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道,世間有善惡!


    滾滾氣流湧動,猶如四海之水綿延不絕,卻難以蓋住那源於心頭的怒火……


    道道虛影於“無”之間閃耀,其間似乎應承有天地大道。


    孫悟空的身影又自虛空而出,他一雙金睛閃爍,其間流淌的是天地間的規則,他看了看那邊的黑熊精,又看了看六耳獼猴,說道:“世間蒼生,萬物輪回,大多以情係之,俺老孫倒有些明白了。”


    這樣想著,孫悟空卻又掣起如意金箍棒,心道:“這心火雖能奪了六耳獼猴神智,燒了他的魂魄,但此火要傷人先傷己,且到時候怕這滿山生靈性命難保,上天有好生之德,俺老孫既立大願,如何能熟視無睹?”


    “去!”


    孫悟空口中默默誦動真言,少時,右手將如意金箍棒拋出去。


    霎時間,那一根如意金箍棒瑞氣千條、霞光熠熠,竟化作一道流光衝向六耳獼猴。


    “孫悟空,你待怎樣?”鵬魔王見狀,以為孫悟空要乘機對付他兄弟,他心中頓時大驚,以至於不直接跳了起來,指著孫悟空大聲喝罵。


    “轟隆!”


    那鵬魔王雖然心中害怕,卻也知道他們如今要脫罪名離不開六耳獼猴,所以持了兵刃便取孫悟空。


    孫悟空不曾去看顧鵬魔王,半空中卻有一片陰影,遮蔽星辰,隔絕天人之應,下一秒,鵬魔王隻覺天靈蓋上傳來劇烈的痛感,霎時間,竟是失去了對於身體的控製,重重的摔在地上。


    隨之,另一個孫悟空站在鵬魔王身旁,他冷笑著說道:“你這潑魔前番也多曾作惡,也敢說什麽兄弟情義,今日便算有聖僧作保也是死罪可饒,活罪難逃。”


    那孫悟空說話間也不知道是從哪裏掏出來繩索,竟將鵬魔王結結實實的捆成一個粽子。


    那小悟空將鵬魔王捆好,又就持棒站立一旁……


    天空中的孫悟空手中掐了印訣,口中誦訣不斷,天地萬物、日月星辰似乎竟在其身之間!


    似水般的道韻流轉,隨著如意金箍棒化入六耳獼猴胸腔之間,又進入了其心髒之中,與那心頭之火糾纏一起。


    也不知道孫悟空究竟是使了什麽法子,那原來的心髒陡然消失,於是洶湧的心火便繞上了如意金箍棒。


    “此心已滅,汝等可歸原位!”突然間,孫悟空雙目放射金光,上通天闕,下徹九幽,他周身有神光閃露,刹那間,千裏冤魂,萬裏孽障盡皆消散。


    於是如意金箍棒帶著心火緩緩飛出六耳獼猴體內,然後向著黑風山一眾妖靈那裏而去。


    緊接著,如意金箍棒突然化作無數跟細碎的小棒,各自裹挾一點火光,緩緩歸於原處。


    那路程看似遠不過十丈,然而去的卻是極其緩慢,足足有三個時辰方才各歸其位。


    隨即,無數光點匯聚,重又化作一根如意金箍棒朝著孫悟空飛來。


    “好夥計,這次可是多虧你了!”孫悟空一把接過如意金箍棒,勉強笑著說道。


    這一番,他也耗費了好大精力,要知道那心頭之火、能焚萬物,且不死不休,直到敵我皆殆,才有可能消散。


    穀而這火又是天地與靈物交感所生之火,其意雖是靈物之願,卻又摻雜天心,已經算是天道產物,要想憑借外力消之也是千難萬難,縱算是他,也要先行觀感天地大勢,方能設法處置。


