紫旭微微一笑,“說來為師和他也算是舊相識了;而今他有難,為師怎不想救!”原來二十多年前,郭翊曾在裴旻麾下任職,那時他就認定郭翊是一位難得的將才,對其格外器重。自從裴旻辭官歸隱後,雖說兩人再沒有見過麵,可是心常念之。
紫旭說罷,收好了那份供狀,問聖上現在何處?
李雲翰說,如不出意外的話,應下榻於慶華宮內。
“嗯,事已至此,貧道也隻有下山一試了。”紫旭皺了下眉,“至於能否說服陛下,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李雲翰聞聽師父要下山相助,心內頓時湧起了一股暖流,“那我呢?”
“世事無常,非常道哉。”紫旭頓了下,“你且下山,盡量拖住他們用刑;待熬過了明日,上蒼自會顯靈。”
“是,師父;”李雲翰為之精神一振,緩了下又問,“隻是弟子仍有一疑問,不知可否講來?”
“但說無妨。”
李雲翰說,據傳九蓮峰下藏有武德秘寶,不知是真是假?
紫旭望了眼李雲翰腰間的玉佩淡然一笑,意味深長道:“上一回你不是派武七來傳過話了……”
李雲翰聽了登時心領神會,“是,弟子明白。”
紫旭又道:“那日確有一探洞者,雖中了我一記五行掌,可惜還是讓他逃走了。”
“這……該不會是元衝吧?”
“元衝……”
“是的。”李雲翰語氣凝重,“此人乃河東幫幫主,擅使一把五行霹靂刀,功夫十分了得,弟子與他交手時曾險些為其所傷。”
“此人長相如何?”紫旭沉吟了片刻,問道。
“元衝獅鼻厚唇,豹頭環眼,左耳之下有一塊黑疤;他名為漕幫幫主,實乃褚漠寒之心腹,負責倒賣糧、鹽等貨物,為漁陽三鎮兵馬籌措糧餉。”
“哼,原來是他!”紫旭輕歎一聲,“一晃九年了,想不到此孽障竟會投靠了褚漠寒。”
“師父認識他……”
“何止是認識。此人原本叫元沫,曾拜貧道為師,因破了戒規,被我逐出了山門。”
見李雲翰眼露困惑,紫旭於是向他說起了昔日舊事:九年前,貧道進山采藥,忽見一少年和黑熊拚鬥;那少年被熊所傷,遍體鱗傷血流不止,我急忙出手相助,趕走了黑熊。事後我為他治好了傷病,又見其聰慧勇力,遂收他為徒習練武功。
三年之後,我發現他練功不那麽用心了。原來,他偷了我的武學秘籍《五行真經》,背著我偷偷地練。我一怒之下將他逐出了師門。
“噢,原來如此。”李雲翰輕歎了一聲,一抬頭,隻見一隻金羽鷂子急掠而至。到了紫旭真人身前,那鷂子倏的打了個盤旋,輕落於其肩,咕咕叫個不停。
“好了,不說了,你還是趕緊下山吧。”紫旭看了眼天色,話音低沉而急切。
李雲翰諾了聲,隨即告辭而去。
連日來,敏泰一刻也沒閑著。他回京後暗中聯絡了數名原在其父手下任職的舊部,藏身於城外上清觀,密謀著如何劫法場救出郭翊。
敏泰指著一副長安城的輿圖,與眾人細細商討了一番,終於定下了救人的方案、逃跑的線路等。交待完畢,他正要帶眾人離去,卻見岑燊急匆匆趕到了。原來太子擔心敏泰擅自動手,從而影響了全局,故派岑燊前來勸導。
岑燊說,目下達複已說服了褚言忠,欲與戈長風、高先誌等一些在京將領聯名上奏赦免郭翊。
敏泰思忖了片刻,問:“那,萬一陛下不答應呢?”
“這,”岑燊遲疑了下,板起了麵孔,“無論上奏結果怎樣,將軍切不可輕動!”
“哼,那就用不著不等他們了,”敏泰冷笑道,“還是我自己來。”
“不可。太子有令,命你取消行動!”
“取消……”敏泰拉下了臉,“不行,我已安排好了。”
“你真要劫法場?”
“是的。”敏泰黑著臉,“請轉告太子,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即使敗了,也由我一人扛著……”
岑燊又苦勸了他幾句,見一時難以說服,隻得悻悻離去。
這日上午,秋高氣爽,涼風習習。
荊王借口問安到了慶華宮,坐下來陪炫帝閑聊了一陣。因心裏想著郭翊一案,卻又不知該從何談起,一時惴惴不安。
父子二人正說著話兒,一個小黃門來報,向炫帝獻上了一份奏折,說是朔方節度使褚言忠呈交的。
炫帝打開了一看,見是褚言忠、戈長風等數名在京將領的聯名信,請求赦免郭翊死罪。
炫帝看了心生反感,隨手將信扔到了一邊,道:“這些邊將也真是的,都什麽時候了,還替郭翊求情。”
荊王見此契機,忙道:“恕兒臣直言,郭翊所供不足為信也。”
炫帝一愣:“哦?”
