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似乎在哪裏見過
我在平行時空編織命運 作者:吃糯米的喪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天中午,特斯拉與中年人一同進入了冬宮。
身後跟著他們的核心人員,有一些是一些工人,也有一些知識分子,而有一些則是選擇支持他們的軍隊高層。
他們當中很多關於軍事部署的軍事情報就是他們給予的。
不過隨著他們一進門,迎麵就走來了一個高個子中年人。
他熱情的握住了特斯拉的手。
“您好,特斯拉先生。很早之前我就聽說過您的名字。我一直想找機會與您見一麵,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他有著一張長而略為寬的臉,方形下巴,濃密的黑色眉毛和小而深邃的眼睛。他的額頭寬闊,鼻子略微拱起,嘴唇薄而緊閉。他的頭發是黑色的,
正是剛剛引導著遊行人群的高個子。
“你好。”特斯拉對著他點了點頭。
“他叫馬克西姆·高爾基。”中年人說。
特斯拉反應了過來,驚喜的說,“原來你就是高爾基!”
他變的熱情了些許,“我看過你的文章,寫的真好。”
“是我的榮幸。”高爾基笑道。
“這場人民的大遊行就是他一直在背後努力的。”中年人說。
頓了頓,他道,“客套話之後再說。”
他看向高爾基,“尼古拉二世呢?”
“跟我來。”
高爾基抬起手領著兩人順著這條富麗堂皇的長廊逐漸的深入。
他們穿過了幾個門廊,走上了樓梯,很快就進入到了位於東側的皇帝用於處理政務的辦公室內。
在那裏,尼古拉二世正坐在辦公桌上,在他的麵前放置著一張很有質感的紙。
上麵是他們起草的退位詔書,隻差他的名字跟手印了。
他的妻子以及四個女兒一個兒子都在一側,被一些看守著。
“他一直要等伱來才肯簽字。”高爾基說。
中年人沉默了片刻,對著他問道,“兄弟會的人呢?”
“在你們來之前他們就離開了。”高爾基說,“他們說,兄弟會終究是隱藏於黑暗的存在,不適合暴露在陽光下。”
尼古拉二世抬起頭,看向中年人,他的麵色有些蒼白,不過相比於之前見到刺客們的時候緩和了許多。
“我聽下麵的人提起過你,不過,那時候我從未想過,你會從我手中奪走這個國家。”
“奪走這個國家的不是我。”
中年人開口道,他來到了尼古拉二世的麵前,注視著他的雙眸。
“而是你自己將這個國家推離了你。”
“你們這些皇帝總是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掌握著絕對的權利。
高高在上的覺得自己可以對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人生殺予奪。
你們從不願意承認,你們手中的權利,是依托於這個國家的人民。
國家的稅收是人民交的,你的軍隊也是人民組成的。
你的權利,是依托於他們對於你的敬畏與信任。
權利腐蝕了你,你的傲慢也徹底的將人民從你的身邊推開。
如果十年前你用另一種方式處理那場遊行,那麽或許還會存在幾年的時間。”
他拿起了辦公桌上的筆遞給了他。
“如果你還有一位身為皇帝的尊嚴的話,那麽你就尊重人民的選擇,簽署退位詔書。將這個國家的權利,交到人民手中!”
“我會簽的。”尼古拉二世看著中年人,“我也可以自裁謝罪,但我隻有一個要求,將我的妻女送到不列顛,讓他們活下去。”
中年人沉默了片刻,很快回答道,“我可以答應你。”
一側的軍隊高層忍不住道,“先生!”
“未來的這個國家是以人民的意誌創建的,將由人民統治。
而羅曼諾夫家族,也是由人民推翻的。”
中年人開口道,他的眼神很堅定。
“如果人民不同意,他們永遠也不可能重新獲得統治權。
如果未來這個國家的人民依舊想要羅曼諾夫家族來統治自己。
那麽我們將這個國家還給他們又何妨?”
“相信我,羅諾。”中年人沉穩的說,“那個未來永遠也不會出現。因為今後,這個國家的人民將擁有一根永遠也不會彎下的脊梁。永遠,也不會對誰俯首稱臣!”
