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守潔身寒士拒折腰


    賀宴之上,賈升在楊嗣郎麵前誇下了海口,欲收服李雲翰;次日,他派陶子去了芷園,說已備好了酒席,欲請李雲翰前往百鳴堂一敘。


    孰料李雲翰聽後一口回絕了,說他要為妙錦送行無暇赴會。


    陶子苦勸了一陣無果而返。


    賈升聽說李雲翰不肯前來赴會,登時來了氣,哼了聲道:“不就做了個翰林,連老子也不認了!”


    賈升正悶悶不樂間,倪遂來見,說是褚慶喜得貴子,請他前往山莊一敘。


    賈升聽了不好推辭,於是攜帶著一份禮物出了宅子。


    進了莊內,褚慶滿臉堆笑請他落座。兩人寒暄了幾句,褚慶忽的皺緊了眉,道:“有件事呢,我已憋了很久了,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賈升放下了酒杯,仰邁著臉兒,“你我情同兄弟,還有何不好意思的。”


    褚慶“嗯”了聲,道:“賈兄與李雲翰、王詰等人來往密切,可不得不當心哪。”


    “哦?”


    褚慶肅然道:“據查,李雲翰違逆旨意,私藏欽犯石崢之子。”


    “公子可不要空穴來風哪。”賈升麵無情。


    “當然是真的了。”褚慶緊盯著他,“此子現藏身於芷園,賈兄如若不信,不妨親去察看一番。”


    “這,”賈升幹笑了下,“不就是收留了個孩童,算不得什麽罪過。”


    “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呢……”


    “哦?”


    “李雲翰與王詰、達複等人為太子做事,暗中組建了一個以東宮為首的秘密團夥——鐵衣社,他們打探情報、構陷行刺,無所不為……”


    賈升聽了故作緊張,問:“此事當真?”


    “信不信就由你了。”褚慶放下酒杯,眼神透出一道神秘的冷光,“那武德秘寶,賈兄可曾聽說過?”


    “嗯,賈某是曾有所耳聞。”


    褚慶唉歎了聲,道:“可惜哪,此寶也要為他一人所獨吞了。”


    賈升聽了半信半疑:“不會吧,他怎知秘寶下落?”


    “李雲翰乃玉華觀道長裴旻之徒,他常借拜師為名上山查找,故此得知。”


    “噢,原來如此。”賈升聽了若有所思。


    “褚某今日多言了,還請兄長不必介意。”褚慶端起了酒杯,“來,幹了。“


    賈升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又與之閑聊了幾句,告辭而去。


    這時季溫從內屋走了出來,一臉陰鬱道:“公子既欲告發,又為何說及秘寶之事?”


    “當然有用了。”褚慶冷笑道,“楊嗣郎若得知此事,必欲將其攫為己有;以李雲翰之心性,斷不會答應。如此一來,就有好戲看了。”


    季溫聽後點了下頭。


    午後,李雲翰出了芷園,送妙錦及其母親劉氏、杜苗等人去往涿州。


    眾人一路緩行離開了京城,不知不覺到了灞柳驛站,仍是離情滿懷難舍難分。


    李雲翰將杜苗叫到了一邊,囑咐他路上多照顧妙錦,將駱大人靈柩運回嶽麓山後,再返回長安……


    爾後,他走到了妙錦身邊,深情凝視了她一陣,心中的千言萬語似乎全都通過眼神傳送了去。一番仔細叮嚀後,他說呂克現在渭州當差,勸她路過時順便去看望一下。


    妙錦聽後欣然答應了。


    得知林弗被免、季溫下獄,太子為此激動萬分,對著半空大笑了數聲,多年來積壓在心頭的苦悶、怨憤傾刻之間便似煙消雲散。


    這日,他在少陽宮內與付果閑談了一陣,當聽說荊王奉旨巡視東海時,不禁皺眉道:“父皇數次命他出巡,究竟是何用意?”