“兒臣曾去查看過監牢,郭翊確是受了酷刑……”
“霖兒,怎麽你也不識大體呢?”炫帝冷言道,“是父皇想殺他嗎?不,是林弗、季溫、褚漠寒他們一夥給逼的!”
“既然如此,父皇為何還要殺他?”
“是為了朕的江山,永固萬年。”
“兒臣不解,請父皇明言。”
炫帝黯然道:“他們這些人,各執一詞相互指證、攻訐,其間破綻百出。
一開始呢,朕還想著能有幾個重臣站出來為郭翊說上幾句,沒想到除了一個達複,滿朝文武官員竟是出奇的一邊倒,就連楊嗣郎也默不作聲……
對了,還有那個龍標,一點也不識相,初為秘書丞就要扯什麽褚漠寒的老底,言辭激烈,一點也不給朕麵子。
唉,當時父皇也是好為難哪,可思來想去總不能為了郭翊一人而去得罪林弗、褚漠寒這些重臣邊將呀!”
“可是如此一來,以後朝中豈不更沒人敢說真話了。”荊王凝視著炫帝,“既然父皇有所察覺,那就收回成命、赦免了他。”
炫帝喟歎道:“晚了;君命又豈能朝令夕改!”
“這……”
“霖兒,你也太傻了;說白了,父皇是不想讓你去得罪那些朝臣哪!”
“哦?”
“即使郭翊有冤,也不該由你出麵求情。”炫帝麵帶憂慮,“太子無能,將來有一日父皇老去了,沒有他們這些人鼎力輔助,你如何坐得穩這大寶之位!?”
“是,兒臣明白。”荊王聽了一陣竊喜,畢恭畢敬道。
父子二人又隨便聊了些朝政之事,正相談甚歡間,又匆匆跑來了一個小黃門,說紫旭真人在宮外求見。
“這個老道,他來何事?”炫帝迎風幹咳了兩聲,“就說朕龍體不適,讓他改日再來。”
荊王見起風了,忙在一邊提醒炫帝小心受了寒涼,勸他趕緊回內宮歇息。
炫帝“嗯”了聲站直了身子,由高竣攙扶著緩步離開了。
李雲翰回到了芷園,一進院子便被蕎嬤攔住了,說妙錦和一個陌生漢子正在廳內等候他。
李雲翰進了客廳,見那漢子竟是孔燭,不禁驚喜萬分,寒暄了幾句,問他如何逃到了京城?
孔燭說,那晚在雄武城,他帶著工友焚燒了糧草,被官兵一路追殺。多虧工友們拚死抵抗掩護他脫身,他趁亂跳入了護城河,在水裏潛伏了一夜才逃了出去。
李雲翰慨歎道:“真壯士也。”
“後來,我為避開官兵一路晝伏夜行趕到了長安,由駱姑娘引見到了芷園,不巧又趕上先生外出了。”
“我呢,為救一位故友,上九蓮峰去見師父了。”
“這……不知先生欲救何人?”
“郭翊將軍。”
“郭將軍,他……”
李雲翰於是將郭翊受奸人陷害、明日將被問斬之事向他細說了一遍。孔燭聽後耷拉著臉,良久不語。
黃昏時分,李雲翰與孔燭、妙錦等人正圍坐在客廳裏用餐,忽見岑燊神色慌張走了進來。
岑燊說,敏泰欲劫法場,他怎麽勸也不聽。
“敏泰救人心切,這我理解。”李雲翰放下了筷子,“可他一旦出手,非但救不了郭兄,隻怕連自己性命也不保。”
“沒錯,這也正是太子所擔心的。”岑燊語氣急切,“要不,李兄再去勸勸他……”
“既然敏泰橫下了心,我勸也沒用。”
岑燊聽了甚是失望:“這……”
“岑兄勿憂,”李雲翰看出了他的心思,“讓武七去見,就說是我派他相助。”
岑燊聽了大驚:“你想助他……”
“不,”李雲翰嗬嗬一笑,“先穩住他,爾後再見機行事。”
岑燊聽了恍然大悟,懸著的心登時放下了,想了想又問:“那郭將軍呢?”
“明日我會設法拖住季溫他們;”李雲翰一臉風輕雲淡“隻要挺過了明日,郭將軍便可有救。”
“此話怎講?”
“別多問了,到時候你自會明白。”李雲翰說著出了客廳,叫來了武七,在他耳邊低聲叮嚀了一陣。
送走了岑燊、武七,李雲翰再也無心吃飯了,他在園內徘徊了一陣,仰望著浩瀚深邃的星空輕聲歎息。
孔燭走到了近前,說他有話想說。
“說吧。”李雲翰語氣輕柔。
孔燭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郭將軍遇難,皆因我所致;我願為他受死!“
“兄弟,你……”李雲翰聽了震驚不已,趕忙扶他起來,好言勸慰了一幾句。
可是孔燭仍堅持己見,說隻要能救郭翊一命,他願赴湯蹈火雖死而無憾!
