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紫蘇一直在駱府,陪著駱家姐妹坐到了黃昏,這才回到了府上。
她剛進了家門,門房的管事就急急的通報,說是林遠誌自下衙之後就傳了話,請她到了家中就去外書房一趟。
林遠誌在書房裏已經等了有一會兒的功夫了,正一臉悶悶不樂的在書房裏喝著茶,見林紫蘇進來,神色才稍微有些緩和,說道:“大姐兒,聽你母親說,你去了駱府為衛王世子妃診病,她的病情如何?”
林紫蘇簡單說了駱櫻的狀況,隻說是中毒,卻沒說中毒的原因。哪知林遠誌聽後卻是極不自在,過了半晌才說道:“我今日遇到了衛王世子。”
這兩日京城風雲變幻,宮裏一大早的就召了文武百官參加早朝。這次朝會由謝曜主持,沒想到的是,幾位皇子也都參與了朝會。
因皇帝病重,京中治安越發的混亂,雖是撤了戒嚴,但各個重要關中仍集聚了大量的禁軍。
如此一來,僅靠著京兆府來維持京中的治安已經明顯不夠用了。
吏部左侍郎章若穀建言,一大批的功勳子弟整日裏在五城兵馬司無所事事,不妨由他們來協助京兆府。
謝曜當即準了章若穀的請,因北城兵馬司的副指揮使徐文韜已被準許隨軍出征,三皇子謝暉當場舉薦了衛王府的世子謝晏。
林遠誌所在的工部營繕司本來就是個閑散的衙門,那些雞毛蒜皮的公事,也實在不好拿在朝會上來說,每次參與朝會,也隻是參與而已。
散了朝會之後,林遠誌正要回衙,就被謝晏叫住。
謝晏說起了衛王府萬壽節前的提親,說是再過幾日,就派人來府上商議婚事的細節。
因林紫珠的婚事不過是黃氏口頭答應,也沒什麽憑證,林遠誌打的主意是“拖”字訣。
皇帝尚在病中,衛王府但凡顧忌著朝中的影響,也不會催著結親,若是皇帝一病不起,那就是國喪,這門八字沒一撇的所謂親事自然就告吹了。
沒想到的是,這個衛王世子居然直接了當的找上了自己,話中還隱約帶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讓林遠誌極為不舒服。
林遠誌這一整日都在思索著應對之法,回到家中,聽說林紫蘇竟是去給衛王世子妃探病,就想找女兒問一下大概。
林紫蘇聽說謝晏竟主動找上門催婚,心裏有些緊張,生恐父親一不小心就應了下來,忙問道:“那父親是怎麽和衛王世子說的?”
“還能怎麽說,自然是說你二叔還沒回京,我們家裏都做不了主。衛王府我們惹不起,眼下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林遠誌心下煩悶,不自覺地在房中踱起了步,說道:“黃氏這個蠢婦,到現在,還想著讓紫珠嫁進衛王府,哪有這樣當母親的,竟把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裏推!”
林紫蘇當下就想起了駱櫻的遭遇,駱櫻雖並沒有明說,不過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被父親駱文誠逼著嫁人,無奈之下才嫁到了衛王府。
想到這裏,林紫蘇不由得對父親的決定生出一絲不信任,自己可是還沒見過那個二叔呢,若是他也和黃氏一樣,那林紫珠的一輩子可就要毀了。
林紫蘇試著問道:“父親,我那二叔是個什麽樣的人?”
