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獼猴見小白龍隱沒行蹤,忙是側耳傾聽,欲尋那白龍去處。


    然而,小白龍畢竟為龍族正統,那隱介藏形之法自然熟然於心,他此刻便就隱藏在一滴水珠之中,雖在此方世界,卻又不在這方世界。


    六耳獼猴聽不得白龍去處,心情稍微煩躁,他有心要去尋那觀音菩薩,卻又拉不下臉,畢竟他出山愈久不曾建功,如此菩薩、師父該如何看待?


    “撲通~”


    六耳獼猴咬咬牙,左手掐了手訣,念動避水訣,一個猛子紮進水中,去尋白龍蹤跡。


    那白龍倒也機靈,他見六耳獼猴一手掐了印訣,隻有一手能用,便舒利爪,做出攻擊之勢。


    水流攢動之間,六耳獼猴的身影迅速移動,猶如利箭一般,與此同時他也在仔細查找白龍蹤跡。


    突然間,一滴水珠破開,波濤之內有暗湧波動。


    六耳獼猴六隻耳朵同時動了,他右手中隨心鐵杆兵猛然揮出,激起一片震蕩。


    然而棒子揮過之處,除了水流再無他物,這時間,卻有一隻爪子憑空出現,直接拍在六耳獼猴腦袋上。


    刹那間,波浪滾起,六耳獼猴的身形向著下方墜落。


    “變!”六耳獼猴輕喝一聲,隨心鐵杆兵便突然變長,直到澗底,這麽一撐倒是穩住了他的身形。


    這時間,白龍再度襲來,六耳獼猴冷笑一聲,抬腿一腳踹在龍頭上,便將那白龍踢出去老遠。


    “竟然敢拍我腦袋!”六耳獼猴獠牙外露,心中極其不爽,這倒不是因為他受了傷,事實上那白龍之力雖有千萬斤重,但如何能傷的到他分毫,倒是那一巴掌侮辱性極強,讓他耿耿於懷。


    六耳獼猴施展避水訣,以著極快的速度衝上去,要去擒了白龍,讓師父見識自己本事。


    哪知那白龍蹤跡又已消失,六耳獼猴心中不由氣急:“滑不留手,怪不得又叫做潑泥鰍。”


    六耳獼猴繼續尋找,然而這一番白龍似乎受到驚嚇,再沒有半點消息。


    六耳獼猴遍尋不到,隻得重回水上,心中暗道:“這廝的藏身之術倒也厲害,連我這六耳也聽他不到,如此可怎生是好?”


    “要不試試聊天群?”六耳獼猴突然生了此種想法,隨即便又搖搖頭,那聊天群中一群隻知插科打諢的菜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如同之前的太玄真人,牛皮吹的震天響,遇事卻如此不濟!


    六耳獼猴思來想去,便隻有將這一澗之水送到天上,方能查出白龍蹤跡,然而他心中清楚要將這一澗之水動靜頗大,怕會影響四周生靈。


    六耳獼猴思來想去,終究不曾有萬全之策。


    這倒並不是他不曾有法子對付白龍,實在是因為限製頗大,有些法子他若真個用了,怕是他那師父先要遭殃。


    “煩死了!”六耳獼猴終究無法,隻得暫時回了三藏身旁。


    唐三藏忙詢問道:“悟深徒兒,可曾擒得白龍,要回馬匹。”


    六耳獼猴心中憋著氣,卻又偏偏不能朝師父撒氣,隻得訕訕道:“那廝鬥不過我,就躲在水裏,我也尋不到他。”


    唐三藏聞言,頓時涕泗橫流:“這可怎生是好,我受唐王之令西行求取真經,如今失了馬匹,怎生才能到達西天!”


    悟命早已習慣,倒也不甚在意,若放在往日裏他自會去與那白龍見個高低,但是現在嘛,這不是有個神通廣大的師弟嘛。


    六耳獼猴聽得心中煩躁,喝道:“師父休要如此不濟,我自去想法為師父討還馬匹。”


    六耳獼猴說完,轉身又飛到水澗之上,然後就把隨心鐵杆兵伸長,瘋狂的攪動水流,一時間水中現出了一個巨大漩渦。


    孫悟空就在遠處石台上躺著,他看著六耳獼猴的樣子有些好笑:“這西行路上尚有許多處可以施展,便是非要在這裏浪費精力。”


    水流被攪動的渾濁不堪,也不知有多少魚蝦死於非命,然而白龍隻裝聾作啞,不曾出現,倒讓六耳獼猴更加惱怒。


    六耳獼猴冷笑道:“老子偏就不信,今日裏不找觀音還就治不了你?”