羅諾沉默了下來。
“我也同意。”高爾基說。
尼古拉二世聲音低沉的說,“希望,你能履行承諾。”
他拿起了一側的筆,在那退位詔書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接著又按了按一側的印泥,將自己的手印按在了自己的名字上。
做完這一切,他仿佛失去了力量一般癱軟在了椅子上,眼神空洞而無神。
因為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就徹底的失去這個國家了。
羅曼諾夫家族數百年來的家業,葬送在了他的手中。
而他,也將成為一位亡國之君。他的名字,將永遠都刻錄在曆史書中。
看到那個名字,中年人一直緊皺的眉頭也稍稍鬆了鬆。
他知道,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還有無數的事情等待他們來解決。
但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黎明的曙光已經清晰可見。
他相信,隻要這個國家的人民團結一心,沒有什麽困難是無法克服的。
他走向了尼古拉二世的身後,拉開了辦公室後的那高檔窗簾。
和煦的陽光透過窗戶揮灑進這個陰暗的房間,照射在中年人跟尼古拉二世身上。
從這裏一眼望去,能看見整個聖彼得堡,一座座充滿曆史氣息的建築上,布滿了進入機甲革命以後出現的管道與天線。
但這種科技與曆史的結合,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一種別樣的美感。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晴朗,萬裏無雲,碧海藍天。
這種天氣在聖彼得堡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了,進入工業革命之後,城市的天空經常是黑壓壓的。
溫暖的眼光驅散了中年人在這寒夜中的奔波的疲憊與寒意,也驅散了他的迷惘。
他緩緩的轉過頭看向特斯拉。
發現他正站在這個辦公室一角,注視著一幅掛在牆壁上的畫。
中年人或多或少懂一些畫作的鑒賞,在他看來,這幅畫的技藝隻能說是中規中矩。不算差,但也不算太好,跟在這個宮殿中收藏的畫自然是不能比的。
這幅畫是一幅人像畫,一個白發的俊朗年輕人。
看著那幅畫,中年人的眼睛微微眯了眯,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幅畫上的人,似乎在哪裏見過
(本章完)
身後跟著他們的核心人員,有一些是一些工人,也有一些知識分子,而有一些則是選擇支持他們的軍隊高層。
他們當中很多關於軍事部署的軍事情報就是他們給予的。
不過隨著他們一進門,迎麵就走來了一個高個子中年人。
他熱情的握住了特斯拉的手。
“您好,特斯拉先生。很早之前我就聽說過您的名字。我一直想找機會與您見一麵,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他有著一張長而略為寬的臉,方形下巴,濃密的黑色眉毛和小而深邃的眼睛。他的額頭寬闊,鼻子略微拱起,嘴唇薄而緊閉。他的頭發是黑色的,
正是剛剛引導著遊行人群的高個子。
“你好。”特斯拉對著他點了點頭。
“他叫馬克西姆·高爾基。”中年人說。
特斯拉反應了過來,驚喜的說,“原來你就是高爾基!”
他變的熱情了些許,“我看過你的文章,寫的真好。”
“是我的榮幸。”高爾基笑道。
“這場人民的大遊行就是他一直在背後努力的。”中年人說。
頓了頓,他道,“客套話之後再說。”
他看向高爾基,“尼古拉二世呢?”
“跟我來。”
高爾基抬起手領著兩人順著這條富麗堂皇的長廊逐漸的深入。
他們穿過了幾個門廊,走上了樓梯,很快就進入到了位於東側的皇帝用於處理政務的辦公室內。
在那裏,尼古拉二世正坐在辦公桌上,在他的麵前放置著一張很有質感的紙。
上麵是他們起草的退位詔書,隻差他的名字跟手印了。
他的妻子以及四個女兒一個兒子都在一側,被一些看守著。
“他一直要等伱來才肯簽字。”高爾基說。
中年人沉默了片刻,對著他問道,“兄弟會的人呢?”