接下來的兩日,康寧伯府上風平浪靜,似乎衛王府拿林遠誌的說法無可奈何,也就消停了下去。
這日林紫蘇正在廚房裏,摸索著該如何去改進紅豆糕的口感,剛將拌好的紅豆磨成了粉,就見翡翠從外麵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大小姐,外麵有兩位都察院的差爺找您。”
林紫蘇初聽時疑惑,過了幾息,就大概猜到了是怎麽回事。
等到了前院,果然就聽一個胖乎乎的官差說道:“你就是林大姑娘罷?衛王世子妃敲響了登聞鼓,狀告衛王世子謀殺發妻。左都禦史陶大人發了傳票,請你過去問話。”
太祖立國之時,為使民聲上達天聽,依著前朝的規矩,設了登聞鼓院,並專設了官員管理,一有冤民敲響登聞鼓申訴,須由都察院親自受理,如有官員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堂堂的衛王世子妃狀告世子,這可是一件轟動京城的大事,當林紫蘇隨著都察院的官差趕到都察院時,門口已經被不明真相的百姓圍的水泄不通。
在鬧哄哄的聲音中,林紫蘇和掠影隨著官差擠進了都察院裏,邁步進了正堂。掠影卻是被當成了“無關人等”,被攔在了正堂之外。
駱櫻就在大堂裏坐著,見林紫蘇走了進來,站起身歉然說道:“林大姑娘,實在是抱歉,把你也拖了進來。”
林紫蘇朝駱櫻會心一笑,接著就給大堂上的幾個官員見禮。她是康寧伯府的大小姐,也算是稍有地位的人,隻是簡單的朝幾人福了幾福。
坐在都察院大堂正中的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陶然,根本沒心情計較林紫蘇的行禮。
自他硬著頭皮接了駱櫻的狀子後,就眼皮直跳。
今上自繼位之後,對待宗室藩王甚是寬容,禦史們參奏宗室的奏章,這幾十年來就沒見皇帝批過幾件。
衛王是當今皇帝的親弟弟,堂堂的近支親王,他的家務事怎麽也輪不到自己來管,自己也不敢管。
偏生這衛王世子妃敲響了登聞鼓,太祖皇帝可是有明令,登聞鼓聲聞於天,凡鼓聲響動,必有回音。
也就是說,不論此事是何緣由,自己都要在皇帝那裏有個呈報。
可自己的都察院,不是來調停宗室事務的!
陶然有些怨念看向了駱櫻,心中腹誹著,這個世子妃是不是腦子不好使,以她的身份,明明可以自由出入宮禁,直接去找帝後主持公道的,非要把事情捅到自己這裏,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幸虧自己也做了些應對,邀了掌管宗室事務的昌國公和大理寺卿邱光祖一齊旁聽,就算是出了事,那也不能自己一個人擔下責任。
陶然先是朝昌國公問道:“公爺,下官這就要開始問話了,你看是否妥當?”
她剛進了家門,門房的管事就急急的通報,說是林遠誌自下衙之後就傳了話,請她到了家中就去外書房一趟。
林遠誌在書房裏已經等了有一會兒的功夫了,正一臉悶悶不樂的在書房裏喝著茶,見林紫蘇進來,神色才稍微有些緩和,說道:“大姐兒,聽你母親說,你去了駱府為衛王世子妃診病,她的病情如何?”
林紫蘇簡單說了駱櫻的狀況,隻說是中毒,卻沒說中毒的原因。哪知林遠誌聽後卻是極不自在,過了半晌才說道:“我今日遇到了衛王世子。”
這兩日京城風雲變幻,宮裏一大早的就召了文武百官參加早朝。這次朝會由謝曜主持,沒想到的是,幾位皇子也都參與了朝會。
因皇帝病重,京中治安越發的混亂,雖是撤了戒嚴,但各個重要關中仍集聚了大量的禁軍。
如此一來,僅靠著京兆府來維持京中的治安已經明顯不夠用了。
吏部左侍郎章若穀建言,一大批的功勳子弟整日裏在五城兵馬司無所事事,不妨由他們來協助京兆府。
謝曜當即準了章若穀的請,因北城兵馬司的副指揮使徐文韜已被準許隨軍出征,三皇子謝暉當場舉薦了衛王府的世子謝晏。
林遠誌所在的工部營繕司本來就是個閑散的衙門,那些雞毛蒜皮的公事,也實在不好拿在朝會上來說,每次參與朝會,也隻是參與而已。
散了朝會之後,林遠誌正要回衙,就被謝晏叫住。
謝晏說起了衛王府萬壽節前的提親,說是再過幾日,就派人來府上商議婚事的細節。
因林紫珠的婚事不過是黃氏口頭答應,也沒什麽憑證,林遠誌打的主意是“拖”字訣。
皇帝尚在病中,衛王府但凡顧忌著朝中的影響,也不會催著結親,若是皇帝一病不起,那就是國喪,這門八字沒一撇的所謂親事自然就告吹了。
沒想到的是,這個衛王世子居然直接了當的找上了自己,話中還隱約帶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讓林遠誌極為不舒服。
林遠誌這一整日都在思索著應對之法,回到家中,聽說林紫蘇竟是去給衛王世子妃探病,就想找女兒問一下大概。
林紫蘇聽說謝晏竟主動找上門催婚,心裏有些緊張,生恐父親一不小心就應了下來,忙問道:“那父親是怎麽和衛王世子說的?”