    付果略作思忖,道:“奴才以為,陛下年歲已高,或是想讓他多些曆練,為日後承繼大位而作準備吧。”


    太子聽了不免內心發慌,歎息道:“若真如此,本宮儲位難保矣……”


    兩人正商議間,仆人來報,說是達複求見。原來,自林弗被免後,達複派人悄悄誘捕了竹影法師,將她關押在京郊一處秘密據點。


    達複向太子稟道:“經審訊,竹影法師供認她是季溫的臥底。此人原為奚國一王子妃嬪,早年隨夫到京行商,因其夫涉及前太子謀逆一案,夫妻二人俱為大理寺所囚;竹影法師為救其夫,不得已投靠了季溫,被安插在罔極寺,用作偵探前太子李瑛及其同黨的眼線。”


    太子聽後“嗯”了聲,問:“她夫君呢?”


    “據查大理寺秘檔,方知她夫君已死去數年,而季溫一直隱瞞實情,仿冒其夫筆跡,謊稱他仍活著……”


    太子聽了頗為惋惜,唉歎道:“這老尼倒也癡情,隻可惜為情所累、陷得也太深了。”


    達複道:“她也是被逼無奈,事後十分悔恨。”


    太子聽了心起憐惜之意,吩咐道:“既有悔意,那就留她一命;逐出長安,永不許回京。”


    達複諾了聲。


    靜默了一陣,太子輕輕撩撥了下雙鬢的銀發,慨歎道:“自立皇儲以來,本宮屢受林賊一黨陷害,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十多年了,上天有眼,終於讓本宮出了這口惡氣,也可告慰九泉之下的三位皇兄了,還有韋直、石崢、阿思諾這些冤魂……”


    “當然值得高興了。”付果笑著恭維道,“此番我方大獲全勝,全仗殿下運籌有方哪。”


    “嗯。”太子臉露一絲得意,“那個敏泰呢?”


    達複說,他已去九原郡投奔普懷恩了。


    “不錯。”太子雙眉一揚,“下一步就可全力對付楊嗣郎了。”


    達複點了點頭,道:“林弗被免,其舊部又多轉投於楊嗣郎門下;而今敬琥已兼任兵部侍郎,聽說楊嗣郎還想表奏他為禁軍大統領呢。”


    太子聞聽了大驚失色,囁嚅了半晌,道:“才去一虎,又來一狼哪。”


    達複肅然道:“殿下,應是兩隻狼。”


    太子一愣:“哦?”


    達複道:“據龍標密報,東平王褚漠寒正磨刀霍霍、不日將欲起兵反唐。”


    “達卿錯矣。”太子搖了下頭,漠然道,“褚漠寒雖為朝廷大患,可他遠在天邊;即使反了,又能翻起什麽大浪。可荊王就不同了,他可是隨時都會取代本宮,這才是本宮最大的威脅哪。”


    達複遲疑了下,道:“可是,此番荊王也立下大功了……”


    “什麽大功,”太子打斷了他的話,喝問道,“莫非你又聽李雲翰說了什麽……”


    達複身子猛的哆嗦了下,道:“他說荊王稚嫩不足為慮,隻是擔心陛下年事已高,為防生變,還需加緊聯絡陳行甲將軍。”


    太子聽了這才稍稍放下了心,神色淡然道:“青城子所言不虛也……這一次是該本宮出麵了。”


    說畢,太子命達複安排他與陳行甲見麵一事。


    賈升聽了褚慶所言仍是半信半疑。出了伏龍山莊,他繞道去了一趟芷園,打算找李雲翰麵談,勸說他投靠楊嗣郎。


    到了芷園,賈升悄悄下了馬。他推開院門輕步而入,才走了沒幾步,嗵的一聲給人撞著了。原來,石楠正追著小斑玩鬧,不小心碰到了他。


    石楠見了趕忙低頭道歉,向賈升說了聲對不起。


    賈升想起了褚慶所言,仔細端詳了小楠一會,對著一邊正在澆花的少淩道:“這孩兒真懂事;可是李兄之子?”


    杜少淩搖了下頭,隨口道:“他叫小楠,乃石崢大人之子。”


    “石崢之子……”


    “嗨,錯了。”少淩見賈升眼露寒光,趕忙改了口,“是石相故友之子,因其父母遠行,暫留宿舍內。”


    賈升聽了若有所思地點了下頭,隨少淩一同進了客廳。


    李雲翰正在與蕎嬤說話,見賈升到了急忙起身相迎,一邊問他此來何事?