李雲翰聽了淚水盈眶,靜默了一陣,見孔燭態度堅決,隻好點頭答應了。隨後二人進了室內,與妙錦又細細商議了一番,遂定下了救人之策。
次日秋分,又是一個大晴天,驕陽高照、天無片雲。西市口刑場前,人頭攢動、熙攘無比。隨著一陣馬蹄聲響,一隊全副武裝的官兵押解著郭翊趕到了近前。
季溫下了馬,大步上了高台。他神色傲慢的掃視了一下四周,爾後端坐於椅上,悠然的舉起了茶杯。
正飲茶間,一探子騎著快馬趕至,說是荊王已離開了王府,正趕往刑場。
季溫聽了微微點頭,吩咐手下給郭翊擦把臉,收拾得幹淨一些。
褚慶早已到了西市口。此刻他正坐在刑場對麵的朝天閣二樓,半閉著眼,聽眉黛彈奏著琵琶。
忽聽門響,褚慶抬頭看時,隻見元衝疾步進了屋子,對著他高聲道:“果不出公子所料,李雲翰他們都到了;還有一夥不明身份的人,個個腰懸利刃,溜進了阿曼貨棧。”
褚慶“嗯”了聲,起身走到窗前了遠望了一會,回過頭道:“元幫主,今日就看你的了。記著,隻要他們一出手,便即刻抓捕。”
元衝道:“公子放心,我已在四周埋伏了數十名武功高手,諒他們插翅難逃!”
原來那些進了阿曼貨棧的人是敏泰一夥。
敏泰站在貨棧三樓上,憑窗遠望著法場,一邊凝思著什麽。
這時,一位部下走了進來,說他已察看過了,法場隻有二十餘名差役守護,戒備十分鬆懈;不如趁其不備、馬上動手。
“好。”敏泰聽了很是興奮,隨即下令由他來對付那兩個劊子手;武七斷後,其他人趁亂救走郭翊。隻要出了南城門,進了黑龍峪就安全了。
交待一畢敏泰正欲下樓,卻被武七攔攔住了,說未見李先生信號,請他再等一等!
“好,那就再等一會兒。”敏泰見時候尚早,於是揮了下手,令眾人且留下待命。
此刻,妙錦和李雲翰、樓月等人混雜在圍觀的人群裏;她張望了一陣,問何時動手?
李雲翰拿起水囊,喝了幾口酒,笑著說不急。話音才落,阿娜爾擠到了近前,說敏泰、武七他們已到了貨棧。李雲翰聽了稍稍安心,對她耳語了幾句。
阿娜爾聽後又匆忙走開了。
這時,王詰神色慌張趕到了西市口。原來賈升對王詰時常曠工而心懷不滿,命他親自排練為慶賀上元節新出的歌舞——《梨園飛歌》,使之不堪其累。王詰因擔憂營救郭翊一事,哪有心思演練,於是瞅了個機會溜出了太樂署。
王詰在人群裏擠來擠去,費盡氣力終於找見了李雲翰。他說方才進北城門時,發現守門的官兵比平時多了兩三倍,查驗的格外仔細……
“看來吉溫早作防備了。”王詰輕歎了聲,一邊懇勸李雲翰,“現在罷手還來得及……”
李雲翰聽了斷然拒絕了,道:“人,我是救定了!”
炫帝一早起來,見室外陽光明媚秋風和煦,於是輕挽著懿妃在園中漫步細語。一路上但見龍池碧波蕩漾,鴨兒結對嬉水,群鳥低飛於柳下楓葉間傳來陣陣清脆的啼鳴,炫帝為之頓覺神清氣爽、好不愜意。
正徜徉間,忽然一個小黃門來報,說是紫旭真人求見。
“真是掃興,朕才有了興致,他就又來了。”炫帝埋怨道。
高峻在一邊提醒他,說裴道長多年未曾入宮,此番接連兩次求見,必是有什麽急事。
炫帝思忖了片刻,遂宣其覲見。
不一會兒,紫旭真人進了宮內,拜見過炫帝,
寒暄過後,炫帝仔細打量了他一番,慨歎道:“多年未見,道長仍是氣宇軒昂、步態輕盈,威武不下當年哪。”
紫旭趕忙欠身回道:“陛下見笑了,貧道老矣、老矣。”
“道長過謙了。道長一向高臥雲林,今日匆匆來見,不知有何事?”
“老臣深受陛下恩寵,能在終老之前再見上陛下一麵,臣死也瞑目了。”
“道長言重了。”炫帝輕捋了下銀須,眼前浮現出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不由得感慨萬千,“歲月無情,朕也變老了。想當年你我意氣風發,君臣攜手創下這不朽之業,何其壯哉!可惜呀,自朕即位一晃二十餘秋了,而今健在者也隻剩下你和陳行甲將軍了。”
“陛下,功名已成往事,紅塵淡若雲煙。這些年來貧道醉心於老莊之術,潛心修道,隻求得道升仙。”
炫帝聽了心裏略生一絲愧意,輕聲道:“道長空靈灑脫,朕好生羨慕哪。”
“哦?”
“此位不好坐呀。看似逍遙自在,心裏卻時常莫名其妙湧起一絲焦慮、恐慌。”
紫旭聽了一臉肅然:“恕貧道直言,那是因為陛下過於迷戀君王之位而不能自拔。”
炫帝聽了頓覺不悅,眼神夾帶著些許冷漠,盯住了他。
“陛下,朝政之大,以忠義為重;百姓之大,以孝善為先。陛下若能治國以忠義,去奸除惡,則吏治清明、國運昌盛;以孝善為重,則天下蒼生敬上愛下、安享太平;如此一來,陛下又豈能因憂惑而纏身?”
