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哥,你到底憑什麽猜到土家人打不出溪州?”斌子跟著王魁慢悠悠的往南土坡的方向走去,邊走邊問。
“嗬嗬,你都問了八百遍了,真是猜的嘛!”王魁有些無奈的回答。
“可是……!”斌子不死心。
“停!”王魁命令。
“真的是?”斌子一點不給麵子。
“真的。”王魁開始加快自己的腳步。
“那麽,猜猜土家人下麵會……”斌子提議。
“猜不到……!”王魁拒絕。
“不可能吧,那你怎麽猜到土家……!”
這個時候正值中午,王魁也是吃了午飯發現今天比較清閑,這才來了興致想要去走走。那想到,因為早上得到最新消息,土家人和朝廷的戰事有了新的進展,朝廷五千援兵到達前線,彭士愁看來是打不出溪州了。斌子高興之餘,想起這就如王魁當初說漏時猜測的一樣,王魁也不明白斌子問什麽刨根問底。
……
“斌子,今年是咱們到竹林的第四個年頭了吧?”
南土坡,竹林村南的一個小土崗,記得四年前王魁一行人第一天到竹林的時候,便是在這裏商量著是不是留在竹林生活。
四年後,談不上物事人非,但王魁斌子等人再次爬上這裏,靜靜的俯覽竹林的時候,卻也與當初的心境大相徑庭了。
“嗯,沒錯……!”斌子依舊喜歡簡短的回答問題。
“你說咱們在這裏養老怎麽樣?”王魁又問。
“挺好啊,咦,魁哥,你當初沒打算在這裏到老嗎?”斌子對王魁的問題存在疑惑。
“也是,也不是,那時候不是咱們四處尋找嘛!後來到了這裏才定下,不過那時候不是說好了,如果不喜歡,咱們再換啊?”
“那現在呢?”點點頭,斌子倒是認同王魁所說的,不過當初本來就不太在意王魁說的這件事情,剛剛一時也就沒有想起來。
“嗬嗬,現在?看看這個村子……!”王魁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從竹林西邊一劃,指向了南土坡下的小小村子!
順著王魁的手望去,西麵離村子不遠,一片緊密的新房呈圓形裏外兩層規則的圈在那裏,那是竹林的造紙坊,離得太遠,從各個坊子進進出出的人隻能隱約可見而已。不過王魁和斌子都知道,那些人流著汗水,臉上卻多數帶著笑容。
自從李家的事情漸漸平息以後,江家吳家勢頭更盛當初,而從前依靠北紙生存的墨寶店家也就慢慢放棄了辰州的生意,所以造紙坊生產的紙自然是出多少賣多少。負責出售的楚行南笑得合不上嘴。王魁和斌子所見的不光是一個作坊,還有穩定的大筆收入。
從西麵靠過來,那是竹林的南北向的新街,也就是從竹林八家入住開始,由王魁推翻原先的老房子,新建出來的一條街道。
新街很短,不過兩旁的房屋卻很密,都是統一的高木架黑瓦房,整齊的羅列在街道兩旁,不時地分出一條小巷,通向村子靠西的各個角落。
新街的住戶們全都是竹林村的老莊戶們,估計現在也和王魁差不多,吃了午飯,南土坡上的王魁雖然看不見,確可以猜測不少人正坐在自家的廳堂裏悠閑的乘涼,隨便和家裏人吹吹牛,說說工地上或者坊子裏的趣事。這裏是竹林最安詳快樂的一片天地。
跳過新街東麵一排比西麵更顯眼的兩層大屋,便是竹林當初的那條荒唐的食堂街,現在食堂街的鋪麵多數已經或買或出租出去了,這可以從那些店麵前是否懸掛店匾和麻布旗子來分辨。
而中間用來間隔新街與食堂街的那排大房子,則是王魁在竹林修的最大規格的住宅,雖然都是高架房,但這些大房子不但有兩層,每戶設有一個小小的前院一個後院,旁邊有廂房,正屋有閣樓,舒適比不上城裏的大家院落,但也不差了。
這樣的房屋王魁按每戶單層一百二十平方設計的,賣價可是在四十兩,比起竹林多數人買的大中小型五兩十兩十五兩可是有巨大差距的。所以,目前倒是還沒有人家住進去。不過王魁沒想到的是,對於這排大房子,竹林人,特別是已經在王魁幫助下搬進新房的莊戶們似乎有種說不出的特別感覺——那是一個可能實現的願望,即便最後實現不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讓竹林人開心,讓竹林人拚搏的力量源泉。
撇開大院房,王魁和斌子都把眼睛望向了食堂街。食堂街和新街一樣,都是南北向,不同的是,食堂街很寬,平村石場運來的石頭把街道鋪的平平整整;食堂街也很長,貫穿竹林那北,筆直的將竹林分成了東西兩半。
路過竹林入宿的客人一般要到傍晚才能到達,清早便已離開,而沒有上工的竹林人多數隻在村西走動,所以,現在的食堂街看起來有些冷清。也許這樣你會懷疑,這麽冷清的地方,緣何竹林的鋪麵卻如此之多!
