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帝輕輕點了點頭,一直注意著皇帝的林紫蘇終於鬆了一口氣。
隻聽曹守禮扯著尖細的聲音,說道:“李竹文咆哮經筵,有失朝廷體統。按太祖規製,當逐出經筵,杖責二十。”
此言一出,底下百官嘩然。
一個年輕的官員說道:“曹公公,李禦史不過是勸陛下遵照祖製,這是在維護朝廷的體統!”
這一句話當即就引來了好幾名禦史的附和。
曹守禮不去理會那些官員,見李竹文一臉的不服,笑問道:“李禦史,你口口聲聲祖製,那你和咱家說說,太祖當年定下的規製中,關於咆哮經筵的處罰,到底是如何說的?”
李竹文楞在當場,他是翰林出身,將大衍的各種禮製典章了解的極多,關於經筵,太祖當年專門命人編纂了章程。
可以說,經筵從開始到結束有嚴格的流程,除講官之外,所有人都不能妄言妄動。
他方才還口口聲聲的說著規製,找出理由反對畢綏南參加經筵。
轉眼間,曹守禮如法炮製,又將規製壓在了李竹文的頭上,李竹文頓時無言以對,訥訥說道:“太祖的確是有經筵的章程,可下官方才不過是據理力爭,並未有咆哮經筵之舉。”
“是嗎?今日經筵的開始時間定的是巳時正,這會兒已然是巳時一刻了,你說說,這是不是你的罪過?”
曹守禮說完,不給李竹文辯駁的機會,大聲叫道:“來人,將這個李竹文拖出去,仗刑伺候著!”
幾個司禮監的太監不由分說,拖著李竹文出了大殿。李竹文竟然沒有叫喊,任由著被拖出去。
在經筵上,大臣被當眾拖出仗刑,這在大衍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然而出了一些小聲的議論之外,竟然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有分量的老臣,個個都是入定一般,沒有一個站出來替李竹文說話。
幾個年輕的翰林們有心替李竹文說話,不過也都知道人微言輕,隻敢站在人群後麵交頭接耳。
威懾之下,沒有人敢再借著祖製生事。
在鴻臚寺官員的示意下,畢綏南極其惶恐的開始了自己的論述。
好在有了林紫蘇的提醒,畢綏南早早的準備好了奏章,這個時候,隻用按著奏章的思路念出來即可。
“……今以除害為名,摒除一切利益而禁絕海上貿易,使國家無所資,忘祖宗成憲,且失遠人之心,如此做法,是因噎廢食。”
……
“海上貿易具有四利,抽解利潤,足供陛下日常禦用,一也;利潤之餘,可作為軍餉,二也;兼顧地方收支,用之於各地,三也;鼓勵百姓參與買賣,一同獲利,以往江南富庶皆是因海上貿易之故,四也。開放海禁,既能富國強兵,使國家有了倚靠,而不論是官紳民等,都能一體得利。由此可見,開海禁是利國利民之舉,並非是打開了求利的門路,更不是給百姓提供了犯罪的階梯!”
……
“至於海上匪患,不過是烏合之眾,隻消我大衍水師出動,賊寇皆是望風而逃。開放海禁後,臣請於江南、嶺南要害去處,每年令海道副使及剿匪都指揮,督率官軍,嚴加巡察,凡我朝商船,護佑其出海,海匪見我大衍水師旗號,必不敢再行滋擾。”
皇帝聽的暗暗點頭,直到畢綏南行禮,仍是意猶未盡,不過這是在經筵上,禮數自然要做足,抬手說道:“先生吃酒!”
畢綏南為官這麽多年,一向做的都是小官,除了殿試之外,從來沒見過皇帝。
這時聽皇帝稱自己“先生”,登時感到受寵若驚,正要和皇帝客氣,又聽曹守禮拉著聲音道:“畢綏南通儒達士,賞銀八十兩!”
