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聚在這裏,其實……其實……是老朽有個想法,不過來到這裏你們是第一個和我們開口的人,所以也不知道和你們講來合適否!”老頭很猶豫的對王魁說。
“請講!”
“其實我們看這裏真得挺好的,想留下一些人來,又見這個莊子是村子中最大最好的,所以想來問問這家老爺是不是可以挑些人留下……!幾位能不能幫我們問問?”說這幾個人都用企盼的眼神望著王魁。
“老人家怎麽稱呼?你們一共有多少人……”王魁話沒問完,忽然有人拉了他一把,回頭一看是全叔,正奇怪的時候,全叔開口低聲道:“公子,公子,不能留,可不能留。”
本來也沒什麽打算,不過全叔一著急,王魁倒是十分好奇了,要知道全叔一向以沉穩頗得王魁欣賞,於是把詢問的目光投了過去!
“公子,咱們養不起這些閑人的,即便他們不是閑人,我們也冒不起這個險的,不是我狠心,也是沒有辦法,咱們今天留下他們,還不知道明天會來多少,管了他們,今後來的管是不管?管得過來麽?”
想到這裏,王魁也隻能低頭不語:留?全叔經驗多,不得不考慮他說的!不留?望一望哭泣的孩童,望一望那些眼神遊離的老人,王魁想起了自己街頭吃百家飯的感受。
過了好一會王魁也沒下個什麽決定。看看麵前的老頭他又問了一便前麵的問題:“你們一共有多少人?”
“出村的時候有七十八戶,老少青壯四百多號人,現下,一路掉隊的,留在別處的,還有那次打劫死掉的,眼下還剩七十多口了,有十幾個帶了傷的,一直沒好。”
按理說,有難民這個好理解,可是怎麽會全村一起跑路呢,王魁有點搞不懂了,這還是沒打起來的時候。
“要光打仗,隻要沒打到咱們村子裏去,我們也不會那麽害怕,哪裏會又會有這麽多人一起逃出來!”隻聽姓趙的那個老人恨恨不平的說:“咱們怕的是官府的徭役,每次要打仗的時候……?”南楚雖然多年無大戰,不過小的摩擦也還是有的,所以趙老人一講起來的時候多數人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但王魁不知道,他聽得很認真,別人也就不好打斷。
說來也簡單,官軍打仗當然都是職業軍人,但是冷兵器時代,凡是大戰,所征招的民夫又何止幾千,多則是正規軍的好幾倍。而這些民夫多數時候不但勝了沒有獎勵,危急時刻還發放武器充當炮灰部隊,大軍所到,一般都會盡量征集附近青壯。特別是像後唐這樣處於紛亂之時,軍閥朝廷等為了保存好自己的實力,減少軍隊傷亡,往往根本不計民夫的死活…….
像趙家村戶不過百的村莊,無大族,無錢,有人,最適合征招。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村戶要是家裏男丁多了還好點,男丁要是少了,家估計就完了,地沒有人種,莊稼沒有人收,為了活下去隻能把地賣給附近村的大戶,如果男丁能活著回來再從大戶手裏麵租回來,田稅雖說沒有了,丁稅卻要照樣出,自然結果就是家破人亡。而就如王魁所知的一樣,多數地方都有連坐製度。合家連作,一家逃亡,同族連作,一族逃亡,一伍連坐,一伍跑了,跑一伍的話,就算不罰半個村也就都毀了,誰還在乎你怎麽樣。也才會有幹脆都是整村整縣的跑,甚至縣令帶著全縣的跑的情況。著實是個奇觀。
趙村長還算是個比較有見識,有膽識的人,看出苗頭不對,召集了全村父老,商量之後決定不光要跑,借此機會幹脆點全村遷往聽說一直很太平的南方好了。不過村人始終低估了這麽遠距離遷徙的難度。也就有了後來的被劫、流浪、路過竹林。
王魁從來不是那種同情心泛濫的人,不過王魁也從來不是那種冷漠的動物,如果趙家村的人隻是路過,王魁自然不會給自己撿個包袱的,可惜現實裏沒有如果那麽一說,就在王魁麵前,趙村長說出了想停留的話,王魁無論如何也狠不下心趕走,但也不敢就這樣留下,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趙老哥,其實我就是這戶莊子的主人,不是我心恨,隻是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收留怕是做不到的……”王魁還沒說話,對方就打斷了。
“原來是莊主大人,你說笑了,我們那裏會奢望你能讓莊主收留所有人,隻是希望莊主大人可憐我們這些苦命人,多多照顧一下村裏的年輕人,小孩子還有女人……!“這些話一說下來,王魁知道趙村長也是一個很理性的人。
“這樣啊,那剩下的準備去什麽地方?.”其實王魁也猜得到結果,不過聽著趙村長辛酸的祈求,王魁似乎有些動搖。
“我們?老爺不用理會我們的,隻求老爺照顧一下留下來的人,他們什麽都可以做,隻求賞一個的口糧即可。我們這些老骨頭,要飯也能活下去吧!”