別忘了,行過這裏的都是客商,現在在竹林落戶的客商中,多數是把竹林當作一個中轉或者招牌地而已。除了向崇文的長行客以外,商人們在竹林實際交易的其實並不大,不過有了這麽一個集散中心,商人們談到滿意的買賣的幾率卻大大增加了。
有一家姚氏布莊最搞笑,自己租一間鋪麵都不願意,而是從租了一家米鋪麵的一角,直接掛了個牌子,說是有生意看樣品,談成了再拉貨便是。
被竹林食堂街隔離出來的東半邊,住著幾家竹林住家而已,其餘的都是很大的院落,多數被高高磚石圍牆隔著。有竹林貨棧貨倉,有竹林小賣部庫房,有王魁家的糧倉等等。
從南土坡看過去,竹林東麵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築有兩個,一個是食堂街邊的竹林客棧,與左右兩個小倉庫連成一體,兩邊和後麵有高高的圍牆,圍牆裏麵看不見,外麵則有比村子其他地方更多的家丁護院巡邏,尤其是右邊的倉庫,哪裏是在竹林客棧過夜客商堆放貨物的。
在竹林人家的後麵,有一個從食堂街上看不到的院落,大小和竹林客棧相差不多,也有圍牆,而圍牆的外麵有小道圍著,沒有別的房屋,突突的矗立在那裏。這便是竹林人兩年前幫王魁建成的住所——“竹林人家”。
“你看,當初咱們家是整個村子最大也是唯一的四合院落,現在呢?當初咱們到這裏的時候,不過幾百兩的盤纏而已,現在呢?還有一個,以前咱們幾個人孤零零的一家子,現在呢?……!”靜靜的看了一圈,王魁引著話,對比起自己一行人的過去和現在。
“現在,整個竹林都是咱們的朋友,確實不錯。”斌子明白王魁所說的,於是點點頭,表示認可。
“不過公子,其實當初……!”
“呀,全叔,你這毛病要改,一定要改,冷不丁的……!”王魁和斌子看得入神,竟然忘記了全叔也是一起來的,正站在他們身後呢。
“嗬嗬,叔一定是說,其實當初來不來竹林都一樣,在那裏憑咱們的錢都可以買到一個舒心的住處是嗎?”斌子比起議論全叔忽如其來的習慣,更關心全叔沒有說話的話題。
“噢?那斌子你說說看!”大家都很了解,王魁知道斌子一定有什麽想法。
“土地如果不是本來很貧,咱們買不下來,除了大片大片的地,別人不會認同我們這樣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大戶’。對嗎?”斌子分析起來。
“對,這叫認同感,當初其實隨便到哪裏都要麵臨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麽竹林人的和善成了我喜歡竹林的一個重要理由,這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成為竹林人。我並不像遁世,隻求能有一個舒心的四鄰,有一個平穩富足的家……!”聊起曾經的想法,王魁想起自己的初衷。
“走吧,下午還去紙坊……!”春末的冷風吹來,依舊有些寒,本來還想聊聊得王魁決定返回。(未完待續)
GET /u/114/114505/38814283.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812/
“嗬嗬,你都問了八百遍了,真是猜的嘛!”王魁有些無奈的回答。
“可是……!”斌子不死心。
“停!”王魁命令。
“真的是?”斌子一點不給麵子。
“真的。”王魁開始加快自己的腳步。
“那麽,猜猜土家人下麵會……”斌子提議。
“猜不到……!”王魁拒絕。
“不可能吧,那你怎麽猜到土家……!”