畢綏南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隻以為是經筵的流程,恭恭敬敬的行禮謝恩。
群臣的心裏卻是不是滋味,按太祖定下的規矩,經筵結束,皇帝照例都會給講官賞銀,從十兩到百兩不等。
先帝喜愛詩文,因此在理宗一朝,每次經筵之後,得到百兩賞銀的人比比皆是。
不過今上繼位之後,一向對賞銀的含義甚是看重,也就範臻這樣的當世大儒,才能得到百兩的賞銀。
平日裏翰林院的翰林,能得五十兩賞賜的,已經是少之又少。
畢綏南一頓雲山霧罩,竟然能破例得到八十兩的賞銀,這讓在場的官員心裏都極為不舒服。
翰林院那些人擠破了頭,也難得皇帝的一句讚賞,憑什麽一個外任的官員就能如此輕易的獲得皇帝的認可?
在經筵之後,內閣的幾個重臣就此事求見了皇帝。
錢敏中是內閣首輔,率先開口道:“開放海禁尚是未定之數,畢綏南又是區區知府,陛下如此賞賜畢綏南,傳揚出去,難免會給下麵的人錯誤的信號,以致妄自猜測,延誤政事。”
陸致遠接著說道:“且不說畢綏南防災不力,擅離職守。進京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有禦史參奏他私通海匪。常言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這等黑白莫辨的時候,陛下給了畢綏南如此的恩寵,豈不教禦史言官們寒心?”
皇帝沒有回答兩人的說話,隻是冷冷的看向了內閣幾人,問道:“朕看你們也忍了許久,還有什麽話,都給朕說出來吧!”
章若穀遲疑了一下,說道:“臣聽說,那畢綏南是康寧伯的嶽丈,而敦王和康寧伯府大小姐的婚事也就在這幾個月,若是畢綏南出了什麽事,則敦王殿下必會惹來一身的是非,婚事勢必也會受到影響。請陛下為敦王殿下考慮,莫要誤了殿下的終身大事。”
皇帝聽到章若穀提到了謝晞,更是著惱,當下站了起來,厲聲道:“好啊,你們都有理由,就朕沒理是不是?”
沈常德昂然說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陛下是千古明君,定然不會坐視天下臣民的意見而不顧!”
皇帝森然說道:“若是朕一意孤行,非要開海禁不可呢?”
錢敏中、陸致遠、沈常德、章若穀齊齊跪了下去,邱光祖和容宗厚對望了一眼,也跪了下去,齊聲說道:“請恕臣等不敢奉詔!”
(本章完)
隻聽曹守禮扯著尖細的聲音,說道:“李竹文咆哮經筵,有失朝廷體統。按太祖規製,當逐出經筵,杖責二十。”
此言一出,底下百官嘩然。
一個年輕的官員說道:“曹公公,李禦史不過是勸陛下遵照祖製,這是在維護朝廷的體統!”
這一句話當即就引來了好幾名禦史的附和。
曹守禮不去理會那些官員,見李竹文一臉的不服,笑問道:“李禦史,你口口聲聲祖製,那你和咱家說說,太祖當年定下的規製中,關於咆哮經筵的處罰,到底是如何說的?”
李竹文楞在當場,他是翰林出身,將大衍的各種禮製典章了解的極多,關於經筵,太祖當年專門命人編纂了章程。
可以說,經筵從開始到結束有嚴格的流程,除講官之外,所有人都不能妄言妄動。
他方才還口口聲聲的說著規製,找出理由反對畢綏南參加經筵。
轉眼間,曹守禮如法炮製,又將規製壓在了李竹文的頭上,李竹文頓時無言以對,訥訥說道:“太祖的確是有經筵的章程,可下官方才不過是據理力爭,並未有咆哮經筵之舉。”
“是嗎?今日經筵的開始時間定的是巳時正,這會兒已然是巳時一刻了,你說說,這是不是你的罪過?”
曹守禮說完,不給李竹文辯駁的機會,大聲叫道:“來人,將這個李竹文拖出去,仗刑伺候著!”