“在你們來之前他們就離開了。”高爾基說,“他們說,兄弟會終究是隱藏於黑暗的存在,不適合暴露在陽光下。”
尼古拉二世抬起頭,看向中年人,他的麵色有些蒼白,不過相比於之前見到刺客們的時候緩和了許多。
“我聽下麵的人提起過你,不過,那時候我從未想過,你會從我手中奪走這個國家。”
“奪走這個國家的不是我。”
中年人開口道,他來到了尼古拉二世的麵前,注視著他的雙眸。
“而是你自己將這個國家推離了你。”
“你們這些皇帝總是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掌握著絕對的權利。
高高在上的覺得自己可以對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人生殺予奪。
你們從不願意承認,你們手中的權利,是依托於這個國家的人民。
國家的稅收是人民交的,你的軍隊也是人民組成的。
你的權利,是依托於他們對於你的敬畏與信任。
權利腐蝕了你,你的傲慢也徹底的將人民從你的身邊推開。
如果十年前你用另一種方式處理那場遊行,那麽或許還會存在幾年的時間。”
他拿起了辦公桌上的筆遞給了他。
“如果你還有一位身為皇帝的尊嚴的話,那麽你就尊重人民的選擇,簽署退位詔書。將這個國家的權利,交到人民手中!”
“我會簽的。”尼古拉二世看著中年人,“我也可以自裁謝罪,但我隻有一個要求,將我的妻女送到不列顛,讓他們活下去。”
中年人沉默了片刻,很快回答道,“我可以答應你。”
一側的軍隊高層忍不住道,“先生!”
“未來的這個國家是以人民的意誌創建的,將由人民統治。
而羅曼諾夫家族,也是由人民推翻的。”
中年人開口道,他的眼神很堅定。
“如果人民不同意,他們永遠也不可能重新獲得統治權。
如果未來這個國家的人民依舊想要羅曼諾夫家族來統治自己。
那麽我們將這個國家還給他們又何妨?”
“相信我,羅諾。”中年人沉穩的說,“那個未來永遠也不會出現。因為今後,這個國家的人民將擁有一根永遠也不會彎下的脊梁。永遠,也不會對誰俯首稱臣!”
羅諾沉默了下來。
“我也同意。”高爾基說。
尼古拉二世聲音低沉的說,“希望,你能履行承諾。”
他拿起了一側的筆,在那退位詔書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接著又按了按一側的印泥,將自己的手印按在了自己的名字上。
做完這一切,他仿佛失去了力量一般癱軟在了椅子上,眼神空洞而無神。
因為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就徹底的失去這個國家了。
羅曼諾夫家族數百年來的家業,葬送在了他的手中。
而他,也將成為一位亡國之君。他的名字,將永遠都刻錄在曆史書中。
看到那個名字,中年人一直緊皺的眉頭也稍稍鬆了鬆。
他知道,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還有無數的事情等待他們來解決。
但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黎明的曙光已經清晰可見。
他相信,隻要這個國家的人民團結一心,沒有什麽困難是無法克服的。
他走向了尼古拉二世的身後,拉開了辦公室後的那高檔窗簾。
和煦的陽光透過窗戶揮灑進這個陰暗的房間,照射在中年人跟尼古拉二世身上。
從這裏一眼望去,能看見整個聖彼得堡,一座座充滿曆史氣息的建築上,布滿了進入機甲革命以後出現的管道與天線。
但這種科技與曆史的結合,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一種別樣的美感。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晴朗,萬裏無雲,碧海藍天。
這種天氣在聖彼得堡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了,進入工業革命之後,城市的天空經常是黑壓壓的。
溫暖的眼光驅散了中年人在這寒夜中的奔波的疲憊與寒意,也驅散了他的迷惘。
他緩緩的轉過頭看向特斯拉。
發現他正站在這個辦公室一角,注視著一幅掛在牆壁上的畫。
中年人或多或少懂一些畫作的鑒賞,在他看來,這幅畫的技藝隻能說是中規中矩。不算差,但也不算太好,跟在這個宮殿中收藏的畫自然是不能比的。
這幅畫是一幅人像畫,一個白發的俊朗年輕人。
看著那幅畫,中年人的眼睛微微眯了眯,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幅畫上的人,似乎在哪裏見過
(本章完)