    而他之後處置之法也是極為消耗心神,先要默誦口訣,引動天地之力而成自然屏障,使這一域獨立於天地之外。


    然後裹著辟火訣的如意金箍棒鑽入六耳獼猴體內,在接觸到六耳獼猴的心髒之時使用空間剝離的術法將心髒從他軀體剝奪,然後再將之隨機驅逐到諸天萬界之中。


    所謂心火要以心為根,以心作燃,那心既失,心火自然也就失去了目標,所以孫玉潔接著便以如意金箍棒作為引子,區分心火源頭,又將之重新轉為心神,回歸本體,此禍遂消。


    這一係列的做法對於心神耗費頗大,縱使孫悟空道業已成,體力無窮無盡,卻也難免覺得心神勞累。


    “嗬,看來老孫的修為終究不夠啊!”孫悟空將如意金箍棒放回耳朵中,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心中如是想道。


    唐三藏默默誦經良久,忽然睜眼,卻見這片區域內已然一片寂然,一大群妖怪盤坐一旁,似乎沉浸於某種特殊狀態。


    他那徒兒六耳獼猴倒在一旁,生死不知,蛟魔王麵色痛苦,似乎是在遭受某種痛苦,鵬魔王被捆的結結實實,像個粽子一樣被丟在一旁。


    唐三藏心中有些疑惑,便問旁邊的悟命和尚:“徒弟啊,方才這裏又發生了什麽,為師怎有些看不太懂?”


    悟命和尚說道:“這些個神仙手段休說師父看不太懂,弟子也是一知半解,隻能猜測方才六耳獼猴驕資放縱,陷入了某種因果危機之中,幸得大聖出手,方才脫了劫難。”


    唐三藏聞言不由大喜,說道:“大聖出手,實在好的緊,你快些去看看我那悟深徒兒,若他醒了,我等要早些脫身才好,休要耽誤了取經大事。”


    悟命和尚應下,他雖覺得六耳獼猴做法不妥,有違佛門之義,然而仔細想想,一群妖邪之間要個什麽的佛門之義,要不是他實力不夠,一定全給收了!


    那邊悟命和尚去喚醒六耳獼猴,這邊唐三藏卻來向孫悟空拜道:“多賴大聖拯救小徒,更祝貧僧脫得此難。”


    孫悟空笑笑,他可從來沒有什麽要救六耳獼猴的心思,隻不過不想這麽多的妖靈枉自送了性命,若非如此,他甚至不吝於給六耳獼猴加把火,然而他口中說道:“小和尚切莫高興的太早,眼前大患雖無,但你那徒弟前番賣弄手段,讓得黑風山成精之輩頗有死傷,人有親朋好友,妖精也是依然,少時怕也饒不得你們!”


    唐三藏聞言,眼眶之中竟有淚水盈盈,他近乎哭泣般說道:“這禍害害人不淺,他自惹了事前去坐牢,卻如何連累我等不得西去?”


    孫悟空笑道:“和尚休要苦惱,這事情也不是哭哭啼啼便能解決,你等既為佛門中人,就應該想想如何處理這些。”


    唐僧性格雖然軟弱,然而畢竟被喚聖僧也非全是虛名,他思略一陣便就取出蒲團、木魚,盤坐一旁開始誦經。


    悟命在那裏死命的喚六耳獼猴,即便拳打腳踢,卻也叫之不醒。


    他又哪裏知道,六耳獼猴心火傷魄,此刻更丟了心髒,任憑他法力滔天,一時半刻也難以醒來。


    另一邊,一眾妖精緩緩醒來,仍舊對著六耳獼猴那邊怒目而視,有的甚至提了兵刃,想要趁此割了那顆六隻耳朵的猴頭。


    黑熊精卻是與眾不同,他目光所及之處,正是唐三藏所在,他能看得到那和尚身上佛光流轉,如同真佛降世,他口中誦動經文,卻能溝通神佛,動曉日月,端的是神妙無比!


    佛光沐浴之下,黑熊精隻覺得心中焦躁憤懣之意逐漸消散,他雙手合十,也念聲“阿彌陀佛”,心中卻在歎道:“與此人相比,金池長老那佛性不過米粒之光,我若能以此人為師,怕早已得成正果,可惜可惜!”


    。手機版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猴子超強卻過分謹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落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落紅並收藏這個猴子超強卻過分謹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