炫帝聽了有些慍怒,道:“朕自登基以來無日不心懷蒼生,大唐勵精圖治國勢日上,百姓安居萬國來朝,難道說朕做的還不夠多?”
“陛下誤會了,”紫旭淡然一笑,“待老臣講過一則舊事,陛下自然明白。”
炫帝點了下頭,示意他說下去。
紫旭緩緩道來:“當年臣駐軍於汾陽,喜好狩獵,曾在一冬之內,射殺了十一隻惡虎。有一次,臣進山打獵,正要射殺一隻麋鹿,卻見那隻麋鹿去了鹿皮變成了一位壯漢。臣見之大驚,急忙棄了弓箭,上前查問。
原來那位壯漢之母因雙目染疾,急需鹿乳療治;麋鹿膽小易驚,為此那漢子身披鹿皮混入了鹿群,每日擠取鹿乳,供奉其母。臣聽後為他孝義所感,自那以後便不再行獵了。”
“嗯,真是難得的孝子。”炫帝慨歎了一聲,“那後來呢?”
“恍若有神明相助,半年之後那位壯士之母便重見光明了。”
“奇了,莫非真有上蒼佑護?”炫帝兀自搖了搖頭,臉帶著些許憂傷唉聲道,“想當年朕二十歲不到娘親就已過世,可惜沒能為她盡孝;如今朕也老矣,每當夜闌人靜之時想起此事,朕心裏便會隱隱作痛……”
“孝義無邊,陛下還來得及。”
“此話怎講?”
“若能時刻心懷蒼生、廣施仁義,此乃為君王者之大孝。”
“道長以此暗喻寡人,用意非淺哪。”炫帝似有所悟,雙眉一蹙,問,“不知那位壯士究竟是何人?”
“陛下,實不相瞞,此人正是郭翊。”
炫帝聽了一驚,良久黯然不語……
西市口,刑場。
季溫有些心神不安,他起身踱了幾步,望了眼台下嘈雜的人群,又抬頭靜觀了一陣天色,怨道:“真是的,午時已近,為何還不見他……”
話音剛落,隻見荊王一身簡裝搖著綢扇從人群裏走了出來,對著他高聲道:“季大人,又在抱怨本王了。”
“在下不敢。”季溫慌忙上前施禮,“午時已過,請殿下下令行刑。”
“急什麽。本王才到,且緩口氣再說。”荊王說著大大咧咧的坐下了,抬頭凝望著台下的人群。當他的眼神突然間和李雲翰對在了一起時,不由得心頭一震……
敏泰在阿曼貨棧靜候了一陣,愈發焦躁不安。他見午時已到,正欲帶人衝下樓去,又被武七攔住了。敏泰登時大怒,抽出了腰刀對準了他的胸口,喝道:“再敢阻攔,休怪我無情。”
“將軍,沒見李先生信號,不得輕動!”武七語氣凝重。
敏泰用刀尖挑了下他的胸衣,叫他讓開!武七仍不肯答應,後退了半步隨之抽出了利劍,道:“休想踏出此屋半步。”
敏泰哼了聲揮刀猛劈,武七用劍輕輕一隔,與之對打了起來。
因屋子狹小,兩人縮手縮腳一時難以施展功力,卻又誰也不肯先停手;正打得難分難解間,隻見阿娜爾疾步進了屋子,喝令二人住手!
敏泰收起了刀,問她來何事?
“當然是救你了。”阿娜爾有些急切,說官兵已在法場四周暗設下了眾多伏兵,就等著他動手呢。
“這,”敏泰聽了仍半信半疑,走到窗前仔細察看了一陣,見那刑場四周確有一些形跡可疑之人,暗藏著刀械在遊動……看罷,他吸了口涼氣,自語道:“娘的,真有伏兵哪。”
武七說官兵已布下了羅網在四處緝拿他,再不走就晚了。
敏泰遲疑了片刻,問:“那郭將軍呢?”
“將軍且去,此事就交與李先生了。”武七一臉自信,勸道。
這時,忽聽得樓下傳來了一陣劇烈的撞門聲,夾雜著一些喊叫。原來元衝帶著手下衝進了貨棧,欲來捉拿敏泰等人。
“唉,也罷。”敏泰見情勢危急,恨恨地跺了下腳,隨之帶著幾個部下和武七出了屋子,攀爬到了隔壁屋頂,悄悄逃走了。
不一會兒,元衝帶人撞開了二樓的門。
阿娜爾上前攔住了他,問他為何私闖民宅?
“奉命捉拿嫌犯。”元衝說畢揮刀相向,逼迫阿娜爾讓開了條路,命手下仔細搜查屋子。可是查了一整,仍一無所獲……
次日上午,李雲翰騎著快馬趕到了九蓮峰。進了玉華觀,他向紫旭真人呈上了那份叛兵的供狀,訴說了郭翊遭褚漠寒、季溫陷害,將於秋後問斬的經過。
紫旭聽後沉默了許久,問他作何打算?