幾個司禮監的太監不由分說,拖著李竹文出了大殿。李竹文竟然沒有叫喊,任由著被拖出去。
在經筵上,大臣被當眾拖出仗刑,這在大衍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然而出了一些小聲的議論之外,竟然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有分量的老臣,個個都是入定一般,沒有一個站出來替李竹文說話。
幾個年輕的翰林們有心替李竹文說話,不過也都知道人微言輕,隻敢站在人群後麵交頭接耳。
威懾之下,沒有人敢再借著祖製生事。
在鴻臚寺官員的示意下,畢綏南極其惶恐的開始了自己的論述。
好在有了林紫蘇的提醒,畢綏南早早的準備好了奏章,這個時候,隻用按著奏章的思路念出來即可。
“……今以除害為名,摒除一切利益而禁絕海上貿易,使國家無所資,忘祖宗成憲,且失遠人之心,如此做法,是因噎廢食。”
……
“海上貿易具有四利,抽解利潤,足供陛下日常禦用,一也;利潤之餘,可作為軍餉,二也;兼顧地方收支,用之於各地,三也;鼓勵百姓參與買賣,一同獲利,以往江南富庶皆是因海上貿易之故,四也。開放海禁,既能富國強兵,使國家有了倚靠,而不論是官紳民等,都能一體得利。由此可見,開海禁是利國利民之舉,並非是打開了求利的門路,更不是給百姓提供了犯罪的階梯!”
……
“至於海上匪患,不過是烏合之眾,隻消我大衍水師出動,賊寇皆是望風而逃。開放海禁後,臣請於江南、嶺南要害去處,每年令海道副使及剿匪都指揮,督率官軍,嚴加巡察,凡我朝商船,護佑其出海,海匪見我大衍水師旗號,必不敢再行滋擾。”
皇帝聽的暗暗點頭,直到畢綏南行禮,仍是意猶未盡,不過這是在經筵上,禮數自然要做足,抬手說道:“先生吃酒!”
畢綏南為官這麽多年,一向做的都是小官,除了殿試之外,從來沒見過皇帝。
這時聽皇帝稱自己“先生”,登時感到受寵若驚,正要和皇帝客氣,又聽曹守禮拉著聲音道:“畢綏南通儒達士,賞銀八十兩!”
畢綏南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隻以為是經筵的流程,恭恭敬敬的行禮謝恩。
群臣的心裏卻是不是滋味,按太祖定下的規矩,經筵結束,皇帝照例都會給講官賞銀,從十兩到百兩不等。
先帝喜愛詩文,因此在理宗一朝,每次經筵之後,得到百兩賞銀的人比比皆是。
不過今上繼位之後,一向對賞銀的含義甚是看重,也就範臻這樣的當世大儒,才能得到百兩的賞銀。
平日裏翰林院的翰林,能得五十兩賞賜的,已經是少之又少。
畢綏南一頓雲山霧罩,竟然能破例得到八十兩的賞銀,這讓在場的官員心裏都極為不舒服。
翰林院那些人擠破了頭,也難得皇帝的一句讚賞,憑什麽一個外任的官員就能如此輕易的獲得皇帝的認可?
在經筵之後,內閣的幾個重臣就此事求見了皇帝。
錢敏中是內閣首輔,率先開口道:“開放海禁尚是未定之數,畢綏南又是區區知府,陛下如此賞賜畢綏南,傳揚出去,難免會給下麵的人錯誤的信號,以致妄自猜測,延誤政事。”
陸致遠接著說道:“且不說畢綏南防災不力,擅離職守。進京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有禦史參奏他私通海匪。常言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這等黑白莫辨的時候,陛下給了畢綏南如此的恩寵,豈不教禦史言官們寒心?”
皇帝沒有回答兩人的說話,隻是冷冷的看向了內閣幾人,問道:“朕看你們也忍了許久,還有什麽話,都給朕說出來吧!”
章若穀遲疑了一下,說道:“臣聽說,那畢綏南是康寧伯的嶽丈,而敦王和康寧伯府大小姐的婚事也就在這幾個月,若是畢綏南出了什麽事,則敦王殿下必會惹來一身的是非,婚事勢必也會受到影響。請陛下為敦王殿下考慮,莫要誤了殿下的終身大事。”
皇帝聽到章若穀提到了謝晞,更是著惱,當下站了起來,厲聲道:“好啊,你們都有理由,就朕沒理是不是?”
沈常德昂然說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陛下是千古明君,定然不會坐視天下臣民的意見而不顧!”
皇帝森然說道:“若是朕一意孤行,非要開海禁不可呢?”
錢敏中、陸致遠、沈常德、章若穀齊齊跪了下去,邱光祖和容宗厚對望了一眼,也跪了下去,齊聲說道:“請恕臣等不敢奉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