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那名女修士真的降了北境異族,為何要引發雪崩山怒,以至於遍地枯骨?


    甄英張了張口,一個:“不。”字脫口而出。


    她練習說話已經有兩年,隻有說單字時才能字正腔圓的發音,組詞造句卻往往不成調子。


    平日裏藏拙,隻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


    太妃早已經心疼壞了,連忙兩步下了座位,把甄英摟在懷裏:“不去啊,咱們不去,他們邊軍將士無能,怎地讓我的英兒去受苦。”


    甄英急壞了,連忙抽出手來拉住探雪,七手八腳的比劃。


    “山怒不是北境人引起的。”


    “英兒知道什麽?”


    甄英說話還是略帶點結巴,探雪、聽霜身邊總是備了炭條筆墨,現下趕忙鋪開,讓甄英把昨日之夢細細寫下。


    末了,薑澈深深看過那張帖子:“你說那名女子與你相像,可是看清了容貌?”


    甄英點了點頭,指著堂前高懸的風水鏡,又指了指自己的臉,意思是自己每天在鏡子裏看自己的臉,怎可能認錯。


    “她沒死!”薑澈第一個驚呼出聲:“我就知道,大姐她那麽厲害,怎麽可能死在一個胡氏手裏,定是她將計就計,金蟬脫殼走了。”


    薑茂卻仍有疑慮:“不對,倘若那人真是姑母,怎會輕易泄露行蹤?”


    “不不不,正是因為泄露了行蹤給英兒,我們才能確認真的是郡主。”


    薑澈接過甄英手中邸報:“我有一個猜想。北境山怒,不一定是出了修士,大姐有二分之一的北境血統,她娘是當年的萬貴妃,都說萬貴妃隻差一步就能出任聖女,說不準就是因為大姐回歸,得到聖女峰的承認,然後。”


    “然後北境大汗不願意大權旁落,出兵截殺。”


    “郡主不願意造成生靈塗炭,然情勢危急,不得不出此下策。”


    “想來阿姐已經脫身,為了防止北境借此機會出兵,這才托夢給英兒。”


    眾人七嘴八舌補完了事情脈絡,末了,薑澈出聲:“這天下要亂。”


    “何以見得?”薑茂到底年輕,不曾想通其中關節。


    “因為在‘帝心’之道之前,你姑母早就執掌了‘文心’一道,不然她一個女子,怎能得天下俯首?”


    甄英注意到,他說的是“執掌”。


    “北境能對她出手,不可能全無依仗,若我是北境之主……沒有兩個證道境的修士,絕不會出兵。”


    每個人的“道”都不相同,隻要在某一個領域有了深入的成果,就可以開始觸及“道”。


    這是入道境,對應的可以開始練氣、鍛體、聚精、凝神。


    四關過了,築基已成,能感覺到天地的呼應,得到自己所選擇的“道”的回應與認可,此時對自己的“道”初窺門徑,算得上摸到了修行的門檻。


    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分支,歸納總結自己的“道”,能夠將“道蘊”凝結在身體裏,結出對應的金丹,到這個時候,才能算得上是正經修士,外頭一般稱作是金丹期。


    接著,或是遊曆天下,或是宦海沉浮,或是仗劍行俠……以自身經曆,反證自己的“道”是否正確,將所學所悟,融會貫通,這時是論道境。


    至於後麵的渡劫、掌道,對於“門外漢”甄英來說,太過遙遠了。


    王府請了無數教習先生,連安靈兒都能在“香”之一道上初窺門徑,甄英卻仿佛是其中的絕緣體,再怎麽認真努力,卻沒有得到一條“道”的認可。


    “讓我去。”她提筆,宣紙上的墨跡有些顫抖:“我想見見我娘。”


    “不行。”薑澈的麵色深沉,看不出喜怒:“你好好呆在家裏。”


    “我去帶阿姐回家。”


    屋裏,雕梁畫棟,富貴華彩,甄英心中寒意卻和當年在甄府一般。


    別看太妃、吳王、世子疼她。


    拋開那些外在的喜愛,自己依然是那個沒有依仗,沒有能力的可憐蟲。


    娘親身在千裏之外,被重兵圍剿。


    自己卻什麽都做不到。


    夜深人靜,月朗星稀。


    甄英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又是一個夢,母親換了一身短打,披著一個小披肩,坐在一個大大的院子裏曬太陽。


    那院子裏栽著樹,種著菜,碩果累累。


    若是在北境,絕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農家小院兒。


    見到甄英,成儀郡主笑得一臉燦爛:“嘿,小丫頭,來一口?”


    一顆蘋果丟過來,攪碎了幻影,甄英醒了。


    知道這個夢是讓自己安心,母親有空間小院兒,不怕被北境異族找到。


    可是。


    為什麽離開?


    為什麽不帶我離開?


    第二日薑澈套了車馬,甄英借口和姐妹們捉迷藏,藏在了馬隊裏。


    “王爺別看了,小姐怕是覺得離別傷感,早上就約了幾位姑娘捉迷藏,若是被找著了,要輸人家兩根金釵呢。”


    日上三竿,薑澈還沒等到甄英,對著聽霜吩咐兩聲,不多時,整個院子裏都是找孩子的聲音。


    “郡主別藏了,不就兩隻金釵嗎?爹爹替你出了。”


    半柱香過去,連太妃都出來問,薑澈這才撤了人手,一行人緩緩上路。


    春秋一場大夢,人間幾度寒涼?東風捎來杏花香,開到清明雨上。


    裁卻一簾山色,挽來半障湖光,草木尚知春光好,宵露更換霓裳。


    方才出了吳中郡,走到官道上,薑澈就笑眯眯地把箱籠打開:“英兒別藏了,我知……”


    裏頭滿滿當當,全是些金銀細軟。


    薑澈這才收了笑意,又疑惑道:“英兒?”


    幾聲呼喚沒有回應,薑澈這才知道大事不妙,連忙喊車夫停車。


    百十號人幾乎把車隊掀了個底朝天,哪兒有半點甄英的影子?


    “她從一開始就沒跟來?”薑澈百思不得其解。


    從甄英借口捉迷藏開始,他就抱了些促狹心思,反正皇帝並不會真拿甄英做什麽文章,就是把她捎上一路,見見世麵,也不打緊。


    一路上不聲不響,也是在考驗孩子耐性,隻當她憋不住了自己會出來。


    這下連路都不趕了,回身往最近的驛站落腳不說,又快馬跑回府裏報信。


    先前太妃和世子隻當甄英小孩兒心性,故意躲著,如今得了消息,頓時氣急。


    早上一起遊玩幾家閨秀被王府馬車連夜接過去,細細盤問。整座吳王府人仰馬翻。


    眾人折騰了一宿,才在甄英的枕頭底下看到甄英留下的書信,說是感謝義父盛情,如今得了母親消息,自要去尋。


    一幹人無奈,隻能先去府衙報備,張貼了尋人告示不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帝養成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茶在杯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茶在杯中並收藏仙帝養成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