“還能怎麽說,自然是說你二叔還沒回京,我們家裏都做不了主。衛王府我們惹不起,眼下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林遠誌心下煩悶,不自覺地在房中踱起了步,說道:“黃氏這個蠢婦,到現在,還想著讓紫珠嫁進衛王府,哪有這樣當母親的,竟把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裏推!”
林紫蘇當下就想起了駱櫻的遭遇,駱櫻雖並沒有明說,不過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被父親駱文誠逼著嫁人,無奈之下才嫁到了衛王府。
想到這裏,林紫蘇不由得對父親的決定生出一絲不信任,自己可是還沒見過那個二叔呢,若是他也和黃氏一樣,那林紫珠的一輩子可就要毀了。
林紫蘇試著問道:“父親,我那二叔是個什麽樣的人?”
接下來的兩日,康寧伯府上風平浪靜,似乎衛王府拿林遠誌的說法無可奈何,也就消停了下去。
這日林紫蘇正在廚房裏,摸索著該如何去改進紅豆糕的口感,剛將拌好的紅豆磨成了粉,就見翡翠從外麵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大小姐,外麵有兩位都察院的差爺找您。”
林紫蘇初聽時疑惑,過了幾息,就大概猜到了是怎麽回事。
等到了前院,果然就聽一個胖乎乎的官差說道:“你就是林大姑娘罷?衛王世子妃敲響了登聞鼓,狀告衛王世子謀殺發妻。左都禦史陶大人發了傳票,請你過去問話。”
太祖立國之時,為使民聲上達天聽,依著前朝的規矩,設了登聞鼓院,並專設了官員管理,一有冤民敲響登聞鼓申訴,須由都察院親自受理,如有官員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堂堂的衛王世子妃狀告世子,這可是一件轟動京城的大事,當林紫蘇隨著都察院的官差趕到都察院時,門口已經被不明真相的百姓圍的水泄不通。
在鬧哄哄的聲音中,林紫蘇和掠影隨著官差擠進了都察院裏,邁步進了正堂。掠影卻是被當成了“無關人等”,被攔在了正堂之外。
駱櫻就在大堂裏坐著,見林紫蘇走了進來,站起身歉然說道:“林大姑娘,實在是抱歉,把你也拖了進來。”
林紫蘇朝駱櫻會心一笑,接著就給大堂上的幾個官員見禮。她是康寧伯府的大小姐,也算是稍有地位的人,隻是簡單的朝幾人福了幾福。
坐在都察院大堂正中的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陶然,根本沒心情計較林紫蘇的行禮。
自他硬著頭皮接了駱櫻的狀子後,就眼皮直跳。
今上自繼位之後,對待宗室藩王甚是寬容,禦史們參奏宗室的奏章,這幾十年來就沒見皇帝批過幾件。
衛王是當今皇帝的親弟弟,堂堂的近支親王,他的家務事怎麽也輪不到自己來管,自己也不敢管。
偏生這衛王世子妃敲響了登聞鼓,太祖皇帝可是有明令,登聞鼓聲聞於天,凡鼓聲響動,必有回音。
也就是說,不論此事是何緣由,自己都要在皇帝那裏有個呈報。
可自己的都察院,不是來調停宗室事務的!
陶然有些怨念看向了駱櫻,心中腹誹著,這個世子妃是不是腦子不好使,以她的身份,明明可以自由出入宮禁,直接去找帝後主持公道的,非要把事情捅到自己這裏,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幸虧自己也做了些應對,邀了掌管宗室事務的昌國公和大理寺卿邱光祖一齊旁聽,就算是出了事,那也不能自己一個人擔下責任。
陶然先是朝昌國公問道:“公爺,下官這就要開始問話了,你看是否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