這個時候正值中午,王魁也是吃了午飯發現今天比較清閑,這才來了興致想要去走走。那想到,因為早上得到最新消息,土家人和朝廷的戰事有了新的進展,朝廷五千援兵到達前線,彭士愁看來是打不出溪州了。斌子高興之餘,想起這就如王魁當初說漏時猜測的一樣,王魁也不明白斌子問什麽刨根問底。
……
“斌子,今年是咱們到竹林的第四個年頭了吧?”
南土坡,竹林村南的一個小土崗,記得四年前王魁一行人第一天到竹林的時候,便是在這裏商量著是不是留在竹林生活。
四年後,談不上物事人非,但王魁斌子等人再次爬上這裏,靜靜的俯覽竹林的時候,卻也與當初的心境大相徑庭了。
“嗯,沒錯……!”斌子依舊喜歡簡短的回答問題。
“你說咱們在這裏養老怎麽樣?”王魁又問。
“挺好啊,咦,魁哥,你當初沒打算在這裏到老嗎?”斌子對王魁的問題存在疑惑。
“也是,也不是,那時候不是咱們四處尋找嘛!後來到了這裏才定下,不過那時候不是說好了,如果不喜歡,咱們再換啊?”
“那現在呢?”點點頭,斌子倒是認同王魁所說的,不過當初本來就不太在意王魁說的這件事情,剛剛一時也就沒有想起來。
“嗬嗬,現在?看看這個村子……!”王魁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從竹林西邊一劃,指向了南土坡下的小小村子!
順著王魁的手望去,西麵離村子不遠,一片緊密的新房呈圓形裏外兩層規則的圈在那裏,那是竹林的造紙坊,離得太遠,從各個坊子進進出出的人隻能隱約可見而已。不過王魁和斌子都知道,那些人流著汗水,臉上卻多數帶著笑容。
自從李家的事情漸漸平息以後,江家吳家勢頭更盛當初,而從前依靠北紙生存的墨寶店家也就慢慢放棄了辰州的生意,所以造紙坊生產的紙自然是出多少賣多少。負責出售的楚行南笑得合不上嘴。王魁和斌子所見的不光是一個作坊,還有穩定的大筆收入。
從西麵靠過來,那是竹林的南北向的新街,也就是從竹林八家入住開始,由王魁推翻原先的老房子,新建出來的一條街道。
新街很短,不過兩旁的房屋卻很密,都是統一的高木架黑瓦房,整齊的羅列在街道兩旁,不時地分出一條小巷,通向村子靠西的各個角落。
新街的住戶們全都是竹林村的老莊戶們,估計現在也和王魁差不多,吃了午飯,南土坡上的王魁雖然看不見,確可以猜測不少人正坐在自家的廳堂裏悠閑的乘涼,隨便和家裏人吹吹牛,說說工地上或者坊子裏的趣事。這裏是竹林最安詳快樂的一片天地。
跳過新街東麵一排比西麵更顯眼的兩層大屋,便是竹林當初的那條荒唐的食堂街,現在食堂街的鋪麵多數已經或買或出租出去了,這可以從那些店麵前是否懸掛店匾和麻布旗子來分辨。
而中間用來間隔新街與食堂街的那排大房子,則是王魁在竹林修的最大規格的住宅,雖然都是高架房,但這些大房子不但有兩層,每戶設有一個小小的前院一個後院,旁邊有廂房,正屋有閣樓,舒適比不上城裏的大家院落,但也不差了。
這樣的房屋王魁按每戶單層一百二十平方設計的,賣價可是在四十兩,比起竹林多數人買的大中小型五兩十兩十五兩可是有巨大差距的。所以,目前倒是還沒有人家住進去。不過王魁沒想到的是,對於這排大房子,竹林人,特別是已經在王魁幫助下搬進新房的莊戶們似乎有種說不出的特別感覺——那是一個可能實現的願望,即便最後實現不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讓竹林人開心,讓竹林人拚搏的力量源泉。
撇開大院房,王魁和斌子都把眼睛望向了食堂街。食堂街和新街一樣,都是南北向,不同的是,食堂街很寬,平村石場運來的石頭把街道鋪的平平整整;食堂街也很長,貫穿竹林那北,筆直的將竹林分成了東西兩半。
路過竹林入宿的客人一般要到傍晚才能到達,清早便已離開,而沒有上工的竹林人多數隻在村西走動,所以,現在的食堂街看起來有些冷清。也許這樣你會懷疑,這麽冷清的地方,緣何竹林的鋪麵卻如此之多!