“要飯……!要飯的!算了,你們留下吧!都留下……..!”
王魁才開口應下,反對的聲音立馬響成一片。
“不行……”
“使不得……”
“公子……”
說話的分別是村長、全叔和並文,王魁自然知道他們想要說的都是什麽,不過趙村長無意的一句要飯的,觸動了王魁心理的那份善心,要飯的,以前我不就是要飯的?自己當初不也恨透了哪些冷血的人群……加上王魁卻覺得今後不見得養不起這些人,所以另有一番計算的,
“別說了,就這麽定下吧,你們想想,要是咱們今後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咱們村裏大部分人是不是就是這樣跑?如果咱們到他鄉,人家也是這麽對待我們可好?有難處我會考慮,你們放心,我會量力而行的,老爺子覺得呢……”既然王魁這麽一說,大家也到覺得不好意思再說,包括李老爺子都明白,這事情王魁是定下了的,最後詢問自己那不過是尊重自己而已。
這時候,附近的人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魁答應得似乎太爽快了一點,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由不得他們不信了,因為老村長一臉激動得就給大家宣布這個好消息,幾乎所有人都起身給王魁行禮,有的鞠躬,有的磕頭,而有的老人則輕輕哭泣,看見這樣的場景,有心再勸王魁考慮考慮的幾個人也不知道怎麽開口了。
接下來是商量具體怎麽安置的問題,竹林本來就小,一下子加入七八十號人確實馬虎不得,所以王魁隻能暫時將趙家村人留在門口,領著兩個村長一眾人進了竹林人家。就在王魁那頭安排完趙家人落戶竹林的時候,北邊易城卻有一個更大的麻煩等著。
易城城牆並不算高大,隻有一丈多高,王魁第一次看見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夯土板築的城牆,外麵並沒有包磚和現代人們能看見的大多數城牆並不一樣。後來才知道燒磚原來是很貴的,隻有極其少數人家房子的局部才能用的起(而王魁的修竹林人家的時候造價很高也有這層緣由,後來修度家倉庫和和家鋪麵的時候就注意少用很多),絕大部分還都是夯土牆壘的房子,城牆哪可能全部用磚。
現在在易城那低矮的城門洞口站著幾個麵相凶惡拿著鞭子的門兵,而有許多如趙家村人一樣乞討的饑民正站在離著城門遠遠的地方,散在官道旁邊,怕是有近千。
“趙二,趙二,可算找到你了,快,收拾東西跟我走,別在這裏等了,村長他們找到落腳之地了……”
“什麽?真的?”被叫的人有些難以置信德問。
“那還有假,也是個山村,裏麵有個大戶,他同意咱們在他們村子附近落戶,村長正等人家給我們指定地方呢,我們幾個想到你們這才趕回來尋你們。”
“狗子,那大戶肯養我們?”趙二還是擔心生計問題,他們向千方百計的進城,也就是覺得城裏始終好謀生些,所以當初沒有跟著村中的人一起繼續南下,不過人數眾多,等機會入城又豈是那麽容易。
“人家又不傻,幹嘛養我們?不過他答應給壯勞力一份口糧,而且幫襯著我們落個角而已。”狗子說著笑了笑。狗子並不知道,他離開後王魁在老村長等人的勸導下改了主意,並沒有讓趙家村人住進竹林來,而是為他們尋覓了竹林村西麵的老林子,準備把林子平了,讓整個趙家村落戶進去。
“那也成,眼看冬天就到了,總算有個地方肯納下我們了也好。婆娘,來,收拾東西,咱們走!”說著,趙二便喊著家人開始打包細軟。不過趙二根本沒有注意到,離他們不遠的一些不和他們一夥的難民從他們開始說有人收留他們的時候就開始豎起耳朵聽了。
王魁的一時的良心發現,結果是給自己和竹林帶了個超級*煩,善人不是那麽好當的,盡管王魁從來沒把自己當善人看。
不過,古語雲:福兮禍所依自然有理,然亦可能禍兮福相伴,誰又能說得清楚呢?(未完待續)
GET /u/114/114505/38813475.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812/
“請講!”