李雲翰說,實在不行,那就隻有一條路可走。
“哪一條路?”
“劫法場!”
“真是率性而為!”紫旭聽了一臉怒色,“一旦邁出了這一步,無論成敗與否,就再也無法為他洗刷冤情了。”
“師父——”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哪。”紫旭微微一笑,“說來為師和他也算是舊相識了;而今他有難,為師怎不想救!”原來二十多年前,郭翊曾在裴旻麾下任職,那時他就認定郭翊是一位難得的將才,對其格外器重。自從裴旻辭官歸隱後,雖說兩人再沒有見過麵,可是心常念之。
紫旭說罷,收好了那份供狀,問聖上現在何處?
李雲翰說,如不出意外的話,應下榻於慶華宮內。
“嗯,事已至此,貧道也隻有下山一試了。”紫旭皺了下眉,“至於能否說服陛下,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李雲翰聞聽師父要下山相助,心內頓時湧起了一股暖流,“那我呢?”
“世事無常,非常道哉。”紫旭頓了下,“你且下山,盡量拖住他們用刑;待熬過了明日,上蒼自會顯靈。”
“是,師父;”李雲翰為之精神一振,緩了下又問,“隻是弟子仍有一疑問,不知可否講來?”
“但說無妨。”
李雲翰說,據傳九蓮峰下藏有武德秘寶,不知是真是假?
紫旭望了眼李雲翰腰間的玉佩淡然一笑,意味深長道:“上一回你不是派武七來傳過話了……”
李雲翰聽了登時心領神會,“是,弟子明白。”
紫旭又道:“那日確有一探洞者,雖中了我一記五行掌,可惜還是讓他逃走了。”
“這……該不會是元衝吧?”
“元衝……”
“是的。”李雲翰語氣凝重,“此人乃河東幫幫主,擅使一把五行霹靂刀,功夫十分了得,弟子與他交手時曾險些為其所傷。”
“此人長相如何?”紫旭沉吟了片刻,問道。
“元衝獅鼻厚唇,豹頭環眼,左耳之下有一塊黑疤;他名為漕幫幫主,實乃褚漠寒之心腹,負責倒賣糧、鹽等貨物,為漁陽三鎮兵馬籌措糧餉。”
“哼,原來是他!”紫旭輕歎一聲,“一晃九年了,想不到此孽障竟會投靠了褚漠寒。”
“師父認識他……”
“何止是認識。此人原本叫元沫,曾拜貧道為師,因破了戒規,被我逐出了山門。”
見李雲翰眼露困惑,紫旭於是向他說起了昔日舊事:九年前,貧道進山采藥,忽見一少年和黑熊拚鬥;那少年被熊所傷,遍體鱗傷血流不止,我急忙出手相助,趕走了黑熊。事後我為他治好了傷病,又見其聰慧勇力,遂收他為徒習練武功。
三年之後,我發現他練功不那麽用心了。原來,他偷了我的武學秘籍《五行真經》,背著我偷偷地練。我一怒之下將他逐出了師門。
“噢,原來如此。”李雲翰輕歎了一聲,一抬頭,隻見一隻金羽鷂子急掠而至。到了紫旭真人身前,那鷂子倏的打了個盤旋,輕落於其肩,咕咕叫個不停。
“好了,不說了,你還是趕緊下山吧。”紫旭看了眼天色,話音低沉而急切。
李雲翰諾了聲,隨即告辭而去。
連日來,敏泰一刻也沒閑著。他回京後暗中聯絡了數名原在其父手下任職的舊部,藏身於城外上清觀,密謀著如何劫法場救出郭翊。
敏泰指著一副長安城的輿圖,與眾人細細商討了一番,終於定下了救人的方案、逃跑的線路等。交待完畢,他正要帶眾人離去,卻見岑燊急匆匆趕到了。原來太子擔心敏泰擅自動手,從而影響了全局,故派岑燊前來勸導。
岑燊說,目下達複已說服了褚言忠,欲與戈長風、高先誌等一些在京將領聯名上奏赦免郭翊。
敏泰思忖了片刻,問:“那,萬一陛下不答應呢?”
“這,”岑燊遲疑了下,板起了麵孔,“無論上奏結果怎樣,將軍切不可輕動!”
“哼,那就用不著不等他們了,”敏泰冷笑道,“還是我自己來。”
“不可。太子有令,命你取消行動!”
“取消……”敏泰拉下了臉,“不行,我已安排好了。”
“你真要劫法場?”
“是的。”敏泰黑著臉,“請轉告太子,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即使敗了,也由我一人扛著……”
岑燊又苦勸了他幾句,見一時難以說服,隻得悻悻離去。
這日上午,秋高氣爽,涼風習習。
荊王借口問安到了慶華宮,坐下來陪炫帝閑聊了一陣。因心裏想著郭翊一案,卻又不知該從何談起,一時惴惴不安。
父子二人正說著話兒,一個小黃門來報,向炫帝獻上了一份奏折,說是朔方節度使褚言忠呈交的。
炫帝打開了一看,見是褚言忠、戈長風等數名在京將領的聯名信,請求赦免郭翊死罪。
炫帝看了心生反感,隨手將信扔到了一邊,道:“這些邊將也真是的,都什麽時候了,還替郭翊求情。”
荊王見此契機,忙道:“恕兒臣直言,郭翊所供不足為信也。”
炫帝一愣:“哦?”