    賈升坐下了,道:“先生才高八鬥,隻做了一個小小的翰林,著實有些委曲了;為此楊大人很是過意不去哪。”


    “楊嗣郎,”李雲翰淡然一笑,“官位雖小,可李某也知足了。”


    “先生不必自謙。”賈升眯縫著雙眼,“自林弗倒後,朝廷亟需用人之際,楊大人思賢若渴,隻要先生投靠於他,仕途不可限量哪。”


    “謝大人美意;”李雲翰輕輕點了點頭,試探道,“李某素來閑散無羈,隻會作幾句詩文,不知在他膝下又能有何作為?”


    “那就要看先生的誠意了。”


    “此話怎講?”


    “小事,小事。”賈升輕笑了兩聲,“聽說先生知悉武德秘寶下落,這個投名狀份量可不輕哪。”


    “不知大人又聽了何人所言?”李雲翰聽了立時有所警覺,掃視了一眼屋子,“李某若知此寶,怎會落得家徒四壁、貧寒至此!”


    賈升聽了有些生氣,道:“真不想說?”


    李雲翰故作神秘,壓低了聲音道:“實不相瞞,我也在找它呢。”


    “先生如此行事,楊大人會失望的!”


    “哼,我早已對他失望多回了!”


    “哦?”


    李雲翰慨然道:“當初我救他時,他曾許諾啟用郭翊將軍,可是至今不見一絲動靜。”


    “這……郭將軍不是尚在丁憂嗎,”賈升一臉肅然,“按朝例,若得啟用最快也須兩年以後了。”


    “哼,若知有今日,悔不該當初救他!”


    “算了吧,李兄,那都已過去了。”賈升緩了下,眼神透出一絲陰寒,“俗話說,人過直則易折,你可要好自為之呀。”


    “大人勿複多言;”李雲翰神色鎮靜,“雲翰生性淡泊,對官場早就心灰意冷了。”


    “你真不想升官……”


    “是的,翰林這頂帽子,我早就不想戴了!”


    “嗯,有誌氣。”賈升苦笑了下,見一時難以勸服他,於是起身告辭、氣呼呼走開了。


    送走了賈升,李雲翰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下來。他在院中默默佇立了一陣,望著正在與小斑玩耍的石楠,不免有些黯然神傷。


    他叫來了武七,命他去一趟樊川,就說小楠想杜姨了,請她來一趟芷園。


    武七諾了聲正欲離去,一抬腳隻見賀文進了園內。


    李雲翰見了一驚趕忙迎上前去,請賀文進了客廳。


    原來賀文接旨後不敢怠慢,帶著一幫精幹之士到了藏經閣,查遍了從武德年間到太宗一朝的奏章、典籍、書冊等資料,仍未找到有關隱太子之後的可靠線索。後經一位守庫老吏提醒,勸他去宮外的戶部西苑庫房去碰碰運氣,說唐隆年間宮廷兵變,大火焚毀了藏經閣的部分樓宇;事後為了重新整修,將一部分損毀嚴重的典籍、奏章等搬運到了西苑庫房。


    賀文聽後為之心頭一振,趕忙又帶人到了西苑庫房。經過他的一番苦心查找,終於發現了兩條有價值的線索……


    “辛苦前輩了。”李雲翰聽了賀文所述驚喜萬分,“不知是那兩條線索?”


    賀文淡然一笑,說:一條是貞觀元年七月的聖旨,禦史蕭禹奉太宗皇帝旨意,秘查有關隱太子之後;一條是貞觀二年的蕭禹奏折,據他所查隱太子生前曾寵愛一侍女,且有孕在身;不料玄武門之變後,此女再無下落……


    李雲翰聽罷起身,向賀文深施一禮再次拜謝過了。


    “如此看來,先生十有八九便是那隱太子之後。”賀文緩了下眉頭一皺,“不知先生有何打算?”


    “既明真相此生足矣,晚生又豈敢有別的什麽奢念。”


    “不想攀皇親……”


    “嗯,”李雲翰輕輕點頭,“晚生生性淡泊、喜好交遊,多一個皇室宗親的身份反會讓人處處難以自在。”


    賀文聽後長長籲了一口氣,道:“先生品行高潔,實難為小人所容;若此事為他們所知,難免又會添什麽亂子。先生放心,為了先生的仕途,老夫願將此事一直保密下去,包括聖上。”


    李雲翰思忖了下,道:“大人多慮了。若是聖上有問,盡管如實上奏便是。”


    賀文微微一笑,點了下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賦之群英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旗並收藏大唐賦之群英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