“其實我們看這裏真得挺好的,想留下一些人來,又見這個莊子是村子中最大最好的,所以想來問問這家老爺是不是可以挑些人留下……!幾位能不能幫我們問問?”說這幾個人都用企盼的眼神望著王魁。
“老人家怎麽稱呼?你們一共有多少人……”王魁話沒問完,忽然有人拉了他一把,回頭一看是全叔,正奇怪的時候,全叔開口低聲道:“公子,公子,不能留,可不能留。”
本來也沒什麽打算,不過全叔一著急,王魁倒是十分好奇了,要知道全叔一向以沉穩頗得王魁欣賞,於是把詢問的目光投了過去!
“公子,咱們養不起這些閑人的,即便他們不是閑人,我們也冒不起這個險的,不是我狠心,也是沒有辦法,咱們今天留下他們,還不知道明天會來多少,管了他們,今後來的管是不管?管得過來麽?”
想到這裏,王魁也隻能低頭不語:留?全叔經驗多,不得不考慮他說的!不留?望一望哭泣的孩童,望一望那些眼神遊離的老人,王魁想起了自己街頭吃百家飯的感受。
過了好一會王魁也沒下個什麽決定。看看麵前的老頭他又問了一便前麵的問題:“你們一共有多少人?”
“出村的時候有七十八戶,老少青壯四百多號人,現下,一路掉隊的,留在別處的,還有那次打劫死掉的,眼下還剩七十多口了,有十幾個帶了傷的,一直沒好。”
按理說,有難民這個好理解,可是怎麽會全村一起跑路呢,王魁有點搞不懂了,這還是沒打起來的時候。
“要光打仗,隻要沒打到咱們村子裏去,我們也不會那麽害怕,哪裏會又會有這麽多人一起逃出來!”隻聽姓趙的那個老人恨恨不平的說:“咱們怕的是官府的徭役,每次要打仗的時候……?”南楚雖然多年無大戰,不過小的摩擦也還是有的,所以趙老人一講起來的時候多數人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但王魁不知道,他聽得很認真,別人也就不好打斷。
說來也簡單,官軍打仗當然都是職業軍人,但是冷兵器時代,凡是大戰,所征招的民夫又何止幾千,多則是正規軍的好幾倍。而這些民夫多數時候不但勝了沒有獎勵,危急時刻還發放武器充當炮灰部隊,大軍所到,一般都會盡量征集附近青壯。特別是像後唐這樣處於紛亂之時,軍閥朝廷等為了保存好自己的實力,減少軍隊傷亡,往往根本不計民夫的死活…….
像趙家村戶不過百的村莊,無大族,無錢,有人,最適合征招。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村戶要是家裏男丁多了還好點,男丁要是少了,家估計就完了,地沒有人種,莊稼沒有人收,為了活下去隻能把地賣給附近村的大戶,如果男丁能活著回來再從大戶手裏麵租回來,田稅雖說沒有了,丁稅卻要照樣出,自然結果就是家破人亡。而就如王魁所知的一樣,多數地方都有連坐製度。合家連作,一家逃亡,同族連作,一族逃亡,一伍連坐,一伍跑了,跑一伍的話,就算不罰半個村也就都毀了,誰還在乎你怎麽樣。也才會有幹脆都是整村整縣的跑,甚至縣令帶著全縣的跑的情況。著實是個奇觀。
趙村長還算是個比較有見識,有膽識的人,看出苗頭不對,召集了全村父老,商量之後決定不光要跑,借此機會幹脆點全村遷往聽說一直很太平的南方好了。不過村人始終低估了這麽遠距離遷徙的難度。也就有了後來的被劫、流浪、路過竹林。
王魁從來不是那種同情心泛濫的人,不過王魁也從來不是那種冷漠的動物,如果趙家村的人隻是路過,王魁自然不會給自己撿個包袱的,可惜現實裏沒有如果那麽一說,就在王魁麵前,趙村長說出了想停留的話,王魁無論如何也狠不下心趕走,但也不敢就這樣留下,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趙老哥,其實我就是這戶莊子的主人,不是我心恨,隻是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收留怕是做不到的……”王魁還沒說話,對方就打斷了。
“原來是莊主大人,你說笑了,我們那裏會奢望你能讓莊主收留所有人,隻是希望莊主大人可憐我們這些苦命人,多多照顧一下村裏的年輕人,小孩子還有女人……!“這些話一說下來,王魁知道趙村長也是一個很理性的人。
“這樣啊,那剩下的準備去什麽地方?.”其實王魁也猜得到結果,不過聽著趙村長辛酸的祈求,王魁似乎有些動搖。
“我們?老爺不用理會我們的,隻求老爺照顧一下留下來的人,他們什麽都可以做,隻求賞一個的口糧即可。我們這些老骨頭,要飯也能活下去吧!”