“兒臣曾去查看過監牢,郭翊確是受了酷刑……”
“霖兒,怎麽你也不識大體呢?”炫帝冷言道,“是父皇想殺他嗎?不,是林弗、季溫、褚漠寒他們一夥給逼的!”
“既然如此,父皇為何還要殺他?”
“是為了朕的江山,永固萬年。”
“兒臣不解,請父皇明言。”
炫帝黯然道:“他們這些人,各執一詞相互指證、攻訐,其間破綻百出。
一開始呢,朕還想著能有幾個重臣站出來為郭翊說上幾句,沒想到除了一個達複,滿朝文武官員竟是出奇的一邊倒,就連楊嗣郎也默不作聲……
對了,還有那個龍標,一點也不識相,初為秘書丞就要扯什麽褚漠寒的老底,言辭激烈,一點也不給朕麵子。
唉,當時父皇也是好為難哪,可思來想去總不能為了郭翊一人而去得罪林弗、褚漠寒這些重臣邊將呀!”
“可是如此一來,以後朝中豈不更沒人敢說真話了。”荊王凝視著炫帝,“既然父皇有所察覺,那就收回成命、赦免了他。”
炫帝喟歎道:“晚了;君命又豈能朝令夕改!”
“這……”
“霖兒,你也太傻了;說白了,父皇是不想讓你去得罪那些朝臣哪!”
“哦?”
“即使郭翊有冤,也不該由你出麵求情。”炫帝麵帶憂慮,“太子無能,將來有一日父皇老去了,沒有他們這些人鼎力輔助,你如何坐得穩這大寶之位!?”
“是,兒臣明白。”荊王聽了一陣竊喜,畢恭畢敬道。
父子二人又隨便聊了些朝政之事,正相談甚歡間,又匆匆跑來了一個小黃門,說紫旭真人在宮外求見。
“這個老道,他來何事?”炫帝迎風幹咳了兩聲,“就說朕龍體不適,讓他改日再來。”
荊王見起風了,忙在一邊提醒炫帝小心受了寒涼,勸他趕緊回內宮歇息。
炫帝“嗯”了聲站直了身子,由高竣攙扶著緩步離開了。
李雲翰回到了芷園,一進院子便被蕎嬤攔住了,說妙錦和一個陌生漢子正在廳內等候他。
李雲翰進了客廳,見那漢子竟是孔燭,不禁驚喜萬分,寒暄了幾句,問他如何逃到了京城?
孔燭說,那晚在雄武城,他帶著工友焚燒了糧草,被官兵一路追殺。多虧工友們拚死抵抗掩護他脫身,他趁亂跳入了護城河,在水裏潛伏了一夜才逃了出去。
李雲翰慨歎道:“真壯士也。”
“後來,我為避開官兵一路晝伏夜行趕到了長安,由駱姑娘引見到了芷園,不巧又趕上先生外出了。”
“我呢,為救一位故友,上九蓮峰去見師父了。”
“這……不知先生欲救何人?”
“郭翊將軍。”
“郭將軍,他……”
李雲翰於是將郭翊受奸人陷害、明日將被問斬之事向他細說了一遍。孔燭聽後耷拉著臉,良久不語。
黃昏時分,李雲翰與孔燭、妙錦等人正圍坐在客廳裏用餐,忽見岑燊神色慌張走了進來。
岑燊說,敏泰欲劫法場,他怎麽勸也不聽。
“敏泰救人心切,這我理解。”李雲翰放下了筷子,“可他一旦出手,非但救不了郭兄,隻怕連自己性命也不保。”
“沒錯,這也正是太子所擔心的。”岑燊語氣急切,“要不,李兄再去勸勸他……”
“既然敏泰橫下了心,我勸也沒用。”
岑燊聽了甚是失望:“這……”
“岑兄勿憂,”李雲翰看出了他的心思,“讓武七去見,就說是我派他相助。”
岑燊聽了大驚:“你想助他……”
“不,”李雲翰嗬嗬一笑,“先穩住他,爾後再見機行事。”
岑燊聽了恍然大悟,懸著的心登時放下了,想了想又問:“那郭將軍呢?”
“明日我會設法拖住季溫他們;”李雲翰一臉風輕雲淡“隻要挺過了明日,郭將軍便可有救。”
“此話怎講?”
“別多問了,到時候你自會明白。”李雲翰說著出了客廳,叫來了武七,在他耳邊低聲叮嚀了一陣。
送走了岑燊、武七,李雲翰再也無心吃飯了,他在園內徘徊了一陣,仰望著浩瀚深邃的星空輕聲歎息。
孔燭走到了近前,說他有話想說。
“說吧。”李雲翰語氣輕柔。
孔燭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郭將軍遇難,皆因我所致;我願為他受死!“
“兄弟,你……”李雲翰聽了震驚不已,趕忙扶他起來,好言勸慰了一幾句。
可是孔燭仍堅持己見,說隻要能救郭翊一命,他願赴湯蹈火雖死而無憾!
