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華
當代中國文學有沒有經典?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然而與古代幾千年留下來的經典相比,與歐美眾多國家民族文學的精華相比,當代中國的經典還沒有經過更長時間的淘汰和檢驗,更多的還是“在經典化的過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代文學就沒有足以傲人的作品,相反,當代文學對我們來說或許是更重要的,因為它所書寫的人與事物離我們更近。一千八百年前的曹丕在他的《典論·論文》中說:“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意思是,一般人的思維邏輯是厚古薄今,是崇尚名聲而輕視事實,是相信“遠處的和尚會念經”。這或許有些理由,但鄙薄近人和輕賤今人並不總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畢竟都是活在當代的,而古代的文學也曾經就是那個時代的“當代文學”。
因此,在當代文學中尋找經典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我們的青少年讀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作為置身當代的人,我們值得花時間去閱讀和了解這些作品,因為它們負載著我們當代社會的曆史、政治與文化,負載著現實的複雜以及人性與精神的狀況。閱讀它們其實就是閱讀我們自己,閱讀它們就是感知我們的時代。這一點,或許是從古代和外國的經典中所無法獲得的。
本著這樣的精神,我們策劃了這套“大家大獎小說”書係,“大家”自然是指入選的作家,都是卓有成就、享有盛譽、在當代文學的譜係中占據經典和重要地位的作家;“大獎”則是指這些作家所獲得的國內外的認可程度,作為一種標誌,他們在各種文學獎項中都有斬獲,這表明他們的作品確已產生了廣泛的傳播與影響。以此為標準,我們從浩如煙海的作家作品中選出了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最能代表當代文學的麵貌與成就的、最能體現這些作家的創作風格與實績的部分,依次將其呈現於讀者的眼前,希望能夠借此為廣大青少年奉獻一套可以信任的係列讀本。
“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陸機的《文賦》中有這樣的句子,言文章之妙,文學之美,讓人欣悅而感奮,流連而忘返。相信我們陸續推出的這些作品,會讓熱愛文學的年輕讀者們領略到近幾十年文學的精華,讀出其滄海桑田般的巨變,感受到其在思想與形式、語言與藝術上的升華與蛻變。小而言之,對他們的語文學習會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因為隻有大量閱讀優秀的作品才能真正提升語文水平;大而言之,對他們審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精神的養成、綜合素質的積累,也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2015年1月20日,北京清河居
天上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雪。學校依然在升國旗,張英才要餘校長讓他親手升一回國旗,他在笛聲中一把一把地拉動繩子,忽然聽到身後響起了鳳凰琴聲。他忍不住回頭一看,見舅舅和餘校長正在合作,彈奏著《國歌》。
——《鳳凰琴》
鳳凰琴,一個貫穿始終的意象,
升國旗,一個不斷出現的場景。
鳳凰琴低吟著對貧瘠現實的溫情撫慰,
升國旗寄托著對崇高理想的默默守候。
在那個被繁華遺忘的角落,
一群鄉村教師在艱難地掙紮著。
貧窮、寂寞是他們單薄的外衣,
等待、堅持是他們夕陽中的背影。
雖然“我們的生活”不曾“充滿陽光”,
但他們從未放棄對自身價值的追求。
而當渴求已久的機會降臨之際,
他們卻發現,那盼望已久的希望,
對自己已經並無多大意義。
人生的重要抉擇隻有那麽幾個,
有時候,一個抉擇在道德上是成功的,
以日常人生來衡量卻是失敗的。
小說中的人物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他們選擇了退後一步,堅守命運。
默默無聞的奉獻,
讓他們的生命發出了質樸的光輝。
趙亦然
當代中國文學有沒有經典?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然而與古代幾千年留下來的經典相比,與歐美眾多國家民族文學的精華相比,當代中國的經典還沒有經過更長時間的淘汰和檢驗,更多的還是“在經典化的過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代文學就沒有足以傲人的作品,相反,當代文學對我們來說或許是更重要的,因為它所書寫的人與事物離我們更近。一千八百年前的曹丕在他的《典論·論文》中說:“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意思是,一般人的思維邏輯是厚古薄今,是崇尚名聲而輕視事實,是相信“遠處的和尚會念經”。這或許有些理由,但鄙薄近人和輕賤今人並不總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畢竟都是活在當代的,而古代的文學也曾經就是那個時代的“當代文學”。
因此,在當代文學中尋找經典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我們的青少年讀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作為置身當代的人,我們值得花時間去閱讀和了解這些作品,因為它們負載著我們當代社會的曆史、政治與文化,負載著現實的複雜以及人性與精神的狀況。閱讀它們其實就是閱讀我們自己,閱讀它們就是感知我們的時代。這一點,或許是從古代和外國的經典中所無法獲得的。
本著這樣的精神,我們策劃了這套“大家大獎小說”書係,“大家”自然是指入選的作家,都是卓有成就、享有盛譽、在當代文學的譜係中占據經典和重要地位的作家;“大獎”則是指這些作家所獲得的國內外的認可程度,作為一種標誌,他們在各種文學獎項中都有斬獲,這表明他們的作品確已產生了廣泛的傳播與影響。以此為標準,我們從浩如煙海的作家作品中選出了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最能代表當代文學的麵貌與成就的、最能體現這些作家的創作風格與實績的部分,依次將其呈現於讀者的眼前,希望能夠借此為廣大青少年奉獻一套可以信任的係列讀本。
“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陸機的《文賦》中有這樣的句子,言文章之妙,文學之美,讓人欣悅而感奮,流連而忘返。相信我們陸續推出的這些作品,會讓熱愛文學的年輕讀者們領略到近幾十年文學的精華,讀出其滄海桑田般的巨變,感受到其在思想與形式、語言與藝術上的升華與蛻變。小而言之,對他們的語文學習會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因為隻有大量閱讀優秀的作品才能真正提升語文水平;大而言之,對他們審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精神的養成、綜合素質的積累,也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2015年1月20日,北京清河居
天上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雪。學校依然在升國旗,張英才要餘校長讓他親手升一回國旗,他在笛聲中一把一把地拉動繩子,忽然聽到身後響起了鳳凰琴聲。他忍不住回頭一看,見舅舅和餘校長正在合作,彈奏著《國歌》。
——《鳳凰琴》
鳳凰琴,一個貫穿始終的意象,
升國旗,一個不斷出現的場景。
鳳凰琴低吟著對貧瘠現實的溫情撫慰,
升國旗寄托著對崇高理想的默默守候。
在那個被繁華遺忘的角落,
一群鄉村教師在艱難地掙紮著。
貧窮、寂寞是他們單薄的外衣,
等待、堅持是他們夕陽中的背影。
雖然“我們的生活”不曾“充滿陽光”,
但他們從未放棄對自身價值的追求。
而當渴求已久的機會降臨之際,
他們卻發現,那盼望已久的希望,
對自己已經並無多大意義。
人生的重要抉擇隻有那麽幾個,
有時候,一個抉擇在道德上是成功的,
以日常人生來衡量卻是失敗的。
小說中的人物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他們選擇了退後一步,堅守命運。
默默無聞的奉獻,
讓他們的生命發出了質樸的光輝。
趙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