“要飯……!要飯的!算了,你們留下吧!都留下……..!”
王魁才開口應下,反對的聲音立馬響成一片。
“不行……”
“使不得……”
“公子……”
說話的分別是村長、全叔和並文,王魁自然知道他們想要說的都是什麽,不過趙村長無意的一句要飯的,觸動了王魁心理的那份善心,要飯的,以前我不就是要飯的?自己當初不也恨透了哪些冷血的人群……加上王魁卻覺得今後不見得養不起這些人,所以另有一番計算的,
“別說了,就這麽定下吧,你們想想,要是咱們今後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咱們村裏大部分人是不是就是這樣跑?如果咱們到他鄉,人家也是這麽對待我們可好?有難處我會考慮,你們放心,我會量力而行的,老爺子覺得呢……”既然王魁這麽一說,大家也到覺得不好意思再說,包括李老爺子都明白,這事情王魁是定下了的,最後詢問自己那不過是尊重自己而已。
這時候,附近的人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魁答應得似乎太爽快了一點,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由不得他們不信了,因為老村長一臉激動得就給大家宣布這個好消息,幾乎所有人都起身給王魁行禮,有的鞠躬,有的磕頭,而有的老人則輕輕哭泣,看見這樣的場景,有心再勸王魁考慮考慮的幾個人也不知道怎麽開口了。
接下來是商量具體怎麽安置的問題,竹林本來就小,一下子加入七八十號人確實馬虎不得,所以王魁隻能暫時將趙家村人留在門口,領著兩個村長一眾人進了竹林人家。就在王魁那頭安排完趙家人落戶竹林的時候,北邊易城卻有一個更大的麻煩等著。
易城城牆並不算高大,隻有一丈多高,王魁第一次看見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夯土板築的城牆,外麵並沒有包磚和現代人們能看見的大多數城牆並不一樣。後來才知道燒磚原來是很貴的,隻有極其少數人家房子的局部才能用的起(而王魁的修竹林人家的時候造價很高也有這層緣由,後來修度家倉庫和和家鋪麵的時候就注意少用很多),絕大部分還都是夯土牆壘的房子,城牆哪可能全部用磚。
現在在易城那低矮的城門洞口站著幾個麵相凶惡拿著鞭子的門兵,而有許多如趙家村人一樣乞討的饑民正站在離著城門遠遠的地方,散在官道旁邊,怕是有近千。
“趙二,趙二,可算找到你了,快,收拾東西跟我走,別在這裏等了,村長他們找到落腳之地了……”
“什麽?真的?”被叫的人有些難以置信德問。
“那還有假,也是個山村,裏麵有個大戶,他同意咱們在他們村子附近落戶,村長正等人家給我們指定地方呢,我們幾個想到你們這才趕回來尋你們。”
“狗子,那大戶肯養我們?”趙二還是擔心生計問題,他們向千方百計的進城,也就是覺得城裏始終好謀生些,所以當初沒有跟著村中的人一起繼續南下,不過人數眾多,等機會入城又豈是那麽容易。
“人家又不傻,幹嘛養我們?不過他答應給壯勞力一份口糧,而且幫襯著我們落個角而已。”狗子說著笑了笑。狗子並不知道,他離開後王魁在老村長等人的勸導下改了主意,並沒有讓趙家村人住進竹林來,而是為他們尋覓了竹林村西麵的老林子,準備把林子平了,讓整個趙家村落戶進去。
“那也成,眼看冬天就到了,總算有個地方肯納下我們了也好。婆娘,來,收拾東西,咱們走!”說著,趙二便喊著家人開始打包細軟。不過趙二根本沒有注意到,離他們不遠的一些不和他們一夥的難民從他們開始說有人收留他們的時候就開始豎起耳朵聽了。
王魁的一時的良心發現,結果是給自己和竹林帶了個超級*煩,善人不是那麽好當的,盡管王魁從來沒把自己當善人看。
不過,古語雲:福兮禍所依自然有理,然亦可能禍兮福相伴,誰又能說得清楚呢?(未完待續)
GET /u/114/114505/38813475.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