李雲翰聽了淚水盈眶,靜默了一陣,見孔燭態度堅決,隻好點頭答應了。隨後二人進了室內,與妙錦又細細商議了一番,遂定下了救人之策。
次日秋分,又是一個大晴天,驕陽高照、天無片雲。西市口刑場前,人頭攢動、熙攘無比。隨著一陣馬蹄聲響,一隊全副武裝的官兵押解著郭翊趕到了近前。
季溫下了馬,大步上了高台。他神色傲慢的掃視了一下四周,爾後端坐於椅上,悠然的舉起了茶杯。
正飲茶間,一探子騎著快馬趕至,說是荊王已離開了王府,正趕往刑場。
季溫聽了微微點頭,吩咐手下給郭翊擦把臉,收拾得幹淨一些。
褚慶早已到了西市口。此刻他正坐在刑場對麵的朝天閣二樓,半閉著眼,聽眉黛彈奏著琵琶。
忽聽門響,褚慶抬頭看時,隻見元衝疾步進了屋子,對著他高聲道:“果不出公子所料,李雲翰他們都到了;還有一夥不明身份的人,個個腰懸利刃,溜進了阿曼貨棧。”
褚慶“嗯”了聲,起身走到窗前了遠望了一會,回過頭道:“元幫主,今日就看你的了。記著,隻要他們一出手,便即刻抓捕。”
元衝道:“公子放心,我已在四周埋伏了數十名武功高手,諒他們插翅難逃!”
原來那些進了阿曼貨棧的人是敏泰一夥。
敏泰站在貨棧三樓上,憑窗遠望著法場,一邊凝思著什麽。
這時,一位部下走了進來,說他已察看過了,法場隻有二十餘名差役守護,戒備十分鬆懈;不如趁其不備、馬上動手。
“好。”敏泰聽了很是興奮,隨即下令由他來對付那兩個劊子手;武七斷後,其他人趁亂救走郭翊。隻要出了南城門,進了黑龍峪就安全了。
交待一畢敏泰正欲下樓,卻被武七攔攔住了,說未見李先生信號,請他再等一等!
“好,那就再等一會兒。”敏泰見時候尚早,於是揮了下手,令眾人且留下待命。
此刻,妙錦和李雲翰、樓月等人混雜在圍觀的人群裏;她張望了一陣,問何時動手?
李雲翰拿起水囊,喝了幾口酒,笑著說不急。話音才落,阿娜爾擠到了近前,說敏泰、武七他們已到了貨棧。李雲翰聽了稍稍安心,對她耳語了幾句。
阿娜爾聽後又匆忙走開了。
這時,王詰神色慌張趕到了西市口。原來賈升對王詰時常曠工而心懷不滿,命他親自排練為慶賀上元節新出的歌舞——《梨園飛歌》,使之不堪其累。王詰因擔憂營救郭翊一事,哪有心思演練,於是瞅了個機會溜出了太樂署。
王詰在人群裏擠來擠去,費盡氣力終於找見了李雲翰。他說方才進北城門時,發現守門的官兵比平時多了兩三倍,查驗的格外仔細……
“看來吉溫早作防備了。”王詰輕歎了聲,一邊懇勸李雲翰,“現在罷手還來得及……”
李雲翰聽了斷然拒絕了,道:“人,我是救定了!”
炫帝一早起來,見室外陽光明媚秋風和煦,於是輕挽著懿妃在園中漫步細語。一路上但見龍池碧波蕩漾,鴨兒結對嬉水,群鳥低飛於柳下楓葉間傳來陣陣清脆的啼鳴,炫帝為之頓覺神清氣爽、好不愜意。
正徜徉間,忽然一個小黃門來報,說是紫旭真人求見。
“真是掃興,朕才有了興致,他就又來了。”炫帝埋怨道。
高峻在一邊提醒他,說裴道長多年未曾入宮,此番接連兩次求見,必是有什麽急事。
炫帝思忖了片刻,遂宣其覲見。
不一會兒,紫旭真人進了宮內,拜見過炫帝,
寒暄過後,炫帝仔細打量了他一番,慨歎道:“多年未見,道長仍是氣宇軒昂、步態輕盈,威武不下當年哪。”
紫旭趕忙欠身回道:“陛下見笑了,貧道老矣、老矣。”
“道長過謙了。道長一向高臥雲林,今日匆匆來見,不知有何事?”
“老臣深受陛下恩寵,能在終老之前再見上陛下一麵,臣死也瞑目了。”
“道長言重了。”炫帝輕捋了下銀須,眼前浮現出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不由得感慨萬千,“歲月無情,朕也變老了。想當年你我意氣風發,君臣攜手創下這不朽之業,何其壯哉!可惜呀,自朕即位一晃二十餘秋了,而今健在者也隻剩下你和陳行甲將軍了。”
“陛下,功名已成往事,紅塵淡若雲煙。這些年來貧道醉心於老莊之術,潛心修道,隻求得道升仙。”
炫帝聽了心裏略生一絲愧意,輕聲道:“道長空靈灑脫,朕好生羨慕哪。”
“哦?”