別忘了,行過這裏的都是客商,現在在竹林落戶的客商中,多數是把竹林當作一個中轉或者招牌地而已。除了向崇文的長行客以外,商人們在竹林實際交易的其實並不大,不過有了這麽一個集散中心,商人們談到滿意的買賣的幾率卻大大增加了。
有一家姚氏布莊最搞笑,自己租一間鋪麵都不願意,而是從租了一家米鋪麵的一角,直接掛了個牌子,說是有生意看樣品,談成了再拉貨便是。
被竹林食堂街隔離出來的東半邊,住著幾家竹林住家而已,其餘的都是很大的院落,多數被高高磚石圍牆隔著。有竹林貨棧貨倉,有竹林小賣部庫房,有王魁家的糧倉等等。
從南土坡看過去,竹林東麵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築有兩個,一個是食堂街邊的竹林客棧,與左右兩個小倉庫連成一體,兩邊和後麵有高高的圍牆,圍牆裏麵看不見,外麵則有比村子其他地方更多的家丁護院巡邏,尤其是右邊的倉庫,哪裏是在竹林客棧過夜客商堆放貨物的。
在竹林人家的後麵,有一個從食堂街上看不到的院落,大小和竹林客棧相差不多,也有圍牆,而圍牆的外麵有小道圍著,沒有別的房屋,突突的矗立在那裏。這便是竹林人兩年前幫王魁建成的住所——“竹林人家”。
“你看,當初咱們家是整個村子最大也是唯一的四合院落,現在呢?當初咱們到這裏的時候,不過幾百兩的盤纏而已,現在呢?還有一個,以前咱們幾個人孤零零的一家子,現在呢?……!”靜靜的看了一圈,王魁引著話,對比起自己一行人的過去和現在。
“現在,整個竹林都是咱們的朋友,確實不錯。”斌子明白王魁所說的,於是點點頭,表示認可。
“不過公子,其實當初……!”
“呀,全叔,你這毛病要改,一定要改,冷不丁的……!”王魁和斌子看得入神,竟然忘記了全叔也是一起來的,正站在他們身後呢。
“嗬嗬,叔一定是說,其實當初來不來竹林都一樣,在那裏憑咱們的錢都可以買到一個舒心的住處是嗎?”斌子比起議論全叔忽如其來的習慣,更關心全叔沒有說話的話題。
“噢?那斌子你說說看!”大家都很了解,王魁知道斌子一定有什麽想法。
“土地如果不是本來很貧,咱們買不下來,除了大片大片的地,別人不會認同我們這樣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大戶’。對嗎?”斌子分析起來。
“對,這叫認同感,當初其實隨便到哪裏都要麵臨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麽竹林人的和善成了我喜歡竹林的一個重要理由,這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成為竹林人。我並不像遁世,隻求能有一個舒心的四鄰,有一個平穩富足的家……!”聊起曾經的想法,王魁想起自己的初衷。
“走吧,下午還去紙坊……!”春末的冷風吹來,依舊有些寒,本來還想聊聊得王魁決定返回。(未完待續)
GET /u/114/114505/38814283.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