    說話間,六耳獼猴使出分身之法,於是,無窮無盡的六耳獼猴如同蝗蟲般衝進鷹愁澗中,頃刻間,便將水府填滿。


    孫悟空在一旁笑道:“這倒是個好法子,可惜那小白龍得其祖宗秘法,能隱介藏形,避於微塵之中,匿於浮世之間,你那六耳運用不當,很難找出。”


    這一番話,那六耳獼猴也不知是聽到了還是沒聽到,總之,他動作仍在繼續。


    “不出來是吧,老子讓你看看什麽叫做焚山煮海!”無數的六耳獼猴將澗底水府搗碎,卻仍不見白龍蹤跡,遂是惱將起來,將分身平均分配到水中各處。


    下一刻,三昧真火燃起,頃刻之間便要將鷹愁澗中一切化為烏有。


    這便是六耳獼猴想出來的法子,隻要將其存身之物完全消滅,想來那白龍定當無處藏身。


    六耳獼猴正自洋洋得意,因為勝利便在眼前,下一刻,天間有甘露降臨,頃刻之間便將所有真火消於無形,便連得六耳獼猴的分身也就此消散……


    半空中,金光閃爍,映襯出七色彩虹,甚是美麗,緊接著,七色虹光之下出現一尊菩薩,她端莊神聖,不可侵犯,卻又麵含慈悲,手中尚持有玉淨瓶,可不正是南海觀世音菩薩。


    六耳獼猴見菩薩到來,眼珠子轉了轉,便問道:“菩薩,俺正在此降妖,你何故反來助那妖精。”


    菩薩罵道:“好你個大膽的潑猴,倒是會惡人先告狀,你方才那番何止是要降妖,幾乎便要滅絕這一方水土,如此,我豈能坐視?”


    六耳獼猴隻得陪笑道:“不瞞菩薩說,那白龍不識好歹,吞了我師父的白馬,偏生那白龍忒也能藏,我那師父又好生不濟,隻得哭哭啼啼,俺聽得心煩,所以才有此舉,還望菩薩恕罪,恕罪。”


    菩薩道:“你這廝一味好勇鬥狠,難道便不知道問問他的來曆?”


    六耳獼猴裝作疑惑的樣子:“老……俺當時心中著急,那顧得上問這些,卻不知那廝是何來曆,總不能是龍王親子吧。”


    菩薩看了他一眼,說道:“那白龍乃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觸犯天條犯了重罪,本應處斬,恰被我撞見,我奏名玉帝,便讓他在此等候……”


    “好啊!”六耳獼猴本就知道此事,此刻聽菩薩說話,便來個惡人先告狀:“我本以為隻有這般的方會如此行事,不想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竟也行此之事,卻將一條孽龍放在此處,吃我師父寶馬?”


    菩薩喝道:“好你個大膽的猢猻,村愚的六耳,我先度取經人,救你脫得苦海,後又知凡馬渡不得劫難,到不了西天,專奏玉帝將那白龍於取經人做個腳力,你倒不曾謝我,卻來怪罪於我!”


    六耳獼猴隻得訕訕,他心中尚在慶幸不曾追究前番焚海之事。


    菩薩看了他一眼,喚了一旁木叉,說道:“你去澗邊叫一聲‘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有南海觀世音菩薩在此。’”


    木叉聞言,便去澗邊叫喊。


    方才喊了兩聲,澗中一滴水珠破裂,有一白龍從中衝出,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玉麵公子,又踏了雲頭,到空中對菩薩禮拜道:“前番多蒙菩薩解脫活命之恩,小龍不敢有違菩薩之言,便在此等候,卻從不聞聽取經人的音信。”


    菩薩指著六耳獼猴說道:“這可不是取經人的大徒弟?”


    白龍看了看六耳獼猴,心中發怵道:“菩薩,這個是我的對頭。前番腹中饑餓,出外覓食,卻正見一匹白馬,便一口吞下,卻被這廝記下,他仗著自己有些本事,把我打上一頓,我使以秘法方得逃生,他又要煮這水域,卻從未提到取經之說。”


    六耳獼猴聞言隻得訕訕,心中尋思:“若提到取經人你便降了,如何顯得俺的本事?”


    菩薩看了看六耳獼猴,說道:“這個猴頭,專知好勇鬥狠,卻不肯好生說話,方有此劫。”


    菩薩再不搭理六耳獼猴,上前把那白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又用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變!”


    下一刻,玉麵公子竟換了一副模樣,成了一匹神駿的寶馬,菩薩又吩咐道:“你須要用心服侍取經人,待得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那小龍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


    菩薩正要與孫悟空說些什麽,那邊六耳獼猴卻似想起什麽,突然嚷道:“我不去了!這一路往西方不渝十萬裏,似這等崎嶇坎坷,又要保這個凡僧,幾時得到?且一路妖魔頗多,俺六耳自身尚且難保,如何得什麽正果。”


    菩薩聞言,點點頭,說道:“此話不錯,西行十萬八千裏殊為困難,你既不願前去,我也不來強求。”


    六耳獼猴滿頭問號:“你這時候不應該安撫我,許我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再贈我三根救命毫毛?”


    孫悟空見菩薩看來,也不好繼續打醬油,便就來到菩薩身旁,道聲:“不知菩薩到來,老孫這廂有禮了。”


    菩薩說道:“正要有事拜托大聖!”


    孫悟空心中有數,仍舊問道:“菩薩有何事但說無妨,俺老孫定當竭力相助。”


    菩薩道:“這六耳獼猴既然生了怠惰之心,我佛也不好強讓其護那取經人,然他罪孽未贖,便請大聖外展神通將他壓於五行山下,待得天地更變則罪孽自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猴子超強卻過分謹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落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落紅並收藏這個猴子超強卻過分謹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