“此位不好坐呀。看似逍遙自在,心裏卻時常莫名其妙湧起一絲焦慮、恐慌。”
紫旭聽了一臉肅然:“恕貧道直言,那是因為陛下過於迷戀君王之位而不能自拔。”
炫帝聽了頓覺不悅,眼神夾帶著些許冷漠,盯住了他。
“陛下,朝政之大,以忠義為重;百姓之大,以孝善為先。陛下若能治國以忠義,去奸除惡,則吏治清明、國運昌盛;以孝善為重,則天下蒼生敬上愛下、安享太平;如此一來,陛下又豈能因憂惑而纏身?”
炫帝聽了有些慍怒,道:“朕自登基以來無日不心懷蒼生,大唐勵精圖治國勢日上,百姓安居萬國來朝,難道說朕做的還不夠多?”
“陛下誤會了,”紫旭淡然一笑,“待老臣講過一則舊事,陛下自然明白。”
炫帝點了下頭,示意他說下去。
紫旭緩緩道來:“當年臣駐軍於汾陽,喜好狩獵,曾在一冬之內,射殺了十一隻惡虎。有一次,臣進山打獵,正要射殺一隻麋鹿,卻見那隻麋鹿去了鹿皮變成了一位壯漢。臣見之大驚,急忙棄了弓箭,上前查問。
原來那位壯漢之母因雙目染疾,急需鹿乳療治;麋鹿膽小易驚,為此那漢子身披鹿皮混入了鹿群,每日擠取鹿乳,供奉其母。臣聽後為他孝義所感,自那以後便不再行獵了。”
“嗯,真是難得的孝子。”炫帝慨歎了一聲,“那後來呢?”
“恍若有神明相助,半年之後那位壯士之母便重見光明了。”
“奇了,莫非真有上蒼佑護?”炫帝兀自搖了搖頭,臉帶著些許憂傷唉聲道,“想當年朕二十歲不到娘親就已過世,可惜沒能為她盡孝;如今朕也老矣,每當夜闌人靜之時想起此事,朕心裏便會隱隱作痛……”
“孝義無邊,陛下還來得及。”
“此話怎講?”
“若能時刻心懷蒼生、廣施仁義,此乃為君王者之大孝。”
“道長以此暗喻寡人,用意非淺哪。”炫帝似有所悟,雙眉一蹙,問,“不知那位壯士究竟是何人?”
“陛下,實不相瞞,此人正是郭翊。”
炫帝聽了一驚,良久黯然不語……
西市口,刑場。
季溫有些心神不安,他起身踱了幾步,望了眼台下嘈雜的人群,又抬頭靜觀了一陣天色,怨道:“真是的,午時已近,為何還不見他……”
話音剛落,隻見荊王一身簡裝搖著綢扇從人群裏走了出來,對著他高聲道:“季大人,又在抱怨本王了。”
“在下不敢。”季溫慌忙上前施禮,“午時已過,請殿下下令行刑。”
“急什麽。本王才到,且緩口氣再說。”荊王說著大大咧咧的坐下了,抬頭凝望著台下的人群。當他的眼神突然間和李雲翰對在了一起時,不由得心頭一震……
敏泰在阿曼貨棧靜候了一陣,愈發焦躁不安。他見午時已到,正欲帶人衝下樓去,又被武七攔住了。敏泰登時大怒,抽出了腰刀對準了他的胸口,喝道:“再敢阻攔,休怪我無情。”
“將軍,沒見李先生信號,不得輕動!”武七語氣凝重。
敏泰用刀尖挑了下他的胸衣,叫他讓開!武七仍不肯答應,後退了半步隨之抽出了利劍,道:“休想踏出此屋半步。”
敏泰哼了聲揮刀猛劈,武七用劍輕輕一隔,與之對打了起來。
因屋子狹小,兩人縮手縮腳一時難以施展功力,卻又誰也不肯先停手;正打得難分難解間,隻見阿娜爾疾步進了屋子,喝令二人住手!
敏泰收起了刀,問她來何事?
“當然是救你了。”阿娜爾有些急切,說官兵已在法場四周暗設下了眾多伏兵,就等著他動手呢。
“這,”敏泰聽了仍半信半疑,走到窗前仔細察看了一陣,見那刑場四周確有一些形跡可疑之人,暗藏著刀械在遊動……看罷,他吸了口涼氣,自語道:“娘的,真有伏兵哪。”
武七說官兵已布下了羅網在四處緝拿他,再不走就晚了。
敏泰遲疑了片刻,問:“那郭將軍呢?”
“將軍且去,此事就交與李先生了。”武七一臉自信,勸道。
這時,忽聽得樓下傳來了一陣劇烈的撞門聲,夾雜著一些喊叫。原來元衝帶著手下衝進了貨棧,欲來捉拿敏泰等人。
“唉,也罷。”敏泰見情勢危急,恨恨地跺了下腳,隨之帶著幾個部下和武七出了屋子,攀爬到了隔壁屋頂,悄悄逃走了。
不一會兒,元衝帶人撞開了二樓的門。
阿娜爾上前攔住了他,問他為何私闖民宅?
“奉命捉拿嫌犯。”元衝說畢揮刀相向,逼迫阿娜爾讓開了條路,命手下仔細搜查屋子。可是查了一整,仍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